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1597

  尽管这几个御史表现的非常客气,说说笑笑的,说什么只是让自己协助调查,只要搞清楚事实他们就会走。
  但是陈立夫却是知道,这一次,自己的怕是有麻烦了。
  他很谨慎的没有立即开口反驳什么,甚至是对调查组的询问也是有问必答,这个时候,和调查组过不去,搞什么我有权保持沉默这种事,是傻货才会干的事,这几乎是直接对调查组的御史们说:我有问题,快来查我啊!
  保持合作态度的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洗白自己。
  首先,陈立夫就是对举报书里的两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国有资产损失提出了怀疑。
  “北岸开发区的招商过程中,到目前为止一共对外出租了大小六块地皮,而承租这些地皮的都是国内的知名大型企业,其中包括肇庆机械公司,该公司准备在北岸开发区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厂区,这个厂区将会是该公司最为庞大的机械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
  大小六块地皮,一共获得了六十三万两银子的租金,这些租金皆为一次性到账,并且全部用于北岸开发区的开发所用!”
  “而举报书上,对这六块地皮的估价却是达到了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这简直是荒唐无比的事,这六块地皮的市价怎么可能有这么高?”
  此时对面的其中一个御史:“怎么不可能,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出租的这六块地皮的大小来计算,未来一百年的租金收入足以达到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
  陈立夫道:“不可能,按照目前的租金来算,就算是一百年的租金也只有最多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而且这还是算上了每年百分之十的年增长率,但是你们要知道,他们这是一次性付款,现在的六十三万两银子和一百年分批得到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你认为那个更划算?”
  陈立夫虽然的很配合,但是语气却是不会太客气,语气里充满了自信,一副说服别人的自信。
  那御史道:“这百年租金有多少,恐怕你说了不算,我们咨询过经济专家,他们一直认为,北岸开发区的土地,具有极大的升值价值,尤其是北岸开发区完成开发之后,其价值丝毫不会比商贸区的低多少,根据商贸区现有的地皮租金,一百年的租金只会比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多,而绝对不会少!”
  御史也是丝毫不退让!
  但是陈立夫依旧不以为意:“你们也说了,增值是建立在开发完成的基础上。”
  但是现在呢?现在吴淞江北岸是一片荒芜,只是农田和河边滩涂而已。
  如果没有北岸开发区,这些土地还能升值吗?
  如果没有开发成功,肇庆机械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去投资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吗?
  倘若没有这些大企业入住,这些土地会增值吗?
  倘若这些土地后续没有增值,你觉得肇庆机械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傻子,会拿出数十万两银子的现银一次性支付吗?
  拿不到这么大一笔钱,我们还怎么开发吴淞江北岸?
  陈立夫一连串的反问,逼得那几个御史一句话都是说不出来,连续反问几句后,陈立夫丝毫没有给他们插口的机会,而是继续道:
  “不会!”
  “北岸开发区的土地增值价值,是建立在开发区成功开发的前提下的,而现在,这些土地其实连六十三万两银子都不值!
  当年我们上海地方衙门征收北岸开发区的所有土地,总花费只有区区十三万两银子。
  如果按照增值后的价格来计算,那么他们就不会只拿十八万两银子,而是应该拿六十三万!
  但是他们拿了吗?我们给了吗?
  没有!
  我们是按照当时的地价给当地百姓支付现银补偿或是土地置换的!”
  “你们这样直接用未来的地价去套用现在的土地租金,是不恰当的!”
  陈立夫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要不然当时也不会胆大到直接以租代卖了。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和这些御史们讲什么之乎者也,而是讲道理!
  而且为了防止他们这些低水平的人听不懂,他都是懒得用平日说话的语气,而是用了简单直白的白话。
  听到陈立夫的这一连串的话,这几个御史们也是相互对视一眼,很显然,他们虽然预料到了陈立夫会巧立名目辩解,但是却是没有想到这人这么能说。
  一下子说的他们是哑口无言!
  因为陈立夫说的也是事实。
  不过他们也不会轻易认输的!
  在他们的眼里,这六块极具潜力的地皮,一百年的租期才收了六十三万两银子,不管是怎么看,都是属于贱卖国家资产!
  不过他们只是前期调查组而已,也没有什么决定权,所以很快就是把相关的信息报告到了位于苏州的江南道督察院,让上头拿主意。
  但是江南道的督察院那边的大佬们,也是在咨询好几个经济学者后,也是拿不定注意,于是乎就是上报到了金陵城那边。
  至于这个过程里,陈立夫自然是安然的从督察院的问询室里出来了,这还没有正式立案呢,人家也不会限制他的自由,所以陈立夫还能继续当他的上海特设县县令。
  但是,不用多久,金陵城那边也是因为陈立夫再一次起了争论,甚至是传到了圣天子耳中!
  这,恐怕是那些举报者和陈立夫都没有想到的。
  圣天子李轩看到督察院的该案件报告时,也是愣了半天。
  他看这个案子,所看到的不是什么陈立夫贱卖国家资产,而是看到了这个陈立夫竟然是无师自通,玩起了土地财政。
第1242章
北岸开发区
  李轩对督察院那边呈送上来关于陈立夫的案件,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就是留中不发了。
  天子对折子留中不发,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的。
  有时候是表达默许的意思,你们可以做,但是不代表朕同意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朕就要惩罚你们。
  而有时候呢,则是为了保护某个臣子,尤其是像这一次弹劾陈立夫的折子,李轩用留中不发的举动,表明了,朕当做没看见,你们也别没事瞎折腾。
  在李轩看来,陈立夫的问题不在于把土地贱卖,实际上也没贱卖,他也是认同陈立夫的观点,那就是不能拿开发成功后能够值多少钱去套用现在的价格,这样的话根本没法算。
  李轩关注的是陈立夫的这一手,明显是属于土地财政的操作方式。
  而土地财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收入,但坏处也是非常明显,这会刺激地价上涨,从而导致各行各业的成本同步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经济越发展越倒退,而经济越来越不好,地方衙门就会越依赖土地财政,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了,在大唐帝国里,想要玩纯粹的土地财政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大唐王朝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
  大唐帝国官方虽然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在私人手里的土地还是占据大多数。
  而且即便是官方掌控的土地,同样也是可以出售给私人的,而这种事大唐帝国一直都是在做,规模庞大的以租代购一直都是在施行,预期在宣平二十年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初步成效。
  到时候,官府手里的可耕地面积,将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减少的可耕地,将会全部转化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
  只是上海那边,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官方在城区里所拥有的土地,大多都是建国初期就是提前征收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哪怕是在金陵城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金陵城里新开发的东城区、西城区以及南城区,官府虽然拥有其中一部分的地皮,但是不多,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依旧属于私人土地。
  金陵城的新城区开发,乃是属于官方引导,民间配合开发,没有和上海那边一样,什么都是官方来搞,然后官方直接当房东。
  当土地大部分都是属于私产的时候,那么土地的供应就不是当地衙门说了算,当无法在土地供应上行程彻底的垄断,那么土地财政这种事自然也就玩不下去了。
  上海的特殊情况,让陈立夫有了玩土地财政的基础,而李轩考虑了一番后,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大规模普及,因为其他城市里,官方手头上并没能掌控全部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彻底垄断土地供应。
  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李轩对陈立夫的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陈立夫在不依靠上级财政,不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能够自食其力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那么就是大功一件。
  李轩留中不发,下头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是聪明人,立即就是明白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中央督察院直接给江南道督察院下发指示,让他们继续深入调查,但是暂缓立案。
  继续调查,那是因为督察院那边有些不甘心,想要继续深挖证据,看看能不能把陈立夫给拉下马,只要能够把陈立夫这样的明星官员拉下马,那绝对是能够轰动全国的大案,一整个督察院系统里,下到地方,上到中央,不知道有多少督察院官员会因此而受益,进而升官发财呢。
  暂缓立案,这是考虑到了政治风险,圣天子都是留中不发了,那就说明以租代卖出让地皮这种事圣天子是不反对的,所以他们也不好继续死咬着不放,所以是不能立案的,要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北岸开发区的开发,甚至会惹来圣天子的反感。
  督察院里的官员们,也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们做出了‘继续调查、暂缓立案’的决定。
  至于缓到什么时候去,自然是等他们找到关键性证据的时候了。
  当陈立夫得知江南道督察院的调查组返回了苏州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的以租代卖的操作方式,也是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点,毕竟这种是对还是错,能不能做,其实他说了不算,督察院说了不说,只有上层乃至圣天子说了才算。
  如今既然上头虽然没有明说支持他的这种操作方式,但是也没有反对啊!
  当即他也是放下心了,不过也是不敢继续这么搞了。
  反正已经是出让了大小六块地皮,收回了六十三万两银子,这一批钱,已经是足够让他在吴淞江北岸大展身手了。
  于是乎,经过报备申请后,就和当初的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一样,上海特设县北岸开发区也是正式挂牌成立了。
  北岸开发区衙门,其行政级别乃是正六品,大体上相当于普通州府的县级衙门,和商贸区、两个工业区衙门的行政级别一样。
  不过开发区衙门虽然成立了,不过配套的官员一时半会的也不齐,所以陈立夫是选择了亲自主持开发区的工作。
  这一天,他乘坐船只从黄浦江老城区的码头出发,沿着黄浦江前往吴淞江口,在船头上,他已经是看到了江面上有大量的施工船只正在施工,他们正在河底建立桥墩。
  桥墩将会打桩到河底深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不小,但是负责施工的上海码头公司桥梁分公司,在水中施工的经验非常的丰富,他们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建设港口码头的,搞水中施工那是常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