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556

  百闻不如一见,中华集团的此番亮相,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汽车业。
  之前在车展开幕前,做过中国汽车节目的电视台主持人,当然也亲自来到现场参观并继续采访游客。
  “我得承认,之前的节目有失偏颇,中国制造的汽车看上去并不是很糟糕。许多人看到实车,反倒有了购买意向,这真是我们之前节目始料未及的结果。
  如果他们能保证日韩汽车的质量,采用中国的价格,那还真可能成为汽车界一股新力量崛起。
  在这里,我想对欧洲广大汽车厂家说一句,中国人来了,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可是有备而来!”
  这次主持人在镜头前变换了一种说辞,他承认自己之前带有偏见,但现在认识到错误了。
  看到外国游客纷纷驻足中华汽车展台,这让前来采访的庞大中国媒体团找到了非常好的采访素材。
  来到国外,中华汽车受欢迎,让所有中国人脸上都有光。
  “这样的景象,我跑了多年车展都不曾见过。原本还以为写两篇公关通稿随便瞎编,没想到都是货真价实的场景。
  你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咱们中国汽车业算是有了一定江湖地位了?”
  一位汽车媒体业的资深记者询问旁边的同行道。
  “你还别说,刚才我碰到几位国外记者同行,大家经常跑车展也混个脸熟。这次他们对我竖起大拇指说,中国汽车还可以,比他们想象中要出色。能那么短时间发展到如此地步,算是优异成绩了。”
  拿着相机的同行听了后如此回答。
  媒体间也有自己的小江湖,这次中华集团代表中国汽车参展,一下子让中国记者有了靠山,国内汽车业再怎么不济也还能有产品拿得出手。
  韩皓当然也现身车展,作为中华集团掌门人,他在简短致辞后就带人去参观其他品牌展台。
  车展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也是窥探别人商业机密的公开场合。
  就像许多厂家代表特意前来评估中华集团技术实力,韩皓也趁机看看国际竞争对手表现如何。
  奥迪推出了全新的A6,标致推出了307,马自达推出M3等明星产品。
  “前脸更为夸张,设计上突破了前保险杠的限制,采用的宽大、夸张的水箱格栅。这一方面可以增加水箱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前脸设计也更醒目,让前保险杠上下两部分呼应起来,增加了整体感。”
  赵春雷跟着韩皓身后,对着车展潮流总结道。
  像他这样的设计师,必须时刻保持潮流敏感度和风向标,力争把国际流行元素结合到自己设计的产品之中。
  “另外,全景式天窗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现在的天窗太过狭小,技术进步可以改进这一点体验。”
  闭门造车弄不出好作品,必须多跟国外交流才能融会贯通自成一派,赵春雷现在愈发上道。
  得知印度塔塔集团前来参展,韩皓特意来到他们展台参观。
  印度是第二大人口大国,中国的今天说不定就是印度的明天,他们这个市场说不定是下一个金矿,因此在战略上韩皓对其相当重视。
  跟中华集团热闹围得水泄不通相比,塔塔集团的展台异常冷清,本来就在一旁角落,加上又没有任何名气,这里除了工作人员就剩韩皓等中国人了。
  Indigo和Marina两款小轿车,就是塔塔集团展示的车型。它们是两厢小型车,外形跟中国夏利差不多,还处于80年代风格。Marina是Indigo小轿车的旅行款,两者有血缘关系。
  看到这样的产品,就知道为何印度人展台如此冷清了,他们的产品跟现在主流趋势格格不入,并不是游客喜欢的类型。
  印度市场主要是微型车为主,毕竟经济不发达,购车首要考虑就是便宜能开就行。铃木在印度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的微车颇受印度人欢迎。
  “中国的客人?”
  看到韩皓等人西服胸前别着五星红旗的胸针,塔塔汽车工作人员认出他们的来历。
  自从到国外老被当成日A本人和韩国人后,韩皓出国就主动佩戴五星红旗的胸针,告诉外国友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是的,我们来参观贵方的产品。”
  学好英语,此次派上了用场,韩皓坦然回答道。
  “你们是中华集团的人?”
  一位看上去像是主管的工作人员问道。
  韩皓笑着点点头。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拿了一份杂志给这位主管,指着其中彩图人物说着什么。
  转头一看,韩皓看到图中人物正是自己,看来塔塔汽车方面认出了自己是中华集团的掌门人。
  “尊贵的客人,我们老板对你早有耳闻,一直想登门拜访。现在他正在你们展台参观,我想他会很高兴能在这里碰见你。”
  认出韩皓身份,塔塔汽车的工作人员态度立即热情许多。
  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印度和中国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中华集团在中国异军崛起,这让塔塔汽车一早有了学习之意。
  这次车展提供了难得机会让两家企业老板碰面,说不定会擦出合作的火花。
第九十二章
车展收获
  塔塔集团是印度大型财团组织,家族式管理让其臃肿低效,在80年代中后期陷入经营困境。这个时候,拉坦-塔塔(简称拉坦)横空出世,身为第三代塔塔家族成员的他到美国深造管理学,回国后接班塔塔集团成为实际掌舵者。
  凭借敏锐的嗅觉他力主大举进入钢铁行业,90年代初印度经济飞速发展对钢铁需求巨大,让塔塔集团迎来了新生。然后他抓住机遇大刀阔斧对集团进行现代化改造,让塔塔集团脱胎换骨,依靠钢铁行业获得的资金,分别进入电信、汽车、茶叶、IT等新兴行业,成为印度著名现代化企业。
  现在塔塔集团最大的盈利点是钢铁公司,但是拉坦眼光看得非常长远,他希望在汽车领域有所作为。从钢铁到汽车,属于产业链向上发展,汽车带来的工业附加值更多,获取的利润更丰厚。
  塔塔汽车虽然号称印度第二大汽车企业,但是竞争力不强,从其此次在车展推出的两款小车可见一斑。
  而印度最大的汽车企业马鲁蒂铃木公司,产品竞争力比塔塔汽车要更强,销量也是遥遥领先。该公司是印方马鲁蒂和日方铃木的合资公司,不过铃木在其中占据了大股东54%的股份,合资生产的模式在印度取得巨大成功。
  “合资公司对塔塔汽车来说属于非常可行现实的发展模式,显而易见马鲁蒂铃木就是我们的好榜样。”
  为此拉坦曾跟丰田、大众探讨过合资问题,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谈不拢。这次车展,拉坦率团前来日内瓦参展,但风光却被中国人夺了过去。
  他带着手下来到中华集团展台,看到了中国人展出的新车。
  “这款车很不错,适合载人还可以载货,车型不大但功能很强大。”
  跟其他人围着“唐”和“秦”打转不同,拉坦的目光集中在华夏宏光身上,他在其身上看到了极强的实用性。
  一款小型MPV,能胜任各种场合工作,宜商宜家,不但合适中国国情,对印度来说也非常合适。
  当然,拉坦还询问了华夏宏光的售价,得知可能在6万出头,这虽然贵了一些,但如果控制成本的话将在印度市场非常用竞争力。
  “听说铃木在中国就是被这群中国人打败,铃木的微车无法跟他们竞争,市场份额在逐步下滑。”
  手下把之前收集得到的消息告诉拉坦道,他还介绍了韩皓的情况。
  “现在中华集团的所有人韩皓,是中国最有钱的富人,他的身家估计70亿美金,在亚洲都属于顶端的存在。”
  对韩皓,拉坦略有耳闻,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关注,知道中国首富是一位造汽车的年轻人。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全球汽车巨头都在其中插上一脚。中华集团可以在夹缝中发展起来,还开发出如此接地气的汽车,确实非同一般。
  这次我们输给中国人,没有惋惜的理由,他们确实做得比我们好。”
  拉坦承认这次车展己方技不如人。
  当拉坦还想进一步看看中华集团展台的QQ车型时,被气喘吁吁赶来的手下拉住,告诉他当前韩皓正在塔塔汽车展台。
  这可是极好的机会,能跟中华集团掌门人韩皓亲自对话,绝对不能错过,拉坦心中隐约觉得双方可能会有合作的可能性。
  带着手下急忙走回塔塔汽车展台,拉坦远远就看到一位身穿灰色西服别着中国国旗胸针的华人青年,正气定神闲坐在椅子上看着资料。
  韩皓,这个中国最有钱的人,拉坦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身份。这样举重若轻的自信气质,绝非一般人能够展露出来,拉坦心知对方跟自己是同一类人。
  英雄所见惺惺相惜,韩皓看到拉坦就知道对方也是一位商业强人。他在来之前,简单了解过塔塔集团的现状,对拉坦的能力也是赞不绝口。
  “中印两国商业新领袖的直接对话!”
  眼疾手快的塔塔汽车工作人员抓住机会,照下了韩皓和拉坦第一次握手的照片,回国后照片被登载在印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上,用了上述语言作为头版的标题。
  拉坦称赞了华夏宏光的设计独到之处,他表示个人非常喜欢也非常看好,此款车型能够在中国市场热销。
  “只有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会真正了解我们的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印度虽然发展步伐慢于中国,但对汽车产品的需求跟中国人非常相似。如果可以,我们非常欢迎中华集团的汽车进入印度,大家一起合资建厂生产。”
  双方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因此拉坦趁韩皓在场,便把合资意向提了出来。
  中华集团能在中国市场打败铃木,未尝不会在印度市场继续击败铃木,塔塔汽车与其合资看上去很有可行性。
  想不到印度人如此主动,韩皓心想自己原本也想到印度市场看看,没想到就遇到塔塔汽车。
  “我们对印度市场也很感兴趣,中国和印度国情很相近,经济发展程度类似,对汽车的需求也存在一定重合度。
  如果考察效果满意,我们愿意与贵方进行更深程度的合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