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571

  “这种时候,你还想着这些。”杜士仪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打断了杜十三娘的话之后,他就索性说道,“你只要明白一点,崔十一那家伙,别人根本镇不住他,阿兄也只有你这么一个宝贝妹妹。阿兄明日会告个假,一直在家中陪着你,直到你平平安安给我生下外甥!”
  杜十三娘本要反对,可看到杜士仪那不容置疑的样子,想想自己心中确实感到难以名状的惊惶,她最终点了点头。等到杜士仪起身出去,崔俭玄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到了床边就双手紧紧抓住了她的手,却是面色一阵青一阵白不知道说什么,她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十三……十三娘……”
  “别说啦,你想说什么,我还会不知道?”对于崔俭玄,杜十三娘认识了他多年,成亲之后也已经一年有余,她又怎会不知道夫婿的性子?于是,展颜一笑之后,她便一字一句地说,“你放心,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日后还要给他添上更多的弟弟妹妹,如今只是第一关,我怎会过不了?”
  “嗯,说得对!”崔俭玄大大点头,却突然伸出了小手指头和杜十三娘勾了勾,“所以咱们约定好了,日后要生好多儿子女儿,儿子就要像杜十九……不对,像内兄那样争气,女儿就要像你这样又聪明又贤惠又能干。十三娘,我一直都陪着你,你千万别怕!”
  “去,产房这地方从来就没有男人呆着的!”杜十三娘嗔怒地喝了一声,见崔俭玄根本不理会,她一时又觉得温暖,又觉得无奈,最后不得不死命挣脱了他的手,软言说道,“听话,别到时候让稳婆出去了笑话咱们。清河崔氏世代出豪杰,京兆杜氏亦是如此……十一郎,我答应你,一定会平平安安把孩子生下来!”
  正如稳婆所说,阵痛确实只是开始,杜士仪让人去请了明天的假之后,王容也不得不先回金仙观,而崔九娘正好去了城外,崔泰之的夫人虽然也派人过来,可最终还是被焦躁的崔俭玄给赶了回去。
  从下午到整整一个晚上的煎熬,凌晨过后,杜十三娘方才真正开始临产。这个时候就不如此前只是等待和忧心了,那不时传来的呻吟和呼痛让他简直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一年那般漫长,为了眼不见为净,他恨不得把来来回回在面前踱步子的崔俭玄给扔出去。
  这种仿佛漫无止境的煎熬终于在天亮时分一声婴啼之后走到了尽头。看到那一个箭步窜到房门口,仿佛只想推门径直闯进去的身影,杜士仪不得不感慨这家伙精力实在是无穷无尽,因为此时此刻,他已经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随着大门嘎吱一声被人打开,就只见稳婆抱着襁褓满脸笑容地走了出来。
  “恭喜郎君,是位千金!”
  听说是女孩,崔俭玄脸上竟显得欣喜若狂。他几乎是争抢似的从稳婆手中抢过了孩子,随即就喜笑颜开地抱着送到了杜士仪面前说:“看,是十三娘和我的女儿!看这眉眼,是不是和十三娘一模一样?我就想先要个女儿呢,日后再有弟弟们不听话,她就可以好好管教管教他们!”
  是啊,就像十三娘管着你一样!
  杜士仪心中腹诽,可此时此刻看着那襁褓中小小的婴儿,他却生出了一股说不出的温柔和怜惜。等到小心翼翼接过了孩子,见其竟然能睁开眼睛看着自己,他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抬头看着崔俭玄说道:“虽然我早就想好了几个名字,但还得先推一推生辰八字和五行才能定夺。按照你家中排行,她该是行几?”
  崔俭玄掰着手指头数了一数,顿时流露出了一丝异色:“是五……在她这一辈的女孩中,她行五,家里头便可以叫她五娘,竟是和阿姊一样。”
  “竟然这么巧么?”杜士仪微微一愣,等到把手中那襁褓交给了崔俭玄,又招来稳婆问了几句,得知孩子虽然重量比不得足月生产的孩子,但母女全都平安,他这才放下了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打发了人回去好好照应杜十三娘后,他便反身出门,吩咐了秋娘派人去往各方报喜。这报喜的使者才刚走没一会儿,一个焦急的声音便从大门口传了过来。
  “怎么样了,十三娘可生了?”
  “九娘子,母女平安,郎君刚刚才派人去各方报喜!”
  “啊,真是太好了!”
  杜士仪回头一看,就只见崔九娘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径直越过他直接往内院冲去。知道崔俭玄这个酷似他的妹妹也一样是急躁性子,他也懒得去拦人,等到听见内院传来了一个仿佛能掀翻屋顶的欢呼,他顿时忍不住摇头苦笑了一声。
  要是王缙真的看中这么一个爱闹的丫头娶回了家去,王家会不会鸡犬不宁?话说回来,听说昨日杜十三娘就是上午在院子里多走了几步,仿佛还因为一株菊花而多驻足了片刻,她那女儿就耐不住性子要跑出来,日后焉知不会是和崔九娘崔俭玄一样的毛躁性子?只愿她能学到崔五娘的稳重就好了,只要别和那位崔家女郎似的命运多桀,明珠蒙尘。
  崔俭玄和杜十三娘喜得贵女的消息,对于达官显贵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闻,但在彼此的亲友圈子里,却是好一番轰动。尽管并不是一胎得男,可崔俭玄既非长子又非幼子,赵国夫人原本对其的希望就是别闯祸就行了,消息传到东都,想到如今儿子释褐便得八品官,儿媳又给她生了一个孙女,本打算过几日上京,也好赶上儿媳分娩的她简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和崔五娘商量之后,母女俩便决定立刻启程到长安,好好操办到时候的满月礼。
  而洗三的时候,崔俭玄因为伯父崔泰之近来身体不好,也就索性在杜家操办。杜思温固然是乐呵呵得亲自来凑了一回热闹,别的亲朋好友也是悉数到场,各式各样的礼物摆满了一屋子。而在这样热闹喜庆的氛围之后,杜思温便笑眯眯地把杜士仪拉到了书斋说话。
  “你家十三娘都已经是为人母的人了,你这当她阿兄的还打算等到什么时候?”
  杜思温是少有知道他心意的人之一,杜士仪也就并不隐瞒,将玉真公主受金仙公主之托给他做媒的事情如实说了。果然,这位朱坡京兆公在片刻的走神之后,立时哈哈大笑道:“好,好!有这二位公主做媒,日后你迎娶的时候,障碍就能少了许多。不过……”
  他突然敛去笑容,换上了一副冷峻的面孔:“你想好了,还是不成婚?”
  “若是没有她为人掳劫之事,不等到那位驸马都尉倒台,却也并非无法可想,但如今他既是做得出那般丧心病狂的事情,我就不得不求一个稳妥了。”
  “你还忘了王毛仲。”杜思温却又加了一句,见杜士仪沉默不语,他便淡淡地说道,“高力士很懂得卖人情,他对我说,当初你上封决杖流姜皎岭外制书的时候,陛下阅后大怒,又见过王毛仲,遂有贬你之意。若不是后来情势不同,陛下又已经生了悔意,说不定你这会儿就在岭南数星星了。十九郎,姜皎得罪,王毛仲却依旧安若泰山,你知道是何缘故?他很懂得结纳该结纳的人,如今这位张相国上位,便有他的推手。你被调入丽正书院编书,看似清贵,但却很难出政绩,万一日后圣人忘记你的时候,他就有可趁之机了。”
  这番振聋发聩的话说得杜士仪悚然动容。有些东西他想过,有些却不曾想过,他毕竟不是杜思温这样阅历丰富曾经站在巅峰的人,所思所虑当然不可能这么深远。因而,他当即对杜思温深深一揖道:“还请老叔公教我!”
  “张说此人虽看似和张嘉贞不同,但也不是能容人的。其实也不止是他,有志独霸政事堂的宰相,很少有能够容得下同列的,比如姚崇,比如张嘉贞,也比如张说。宋广平虽正,但对于自己看准的事,他也容不得外人置喙,所以,他才有此前的罢相。因为罢恶钱,以及息牢讼,都是他最重视的事。”
  说到这里,杜思温为之一顿,这才一字一句地说:“据称王守一为了皇后殿下,最近不顾禁令和僧道往来甚密,此人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你得为自己打算。编书一年半载之后,你一定要求外官。王家女郎你能带上就带上,不能带上,她在京城托庇于两位公主,没人敢动他。等到你异日在外站稳了脚跟政绩斐然再度入朝,就不再是一介谁都能动的小官,届时王毛仲也未必能对你如何,风光大婚,谁也不能再对王家如何。更何况……姜皎既去,他独占天子眷宠,张说这个盟友又入主政事堂,他迟早会得意忘形的。张嘉贞的今天就是张说的明天,而姜皎的下场,未必就不是王毛仲的下场!”
  此时此刻,杜士仪听明白了那最重要的一个意思。就如同杜思温从前不看好张嘉贞一样,如今也不看好张说,至于王毛仲之流就更不消说了!他从此前因姜皎之事险些被贬时就已经打算求外官,却一直没有找到太好的机会,而杜思温这番话就犹如醍醐灌顶,让他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第379章
阿姊归朝
  杜思温说张说不能容人,短短两个月之后,此言便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验证。
  此前才刚刚代张说出为朔方军节度大使的同中书门下三品王晙,便为人告发和许州刺史王乔共同谋反,下狱纠治。尽管一番牢狱之灾后查无实据,可终究天子起了疑心,久在朔方掌兵权的王晙自然而然便再次左迁,才挂了数月的同中书门下三品一同削去。张说在天子面前据言是为王晙千般说情,可杜士仪辗转得知,那告发王晙和王乔谋反的家奴离奇身亡,决计是为人教唆,他自然免不了犯嘀咕。
  这些看似道貌岸然的朝中大佬,做起事情来除了堂堂正正的大手段,下三滥的小手段也从没少过!
  而赵国夫人和崔五娘在长安为崔俭玄和杜十三娘的长女崔琳庆了满月之后,母女俩知道崔泰之如今又是身体不好,不便住在平康坊崔宅,也就在外赁房居住。这时候,刚巧杜士仪打听到自家私宅毗邻的一户官宦人家,主人因出了岔子被贬到了荆南之地,急需变卖家宅以作为路上花销和将来的打点之资,他再派人去接洽之后,也就把那一座比他那私宅大一倍的宅院给买了下来,让崔俭玄夫妻俩搬过去住,如此到了长安的赵国夫人和崔五娘也有了落脚地。
  六房同居的崔家要动用大笔钱款,终究不比他来得方便,不论日后把这两处宅院打通了作为他日后在长安的固定居所,还是就留给崔俭玄和杜十三娘及其儿女住在自己毗邻,都比区区五千五百贯的银钱来得重要。而如今樊川杜曲的老宅,他已经腾出了大块给田陌去折腾。
  毕竟,那些从西域弄回来的大批种子,水土不服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都是先得小批量试种抑或经过其他培育方可,为此他一口气挑了十数名精通农活的佃农去给田陌打下手。
  一晃眼看就到了过年,让杜士仪意外的是,和奚王李鲁苏离婚将近两年的固安公主,竟然因代奚族三部俟斤进贡良马,以及替契丹新王上进贡书,而获准入京朝见。作为绝无仅有的离婚和蕃公主,这番殊遇就连那些正经李姓的宗室和蕃公主都不曾有,一时间自然激起了议论纷纷。而她那倒霉的被天子勒令离婚的生父嫡母,一个左迁巴蜀,一个完全失宠,纵使有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可谁敢惹显然圣眷正隆的她?
  因而,固安公主朝见之日,李隆基赫然倍加优容,不但在三部俟斤所贡的数百匹良马之外,加赐绢帛等等,而且还在别殿召见固安公主咨问了大半个时辰,而后又令在长安营造公主别府,供公主朝见时居住。此令一到中书省时,就连最初朝见时在场的张说也为之惊叹不已。
  天子此令,不啻是说,日后固安公主能够常常回京朝见!这代表的是,这位身上丝毫没有一丝宗室血统的公主,甚至盖过了不少天子亲生的金枝玉叶!
  应玉真公主之邀,固安公主再三辞谢方才住进了玉真观,而玉真公主转手就给杜士仪捎去了一张帖子。就在次日午后,一行几骑人在观外停下,杜士仪当先跳下马后,便脚下匆匆进了观中。等到遇见来迎接的霍清时,他方才敛去了几分急色。然而,霍清将他领到玉真观后一处飞檐回廊处,又垂手退下,他看见了那个背对着他垂头下望的倩影时,立刻忍不住出声叫道:“阿姊!”
  “一别三年,问君可如意?”固安公主含笑转过身来,打量着杜士仪那颀长匀称的身材,面上顿时流露出了深深的欣慰,“闻听你回朝又是高中制头,释褐授万年尉,紧跟着又升左拾遗,如今还在丽正书院修书,赫然是官运亨通,我虽不是你正牌阿姊,可也为你高兴得不得了!”
  “阿姊就不要说笑了,血缘虽亲,可同舟共济的情分却更重要。”杜士仪又上前几步,见固安公主比三年前堕下腹中胎儿的虚弱,强力支撑的坚强相比,如今看上去双颊丰润,眉头舒展,竟仿佛更年轻了几分,他顿时笑吟吟地说道,“阿姊越显年轻了。你也是的,怎么不早告诉我你要来朝见?”
  “还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若非是你为我筹划,我至多只是一个在奚地苟延残喘的和番公主,哪里能够和李鲁苏那鼠辈一刀两断,舒心自在地住在云州,经营自己那一片天地?阿弟,你下次再到云州时,恐怕就不认得那里了。因云州州城重建,以及附近抛荒的地不计其数,圣人又诏免租庸调,如今那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一片欣欣向荣之像。而三部俟斤垂涎大唐赏赐,又可以此抗衡李鲁苏,再加上我招募民壮为护卫,打退了好些马贼,甚至所得还颇为不菲,突厥暂时也不愿意和大唐撕破脸,那里已经不再是险地,而是宝地。”
  “都是阿姊经营有方!”
  杜士仪是真心实意地感到惊喜。能够让固安公主不再凋零在北疆那比冰天雪地还要寒冷的冷酷算计中,这是他开始经营科举预备踏上仕途之后,做得最正确也是最自豪的事情,没有之一!
  姊弟俩对视了好一会儿,固安公主便莞尔笑道:“当然,更要谢谢你替我打通二位观主的关节,否则别说今日我借住在此,还能和你单独说话,就是想和她们接近,那也是痴心妄想。好了,玉真观主已经行了如此方便,我们总不能一味撂着主人,今日金仙观主也在,如今我们同去见她们,有件事我也想和你们商量。”
  玉真公主让霍清先领杜士仪去见固安公主,自己却在和金仙公主有一搭没一搭地下棋。可她心思并不在这上头,眼见被杀得大龙都要不保,她便没好气地丢下棋子,随即纳闷地问道:“阿姊为何要让我行如此方便?杜十九郎这般人才难得,而元娘又是孀居……”
  “你没我眼利,我有意在她面前提到杜十九郎如何惊才绝艳的时候,她眼中只有骄傲和欣慰,却无男女私情,足可见杜十九郎与她只是知己而已。说起来,杜十九郎还真是和千金贵主们有缘……”
  就在金仙公主说得把自己都逗乐了的时候,她突然只听得外间传来了一声通报,道是固安公主和杜士仪一块来了。眼见得两人一前一后而入,相继行礼,玉真公主便示意固安公主在自己身侧坐了,等到杜士仪在下首坐具上盘膝趺坐了下来,她冷不丁开口问道:“杜十九郎,你说实话,你和元娘究竟有何私意?”
  见金仙公主非但不阻止玉真公主,反而也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杜士仪方才苦笑道:“只是因当年同舟共济之情,因固安公主厚爱,我方才称一声阿姊。”
  阿姊……
  原只是打趣戏谑,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都没指望能从杜士仪口中掏出实情来,此刻却不免有些怔忡。尤其是玉真公主,她这一辈的皇子们都是她的兄长,至于其他妹妹,既非一母同胞,自然都称不上亲近,这阿姊两个字几乎听不到。一时间,她突然对固安公主生出了几分羡慕。
  能够让杜士仪这等重情重义的称一声阿姊,简直是幸运之极!
  金仙公主亦点头叹道:“元娘真是福缘深厚,杜十九郎拼命归拼命,可为人却最是稳妥可靠!”
  固安公主知道杜士仪此刻和盘托出,不过是为了自己,她心中感动的同时,想到蓝田县主失势后,她在长安洛阳派驻人手不再如从前那般困难,杜士仪的那些艰难险阻也好,擢升恩宠也罢,她全都了若指掌,她便欠了欠身说道:“那时候也是历经生死过后,一时自怜身世,想到什么就做了什么,让二位观主见笑了。我之境遇固然离奇,但我此次进京途中,更听说了另一桩奇事。”
  刚刚在路上杜士仪就问过所商何事,但固安公主始终不说,此刻他见其终于起头,自然更加好奇。而玉真公主不禁立刻追问道:“什么奇事。”
  “当年天后主政年间,宗室十有八九死于非命,因而中宗陛下即位之后,一度找回了众多宗室,承继王爵。这其中,当年泽王上金本有一庶子义珣流配岭南,遂袭封嗣泽王。可是,许王素节之子李瓘,袭封嗣许王之后却不满足,还想为其弟亦是谋取王爵,因而竟使人告嗣泽王义珣并非泽王亲子。那时候朝政紊乱,竟然被他诬告成功,嗣泽王义珣遂蒙冤再次流配岭南,而嗣许王之弟李璆则是袭封了嗣泽王。”
  这些宗室之中的杂乱关系听得杜士仪头昏脑涨,而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对于这些外支也不甚了然,唯一记得清楚的就是泽王上金和许王素节,全都是当年的高宗之子。可想到其中情弊,金仙公主还在思量之际,玉真公主便已经怒形于色。
  “此等冒封小人,怎可听之任之!我立时上奏阿兄!”
  见玉真公主果然如此说,固安公主顿时暗自长舒了一口气。
  神龙年间是混乱,但当今天子却是对诸王防范极其严密的,若非改元开元之后,嗣许王李瓘和那冒封的李璆给王守一送了重礼,王守一授意宗正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至于至今无人举发?如张嘉贞这等朝中大臣,对这等真正冒封的事情不管,却在她的身份上大做文章,甚至于对杜士仪横加构陷,这次也该让他们乱上一阵子!
第380章
圣眷恩贵主
  慨然答应了上奏冒封之事后,四人中间的气氛也就变得轻松活络了下来。杜士仪既然吐露自己背地里叫固安公主一声阿姊,玉真公主少不得打趣自己和金仙公主论辈分长了固安公主两辈,可被杜士仪奉承了一句青春永驻之后,她便意识到做人长辈便意味着自己老了,她顿时嗔怒地哼了一声。
  等到杜士仪告辞离去,固安公主自请送一程,她方才闷闷不乐地说:“邠哥生那么多儿子女儿,幸亏元娘聪明,只称观主,否则她若是叫我一声祖姑姑,我就仿佛一瞬间青春白头了似的。”
  “那你还对杜十九郎提这个?”金仙公主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就若有所思地问道,“倒是你,元娘所提冒封之事,显然不是一个人就能做主的,兴许牵涉甚广,好端端的,你为何要趟这浑水?她身在云州,断然不至于听到这等秘闻。我们体恤她不错,可你别忘了,阿王恐怕已经恨她入骨。”
  “若是管阿王想什么,我还会出面把人留在玉真观?”玉真公主硬气地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阿姊,元娘若是真的想要算计我们两个,她根本就不会亲自开口,而既然开口了,她便是显然明着求我们出面。她一个和蕃公主,凭什么能够让阿兄刮目相看,甚至看上去比真正的长公主和公主还尊荣?无非是因为她在云州干得有声有色,更为朝廷羁縻了奚族三部,使得李鲁苏不能一支独大,而且还令云州成为了众多百姓安居之所。相形之下,阿王有什么?张嘉贞被贬了,王守一只知道狗急跳墙,而她呢,儿女皆无,却还一味高傲不容人!”
  “元元!”
  见金仙公主的面色变得不那么好看,玉真公主方才露出了一丝冷然的微笑:“阿姊,你别管我。既然王守一和张嘉贞曾经穿过一条裤子,王郎被贬济州,是张嘉贞的手笔,我自然也算在他王家人头上!更不要说上次差点让杜十九郎贬去岭南!既然如此,一报还一报,我凭什么要给阿王面子?至于冒封之事,我会去查的。如果不是王守一也就罢了,如果是……哼,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而杜士仪由固安公主亲自送出来,也自然而然得知了揭开此事的缘由。得知是那位失去了爵位,被贬到岭南恶地,差一点就连命都丢了的原嗣泽王李义珣,其长子历经千辛万苦由岭南北上,特地来求恳的固安公主,他不禁大讶问道:“为何不上两京诉请于天子亦或是相国,而是来找阿姊你?要知道,王守一即便有宫中皇后为助,却也不是没有对手和仇敌的。”
  “比如你?”见杜士仪含笑不语,固安公主便淡淡地说道,“当年高宗诸子一脉,全都是被天后的霹雳手段吓得没了魂的。所以,对于宫中后妃之争,他们的想法是有多远躲多远。这次要不是因为父亲风湿太重,若是再不能平反昭雪,恐怕就连命都没了,他也不至于敢来找我。至于为什么,你当知道,我一介庶女竟然能让嫡母生父齐齐倒霉,中宫皇后都奈何不得,他自然以为我在圣人面前有什么手段。却没想到,我只是因为有你这个弟弟出谋划策罢了。如果不是王守一,我总还得多思量思量。可既然是王守一……我自然豁出去也要出面!”
  杜士仪哪里不明白固安公主的性子,暗想此事说是那李义珣长子找上门,实则还不知道是否固安公主悄悄打点了许久。思量片刻,他便说道:“此事既然禀告了玉真金仙二位贵主,其余人处你先不要声张,否则二位贵主会疑你不信任她们。既然是反击制敌,那就务必求一个一击制胜!”
  “自然如此,否则我也不会直接挑明。”固安公主轻轻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阿弟,去岁你送到云州的那些人,我全都放在护卫之中一再磨砺,如今已经大见长进。不是我对你说云州的好处,云州如今另是一片好天地。我一无儿无女又别无凭恃的公主,居于云州不会引来太大的关注,但朝廷迟早要派官,如今是个空子。倘若派别人,不如是你!再好的男儿,也要独当一面的磨砺,方才能够绽放光彩!”
  固安公主的话和杜思温如出一辙,杜士仪当然凛然受教,可心中不无叹气。他和固安公主的关系既然引来了多方猜测,云州又岂是容易去的?等到出门之际,他看到对面另一辆牛车缓缓停下,车上下来的人和他隔着这条宽敞的十字街对视了一眼,可不是王容?眼见王容和那边金仙观门上的人说了些什么,随即就转身往这边行来,他便索性迎了上去。
  “玉曜娘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