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56

  国际上公认的五大A级车展,是全球汽车界的盛事。作为其中之一的日内瓦车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含金量,如果中华集团能参展,那么这个第一家参展中国品牌的称号足够回国吹上许久,跟国外品牌同场竞技不落下风,能极大提升中华集团的形象。
  发源自1905年的日内瓦车展,每年3月份举办,是各大汽车厂商首次推出新产品的最主要展出平台,素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
  日内瓦车展得以受到追捧,还有一个特别因素,就是它的独立地位。由于瑞士不生产汽车,因此日内瓦在五大车展中,是唯一没有任何倾斜度的车展,参展厂商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韩皓在心里一思考,前端时间西方媒体不断看衰中华集团,也正好趁此机会到国外亮相,让他们知道在中国还是有专心造车的企业。中华集团虽然不够强大,但一直在努力追赶世界汽车豪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经济增速全球第一,GDP总量超过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排在前面的国家为美、日、德、英、法,中国基本以一到两年上升一个位置速度不断追赶在前方的发达国家,按照这个趋势杀入世界前三强指日可待。
  因此,当日内瓦车展组委会接到来自中国厂家参展的紧急申请,得知对方还是2008年奥运会汽车独家赞助商,立即打开绿色通道欢迎来自中国的客人参展。
  “我敢保证来自东方的中国人一定会成为车展上的主角之一,因为人们都迫不及待想知道他们的国产汽车技术水平到底如何?
  尽管包括我在内对中国的印象只保留在熊猫和功夫两大元素上,但这丝毫不会阻挡我到中国展台一览的兴趣!
  就算他们是一坨屎,也会让许多人为之买票进场。当然,我相信国际奥委会是不会选择一坨屎作为官方赞助商,中华集团必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日内瓦车展组委会主席如此评论道。
  在国际车展舞台上,已经许久没有新面孔出现,现在中国汽车品牌首次海外亮相,足以让日内瓦车展成为潮流风向标。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你看我就说了嘛,他们恨不得中国企业到场,外国人的商业嗅觉比狗还灵。要知道中国可不单单只有我们一家汽车企业,背后还有几十家成规模的品牌厂家。”
  程凯拍着手对韩皓说道,原本以为错过报名时间对方不会接受,没想到绿色通道打开,还特意安排中间一块显眼区域给中国客人。
  既然参展,那就不能显得寒碜,得拿出优秀产品参展。
  合计之下,韩皓拍板把SUV“唐”,和未上市的第二代QQ、第三代“秦”以及华夏宏光经济型MPV作为参展主力出席。
  正好借日内瓦车展东风,为今年即将上市的第二代QQ、第三代“秦”以及华夏宏光造势宣传。
  这四辆车都属于自主开发设计,不会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到国外参展不怕惹上法律纠纷,也实际体现了中华集团当前的技术实力。当然,由于时间太赶,没有准备概念车,这是一大遗憾。
  海运来不及,四款车将直接空运到日内瓦,为了参展这次韩皓也算是一掷千金了。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首次现身国际车展,日内瓦将迎来中国汽车军团。”
  “走出国门无惧竞争,中华集团将成为第一个参加国际顶级车展的中国品牌。”
  “中国不再是看客,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顶级车展主角——中华集团扬我国威,远征汽车发源地欧洲大陆。”
  ……
  车展还没有举办,国内媒体已经开始热炒中华集团进军日内瓦车展的重磅新闻。
  虽然幕后有程凯这个推手,但许多稿件都出自中国汽车圈的媒体记者,他们多年奔波到国外车展采访,今年终于有中国自己的品牌出现,集体为之宣传并不过分。
  “就凭中华集团这个胆量,我替他们写一篇稿夸夸并不过分。每次到国外车展,别人老问你们中国的品牌在哪里,结果自己哑口无言一脸尴尬。这一回日内瓦车展,咱们至少有了底气。”
  一位汽车媒体的资深记者发自肺腑说道。
  “是啊,以前咱们还打赌估计合资品牌的产品最早现身国际车展,没想到反倒是自主品牌先声夺人。
  这个韩首富的勇气可嘉啊,敢于跟国际最先进的厂家同台展出,车是好车,但距离国际标准还差了不少。”
  另一位媒体记者如此回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被人永远记住,因此中华集团第一次参加日内瓦车展还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重视,他们派出协调小组帮忙解决各种签证手续问题。驻瑞士大使馆也主动跟中华集团接洽,替他们协调当地的关系。
  为了扩大宣传车展影响力,中华集团邀请国内各大著名媒体派出记者代表,专程包了一家747客机,集体飞往日内瓦观展。
  除了记者媒体团外,飞机上还有专门为车展准备的“车模”们。不过跟大家熟知的高个子美女不同,这些“车模”其实都是国家一级戏剧演员。
  既然日内瓦车展要突出中国元素,因此程凯找了一大群京剧和川剧变脸的演员,他们往车展一站那可是金发美女比不上的热点。
  如此大手笔,甚至让人一度以为中国元首出国访问,中国对外国友人开始展示自己的人民币实力。
  “很抱歉,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如此大场面,我终于体会到首富的不同凡响。”
  一位记者登上专机后,赶在起飞前在自己日记本上如此写道。
第九十一章
以正视听
  车展一来,宁静的小城日内瓦就成为热闹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人口不足20万,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国际交流的枢纽。
  在城中远瞭可以看到雪白的阿尔卑斯山,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凭借银行和制表业出名,当然还少不了著名的国际汽车展。
  “中国人来了,中国汽车即将走向世界?”
  在车展开幕前,中华集团参展毫无疑问成为了本届车展的最大亮点,当地电视台特意就此做了专题报道。
  “中国轿车?中国可以生产轿车了吗?我还以为他们只能生产自行车。”
  一位当地居民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中国制造的衣服和鞋子还不错,但轿车,我敢说没几个欧洲人敢开!”
  又一位从德国前来准备观展的游客在镜头前如此表态。
  “从我们采访中可知,大多数人对来自中国的轿车持怀疑态度,他们都表示如果中国轿车登陆欧洲,为了安全考虑并不会选择购买。
  众所周知,中国货很便宜,但是涉及生命安全领域,许多欧洲人还是持保守态度。
  就像其中一位游客所说,欧洲轿车已经很棒了,我们为何还要选择质量不能保证的中国车。就算真要选择,日韩品牌也是首选。
  看来起跑落后的中国人,想要在汽车这个领域追赶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节目主持人在最后做了如此总结说道。
  共同关注的日内瓦车展终于拉开帷幕,一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262家厂商参展,展出500多款车型,其中不乏38款首次亮相的准量产车型。中华集团参选的3款未量产车型记入其中,显示车展方对来自中国客人的重视。
  果不其然,车展一开,所有展台中人数最多的就是中华集团。
  一是因为来自中国的汽车露面,让许多游客特意前来看个究竟。二是展台上有来自中国的文化表演,京剧和川剧变脸让许多外国人看得大呼神奇。
  不过车展的主角依旧是汽车,中华集团的四款车周围,挤满了参观的游客。
  “这款SUV看上去质量还可以,尤其得知它在中国售价只要1万欧元起步,这真是便宜得不可思议。”
  中国货在世界范围就是便宜的代名词,果不其然连汽车都如此便宜。以欧元对人民币1:10.4的汇率,“唐”的售价就在1万欧元出头,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安全性不知道如何?看样子挺好看,我喜欢他们宣称‘水滴涟漪’的概念,这有一种来自中国神秘文化的滋味。如果它们能通过欧洲严苛的碰撞试验,我想来尝试一把中国的SUV驾驶感觉。”
  两位瑞士本地游客如此说道,看来“唐”凭借出众的外观和中国元素,还是打动了一些勇于尝鲜的消费者,当然前提条件是质量过得去。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普通游客之中,还有来自国际十大厂商的高管和技术人员,他们纷纷驻足在中华集团展台参观。
  “当初我就说看到他们发动机身上有韩国人Alpha发动机的影子,现在看来中国人发展的步伐比我们预想要快。
  尤其是这款SUV车型,已经暂时看不出模仿的痕迹,说明中国人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很强。
  尽管技术实力上和主流有差距,但中国人明显比一同参展的俄罗斯人和印度人要高出一头。
  说实话我是看着韩国现代汽车崛起,目测可能又要迎来中国人的异军突起。”
  曾在中国车展上见识过中华集团实力的德国大众技术主管,听闻中华集团出现在日内瓦,特地赶来评估中国人的技术实力。
  从话语中可以听出来,他对中华集团的评价很高。
  此次日内瓦车展,其实还有两张新面孔露面,一是俄罗斯的拉达汽车,他们是跟合资伙伴雷诺汽车一起出现。二是来自印度的塔塔汽车,他们也是首次现身国际车展,但受关注度就小了许多,从被分配到角落的展台位置就可见一斑。
  “问题是现在国际汽车市场已经被十大汽车集团瓜分完毕,中华集团想要崛起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发展。就连他们的大本营中国市场,被包含我们在内的十大汽车集团悉数进入抢占地盘,他们已经错失了最佳发展时机。
  你说中华集团做得不错,我持肯定态度,但你说他们会成为另一股像韩国人的力量,我认为基本不可能实现。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我们其中一家跨国企业收购,成为其在中国的子品牌。”
  另一位大众的高管从市场角度阐述了不同论点,中华集团值得肯定,但基本不会成为各大豪强的直接竞争对手。
  “没有永恒的王权,历史永远由颠覆者书写。”
  大众技术高管不再过多争论,只说了上述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德国果然是哲学的国度。
  车展组委会主席看到许多游客驻足在中国展台,此番热闹景象充分衬托了为自己的英明决策。
  预计本次车展参观人数将突破80万,比去年增长16%,将为当地带来2亿欧元的收入。
  “看到没有,尽管我很不想承认,但伴随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对神秘的中国愈发感兴趣。
  我刚才去实地看了他们造出来的汽车,说实话还不错,比想象中要更加出色。
  原本以为他们只是一个笑柄,现在看来中国人可不是浪得虚名,说不定有一天我们身边都会被来自中国的汽车包围,谁让它们是如此便宜性价比高呢!
  这一天,说不定很远,也有可能很近就在明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