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82


第十章
三英聚首图大计
  “大人!”
  正在房间里看书的赵鼎抬起头,见是属下最得力的差役陈九,便示意其把门关上,这才问道:“可是那边有消息了?”
  “是。”陈九上前几步,低声禀道,“上次前来出首的那人回去之后,并没有露出马脚,所以小人的那个兄弟很轻易地靠着他打入了朱八那群人的圈子。大人让他们修孔庙,又发放了优厚工钱的事,在乡间好评不断。现如今,那边都在盛传大人是青天……”
  若是换作从前,赵鼎一定会很满意百姓对自己的评语,但如今一桩大事尚未解决,他哪里顾得上这些,当下就不耐烦地斥道:“好了好了,这些逢迎的话少来,你只说重点就罢了!”
  陈九悄悄缩了缩脑袋,也不敢再说什么恭维,一五一十地回奏道:“听说大人还在追查那些破坏祠堂的人,那些信徒们都感恩戴德,甚至也自发在中间出力使劲,只不过一直都没有更多的消息。小人倒是听说,原本那圣母准备这些天再露一手神迹,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却去了安溪镇,为此此地信徒们都失望得紧。”
  “安溪镇?”赵鼎不满意地皱了皱眉头,心中疑窦重重,“莫非这些人是觉察到了风声?还是因为……”他陡地想到其中关节,不禁冷笑了一声,“心中有鬼自然不敢在人前现身,他们自然来是贼喊捉贼!只可惜那些忠厚老实的乡民上了这些贼子的当,他们打量着砸了祠堂便可嫁祸官府,这如意算盘打得倒是精明!”
  听到赵鼎语带讥诮,陈九立刻恍然大悟地一拍巴掌道:“大人的意思是,那祠堂原本就是大尊圣母令人砸毁的?对呀,小人怎么就没想到,大人果然是神机妙算……”
  “好了,别没事就知道打点逢迎!”赵鼎没好气地瞪了陈九一眼,这才沉声吩咐道,“既然事情的由头从朱八而起,你便先盯着他。他是那边乡民的头头,知道的应该也更多一些,我看他不像一个奸猾人,只要证据确凿,他一定会说出知道的事,所以一定不能放过这条线。至于乡民那边你不妨放出一点风声,就说是明尊教中有不肖弟子冒充官差砸了那祠堂,尽量说得有板有眼,让他们先自乱阵脚。还有,那个出首告密者你得派人保护好了,关键时刻,我少不得亲自出面会一会这些乡民!”
  陈九起先还连连点头,听说赵鼎要以身涉险,他顿时吓白了脸,连忙劝阻道:“大人,不过是一群泥腿子在那里弄玄虚罢了,何须劳动大人出面?大人深得高相公信任,若是有个闪失,小人这些跑腿的岂不是全得吃挂落,大人好歹体恤小人一些个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赵鼎淡淡地扔下了一句话,心中又想起了高俅上一次的嘱咐。高夫人英娘回京和他的母亲商谈婚事已经是彼此心照不宣的,而不管怎么看,这一次都是自己高攀了。若是在升迁上不想让别人抓到什么把柄,那么,他便只有在政绩上更出色一些。公断讼案清平吏治远远不够,只有将这些蛊惑人心的邪教一网打尽,方才能够还东南一片真正清宁的土地。
  陈九还待再劝,见赵鼎摆明了油盐不入的格调,只得怏怏退了出去。谁知没有半刻钟,他便又一溜烟地回转了来,一进门便嚷嚷道:“大人,外头有一个自称您旧友的来拜,说是姓李,小人已经让他……”
  赵鼎起先还有些纳闷,一听得姓李便立刻明白了过来:“快快有请!”
  话音刚落,李纲便笑吟吟地进了门:“赵大人,端得是日理万机啊!这外头的牛鬼蛇神让你收拾得规规矩矩,手段着实不凡!”
  “伯纪兄,你这不是故意骂我吗,就余杭这么一个地方,我哪里有什么日理万机?”赵鼎朝陈九使了个眼色,便笑着迎了上去,“倒是伯纪兄怎会有空到这里来?”
  见陈九悄悄退出关上了房门,李纲便欣然落座:“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如今是余杭县尉,我没有大事哪敢来劳烦你?”他略微顿了一顿,这才放低了声音,“这一次,是高相公让我来的。”
  赵鼎立刻提起了十分精神,但是心里却不无疑惑。若只是传话,打发一个差役或家人来就够了,万万用不上李纲;而李纲现如今正奉着高俅的令结交江南各地的士绅士子,凭借那满腹经纶交游四方,突然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伯纪,你就别卖关子了,究竟什么事?”
  “就是为了明尊教一事。”李纲临行之前听了足足一个时辰的交待,他久在江南,决计不希望一个邪教闹得满城风雨草木皆兵,更不希望大动干戈。因此听高俅的意思是只诛首恶,立刻便答应从中出力。
  “你这里先前发生的事我都听说了,不过,高相公那里也没放松过追查。来这里之前,高相公已经给我交了底,那个所谓的圣母,原先是会稽的一个青楼行首,几年前为人赎身后便被推到台前当起了明尊教的圣母,而背地里的大尊才是真正的掌权人物。原先我们都以为事情虽然有涉外力,但对内至多只牵涉到本地的富民,但现在看来,似乎也有士绅牵扯在里头。”
  赵鼎闻言悚然而惊,他这些天也深入查过,由于东南设有三个市舶司的缘故,因此时常有海外番邦的人在东南活动,其中既有来自高丽日本的,也有南洋诸国的,只不过后者数目极少。但是,处心积虑组织起这么一个大教派的目的却殊为可疑,绝对不是区区小国能够一力办到的,毕竟,无论金钱还是人力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伯纪,那所谓的外力,高相公可有什么头绪么?”
  对于这一点,李纲自己也是不甚了然,可是瞧着高俅却像有了头绪。因此,沉吟片刻他便摇摇头道:“我不清楚所谓外力是什么,这些都是要彻查之后才能作数。此番我过来,便是代替高相公拜会一下余杭的几个大家族,只不过时机还得你做主,免得打草惊蛇。”
  虽然赵鼎和李纲彼此算是默契的朋友,但是,此时他的心底还是不免微微有一点芥蒂,但转念一想便打消了顾虑。李纲还未出仕,若真的建了大功,那么他这一份绝对抹煞不了,而李纲则可顺势在下一次科举大出风头,高俅此举不过是一石二鸟罢了。想到这里,他便爽朗地笑道:“既然有伯纪兄你来,我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两人在书房中商议了一阵子,赵鼎便把上一次主动献图册的钱如益提了出来:“依我看,此人是第一等精明人,知道当断则断,所以在厘定田亩一事的主动上,他从旁占了很大的好处。我命人打听过,余杭县三大家柳、钱、张,以钱家崛起最晚,祖上官职不高,但一向却步伐极稳,和每一任前来的官员都相处得好,就是在百姓中风评也还不错。若是伯纪真的要入手,不妨从他开始,我倒觉得,这样一个角色,等闲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和邪教有所牵扯的!”
  “你看人应该没错,那么,便从他入手。”李纲话还没说完,便听得外头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不由失笑道,“看来今日你的客人实在不少!”
  赵鼎自己也觉得诧异,索性自己站起来打开了门,见又是陈九带着一个人站在门外,他更是感到一阵奇怪。突然,他瞥见陈九的神情中带着一丝惶然,心中立时一紧,犀利的目光立刻朝那人脸上打量去,只是那人戴着斗笠,头脸无论如何看不清楚,顿时更加恼怒:“有什么事非得现在来报,你不是知道本官在会客么?”
  陈九听赵鼎已经用上了官称,心中更是一紧,想到待会若是出事的下场,他立刻咬咬牙道:“大人,小人吃这贼子制住,所以身不由己,您赶紧……”话还没说完,他就感到背心被人重重砸了一下,旋即倒在地上人事不知。
  赵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搅得一惊,但下一刻便醒悟了过来,本待高声呼唤府内官差,又担心此人为求自保暴起伤人。正在他为难的时候,突然感到旁边多了一个人,这才想到里面还有一个李纲。
  “县衙之内行凶,你好大的胆子!”李纲刚刚便在后面看热闹,见情势不妙立刻站了出来,“光天化日之下,你就算伤了人也逃不出去,还是束手就擒的好!”
  “两位真是好口才!”那人终于抬起头来,正是一张招牌式的俊脸,他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道,“你这县衙实在太难进了,我又不想惊动太广,只好找了个人要挟,谁知他竟还有这般勇气!赵大人,你这部属可算调教得不错!”
  “七公子,你……”想到上一次见高俅时听到的那几句话,赵鼎好容易才把即将出口的斥责吞了回去。对方既然有手段在暗地查访明尊教,便不是一个只知道靠兄长荫庇混吃等死的衙内,而他今次用这种手法前来,绝对是有什么大事。
  “既然李公子也在,那就再好不过了。”燕青又瞟了李纲一眼,随后轻描淡写地道,“我这里遇到了一点事,需要你们帮忙!”
第十一章
瞒天过海设妙计
  要说瞒天过海的本事,燕青至少可以排到第二,第一自然属于他的师傅高明。虽然他年纪才二十多岁,但却已经有了多次独当一面的经历,从京城到西南再到河北,然后又转战东南,他带出了一大批可用的手下,更把耳目安插到了贩夫走卒之中,那庞大的潜势力就连高俅也不十分了然。
  可是,这一次他要对付的可以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也可以说是一批组织严密的人。前者是数以万计的广大信众,而后者则是隐在暗处的明尊教高层,两者之间联系密切,一旦后者有所指使,那么,前者就很可能爆发出一场规模浩大的叛乱,所以他的担子不可谓不重。若是仅仅这样也倒罢了,偏偏他又盯住了明尊教近几年发展时置下的产业,想要借机再做一票,这也是他为何亲自出马的原因。
  十几日前,他用了盛大的排场把明尊教圣母吴若华迎到了安溪镇冯家。圣母驾到之时,安溪镇的数百信徒全都围在了道路两边,个个是面色虔诚顶礼膜拜,而几个早已花了大价钱的富家少年则有幸得吴若华摸顶,场面一片闹腾。而燕青假扮的这位平日纨绔不堪的冯家三少爷则得到了大力好评。但是,却少有人意识到,这还是明尊教圣母第一次从民间走进了富贵人家。
  为了表示恭敬,冯家几乎把半个宅邸都让给了这位圣母,而且压根没有和明尊教的人争着安排护卫,这也让原本还存有几分疑心的吴若华松了一口气。安排好了一切,冯家主人冯廷敬这才满身疲惫地回到了自己的下处,一进门便见燕青坐在桌子旁边,正饶有兴味地把玩着手中的一个杯子。
  见燕青这般做派,他立刻明白周围已经布下了重重岗哨,不虞有外人闯入,慌忙施礼道:“七公子!”
  他尚未完全弯下腰,燕青便一把将其拉了起来,一脸没好气地埋怨道:“老冯,你这是干什么?我如今可是你的儿子,哪有父亲反倒跪着儿子的道理?再说了,你一不是我的下人,而不是我的部属,哪来这么多礼数?”他说着就把冯廷敬按在了椅子上,又亲自沏了一杯茶,“这一次着实难为你了,此事一个不好,便会殃及你这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家业。看你刚才忙前忙后,我倒有些过意不去!”
  冯廷敬却长长叹息了一声:“当日若不是七公子在泸州施以援手,我早就没命享受如今的富贵,哪还有资格谈其他?七公子既然信得过我,这些我能够做的小事又有何足道?只是,如今她既然已经住到了这里,您是不是准备收网了?”
  “还早呢!”燕青缓缓摇了摇头,随即露出了一丝微笑,“你别看这圣母在人前圣洁无边,其实却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真正重要的人一直都躲在暗处。老冯,这些天要麻烦你了,让下人伺候得周到一些,务必表现出无比虔诚的模样。要知道,安溪镇恰恰处于杭州和湖州的交界,对于他们的活动也有利。明尊教捣腾了这么久依旧不能进入上层圈子,你在杭州一带都还有些面子,他们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如今最想要的,就是在富贵人家中多发展几个信徒。到了将来鱼儿全部落网的时候,趁机就可以把他们一古脑儿端了!”
  “七公子放心,按照你的话,我早就把准备都做足了,不说别的,内子那场病以及因此而请来的明尊像都是众目睽睽之下办的,家里那些下人都是深信不疑,除了跟着我时间最长的一个老仆,其他没一个人知晓。”说到这里,冯廷敬略顿了一顿,随即有些踌躇地开口问道,“七公子,明尊教在民间集会上出现是常事,官府也向来不多管,只是,如今高相公安抚东南,这里的地方官全都换了一个遍,万一对此事上了心,我担心会坏了七公子的事。”
  燕青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想起自己从未对冯廷敬真正交过底。当年在泸州,他正好看到冯廷敬因贩卖药材的缘故和一群抚水蛮起了纷争,差点送了性命,一念之仁便上前做了和事佬,结果结下了这番善缘。但对方一个商人,哪里知道和记马行的背景,一直都以为他是一位有钱有义气的少东。就拿此事来说,他起初也只是说明尊教害死了自己的一个兄弟,此来是为了报仇,只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地步,冯廷敬要担的风险渐渐就大了,若是一点口风不露,自己似乎就过分了一些。
  “你不必担心,官府那里我会摆平。”他终究还是决定把明面上的牌亮一亮,“老冯,不瞒你说,先前我和你说的那都是借口。明尊教这几年在东南发展得势头太猛,已经令官府有所不安。若单单是这样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高层有人图谋不轨。我的生意多多少少和朝廷有些关系,所以此番是受人之托,不得不用心一点。此番事了之后,我可以帮你活动一下,你不是老发愁儿子久考不中么,帮他寻一个出身我还是办得到的!”
  冯廷敬原本就寻思着此事从内里透着蹊跷,听燕青这么说登时恍然大悟。毕竟,燕青的做派和真正的富商少东很不相同,那手段放在官场上也是顶尖的。此刻,他眉开眼笑地答道:“七公子这么说,我便放心了!我家那小子哪有大出息,您也不必太上心!我当初受了您活命之恩,又蒙赠了千贯本钱,置办的货物方才能够赚了大钱,若还指望回报,岂不是猪油蒙了心?”
  “好了好了,老冯你又来这一套了!”燕青笑着摆了摆手,须臾又摆上了一幅凝重的脸色,“我如今是拿着你家老三的名义在外,所以他一定要藏好了,否则这出戏一砸,坏事的就不仅仅是你我而已。还有,既然人已经请来了,我也该学着你家老三的腔调故态复萌一下子,顺便看看那边还有没有人派过来。但是,在外你一定要拿足了父亲的腔调,该打该罚绝不能犹豫,明白么?”
  要藏好自家的儿子,冯廷敬自然是没有意见,可是,让他在燕青面前摆出父亲的架势,这却有些困难,他顿时犹豫了:“这……”
  “老冯,做戏做全套!”
  见燕青脸色坚决,冯廷敬只得咬咬牙道:“七公子既然这么说,我答应了便是。”
  翌日,燕青便带着一伙冯家家丁出了家门,没过多久便在一家小茶馆调戏了一个小媳妇,把人气哭了又扬长而去。然后,他又带着人在镇上大摇大摆地逛了一整圈,在几个年青少妇身上揩了把油。如此一来,人人皆道是冯家三少旧习难改,不过大家都习惯了,自然不会觉得奇怪。
  直到第三日,他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路边馄饨摊上看到了一群可疑人。这些人中几乎一色地短打扮,但是,看那神情却不似寻常卖力气的穷苦人。而当中的那个人虽然肤色发黑,但一双手却白得可疑,其中还有一个妙龄少女坐在那里一脸不自在。
  只是第一眼,他便认定这些人意图不明,因此,在发觉那少女姿色颇为动人时,他立刻便喝令一声,一大伙人把那个馄饨摊的所有剩余位子都占了,恰恰把原先那批客人围在了当中。
  平日冯家三少这些事都做多了,因此镇民们非但没有溜开,反而三三两两地在一旁指指点点看热闹。毕竟,虽然有花花公子的名声,但碍于家教,冯家三少最多也就是动动口舌轻薄,却从未真正对人家姑娘干出什么真勾当。
  道上混得多了,自荐枕席的女人也见多了,因此燕青扮起纨绔来也绝不含糊。此刻,他并没有立刻上去搭讪,而是眯缝着眼睛不停地往人家姑娘的脸上瞟,嘴里还哼着低俗的小调,表情自然更是不堪。
  三番两次下来,那少女哪里认得住被人用眼神这般轻薄,气鼓鼓地站了起来,将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拍,大声喝道:“那个登徒子,你看本姑娘做什么?”
  燕青顺势站了起来,见那少女昂头挺胸,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那高耸的胸脯上,嘴角的那缕贼笑便更深了:“这数九寒冬的看到了无边春色,本公子自然要多看两眼。小娘子生得娇媚,这吸引来的蜂蝶自然不止本公子一个,小的们,你们说是不是!”
  那帮家丁自然是齐声起哄,然后又是一阵大笑。见此情景,那少女立刻气得脸色铁青,又是一拍桌子便想上前打人,却被旁边的一个中年人硬按着坐了下来。接下来的一些时间里,不管燕青怎么用言语调戏,那伙人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只不过人人脸色都难看得很。等到他们吃完结帐的时候,燕青这才一声呼喝,一群家丁一哄而上,把去路都堵得严严实实。
  “小娘子,年方几何,可曾婚配?”燕青一步三摇地上前,目光仿佛不经意地朝少女周围的几个人扫去,“在下是安溪镇冯家的三少爷,至今还未娶妻,今日对小娘子一见钟情,还请小娘子告知籍贯父母,在下立刻命人前去提亲……”
  一句话还没说完,他便见一个拳头朝自己迎面打开,电光火石之间,他不闪不避地让这一拳打在自己的左颊,顺势倒了下去。一时间,周围人乱成一团。
第十二章
假戏真做探心机
  眼看被人打了自家少爷,冯家家丁哪肯罢休,不依不饶地把人围了起来,最后便那绳子不由分说地把人全都捆了。而那些人原本还准备反抗,一听到是安溪镇冯家,便全都乖乖地任人宰割,就连那少女也咬着嘴唇不吭声。看到这个情景,原本只有三四成把握的燕青立刻断定这些人来意不善。
  果然,一到了冯府后门口,冯廷敬“恰巧”出现,看到了这些被捆着送回来的人之后“自然”询问了两句。然后,当中一个中年人便立刻大声叫起了冤枉,一口咬定他们是前来安溪镇拜谒圣母的明尊信徒,而半路上遇到冯家少爷调戏,己方那名少女按捺不住便出手反击,谁料冯家家丁蛮不讲理,分明是仗势欺人。
  听了这番话,饶是冯廷敬早有准备,心里也禁不住吓了一跳。燕青这行径,活脱脱像极了他那个儿子的惹是生非,因此,见燕青在那里耷拉着脑袋蹑手蹑脚地想要开溜,他仿佛一瞬间进入了父亲这个角色,厉声喝道:“小畜牲,你往哪里走?给我跪下!”
  燕青慢腾腾地转过了身子,见冯廷敬脸上怒气森然,心中不觉好笑,面上当然哭丧着脸,不情不愿地跪了。此时,便有内府家丁上来为那些被绑的人松绑,冯廷敬少不得软言安慰了两句,然后便狠狠瞪着儿子骂道:“好容易奉请来了圣母大驾,我还以为你有所长进,想不到还是这样没出息!我们冯家虽然说不得是什么高门大户,但好歹也是清白人家,哪里容得你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坏家声?来人哪,去拿板子来,我今天非得好好教训这个小畜牲不可!”
  一听得老爷要动家法,一群家丁顿时全都慌了神,两个亲近的还想上前相劝,结果都碰了满鼻子灰。最后,几个仆人只得慢腾腾地拿来了竹板和条凳,个个都用畏缩的目光看着自家少爷。不多时,得到消息的冯夫人便奔了出来,连连苦劝不果之后,只得一跺脚又进了大门。
  “磨蹭什么,把人给我按好了!”冯廷敬见一群人不敢上前动手,立时火冒三丈,上前一把夺过了一个家人手中的竹板,怒气冲冲地指着燕青道,“今天也不用你假哼哼,我亲自打,看你今后长不长记性!”
  老爷放了狠话,一群家人再也不敢怠慢,便有两人上前把燕青按在了板凳上,紧接着,冯廷敬的大板子立刻就敲了下来。
  “哎哟,爹你轻点!”
  “我将来再也不敢了!”
  “爹,饶过我这一遭吧!”
  随着劈劈啪啪的竹板声,燕青的求饶声越来越响,那里头明显的哭腔四周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就连一群刚刚跟着他出去为非作歹的家丁也是头冒冷汗。少爷都领了家法,那他们岂不是要被打死?人群中那个受了言语轻薄的少女露出了解气的微笑,旁边两个中年人则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微微点了点头。
  眼看那竹板已经下去了二三十下,人们正担心冯廷敬会打得过了头的时候,只听头顶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住手!”
  那声音并不响亮,但柔和中却带着几许威严,清清楚楚地传到了每个人耳中。人们抬头看时,只见冯家门口站着一个女子。只见那女子身着白色纱衣,身后站着一对粉妆玉琢的金童玉女,除了少一个杨柳瓶之外,活似庙中的观音像,正是那天被盛大迎接入冯府的明尊教圣母。在她旁边站的,恰恰是刚才一气之下回转去的冯夫人。显而易见,她刚刚是去搬救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