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326

  “夫人想来是在建昌侯府讨了个没趣,宫里又进不去,这才上了我这里来。事到如今,倘若寿宁侯和世子真的就此一蹶不振,我何必与你费这么大口舌?不过几日工夫,难道夫人等不得?当然,这事情的其他缘故,等侯爷和世子回家之后,夫人就知道了。”
  寿宁侯夫人想想今日弟妹建昌侯夫人那种幸灾乐祸的态度,不禁又咬碎了银牙。当徐勋又低声嘱咐她出去之后切勿对张婧璇露出半点口风,就是怎么骂他两句都不打紧,她不禁眉头一挑又看了徐勋两眼。
  之前罗大士曾经说自家会有贵人相助,莫非真的印证在他身上?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82章
妖言
  皇城东安门。
  尽管已经到了深秋,可这一连几日京城艳阳高照,大中午站在太阳底下仍然不怎么好受。这个月上番轮值的乃是羽林前卫,这会儿站在东安门口值守的不免就羡慕起了晚间红铺执勤的那些同僚来。趁着没人经过,几个相熟的人甚至还低声开起了玩笑,一直到远远看见有一行人顺着东安门大街过来,他们方才慌忙闭嘴,一个个露出了肃然的表情来。
  然而,等人近了,原以为是什么贵人抑或官员的他们方才松了一口气,站姿也不那么笔直了,为首的百户认得其中一个内侍,笑着问道:“秦公公,这回又是上哪家去送了果子来?”
  “这是皇上赐给内阁三位阁老家里的。之前外头送到宫里统共就只有十担,眼下差不多都分光了。”那秦公公伸手招呼了下头的小火者往里走,又在那揉着肩膀说道,“连着送了好些天,一会儿葡萄,一会儿柿子,一会儿橘子,从各位公侯伯到阁老大人,他们家里头可得有一阵子不用备办新鲜果子了。倒是如保国公定国公这样人口多的,一篓果子还不够分……”
  他在那滔滔不绝,底下的小火者却已经鱼贯进了东安门,几个守卒在那一边支着耳朵听那内侍说道各户人家的阴私,一面漫不经心验看着千篇一律的荷叶头乌木牌。直到这一行人过去了,那内侍方才拿出一面牙牌向众人一晃,领头的百户顿时笑了起来。
  “秦公公就不用这牌子出入了。谁不知道秦公公才刚升了内官监奉御,那乌木牌换成了这等象牙的好物事,也不用拿来和咱们这些苦哈哈的炫耀吧?”
  “有什么好炫耀的,什么时候能混到咱们那位刘公公那样,能让皇上成天把名字挂在嘴边,那再得意也不迟!”嘴里说着这话,那秦公公却任由几个守卒上来眼巴巴地看着他手里那一面下方微阔,上头则是圆形的牙牌,却在有人伸出手去想摸的时候,没好气地一拂尘扫了过去,这才嘿然笑道,“好了,不早了,我还得赶紧回内官监向刘公公缴了令,回头再和诸位耍去!”
  “秦公公慢走!”
  那百户忙笑答了一声,其余守卒附和不迭,眼见一行人奔着里头的东安里门去了,旁人有探问这秦公公底细的,他便啧啧称羡道:“真真是好运气,我前一次上番轮值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一个廊下家的答应,因健壮有力,选了抬大轿,不知道怎的就攀上了那位炙手可热的刘公公……啧啧,这就是运气,这才几年,那荷叶头的乌木牌就已经换成了牙牌……”
  然而,在这些守卒口中运气最好的秦公公,在到了东安里门的时候,却是没有刚刚的闲适自如了。就在他前头,那一行人里头竟然被人验出了一个乌木牌有假!
  尽管他已经出了一身冷汗,这会儿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张口才想说上一句搪塞掩饰的话,却吃那领头的军官冷冷一眼瞪了回来,他方才猛地想起,就在前几日,小皇帝让府军前卫精选出三百带刀护卫,拱卫东华门西华门午门和玄武门,却不料不知道什么时候,连这东安里门也已经换上了这一批年纪虽小却一丝不苟的少年。
  暗想这些人应该才刚到这里值守不久,对于宫中通行的乌木牌和牙牌应该并不熟悉,秦公公自然而然就抱着一丝侥幸,连忙对着那个领头的小总旗赔笑道:“这位小哥,他是随着我前去李阁老家送果子的人,这乌木牌也是才领出来的,所以才和旧的有些差别……”
  “才领出来的?和旧的有些差别?”那年纪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小总旗拿着那乌木牌颠来倒去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勃然变色道,“来人,把这些人全数拦住看好!”
  眼见得那小总旗一声令下,下头那些幼军齐刷刷逼上前来,将他们这一行七八个人围得严严实实,秦公公顿时脸色大变,几乎不假思索地开口叫道:“不过是一丁点小事,大人何必如此顶真?我是内官监太监刘公公底下的人,还请大人千万行个方便!”
  “我不过区区一个总旗,当不起你称一声大人,可也不会平白无故给人背黑锅!”那小总旗把手一扬,手中的乌木牌在太阳底下黑沉沉的,上头的字眼看不清楚,“虽说我在东安里门才没几天,可上头钱大人和马千户早就特意让宫中的老公公们说过规矩。这乌木牌上头的内字多少号,便是代表人在宫里的职司。他说是内官监的,这乌木牌上却写着内字三百六十八号,可那分明是更鼓房的编号!还有,这乌木牌入手分量不对,上头的漆色也不对,你还敢狡辩?就算你是刘公公的人,伪造宫中通行乌木牌的勾当,谁来说都不成!”
  一口气说到这儿,那小总旗一努嘴,当即有两个佩刀幼军一左一右上前去,伸手直取那个乌木牌验出有假的小火者。然而,那个四十开外的小火者却在这关头往后疾退了两步,随即大声嚷嚷道:“皇上明鉴,小人冒死进宫,只为奏当今国母被幽居之事!张家一门两侯,享尽荣华富贵,其实却才是真的冒为皇亲。可怜国母郑娘娘千辛万苦,方才诞下麟儿,如今却非但不得见皇上之面,而且自己还被幽居浣衣局……”
  他一嗓子就是嚷嚷什么国母被幽居,一时间在场众人全都傻了眼,就连知道夹带这么个人进宫担了大干系的秦公公亦是瞠目结舌。等到他说到浣衣局,那小总旗总算是惊醒了过来,一个箭步照着他的面颊就是一个大耳刮子,只听响亮的啪的一声,说话的那个小火者便被一巴掌抡倒在地,一同落地的还有两颗大牙。
  见其倒地之时还口齿地含糊在那叫嚷什么,小总旗不依不饶抓着佩刀就用刀柄对着其嘴上乱捣一阵,见其嘴上血肉模糊,他方才心有余悸地随手从衣裳下摆撕了一块布条下来,胡乱将人的嘴堵住了,这才环视了四周一眼,厉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了,既然已经知道了是此人擅入东安门,那这些人就有知情不报之罪,还不一体全部拿下了?”
  听到这一声喝,下头人方才如梦初醒,一个个铆足了劲头扑上前去,而秦公公直到两个人一左一右扭住了自己的胳膊,他方才只觉得脑际轰然一声巨响,一下子醒悟到自己这次是捅了多大的马蜂窝,那张脸几乎如同纸一样惨白。
  他就不该为了从前出的那点小纰漏被人要挟,又不合收了那五百两的好处,竟相信了这家伙只是想进宫探望一下人在浣衣局的闺女,冒险夹带了人进宫来!
  由于事情非同小可,东安里门的这一场闹剧在第一时间报到了朱厚照面前。小皇帝原本正在绞尽脑汁用金丝编着一只蝈蝈笼,打算装上自己刚刚亲自在琼苑捉到的一只蝈蝈给张太后解解乏,顺便用剩下的金丝编个小玩意哄哄周七娘,乍然听到之前的郑旺冒认皇亲案居然被人用这样的方式重新翻了旧账,他一时气得嘴角直哆嗦,劈手就把好容易才编了一大半的那金笼摔在了地上,随即怒喝道:“混账东西,这种人是怎么让他混进东安门的!”
  刘瑾偷瞥了一眼旁边默不作声的谷大用,心里把手底下那秦山骂了个狗血淋头,可事情出都出了,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皇上息怒,都是东安门的守军玩忽职守,居然让拿着伪造乌木牌的奸徒蒙混过关。”
  “玩忽职守?东安门是宫门的第一道关口,居然有人敢在这种地方玩忽职守,简直是……”朱厚照一下子卡了壳,好一会儿方才气咻咻地骂道,“尸位素餐,白吃了朕的俸禄!来人,传朕的旨意,东安门上值守的那些守军,全都拿下了,流放辽东……不对,直接流放到哈密去,朕倒要看看,他们在那里可还敢玩忽职守!”
  明知道这种未经内阁的中旨发出去要引起轩然大波,可皇帝在气头上,刘瑾巴不得把那些可能会把自己也牵扯进去的人物全都尽快远远发落了,因而竟是一声不吭。反倒是谷大用觉得这样一来麻烦更大,不得不轻声提醒道:“皇上,这些人都是京卫的将士,什么时候发落都不迟。当务之急,还是先严审那个妄造妖言的人。”
  “你说的没错!把人押去左顺门,朕要亲自审问!”
  听到这话,无论刘瑾和谷大用不禁全都慌了。想当初弘治皇帝亲审郑旺,就已经闹出了轩然大波,现如今小皇帝才刚登基就又引来了同样的麻烦,这若是再亲审,指不定在外头引出怎样的谣言来——对于谷大用来说,这事情是他亲自插手,从东厂和锦衣卫手里抢过侦缉大权的好机会;而对于刘瑾来说,让小皇帝审出那个把人夹带进宫的蠢货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那决计会毁掉他苦心经营的好形象。
  一时间,两个人一个抱着朱厚照的左腿,一个抱着朱厚照的右腿,硬是死死拦住了小皇帝不让出去,嘴里一个劲地劝说着。就在朱厚照暴跳如雷的时候,外间传来了瑞生的声音。
  “皇上,平北伯听到宫里出了事,在东华门求见。”
  ……
  PS:发现明朝老是有人能随随便便混进宫……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83章
将门虎子,明察秋毫
  居然还是郑旺那老一套的妖言?
  站在东华门,身穿胸背绣着麒麟白泽锦袍的徐勋负手而立,心里颇有一种意料之中的如释重负。在他看来,这造势也得有造势的宗旨,那就是一波一波循序渐进,而且得找好切入点,而且上次郑旺口口声声说朱厚照是自个的女儿王女儿生的,这回却又冒出了一个什么见鬼的国母郑娘娘,这造谣言的人水平也未免太过低劣了吧?唯一值得说道的是,人好歹还抓准了寿宁侯张家声势大弱的时机,以为小皇帝亦是不待见张家,想要趁他病要他命。
  徐勋站在那儿若有所思,在他身后,一双眼睛却很崇拜地盯着他紧紧不放。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徐勋微微扭动了一下脖子,眼角余光这才瞥见后头那个站得笔直的小总旗正目不转睛瞅着自己,他愣了一愣就笑了起来,遂颔首吩咐了人上前。
  “今天能抓到那个奸徒,你当获首功。”
  那小总旗一张脸刷的一红,随即单膝跪地行了个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军礼:“都是大人教导,钱大人和马千户的爱护,卑职不敢居功。”
  这标准的谦逊之词让徐勋更是莞尔,摆摆手吩咐人起来,又端详了这小总旗片刻,他这才发现这少年唇红齿白生得异常俊俏,要是再涂些胭脂水粉打扮起来,别人必然会错认了是女流。然而,他这多看了两眼,那小总旗却一时脸涨得通红,突然昂首挺胸地说道:“大人明鉴,卑职生就这般相貌,可卑职武艺骑术无所不精!”
  “我有说过你武艺骑术不精吗?”徐勋微微一笑,见那小总旗一时愣在了那儿,他便笑道,“男生女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当年兰陵王据说也是面相柔美,可结果还不是赫赫有名纵横沙场的一代名将?”
  徐勋只是随口一说,那小总旗却误以为徐勋是拿兰陵王激励自个,一时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竟讷讷说不出话来。见其才一会儿脸就红了好几次,徐勋也就不再逗这少年郎,回过头来面朝宫内,这才问道:“你这总旗应该是新近提拔的吧,从前我在府军前卫常常召见总旗以上的军官议事,应该没见过你。”
  “是。如今府军前卫建制渐全,之前也有总旗小旗不称职的,所以钱大人和马千户,前后换过三次人。卑职是半个月前才升任了总旗,管带下头这五十人。”
  “说来说去,你还不曾自报家门。”
  听到徐勋问了这么一句,小总旗才一下子醒悟了过来,忙躬身行礼道:“卑职曹谧!”
  “曹谧……”宫中迟迟未曾有信来,徐勋干等也是干等,索性又头也不回地问道,“既然进了府军前卫,你家里想来是军户,可你之前既然不是正军,难道你家里还有父兄在军职?”他本是随口一问,可后头久久没有回答,他不禁愕然回头,却见曹谧正面色窘迫地站在那儿,既不像是自己所言触动了其心中隐痛,也不像有什么难言之隐,反倒是像有什么事被戳破了似的心虚。想到之前自诩明察秋毫的他被家里一个丫头瞒了,他便沉下脸来。
  “怎么,莫非你家里还有什么人不可对人言?”
  “不不不……”
  曹谧赶紧连连摇头,好一会儿,他才犹犹豫豫地说道,“家父只是让我留在京城好好练武读书,到时候是进国子监,还是谋求一个军职,且看情况再说。是我先头见府军前卫招募的那一批幼军,在御前操练成军后,全都授了带刀舍人,我又听说了大人治军严明,十分羡慕,这才悄悄瞒着家父他老人家,用了舅舅家里的名义报了名进了第二批招募的幼军……大人,卑职自从进了府军前卫之后一直都是勤恳操练,从没有半分懈怠过……”
  倘若不是曹谧把练武放在读书前头,徐勋几乎要以为自己这府军前卫里头还混进了一个读书种子。哭笑不得的他少不得板起脸来又追问了几句,等问清楚了来历,他这脸上表情一时要多古怪有多古怪。
  本以为这小家伙也就是个世袭军官子弟,谁知道这来头竟是很不小——这个男生女相的曹谧乃是镇守延绥副总兵曹雄的次子!怪不得在东安里门查验乌木牌的时候能够分辨得那样清楚,遇见那样的突发情形也能做出正确反应,果然不愧是将门虎子!
  “亏得你父亲教导的好!”徐勋赞赏地点了点头,见曹谧有些惶恐,他便笑道,“不用慌,既然你进了府军前卫,又不是偷懒耍奸之辈,不过是瞒着你父亲罢了,回头我写信对他去说?今次你建下这样的大功,到时候少不得赏功,就是你父亲知道了,也只会脸上有光!”
  如今徐勋和宣府总兵张俊、大同总兵庄鉴都建立了深厚的关联,而此次出任甘肃延绥宁夏三边总制的杨一清也是和他交情不错,因而曹谧既然主动送了上门来,徐勋自然不会把这么一个到了嘴边的机会往外推。当瞧见来传旨的乃是瑞生,又说朱厚照仍旧在承乾宫中见他时,他回头扫了一眼有些失望的曹谧,当即笑着问道:“皇上可提过今天揪出那擅入东安门奸徒的功臣?”
  瑞生在宫里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然比从前善于应变。他瞅了一眼徐勋,又看了一眼后头满脸期盼样儿的曹谧,他便垂下头说道:“皇上提了,说是年纪轻轻就能够如此缜密,将来定然是个有为的英才,还说把宫城的防戍交给府军前卫果然是没错。”
  暗赞瑞生知情识趣,徐勋便含笑对曹谧又勉励了几句,等把一张脸上又是兴奋得通红的曹谧打发回东安里门,他跟着瑞生进了东华门,这才低声说道:“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瑞生,亏得你和我一唱一和,让我又拐到了一个好人才。”
  瑞生如今不在徐勋身边,难得听这么一句夸奖,心里只觉得喜滋滋的。只路上人多,他也不好露出和徐勋过分亲近的模样,一直到拐进了西二长街,因靠近御驾所在之地,人明显少了,他才把刚刚在小皇帝面前,刘瑾和谷大用齐齐拦阻的情形说了,等真正进了承乾宫,他就再也不多啰嗦一字,把人送进正殿就在廊下站住了。
  刘瑾和谷大用好话歹话一概说尽,却没能让朱厚照打消御驾亲审的主意,这会儿徐勋一到,两人就不由分说将其一并拖上了。然而,面对脸色不善的朱厚照,徐勋又听瑞生说了此间情形,自然不会傻呆呆地重走两人的老路子。
  “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皇上要亲审容易得很,可是真要是闹大了,群臣又聒噪起来,到时候闹得如同郑旺等人一般,拖了足足这么久方才正法了,那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气定神闲地说到这里,见朱厚照果然犹豫了起来,而刘瑾和谷大用正偷偷摸摸在另一边朝自己竖大拇指,他才笑吟吟地说,“当初那案子原本就蹊跷,先帝爷又是追查到半途戛然而止,如今既然有这样的机会,西厂又有谷公公坐镇,顺藤摸瓜去查一查,兴许就有好结果。至于审理奸徒的事,刑部才刚换了知情晓事的焦部堂,让他来审理定然是妥当的。”
  这一说谷大用有了立功的机会,自然是为之满意,而刘瑾听徐勋把焦芳推出来,最不安的那点忧心也一时尽去,当即就露出了笑容来,竟是皆大欢喜。而朱厚照歪着脑袋想了一想,觉得谷大用可信,而焦芳最近几桩事情也做得颇识趣,他方才老大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算了,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对了,寿宁侯府的那个郑三,现如今审得怎样了?”
  这郑三从东厂抢出来之后,刘瑾这个内官监太监就直接把人关进了之前曾经押过张瑜刘文泰等人的内官监大牢,每回谷大用带着西厂的人来提审,他都在旁边看着,就是为了不错过能讨张太后喜欢的这点功劳。此刻听见小皇帝发问,他就抢在谷大用前头满脸堆笑地说道:“皇上,都审明白了。是这家伙贪了那奸商的一万两好处,这才帮着那奸商以次充好瞒天过海,不关寿宁侯的事。”
  “真不关寿宁侯的事?”
  朱厚照皱眉追问了一句,见刘瑾一口咬定和寿宁侯无关,他又看了谷大用一眼。刘瑾既然都这么说了,谷大用自然不会去得罪张太后,自也是附和不提。而朱厚照在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突然懒洋洋地说:“既然如此,你们两个退下吧,一个去审那个叫什么王玺的奸徒,一个去刑部焦芳那里吱一声……对了,别忘了问焦芳,朕可是答应过唐寅和徐经要还了他的功名,让他动作快一点。徐勋,你留下,朕有事儿和你商量,之前那个才编好的金丝笼子给朕砸了,你得帮朕再想想送什么东西哄哄母后……”
  然而,等到刘瑾和谷大用一下去,朱厚照就收起了脸上的漫不经心,满脸正色地盯着徐勋问道:“徐勋,你给朕说说,寿宁侯真的是完全被冤屈的?”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84章
打压和提拔
  朱厚照把刘瑾和谷大用支走之后,单独问自己这话,徐勋自然能够领会,小皇帝已经不是随意被人糊弄的孩子,而渐渐有些一国之君的架势。此次他兜兜转转设下这么一个连环套,除了要让东厂大大出一回丑,进一步失去皇帝的信任,敲打寿宁侯张鹤龄,免得这位时时刻刻以小皇帝的舅舅自居,在各种事情上成为他的绊脚石,这才是最大的原因。
  毕竟,张太后的脾气他可不敢多领教!
  “皇上,要说寿宁侯下头经办此事的下人浑水摸鱼贪得无厌,自己想捞一大票然后逃到什么地方去享福,这肯定是没错。但要说寿宁侯真的清清楚楚什么都没沾手,臣也是不信的。”见朱厚照面色稍霁,显然很满意他的实话,徐勋方才紧跟着说道,“只不过,寿宁侯是什么秉性,皇上应该比臣清楚才是。以次充好有可能,可要真的拿这种完全过不了关的东西,去糊弄户部那位韩尚书,还有和他有仇的李梦阳,寿宁侯还没这个胆子。”
  寿宁侯只想着死命克扣,自以为能够压着商贾不会反弹,要不是他让郑三看到了发大财的希望,因为一万两银子而鬼迷心窍,这把火怎么可能烧那么旺?
  尽管别人指摘的是自己的舅舅,可朱厚照非但不恼,反而赞同地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他确实没那个胆子。他顶多也就是仗着自个是朕的舅舅,克扣给人家奸商的钱款,要是别人拿出些不上不下的货色,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捞自己的好处就行了。哼,就这样的德行,还抱怨朕不给他好职司,朕给他肥差他做得好么?还不如他儿子有胆色,居然敢上东厂抢人,张家总算不是个个孬种!”
  徐勋就知道凭着朱厚照的个性,以及对东厂督公王岳的不以为然,对张宗说打上东厂必然是赞赏多过责难,于是,此时他自然少不了附和道:“皇上说的是,寿宁侯世子和臣差不多的年纪,自然是血气方刚,所以臣才敢给他出这主意,换做是寿宁侯,臣就是说破了嘴皮子也白搭。毕竟东厂素来是第一森严的衙门,这是要担绝大干系的。”
  “什么第一森严,朕看那里是该好好整治了!”朱厚照一想起自己上任以来东厂的诸多不顺手就是一肚子脾气,再加上对王岳又不像对李荣还存着几分香火情分,他一屁股坐了下来,随即就气咻咻地说,“就凭着东厂这一回竟敢扣着郑三却不禀报,王岳这胆大妄为就令人发指!徐勋,朕决意换掉他,你说朕身边的人里头谁能担此大任?”
  “皇上,您身边的诸位公公能够担此大任的多了,只是,东缉事厂固然是内官衙门,可从来都是归司礼监管,品级高不说,又素来是朝中一众大人们最关切的地方,王公公在他们中间风评极佳。况且这一次寿宁侯世子有错在先,只怕您要撤掉王公公,换上自己人的意思一出,下头雪片似的就全都是劝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