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571

  虎哉宗乙笑着对李正,言道:“知道不知道,并不重要。我们这一趟是受御馆公的派遣而来的,完成使命才是首要之事。不过若是你父亲大人知悉,仍亦不会反对我方才的试探。”
  “试探?”李正露出了一丝恍然之色,言道,“原来父亲大人,也担心巢月大师会出面与御馆公相争夺家督之事。”
  虎哉宗乙点了点,笑道:“并非没有这个可能,御馆公是个正直之人,他请巢月大师主持丧事,确实是真心之邀,但是我们李家作为支持御馆公一派的家臣,有些事情却不得不替他考虑在前。”
  “那我明白了,巢月大师拒绝参加大丧,就可以视作明确向各方表态,将家督之位放弃。”
  “没错,”虎哉宗乙欣赏地点了点头,言道,“何况依我之见,巢月大师退隐已久了,早也已经失去对权位的野心了。并且他还表明对御馆公支持的态度,有了武田典厩,望月殿二人的支持,御馆公之位就可以坐得更稳妥了。”
  在武田家亲族中,武田信丰继承了他父亲信繁的小诸城城主之位,在一门众排名第三,次于武田信廉,武田胜赖之下。
  作为一门众笔头,武田信廉资历很高,虽作为文化人一直淡泊于名利之外,但是一贯与山县,马场等甲斐系家臣交好,而且立场上也是偏于老成持重,与胜赖急进进取有着明显的偏差。
  所以武田信丰能表态支持,对武田胜赖大有好处,况且武田信丰,望月信永一直与李晓亦十分交好。
  当初在川中岛时,李晓还是他们二人的汉学师父,而二人亦教导过李晓日文,这些年虽不在一处,但是他们之间仍有通信,能将他们捆绑上武田胜赖的战车,自然是李晓乐见其成的事情。
  李正意识到这一点后,亦十分欣慰。
  李晓经过在神冈城的短暂歇息之后,率领大军返回城生城,在本城解散了军势,便返回天守阁陪同小幡由贞,以及李晓次子李用,以团聚天伦之乐。
  李用已经七岁了,在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精力格外健旺,李晓回家之后,就可以李用正在努力驯服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马驹。
  比起当作未来家主培养的李正来,对于李用李晓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确实压力可以让一个人成长,但是亦会让他失去了很多欢乐。
  作为一个父亲,李晓心底还是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平安成长,将来子孙绕膝便好了。
  不过李晓倒不会因此沉溺他的儿子,但是小幡由贞倒令李晓有几分慈母多败儿的担心。
  所以在早年,李晓托人去周防国找了一位著名儒学者南村梅轩来教导李用儒学。
  南村梅轩此时虽名声不响,但在后世是开创土佐南学儒学学派的开祖,亦足够教导李用了。
  作为交换,南村梅轩来此之后,李晓允许其在城生城城下町,开设儒学馆,让他可以开馆授徒。
  李晓麾下不少家臣之子女亦被送入,接受儒学的教导。
  不过李用与李正一样待学问之事,都是一副只肯知之不肯甚了的态度。
  李用最大的兴趣却是武道,竟有几分想长大后驰骋沙场的想法。
  李晓知道儿子的兴趣后,亦不会反对,他自己本身在日本就是一流的枪术大师,培养其子继承其枪术亦是再好不过。
  这一日,李晓与小幡由贞对着满庭院樱花下,一面享用着茶点,一面看着李用在院子之中跑来跑去。
  李用身高体壮,与几名同龄小童抓打玩闹,十分开心。
  而小幡由贞心知李晓马上就要前往岩凑町,夫妻二人相聚时间短暂,因为格外珍惜。
  两人并肩而坐,款款细聊。
  李正知小幡由贞因为父母之死的缘故,不喜听自己说征战沙场之事,故而就捡几样在美浓飞驒一地所见的风土人情,简略的提了几句。
  反而是小幡由贞有几分絮絮叨叨地将离别以后,大事小事,关于李用之事,亦日常生活都与李晓述说,十分兴味盎然。
  李晓在一旁静静听着,仔细听着,听到有趣的地方,两人会意一笑,彼此心底都有种别样的温暖。
  李晓与小幡由贞聊了一下午,这时神保长宪与他妻子,以及两个儿子一起前来城生城拜见李晓。
  李晓听了不由一笑,本是想去富山城顺路视察的,不想神保长宪却先一步不请自来了。
  而小幡由贞听说弟弟来了,亦十分高兴。
  不久神保长宪入内拜见李晓,一旁他的妻子由子亦向李晓行礼。
  李晓看去神保长宪的妻子由子,是神保长职的女儿,如此大名家培养出的女子,气质自然别是不同了。
  在李晓看来,神保长宪与由子两人感情应该甚是和睦,否则亦不会短短成婚数年,就有两个儿子了。
  神保长宪的长子已有三岁,现在被父亲牵在手里,而次子此刻尚在襁褓之中,显是出生不久。
  “都是一家人不必拘君臣之礼。”李晓笑着言道,然后示意他们坐下。
  神保长宪亦笑着点点头,他与李晓相处甚久,又是自己姐夫,所以不太拘礼,他的妻子由子亦是落落大方,一坐下就替李晓与小幡由贞斟茶。
  所以一家人很快就有说有笑了起来。
  李晓看着神保长宪两个儿子,言道:“长宪,现在你已继承了神保家名,是越中大名家,也算完成了当初有所成就之愿望,若是岳父岳母两人今日仍是健在,看见你有今日,因为十分欣慰才是。”
  “不过你既已继承神保家名迹,那么小幡家亦需要有人来继承,以还了你当年复兴家名之愿。我看不如就让你次子,将来继承小幡家家名如何?”
  神保长宪,小幡由贞听李晓之言,对望一眼,脸上都是喜色。当下神保长宪言道:“多谢主公成全,其实臣下早已有此意,没想到主公还挂念于此,主动提及,实在令臣下十分感激。”
  “不过亦要此子可以长成方可。”
  在这个时代,儿童的夭折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襁褓之中的婴儿,能平安长大的能有二分之一已是不错,这点不论是平民家,亦或者是天皇家都是一样。
  李晓言道:“可以,若是次子将来可以元服,我将来赐给他两万石,以作为将来小幡家的领地。”
  神保长宪听了不由大喜过望,言道:“多谢主公。”
  李晓见此亦点了点头。
  说李晓任人唯亲也好,在现代很多家族式企业虽一直受人诟病,但是家族企业的存在即有他的理由。
  特别是以儒家传统的东方社会,血亲绝对相当重要的关系。
  这点即便在战国时,亦不例外,无论是毛利两川,还是武田家内部武田信廉,武田信繁都是作为武田一族强有力的支撑存在。
  这一点甚至是谱代家臣,也不可代替的。
  而李晓孤身来到日本,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可以用,所以必须大力栽培自己妻族,作为本家的一门众。
  正如当年足利尊氏入主京都之后,为了镇压关东,所以将关东管领交给自己母亲一族的上杉家。
  让上杉家代替自己监视关东。
  在李晓的根系之中,将来除了李家本支之外,神保家,还有小幡家都是一门众的存在。
  将来李正继承自己的家督之位后,这两大亲族就是他最好的左膀右臂。
  眼见小幡家家名有光复的一日,神保长宪自是喜不自胜。
  而小幡由美见弟弟心愿得偿,而小幡家家名可以继承,足以告慰当年在国峰城自刃而死的父母,看向李晓的脸上更是显得温柔之色。
第四百一十八章
能登攻略
  夕阳直上,岩濑凑的海岸之边。
  正是一片波光粼粼。
  李旦站在一座两层的小楼之上,负手看着这片宁静的富士湾。
  海风吹拂,长长的青衫微微摆动,显露出其几分文士的风范。
  “一年不见,已是大有变样。”
  李旦开口徐徐言道。
  王坦之笑着言道:“倭人在此地的主事,哦,他们叫作奉行,颇有治才,所以短短一年此港才有如此繁华。不过亦所赖我们搬入此处,否则……”
  “不,我指的不是这港口,而是这倭人的水军。”李旦指向港口对王坦之言道。
  夕阳之下,海岸上一艘艘悬挂日月双纹旗小早,关船陆续从港口驶出,并排成迎击阵势,准备操练。
  在几十艘船中,两艘千石级安宅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犹如两头将头伸出海面的海兽,虎视眈眈。
  李旦言道:“倭人水军之中,亦有能人,长此以往会成气候。”
  王坦之哈哈笑道:“李兄太过担忧了,倭国地小民弱,缺乏工匠,很难造出千石级船来。即便他们创立的水军,难不成,你还当心他们会找我们麻烦吗?”
  李旦将目光从海面上收回,笑道:“王兄,水军之事,我不过顺口一提,只是若是让李晓发展出水军,掌握了远洋通贸,我倒担心他与其他当家联系上,如此分薄了我们的利润。”
  王坦之蹙眉言道:“既然你有此担心,当初就不该赠他两艘大船了。”
  李旦挥了挥手,言道:“这你不懂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作生意就是这样,不给人点好处,怎么能取信对方。”
  “正因为取信了对方,对方才将与佛朗机人的银钱买卖分我们一杯羹,你倒是算算去年一年,我们将这两艘送出的大船赚回本没有?”
  王坦之听李旦这么说,顿时脸上是喜笑颜开,言道:“李兄说的不错,去年银钱买卖收入,各当家都获得了不错的分红,都是深赞你有长远眼光,当初谁又料得这深入日本腹地,竟有如此多的白银产出,几乎和那毛利国的银矿不相上下,而且产出的银色亦是不错。”
  李旦听了却是摇了摇头,言道:“并非是毛利国,而是毛利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