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571

  李旦听完之后,心觉得这是帮李晓一臂之力的大好机会,于是与王坦之讨论一番后。
  李旦向李晓答复说,此事还需回去与众主事商议一番后,再给李晓答复。
  李晓见他们没有当场反对,心知问题不大,于是留下二人款待了一顿晚饭后,方才送二人离去。
  之后,李晓又召来水军大将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商讨攻略佐渡之事。
  经过一年整训,加上李晓的强势介入,向井,千贺二人已作为李晓的心腹大将,完全掌控了越中水军。
  向井正纲向李晓禀报越中水军的势力,水军众现在有小早,关船三十一艘,安宅船飞驒丸,越中丸两艘。
  平日向井正纲依靠向各个来往海商,进行帆別钱,通行料的徴收来获利,维持水军规模。
  问及对佐渡攻略的准备,向井正纲向李晓言道:“平日为了节约开支,我越中水军众都保持不足千人的规模,若是要对佐渡进行攻略,则可向四周渔民,渔人征调,可以拼凑齐两千人以上军势出阵。”
  李晓皱眉言道:“上一次攻打佐渡,水军众亦出动了两千多人,登陆之后,不照样给河原田本间,羽贸本间两家打得大败。”
  向井正纲听了一脸惭愧,低下头去。
  李晓言道:“我看如此,临时征募来的渔民,渔人都不通晓陆战,我就派神保家大将寺岛职定率三百人,随你攻略佐渡。”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二人皆喔地一声,表示领命。
  随即李晓言道:“佐渡攻略成功后,本间家的降人,必须看管起来,之后派人送至越中,然后封锁岛内一切消息之往来,不允许外人随意入岛懂吗?”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对望一眼,皆是不解。
  李晓当然不会在佐渡金山没有到手前,和他们二人解释具体原因,只是言道:“照做就是。还有攻略佐渡成功后,留下一半水军众于岛上,除了上杉家的御用商人之外,拦截一切往返东西往返的商船。”
  李晓不想拦截上杉家的御用商人,当然不愿意轻易惹怒了上杉谦信,给他攻击的口实。
  但是若是他一旦占据了轮岛凑,以及佐渡国后,形同于将越后直江津的海运贸易命脉握在了自己手中。
  上杉家的重要经济命脉,就是将越后特产青苎运至越前的敦贺之町,之后在此卸货上岸,然后经由琵琶湖水运至近畿各町。
  若是上杉家日后敢与李晓开战,李晓就可以通过从重对青苎抽税,甚至切断此贸易的手段,用经济大棒来制裁上杉家。
  此举亦类似当年,李晓用盐铁专卖的手段,迫使姊小路,内岛两家元气大伤一样。
  向井正纲只是没有想得这么远,他反问李晓言道:“主公,若是本家水军皆屯往佐渡,那么岩濑凑的防卫如何是好,万一越后水军乘着我军兵力空虚,来袭击本港那该如何是好?”
  李晓对此哈哈一笑,言道:“没关系,让南蛮人,明国海商出面对付越后水军好了,你别忘了,他们在岩濑凑可是有产业的,若是越后水军袭击港町,他们的损失不会逊于我。”
  “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已被我绑在一起了,所以根本不必担心本港的安全。”
  听了李晓之话,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二人皆是心惊,他们没有料到,原来李晓在不动声色之间,早就安排下对付越后水军的手段,还是借别人的刀来办此事的。
  能登国,国府七尾城。
  七尾城面对七尾湾,不远处就是香岛津,在城上可以遥望能登越中所同有之大海。
  其城名七尾,由来是取自山之尾根,一共七尾,分别是松尾,竹尾,梅尾,菊尾,龟尾,虎尾,龙尾。
  自能登守护畠山满庆在此筑城以来,其后一百五十年间,皆是作为国府所在,作为领国支配中心,辐射能登半岛。
  应仁之乱时,房屋宅邸为战火所毁的公家及文化人,大多流离北陆,风雅文化在七尾盛极一时,后世亦将此称作畠山文化。
  后畠山家如日中天时,经过多年经营,城池不断增筑,其城下町称千门万戸,范围有一里有余。
  举头向城上远远眺望,山顶上之七尾城,排云陈列,云山雾海团绕,威容犹若天宫。
  历史上七尾城之战时,上杉谦信攻到此城下时,曾言道:山海相峙,其势险要,且与诸岛遥为呼应,虽丹青亦难描绘之胜景也。
  当然更有名的,还是上杉谦信那首《九月十三夜阵中作》
  霜满军营秋气清,
  数行过雁月三更。
  越山并得能州景,
  遮莫家乡忆远征。
  在日本人,亦将此城,与上杉家的春日山城,六角家的观音寺城,尼子家的月山富田城,浅井家小谷城,并列为日本五大山城之一。
  现在在这座雄伟的七尾城本丸天守阁中。
  三名原畠山家宿老,畠山七人众中的三位,长续连,温井景隆,遊佐续光三人,犹如品字形一般面对而坐。
  这三人实际上就是现在名存实亡的能登畠山家的主持,能州四郡之势力,亦由他们三分瓜分。
  不过眼下这三人,虽然聚集在一屋子之中,却是面和心不合,在一年前,还彼此相互拔刀厮杀,恨不得你死我活,而现今却做到了一个屋子之中共同以畠山家家臣的身份商议大计,这简直就是同床异梦。
  三人之中,每个人目光皆不时扫过另外两人,谁也不肯先说话,而天守阁之中的气氛亦传染到屋子之外,这三人的随从武士,各自持刀按柄,狠狠地彼此盯视,生怕对方有什么不轨举动。
  在这一片僵局之中,三人之中一名须发半百,鹰钩鼻的老者,先是出声了。
  他的声音有几分沙哑,吐字之间却是不急不慢,字字清晰,他言道:“不久之前,从若狭来了一名使者,他向我带来了织田弹正的一封亲笔信。”
  “就是眼下如日中天的织田弹正?”
  另外两人皆是一惊。
  那名老者点了点头,言道:“正是名震天下的织田弹正,他的意思是想让我们能登畠山家,能够向织田家效忠!”
第四百二十章
漫天开价
  “向织田家效忠?哼,这又从何说起?”
  鹰鼻老者下首一名头戴立乌帽子,一副公卿打扮的中年男子,出声嗤笑言道:“不错,织田弹正在近畿确实有偌大的威势,但要号令到北陆,未免鞭长莫及吧。”
  “更何况信长此人还是个逆贼,目无君上,眼下公方殿已向四方大名发出御下书,要一起讨伐信长。信长灭亡之日不远,如何要我们能登一国效忠。”
  鹰鼻老者看了一眼,这名公卿打扮的男子,冷笑言道:“温井备中守,阁下孤陋寡闻了吧,你难道不知就在刚刚,槙岛城已被织田家攻破,公方殿殿下,算了,还是叫足利义昭吧,已被织田家生擒。”
  “幕府已经不存在了!”
  鹰鼻老者之言犹如石破天惊一般,垂于天下数百年之久的足利幕府,竟被织田家灭亡了,那岂非武家无主了。
  “长续连,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你说是真的吗?”三人之中一直不开口说话的人,大声质问这位鹰鼻老者,对方亦是现在能登畠山家笔头家臣长续连。
  长续连挑眉看了对方一眼,不屑地言道:“游佐大人,稍安勿躁,是不是真的,数日之后,两位就可以收到京都来的消息,到时你们再作以确认吧。”
  “所以九郎左门尉,你的意思是,支持我们畠山家投效织田家吗?”那公卿打扮的中年男人问道。
  长续连摇了摇头,言道:“并非是支持,是不得已而为之,眼下天下大乱,战乱纷起,我能登国小地贫,受地域之所限,不可能参与争霸天下。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清醒的认知,才能做出判断,故而最好的出路,是择一能够匡扶天下的名主,从龙而从之。以进献一国之功,保证日后家族存续,荣华之长久。你们觉得我说的有无差错?”
  长续连说完,另外二人皆是长叹一声,然后默然点了点头。
  长续连言道:“眼下天下大势,已十分明朗,弹正殿下坐拥京畿,以控四方,布武天下指日可待。而武田大膳妄图与天争命,上洛讨伐织田,却半途身亡,实已是不取。”
  “九郎左门尉,我觉得还可以再稍待,毕竟信长大军要指向北陆,还已很远,沿途之上朝仓,浅井,本愿寺皆是织田家的阻碍,若是我们提早表露出支持织田的意愿,反而会遭到临近加贺本愿寺,越中武田之敌意。”
  那名长续连称呼游佐大人的男子言道,此人正是畠山家游佐续光,而另一人作公卿打扮的,则是温井景隆。
  在永禄九年之变中,正是这三人将试图中兴的畠山家家主畠山义纲放逐,改立畠山义庆为傀儡,担任能登畠山家之主。
  而这三人架空了主君,掌握能登国权柄。
  后来上杉谦信正是以此政变为口实,发动大军进攻能登,结果因为本庄繁长之乱,不得不退回越后平叛,最后反而给了李晓进取了越中的可乘之机。
  眼见游佐续光反对,长续连双目一瞪,喝道:“难道要等织田家大军打上门来了,你们再降伏吗?浅井已是困网之鱼,朝仓家上下皆是无能,加贺本愿寺更是一般乌合之众,如何能抵挡织田家大军。”
  “再说我们亦不是要明着投效织田,只需暗中写下效忠书,递交人质,给织田弹正就可,若织田家没有一统天下之势力,这效忠书各位难道还当它是一回事吗?”
  温井景隆将折扇一挥,开口言道:“效忠书可以写,可是人质之事,却不可开玩笑。”
  长续连双目瞪起,霍然起身,将宽大的袖摆一拂,冷笑言道:“一切随你们便是,此事我再也不管了。”
  温井景隆,游佐续光二人对视一眼。
  温井景隆温和地笑着言道:“九郎左门尉,不需因此这件小事而生气,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们与家臣商议一番,再作决定。”
  长续连听了冷哼一声,言道:“既然如此,再给你们三天时间,若是到时还没有决定,我就独自以畠山家的名义,向织田弹正表态了。”
  长续连如此自作主张的举动,令温井景隆,游佐续光脸上都浮出一丝怒意,但是二人皆知眼下不是翻脸的时候,于是皆是将愤怒按捺在心底。
  不久温井景隆,游佐续光二人起身告辞。
  在从七尾城返回山下的马道上,温井景隆,游佐续光二人并肩而行,两人的随从武士皆是不敢怠慢,站在二人身后,持刀护卫。
  当年温井景隆的祖父温井总贞,是畠山家笔头重臣,深为主君畠山义纲所忌惮。
  正是在这条马道上,温井总贞为畠山义纲派出的死士所暗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