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56

  只有扎根基层,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才能根深叶茂,韩皓自从打算进军整车起就一直在思考销售网络的建设问题。他看过地图,中国县级行政区域(包括区、县级市、县)一共有2800多个,未来的目标就是把红旗插到每一个县级地盘上。
  建立基层根据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经销商实力的考察也是重中之重,但市场机会一闪而过容不得你慢慢考察,以现在华夏厂的人力就算每天跑一个县,也得足足好几年才能完成。
  韩皓想了一共妙招,也是一共损招,期望成为华夏摩托县级独家经销商的客户必须承诺只专营华夏品牌,同时需要缴纳不菲的保证金。依照各省份经济发达情况,他把各地分成三个级别。像浙海、苏吴、南粤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要想成为华夏摩托的经销商,必须缴纳50万元的一级保证金。像齐鲁、豫南、豫北、安淮这般次发达地区,二级保证金为30万。最后是南桂、蒙北边疆地区,保证金最低为20万。
  同一个县多人报名的话,采取面试问答的方式决定最终人选,优先选择愿意和华夏品牌一起成长的经销商。
  要迅速铺开网络,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只好先把经销商圈进来,再一一甄别淘汰。
  县级经销商必须建立统一形象的店面装修,只允许销售华夏品牌摩托车,还得配备经过培训考核的维修人员。不允许串货,也不允许私自调价,确保整个价格体系平稳,掌控在厂家手中。如果违反了规则,就可以从保证金中扣除罚款。为了杜绝大锅饭,各经销商年底返点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销量,销量越多返点越多,与销售额挂钩。
  这是韩皓参考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经公司员工讨论得出的方案,具体还需要在实施后一一完善调整。
  听说要缴纳保证金,有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毕竟几十万的金额不是小数。反倒留下来的客商热情愈发高涨,尤其听说了可以单独垄断一个县的生意,他们更加看好华夏摩托的发展前景。
  以一辆车有1500——1800元利润计算,扣除开店成本人工,生意好的话一年时间就能够回本,而且保证金届时退网不干的话华夏厂承诺会在三个月后返还。
  韩皓想不到他这一招保证金举措,居然还有意外的功效,就是无偿募集到大笔资金。单单浙海省,将近90个区县,某些面积大人口多的县还被拆分成2个区域,就募集到了3000多万元。
  因为本部就在浙海,所以浙海是最早进行经销商网络建设的省份,接下来就是苏吴、南粤省。尽管定下全国招募经销商,但总不能一蹴而就,总要逐步推进。
  其他新厂商喜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始培育市场,因为在销售圈内一直有种说法就是“得三北者成诸侯,得京沪者霸天下”。三北就是东北、华北、西北,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相对处于中游的地区,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会遭遇太强的竞争,容易切入市场。京沪就是天京跟沪江市,它们身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大都市,有着表率作用。能在京沪站稳脚跟,那么再到外地发展自然一马平川。
  韩皓反而行之,直接从浙海、苏吴、南粤省经济发展上游地区开始进军,因为京沪毕竟已经不准摩托车上牌。因为踏板车的用户主要是女性,而这些地区女性的消费能力强,市场也正处于首发阶段,不用担心面临太大的竞争。其实虽然没有谈及天京、沪江,但实际上这两个城市郊区的经销商还是跑来拿走了销售权,只不过跟其他大省份相比,数量就少得可怜。
  每谈成一个地区,韩皓就在办公室的大地图画上红点,表明自己占领了这个区域。弄得他有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错觉。
  本来不想成立省级公司,但韩皓最终发现省级公司还是绕不过去,只不过这些省级公司并非销售代理,而是负责物流运输、市场巡查、营销指导三大工作。
  因为物流不够发达,为减少运输成本,韩皓还得让省级分公司承担物流配送任务。为了巩固市场价格体系,检查专营店是否按照厂里要求进行促销活动,做好售后服务,省公司将派专人进行巡视。许多经销商都是原来夫妻店演变而来,因此在市场营销、正规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厂商派人到现场指导。
  这些工作都将由省级分公司主导,公司的员工都将隶属于华夏厂,由其直接任命派驻发工资进行管理。
  在虎山县,华夏厂开出了第一家示范店,整个店铺明亮大方,印有华夏牌商标logo随处可见,正大门上方就是“华夏摩托特约经销商——虎山店”。店铺配备了一名销售顾问,一名修理技师,还准备了一辆试驾踏板车辆供客人体验。
  但凡新招募的经销商都一律来到这家示范店参观学习,由于经销商受教育程度不高,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让他现场一看究竟懂得回去后要如何复制。
  这家示范店的老板就是庞爱国和韩雨,在韩皓的支援下,他们拿出了50万保证金,成为第一个入网的经销商。因此,整家店铺都是依照韩皓心目中的形象打造,成为华夏摩托的示范店。
  庞爱国这些天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店里的生意实在太好了。一波波的顾客前来下定金,还有许多经销商前来学习取经,让他感受到久违的人生惬意。要不是对供货数量有所控制,庞爱国恨不得把华夏厂的仓库都一起搬过来统统卖掉。
  之前尝试销售踏板车加上私自加价才挣个800元,现在为了补偿经销商的投入,韩皓把整车的出厂价和零售价给到了1800元的利润空间,足以弥补经销商的投入和运营成本,还保证了丰厚的利润。
  华夏厂说过要跟经销商一起成长,所以不会只顾自己吃独食,适当让利给替自己打江山的合作伙伴。
  在经销商网络起步之时,工厂那边又传来了大消息等着韩皓处理。
第五十三章
砸车事件
  夺得标王,声名大噪,整个华夏厂上下都笼罩在一股躁动之中,发展得太快太过顺利,终于迎头浇来了一盆冷水。
  在日常抽查中,发现了一批次的摩托车质量有问题,刹车系统采购了不合格零件,材料金属热衰减过快,如果连续使用会导致刹车功能减半,甚至衰退失效的恶果。
  幸好发现得及时,这一批次的摩托车共有672台,其中429台已经发售,大部分已经到了终端消费者手中,毕竟相对便宜的华夏公主系列踏板车供不应求。
  一想到事态被遏制在萌芽阶段,韩皓就心有余悸。要是真有人骑华夏摩托出了事故,到时整个品牌就将面临灭顶之灾,所有现在一切的荣耀都将成为自己的耻辱柱。只要传出华夏摩托骑死了人,保证第二天一辆摩托车就别想卖出去,工厂立即关门倒闭。
  其实发现这一批次问题只是一名新入厂的质检员工,他在例行抽检中发现车辆制动有些问题,总感觉不顺手。经过排查,发现原来是刹车系统有问题,便向主管领班汇报。上级觉得是他小题大做,只要不是长时间高速行驶出不了问题。何况领班本人已经签字同意了出厂销售,有些车早到了消费者手中,再把这个事情爆出来会害自己被扣奖金。
  加之采购部那边也反馈来说进货零件通过了厂里审核,从程序书面材料看都没有任何问题,照理说一般人都会放弃继续追查。这件关系到华夏品牌存亡的事情就被压了下来,打算不了了之。但这个叫孙强的新员工刚从校园出来,心中没有太多羁绊,抱着安全质量第一的观念,直接把事情捅到郑南桌上。这时,郑南才发现自己管理的工厂出了如此大问题。
  零件采购委员会审议,工厂IOS9001标准认证,现场5S管理……制度措施上看都无可争议,但现在工厂就是出了管理漏洞,生产出来一批次不合格产品。
  为何伪劣产品能够堂而皇之进入被自诩为万无一失的华夏采购体系,是谁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依照零件采购记录复查,最终得出的结果是采购员和质检员收取了供货商的贿赂,送往检测的产品是合格品,但后来大批次进来的货就掺杂着小批次瑕疵品,负责把关的人员得了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次品才能顺利进入了华夏厂。
  制度再好,也需要人把关,如果人不靠谱,再严谨的制度只能沦为一张废纸。
  这个负责采购的人居然还是跟韩皓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子高波,当初韩皓在人才市场招聘时看到他老实便收留了他。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个当初嘴里说要挣钱为家里盖新房的高中毕业生,心就变了色,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
  像他这样的老员工,每年工资奖金差补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在华夏厂绝对算是高薪骨干了。但在供货商3000元现金的贿赂下,他主动负责帮忙联系华夏厂内的其他人,一起形成利益链条,躲过工厂监管钻了漏洞。据高波交代,这是其在出差当中向某位前辈偷师的结果。许多采购员都是亏了工厂,富了自己,这算行规。
  事情曝光后,连同高波在内的5名收受了供应商贿赂的员工立马全部开除,负责质检领班因知情不报渎职同样开除处理。举报人孙强因发现问题有功,还有强烈的责任心,升职顶替了领班一职,同时工厂奖励5000元现金。出问题供应商的货全部清退,同时还需要面临华夏厂的追偿,列入黑名单永远开除出供应商体系。
  所有已经到了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一律召回,用经过检测合格的车辆替换,同时每名消费者还得到了200元现金补偿。
  672台质量有瑕疵的摩托车已经全部追回,现在正躺在华夏厂仓库一角,等候发落。
  之前的处理措施管理层都没有异议,但在对672台摩托车的处理上发生了分歧。
  总经理郑南希望把这批次品都销毁,而生产总工苗振华则主张更换合格刹车系统配件,重新检测合格后再推向市场。毕竟672台车算下来产值有600多万,就这样销毁实在太浪费了。
  郑南希望通过这一次事件,能让全厂工人们意识到产品质量关系到自身饭碗,不能让任何一辆有缺陷的摩托车流向市场。苗振华毕竟是从紧缺年代过来的人,他觉得东西修补一下还能正常使用,全部销毁太过浪费资源。
  两人间的分歧又来到韩皓处,由他这个大老板来决断。
  600多万的踏板车,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要说韩皓心中没有犹豫是不可能,但想及这次事故差点导致了华夏厂基业覆灭,他就有了决断。
  砸吧,而且还要狠狠地砸!
  往日机器轰鸣的厂区现在变得安静下来,工厂特意停产一天,所有963名员工都安静地站在工厂操场四周,摆在他们前方就是672辆召回的摩托车。
  “产品的质量就是工厂的信誉,没有了信誉也就没有了明天!今天我们让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走出工厂大门,明天就轮到我们大家一起失业回家。为什么今天要让大家砸次品摩托车,就因为你不砸它,它就会砸了你的饭碗!”
  韩皓决定把这一天列为工厂的耻辱日,要让每一个员工都亲手砸烂次品,在心中树立起质量永远第一的观念。
  “砰——”
  众目睽睽之下,韩皓拿起了大铁锤,狠狠砸向了一辆看上去崭新漂亮的华夏木兰踏板车。
  “哐当——”
  整个车头被砸出了一个大洞。
  “砰——”
  又是一锤,车大灯碎了一地。
  把大锤递给郑南,由他继续进行下一轮的砸车!
  在工厂管理层的带头示范下,所有员工分成5条队伍,对操场上672台车狠狠地砸。
  象征性地出点力碰一下还不行,每个人一定要狠狠地砸,自此整个操场上空回荡着砰砰啪啪的砸车声。
  这一切,都被前来采风的媒体代表团记录下来,也让他们真正看到了华夏摩托的狠劲。
  砸完了还不算,轰隆隆声中,两台压路机来回把所有车辆都压成废铁,彻底没有了回收的价值。
  相信今天这一次全员大砸车运动,会给每一个员工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质量问题,华夏厂可不是只会动嘴,而是会动手来真的!
  单凭一次砸车行动解决不了质量问题,韩皓还发起全厂员工对改进生产质量进行大讨论。让大家献计献策,杜绝管理漏洞,改进制度缺陷,从观念上彻底建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敢于亲手砸烂自己生产的问题产品,说明了华夏摩托厂真正把质量第一放在首位。这样漂亮的摩托车,只要更换一套刹车系统就能正常使用,但华夏厂还是把它给彻底砸烂。许多人说打个对折卖给内部员工都好,为何一定要彻底把它压成烂铁呢?让我们听听华夏长的人是如何说。”
  画面中出现了一台崭新摩托车被砸毁的全过程,想必看到这般漂亮的摩托车被摧毁,正常人都会于心不忍。
  “我们厂的产品是摩托车,关系到骑车人的生命安全。金玉有价,生命无价!为保障顾客的安全,我们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质量合格保证,因为任何的疏忽都会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至于半价处理摩托车的建议,坦白来说确实厂里也有人提出过,但被我们立即否决了。因为今天松了这个口子,明天可能又出现成千上万台问题产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质量问题上我们必须零容忍。
  看上去600多万数额很大,但用这600多万给全厂员工上了一堂毕生难忘的质量教学课,我们认为很值。因为今天忍痛砸了600多万,明天挣回来就是6000多万!”
  郑南出现在《东方时空》新闻采访中,表明了华夏厂对这一次砸车事件的态度。
  一时之间,华夏摩托为保证质量大手笔忍痛割爱砸车的报道在全国激起了民众大讨论。
  中央、地方媒体纷纷跟进,讨论质量是不是一个工厂的全部,砸车是不是太过浪费资源?
  凭借这次事件,华夏摩托又一次处于舆论中心。
  在争论中,支持砸车保证质量的声音还是占据了上风。自此人们谈及华夏摩托,首先第一个印象就是品牌质量有保证,因为坏的产品在出厂前就全部砸烂了。
  这也让华夏摩托的市场美誉度上升到新高度,无形中极大支撑了市场溢价。
  坏事变好事,华夏摩托砸车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离不开程凯的一手推动,现在他又有事情找到了韩皓。
第五十四章
宣传广告
  在央视当了标王,那么当然得投放广告,现在程凯找韩皓就是为了确定华夏摩托广告片的形象主题和宣传口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