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71


第1062章
人心所在
  杜幼麟的婚事过去后仅仅两天,杜士仪便带着王容启程回安北牙帐城,连幼子携新妇回岳家的三日回门也没有顾得上。这是王容此前从灵州回到长安之后,第一次离开故乡,心头自是百感交集。杜广元早一天就赶紧跟着高仙芝回西域去了,今天来送的除却杜仙蕙崔朋以及杜幼麟宋锦溪两夫妻,以及杜十三娘之外,还有尚未回嵩山的宋慎,以及王元宝和两个儿子。
  尽管不舍得王容一下子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可王元宝也知道女儿女婿分别多年,因此絮絮叨叨吩咐了无数的话之后,他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锦囊塞在王容手中。见她讶异地看着自己,他便压低了声音道:“幼娘,收好了,阿爷也不知道能不能捱到你重回长安的这一天,这些体己钱留给你。”
  王元宝虽说年纪已经很不小了,但身体建康精神矍铄,此刻竟然这么说,分明已经嗅到了某种危机,杜士仪不禁有些吃惊,随即便笑看着有些为难的妻子道:“幼娘,你看两位内兄都在点头,他们显然也是同意的。既然是岳父和他们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那锦囊拿在手中轻飘飘的,可王容情知父亲既然说体己钱,里头必然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无可奈何收了下来后,她突然一把抱住了父亲,声音哽咽地说了几句话,复又和两位兄长一一道别,等到自己的儿女们也上来的时候,她不禁泪眼婆娑,竟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直到杜十三娘好容易安抚了她,又送她上了骡车,她从车窗中探出头去远远望着自己的亲人,哪怕人已经都瞧不见了,她仍旧呆呆地望着长安的方向。
  因为她心中隐隐觉得,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她还能重回此地!她都已经鬓生华发,青春不再了,更何况父兄?
  “夫人,擦擦脸,喝点茶润嗓子吧?”
  听到耳畔这个声音,王容这才醒悟到,自己把干将和承影都留在了长安辅佐杜幼麟,如今在车中的是莫邪。她勉强平息了激荡的情绪,接过软巾擦了擦脸,幸好今天她不曾上妆,也不用担心花了脸。擦干眼泪,重新抿好了头发,她接过白瓷茶盏喝了口水,昨夜临行之前彻夜未眠的睡意终于渐渐上来,甚至忘了去查看父亲塞给自己的东西。当缓缓合眼的时候,她的眼前依稀浮现出前一日杜幼麟带着新妇给自己和杜士仪行礼时的一幕。
  转眼间,就连三个儿女都已经成婚了,她已经是当祖母的人,时光真是如同白驹过隙……
  杜士仪知道,虽说顺利带了妻子离开长安前往漠北,但毕竟抛下了儿女,妻子心情绝对不会舒畅,因此,等过了原州之后,他就让王容换上了男装和自己骑马同行。果然,尽管天气仍旧寒冷,可不用憋在骡车之中,王容的心情渐渐舒展了开来。尤其是当进入了灵州,来到了自己曾经和杜士仪呆过多年的地方,她面上的笑容就越来越多了。这一天,纵马和杜士仪并肩驰骋了一阵子之后,她突然勒马停下侧耳倾听,突然惊咦了一声。
  “似乎有很多人朝这边过来。”
  “灵州乃是朔方腹地,说是最安全的地方也不为过,多半是朔方兵马,绝不会是马贼或是流寇之类。”杜士仪说到这里,便极力放眼远眺,果然,他很快就看到了那面朔方的军旗,当下摩挲着下巴,笑着说道,“不知道谁消息灵通来得这么快。这一程我们可是大多数住驿馆,过城不入,走得够快了。”
  他如今已经不是朔方节度使,连关内道采访处置使一职也一并卸任,此行过境京畿以西各州县时,尽管他刻意不入城,却也能感受到很多州县官员的态度大有变化,至少不再如从前那样劝都劝不住,突然蜂拥而至。所以,当朔方军旗渐渐近了,那支兵马也渐渐露出端倪,一马当先的大将没有戴头盔,那张脸在日头底下显得格外醒目,他不禁轻咦了一声。
  竟是郭子仪!
  郭子仪风驰电掣地疾驰到了杜士仪面前十几步远处,随即勒马停住一跃而下,快步冲了上前。见杜士仪也已经下马,他竟是一如从前单膝跪下,可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杜士仪硬是托住了双手。
  “你如今可是如假包换的朔方节度使,让麾下将卒看见你向我行礼,这像什么样子!”
  “若无大帅,怎有我今日?”郭子仪用力挣脱了一下,可见杜士仪双手稳稳的,看那架势,如果自己真的要单膝点地,对方就算拽不住自己,恐怕也会依样画葫芦还他一个平礼,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直起腰来,“大帅不受礼,我也知道是因为朝中那些明刀暗箭。朔方上下文武也都明白大帅的为难,不会添麻烦。可此次既然大帅携夫人重回故地,务必请到灵州城中停留一晚,至少让我和阎老将军尽一下地主之谊!”
  却不过郭子仪盛情,杜士仪也只有答应了。
  阎宽担任朔方节度副使多年,告老致仕后,对回纥一仗建下大功郭子仪取而代之,他却并没有离开灵州,而是继续在城中养老。若是换成别人,自己没能正位节度使,却被小字辈的郭子仪成功达成了目标,心里总难免有些疙瘩,可是,当他再次见到杜士仪的时候,却是分毫勉强都没有,大声谈笑,大声说话,整个人的精气神和从前别无二致。而且,等到身边全都是信得过的人之后,刚刚还向杜士仪和郭子仪连声赞颂天恩的他突然话锋一转。
  “李林甫还没倒,却又冒出来一个杨钊,朝中真是妖孽横行,一刻都停歇不了!”
  “大帅不能留朝拜相,那些妖魔鬼怪却横行无忌,听说那个安禄山还险些节度三镇?简直是笑话!”郭子仪也忍不住骂了一句,见杜士仪无可奈何地瞪着他和阎宽,他方才收了口,复又对王容说道,“夫人能够回来,身在灵州的文武家眷也都高兴得很。今夜还请夫人把大帅让给咱们,内子和其他那些嫂子弟妹们在寝堂里等着和夫人叙旧呢。”
  王容知道朔方灵州的习惯便是男主外女主内,因此丝毫不以为忤,和杜士仪打了个招呼后,便带着莫邪去见郭子仪的妻子王夫人和其他各家女眷了。
  这一夜,前堂彻夜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之间,却是没人真正喝醉,每一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杜士仪诉说长安李杨相争的局势,当杜士仪嘱咐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甚至包括他万一被馋,都千万保持冷静的时候,从郭子仪以下,每个人都露出了犹豫的表情。
  “万一真到那一天,你们越是出面去争,去鸣不平,反而更会惹来祸患无穷。你们能够有今天,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一点侥幸,全都是自己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搏杀出来的,来之不易,不要把自己的前程和性命一块拿去和别人硬拼!”
  杜士仪在朔方扎根多年,用恩威并济的手段,几乎把所有文武都团结在了自己麾下,可他却更清楚,这年头的忠义礼法深深扎根在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心中,自己若是言行轻率,难保没有人会暗中出卖。所以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他自然是大义凛然,义正词严。果然,他的这番话引起了底下将卒的共鸣,甚至有人热泪盈眶。
  当饮宴结束,酩酊大醉的杜士仪由龙泉搀扶着回房之后,郭子仪环视节堂之中尚未散去的文武,突然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帅如今虽已去职,可仍然一心一意为我等着想,刚刚这些话,大家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就行了,不要再说出去替大帅惹祸。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自有我顶在前面!”
  堂下轰然应喏,可包括来圣严在内,更多的人心中却仍然满是忿忿不平。义学起自于朔方,读书认字的盛行,却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只学了礼法,那些各式各样的传奇亦是蔚为流传,寻常百姓更喜欢这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朝中如今奸佞横行,如安禄山这样的滑胥之辈,险些兼领三镇节度,这天下哪里还有什么公理正义?
  而王容在后院寝堂受到了王夫人在内一众女眷们的热切款待,最终一样是双颊酡红。如今郭子仪正位朔方节度使,妻儿家眷亦是要回去长安定居,此前说起分离之苦时,王夫人倒显得很豁达,毕竟,她是连孙子孙女都有好些的祖母辈了。只不过,对于王容跟着杜士仪北上一事,她仍是有几分感叹。就连其余偏裨将校的夫人,多饮了几杯后,对王容亦是语多羡慕。
  等到回房安歇的时候,王容从门前龙泉口中得知杜士仪已经醉倒睡下了,进门又听到阵阵鼾声,脑袋昏昏沉沉的她忍不住笑了笑。坐到床前之后,她方才从怀里掏出了父亲送给自己的那个锦囊,轻轻打开后,取出了里头那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绢纸。
  之前在路上,她打开锦囊看的时候,就曾经吃了一惊。因为这竟是一座位于长安太平坊,紧挨着清明渠的一处宅子,而背面的地图上则赫然标示,那座不起眼的宅子地底下,恰是有一处联通清明渠的暗道!尽管她甚至都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备下这些的,更不知道父亲为何会伏下这样的暗手,可将来也许能够派的上用场。
第1063章
公道人心
  从朔方灵州灵武郡出发,过丰州西受降城,便进入了昔日突厥,如今的安北大都护府所辖范围之内。尽管如今这里名义上是大唐的领土,杜士仪此行尚有牙兵五百,但为了保护这位前任大帅,郭子仪还是令西受降城派出兵马一千五百人随行护送。
  当年王容自灵州回京替杜广元操办婚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因此这还是她的第一次出塞。灵州千里沃土的风光,她从前已经领略过,可出塞之后,那放眼看去碧野千里的草原风光,却又格外不同。时不时能看到赶着大批牛羊的牧民经过,见大军经过却也并不躲避,而是只将牛羊赶到一旁,反而还三三两两聚在左近看热闹,甚至还会对着军旗呐喊叫好,这种经历不禁让她觉得异常新鲜。
  “如今漠北尽归我大唐所有,故而我一直有严令,只要牧民不越雷池半步,则不许骚扰,大军过境亦秋毫无犯,所以,看到这些兵马,这些游牧之民当然不会有什么畏惧。等你到了安北牙帐城就知道了,我在四周围分别划出了很多块牧场,城内的空余耕地则用来耕种,此外还打有深井。饮水既然能够补给,又囤积了大量粮食,纵使有战事也能抵挡几年。”
  听到杜士仪的解说,王容又好奇地问起同罗和仆固牙帐建城之事。得知同罗的城墙已经几乎竣工,仆固也已经奠基,她不由得低声问道:“你就不怕他们据有坚城,他日叛乱?”
  “建城,是为了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旦不再是逐水草为生,他们就要接受一系列唐人的生活理念,比如说,我会让工匠教授他们如何编线,如何纺织,甚至于如何烧砖,如何盖房子,如何把四处放牧,改为固定的牧场圈养,隔年轮换,如何种植菜蔬……”
  杜士仪笑着挑选了几样举措说了,这才笑着说道,“潜移默化之后,哪怕他们要叛乱,很多后果也在可控范围之内,总比他们四处流窜让人抓不住来得好多了。葛逻禄那边也已经派使节来请我拨工匠去帮助建城,而前任葛逻禄俟斤聂赫留长子阿尔根,如今也在安北大都护府。总而言之,漠北虽然还远远谈不上全然安定,可已经比从前彼此一片乱战的景象好多了。”
  既然已经入了安北大都护府之地,那辆骡车已经只用于驮运众多箱笼行李,王容一路上再也没坐过车。在这种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下纵马驰骋,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恍惚中甚至觉得自己仿佛年轻了许多。而那些护送的兵马见大帅夫人一路骑马不坐车,非但不以为异,反而对王容都平添了三分好感。历经十数日,驰骋两三千里,当安北牙帐城遥遥在望,仆固怀恩亲自带兵前来迎接的时候,西受降城那一行兵马中,尚未来到过此地的人固然惊叹连连,甚至连军中不得喧哗的禁令都顾不上了。
  郭子仪此次挑选兵马,就是本着让没到过安北牙帐城的将卒,亲眼看一看这座漠北雄城,感受一下杜士仪在此经营数载,平地起坚城的成就。如今,这样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而王容一路上驰骋于草原,就算再美的风景也已经快看厌了,乍然看到这样的雄城,冲击也自然格外不同。当看到仆固怀恩下马行礼时,她不禁百感交集。
  “若非大帅特意派人说不得擅离,我本打算领兵到西受降城迎接的,如今也只能这样怠慢了。”仆固怀恩见王容和当年离开朔方时相比,显然鬓生华发,容颜亦见沧桑,便笑着说道,“漠北风沙虽大,可珍奇亦多,夫人此来和大帅团聚,大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说不定还能给大帅再添子嗣!”
  “好你个怀恩,多年不见,竟然如此油嘴滑舌!”王容又好气又好笑,待见随行而来的仆固玚亦是已为英武少年,她一面慨叹时光飞逝,一面又庆幸多亏三个子女的那一番闹腾,使得她能够远来此处。
  等到入城之后,上下好一番契阔,杜士仪犒赏了西受降城的护送兵马后,见主将坚持立刻回去,他就从善如流地准了,随即在节堂接见诸将,稍稍过问了一下自己离开这些日子的军务。等到料理完这些闲杂事务,夕阳西下时分,他却携着妻子登上了南面的城墙。
  广袤的草原上,西边那一轮红日正在一点一滴地消失在地平线,白天牛羊遍地,兵马往来的喧嚣已经渐渐不复得闻,安北牙帐城外仿佛正在变成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随着夕阳最终落下,城头倏然间点起了无数火炬,而城外则是笼罩在了一片昏暗之中,等到了夜间,那更是一片完全黑暗阴冷的世界。
  王容忍不住转过身来,三两步走到了城墙靠城内的那一边。就只见横竖交错的街道里坊中,渐渐燃起了灯火,炊烟袅袅,人声不绝,再加上马蹄声、车轱辘声,来往行人说话叫嚷的声音,恰是和城外的冷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候,她只觉得有人给自己的肩头加了件衣服,随即就听到耳边传来了杜士仪熟悉的声音。
  “如今的安北牙帐城,军民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四万,其中收编在册的蕃军一万五千人,隶属于我自己的私兵,则是有足足五千人,虎牙和阿兹勒一老一少共同统领,都是赤胆忠心只忠于我的,奇骏宝儿都很清楚内情,至于怀恩,应该也心里有数。”杜士仪的声音很轻,确保整个城头只有妻子一个人能够听见,“尽管城中聚居有各式各样的规矩,但不用给人当牛做马,不用担心动辄被赶上阵去当炮灰,因此投奔这里的人从来就不曾少过,筛选甄别也从来不曾少过。即便难免还会被人掺上一些沙子,可若是我不接纳这些来投奔的人,葛逻禄也好,同罗仆固也罢,一定会笑纳这些人口。”
  王容当然能够理解杜士仪为什么不断吸纳人口,因为在如今他丢了两镇节度使的情况下,必须要保持自身的实力,可对于如今荒废的回纥故地,她仍然不无担忧:“那回纥残兵遁入黠戛斯,他们的故地呢?”
  “这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杜士仪顿了一顿,这才沉声说道,“吐迷突的妻子儿子,说是都被磨延啜所杀,但据宝儿所说,他曾经事先在回纥埋下伏笔,吐迷突那时候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叶健被几个部将救了出去,如今还活着。东躲西藏了几年后,近日他就会到来安北牙帐城投奔于我。我会替他禀报陛下,为他在回纥故地建城,招纳部众。”
  说到这里,杜士仪便冲着王容笑道:“茕娘这些年在安北牙帐城的文武女眷以及各族妇人中,威望不小,你既然来了,就不要闲着,此事自可接手。等到叶健来了之后,我到时候会派宝儿带一支兵马跟过去。如此一来,安北牙帐城就可以和日后的回纥牙帐城东西呼应。”
  “怪不得你宁可在这偏远之地经营。别人都以为你统带的是蕃兵,而且安北牙帐城中人员驳杂,远不如天下十节度麾下兵马的精壮。可只要这里真正能够稳固得住,那么在这里冷眼旁观朝中风云变幻,才是最安全的。”嘴里说着最安全,想到李林甫这些年铲除异己的酷烈手段,而如今杨钊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容不禁又顿了一顿,“只是杜郎,你别忘了,如今各部对安北牙帐城噤若寒蝉,是因为大唐如今正如日中天,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
  “到了那时候,振臂一呼举兵勤王,难道不是我的本分?”
  历来举兵勤王这种事,除却极少数真的是为了拥护皇室,大多数时候全都是扯起虎皮做大旗,和造反没什么两样。杜士仪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却没有再去看城内的万家灯火,而是转过身来若有所思地望着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片黑暗的城外。
  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希望李林甫和安禄山好好享用他送上的那一份厚礼!当然,也希望杨钊能够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如果安禄山真的因此倒台,那么便是时也命也,他也可以心安理得逍遥下半生了!
  夜幕之下,长安城西,灞桥外一处隐蔽的客舍中,十几个大汉彼此相携,跌跌撞撞进入其间。尽管他们周身血迹,可几个伙计仍是二话不说上前招呼,掌柜更是使眼色让人到外头去收拾首尾。眼看着所有人都得到了安置,脸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还流着汩汩鲜血的大汉一屁股坐了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金子扔了过去,这才沉声说道:“别人说你们这客舍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可以做?”
  “不错,只要有钱,什么事都能做。”那掌柜仿佛已经很老了,可顶着花白头发的他却显得精神矍铄,身材亦是魁梧非常。
  “我们要进长安,见御史中丞杨钊!”
  “见那位杨中丞?如果你们是要当刺客,小店可不便趟这浑水!”
  “我们千辛万苦方才从饶乐都督府到这里,只为了讨一个公道!安禄山这些年来欠下的血债,我们一定要讨回来!”
第十九卷
八方风雷天地动
第1064章
炸毛
  大唐建国以来,但凡宰相,本当一应政事都在政事堂中处理完,可到了李林甫身上,从前的规矩也就不是规矩了。牛仙客在位时,他就常把公务带回家去处理,右相换成李适之后又收敛了一些。可自从李适之被贬又仰药自尽之后,李林甫就再次把公务一股脑儿全都带回平康坊私宅处理,下头的官员要谒见,也不去政事堂,而是来他这私宅。可这样的逍遥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杨钊突如其来的阻击一下子让他警醒过来。
  可他并不想让别人觉得,杨钊的崛起让他无法应付,因此还是仿佛没事人似的,每日里并不常常呆在政事堂,而是在家中月堂处置那些朝廷政务。可这天下午,他正在月堂中和女婿张博济以及罗希奭商量如何应对杨钊的咄咄逼人,外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张博济瞅着李林甫的脸色,立刻起身前去开门,谁知道门一开,就只见李林甫的儿子李岫根本来不及和他打个招呼,一溜烟冲了进来。
  “阿爷,不好了,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进了杨家!”
  李林甫儿子众多,却没一个成器的,李岫也只不过官居将作少监,平时根本不管事。所以,见其这样冒冒失失闯了进来,李林甫本待呵斥,可听清楚了这话,他立刻压下了怒气,沉声问道:“别咋咋呼呼的,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
  然而,李岫也只是正好远远看见个影子,这会儿颠三倒四根本说不清楚。李林甫恼将上来,三两句将人赶了出去,却吩咐从者立刻前去打探消息。等到张博济复又去掩上了月堂大门,他见罗希奭分明无精打采,想到这位人人畏惧的酷吏自从吉温死后,竟有些一蹶不振,他不禁心里恼火,可事情到了如今,已经偏离了他能够如从前一般事事都在掌控的范围,他不但不能怪罪罗希奭,反而还软言安慰了对方几句。
  一直捱到快傍晚时分,确切的消息方才终于送到了月堂。哪怕是意兴阑珊的罗希奭,听到那从者的禀报之后,也一下子挺直了脊背,整个人身上的汗毛都仿佛炸了起来。因为,那从者说出的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
  “相国,那些人仿佛来自河北道,口音则像是奚人或是契丹人!”
  李林甫因为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而大惊,而杨钊接到家中夫人裴柔的报信,也火烧火燎地从御史台赶回了家中。一进寝堂,他便气急败坏地问道:“怎么回事,怎会突然有奚人来见我?自从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被奚王和契丹王给杀了,陛下对奚人和契丹人便恨之入骨,你怎敢收留这些人在家里?”
  裴柔虽是裴氏,却与声名显赫的中眷裴、西眷裴、东眷裴、南来吴裴全都没有任何关系,她本是蜀地娼家之女,当年嫁给了杨钊,也是因为不但美貌,还倒贴了杨钊一大笔钱。所幸杨钊其他的不怎么样,却还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己官运亨通,她这个妻子也随之得了封诰。此刻,面对丈夫的质问,她顿时大感委屈:“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怎么知道,那些人到咱们家门口后,只让人通报了一句话,说是要告安禄山的状!我记得你和那安胖子不和,所以不敢耽搁,立刻就让人通知你回来,难道这还有错?”
  “这事和安胖子有关?”杨钊顿时转怒为喜,慌忙追问原委。在他的软言好话下,裴柔便原原本本地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就在这天下午,一行十几个自称来自饶乐都督府的奚人集体造访,声称有十万火急人命关天的事情禀报于他。这些人遍体鳞伤,其中一个甚至在进了他家里不久后就伤重不治。这本来是极其晦气而又诡异的事,可裴柔在听到总管报称,这些人千里迢迢进京,是为了告安禄山的状,立刻把死人的事给抛到了九霄云外,赶紧让人去禀报杨钊。此刻,见丈夫正在沉吟,她便低声说道:“杨郎,我偷偷去看过那些奚人,一个个全都骁勇得很,可偏偏还这么个狼狈样子,很可能是被人追杀所致,如果真的是那安胖子要杀人灭口……”
  “兹事体大,不能把这些烫手山芋放在家里!”杨钊几乎顷刻之间就下定了决心。他霍然站起身来,见裴柔满脸不解,他也没有大费唇舌地解释,只是言简意赅地说道,“这么大的事情,肯定瞒不过李林甫,别等到他在背后捅我刀子的时候再应变,那就来不及了!快,不拘用什么办法,直接把这些奚人先给我全都捆起来,立刻押到御史台!”
  人在家里就是说不清的麻烦,可如果放到御史台,他这个御史中丞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审理这些人,到时候是非曲直就是他说了算!
  当下,杨家人鸡飞狗跳,连哄带骗再加上暴力,好容易把这么十几个奚人一股脑儿塞上骡车送出杨家大门,随后里三层外三层无数家丁家将看守,就这么跟着杨钊往御史台。而这一行人前脚刚走不过一刻钟许,李林甫竟是后脚就到了。然而,他却并没有立刻进去,当门前一个眼线三步并两步上前禀报,说是杨钊已经把那些人押走了,这位开元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当即色变,竟是二话不说调转马头便走。跟随而来的张博济和罗希奭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暗自叫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