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282

  李清照隐约感到窗外有人,便安排了两个小姑娘习字,自己则推门而出。见高俅一脸怔怔地站在那里,似乎完全没有看到自己,不由感到有些奇怪。这些日子她常来常往惯了,渐渐地便不再有所避忌,再加上高俅也很少上这儿来,因此她并没有碰上他几次。此时,她踌躇片刻,终究还是出口唤道:“高相公!”
  高俅从恍惚中回过神,这才发觉李清照站在不远处,连忙歉意地笑道:“刚才听着两个孩子背书,偶尔想起了别的事,一时感触,也没看到你出来。小女顽劣,也只好请你多多费心了。”
  “嘉儿在读书上肯下功夫,就是琅儿的天资也远胜凡夫俗子,我只有欣喜的道理,何来费心?”见高俅的目光不时落在窗内的高嘉身上,眉眼间似乎有一股说不出的担忧,她顿时心中一紧,犹豫片刻还是出口问道,“高相公,可是我在此地教授嘉儿有何不妥?”
  “啊……自然不是!”高俅见李清照动了疑心,连忙设法遮掩,只是,要不说一个明白,只恐怕对方真的有所误会。左思右想,他只得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今日内子来了一封家信,事关嘉儿,我这个作父亲的担忧也在所难免。”
  事关高嘉?李清照虽然不喜打听别人的家短里长,但是,这些时日也有高府的下人在她面前提过英娘入京的用意,似乎是为了侄女高蘅的婚事。眼下高俅突然说是为了高嘉的事而担心,莫不是说京城中有什么贵人有意向高家这唯一的千金求亲?
  可高嘉才六岁!她的心中陡地窜上一股怒气,声音也冷冽了下来。“高相公乃是朝廷重臣,想要攀龙附凤的人自然不少!嘉儿如今不过六岁,便有人看中了这条路子,端得是目光犀利。只不过,我不希望自己千辛万苦教导出来的人,他日便知道女训女则!女子纵使不能出将入相,他日也未必不能鹏飞八万里!”
  李清照虽然时刻怀男子抱负,但平日一向深藏在内心,如今却在一时情急之下完全吐露了出来。此时话一出口,她也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好容易找到一个性子和天赋全都合她心意的弟子,又怎能容忍高嘉沦为政治的交易品?
  高俅却被这义正词严的一番话问得一愣,好容易反应过来便明白李清照会错了意。只是,这份呵护的心意却难能可贵。
  “以我眼下的官职地位,并不急需和别人结亲以求稳固,嘉儿是我唯一的女儿,我当然不希望看到她深陷泥沼。”见李清照的颜色缓和了一些,他便摊手一笑道,“只不过,‘垂询’嘉儿状况的乃是当今圣上,你让我如何能够不忧心?倘若圣上真的有意……”
  李清照的脸色一下子白了,如果是赵佶亲自询问,那么,便说明天子官家真的动了心思。兴许在寻常人眼中,嫁给皇家是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背后的凄凉?若是嫁给寻常宗室,那男子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注定是一世埋没,就算嫁了国之储君,将来的天子,那将来还不是要和三宫六院分享丈夫?大宋虽然时有太后垂帘问政,但是,论其根本,那却全都是失去丈夫甚至失去儿子的可怜人,又有什么好羡慕的?
  高俅缓缓踱到门边,见高嘉正伏在案头专心致志地临帖,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转头见李清照的脸色很不好看,他又想到了这位才女多桀的婚事,心中暗叹不已。“圣上还没有正面提这件事,你也无需太担心了。总而言之,嘉儿是我最心爱的女儿,除非是她自己认准的丈夫,我不会逼她嫁给任何人,哪怕是……”说到这里,他便嘎然而止,点点头便扬长而去。
  外戚?他高俅眼下最最不希罕的,便是外戚!
  李清照回到房内,心头不知是什么滋味。刚刚高俅说的那句话,在她心中激起了无穷无尽的涟漪。虽说当初赵明诚倾慕她在先,但是,最终的婚事依旧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定亲之前,她除了见过那几封辗转送来的诗词之外,从未见过赵明诚这个人。仅仅如此,她就已经算是莫大的幸运了,至少这时节的更多女人,都是依从父母之命嫁给从未谋面甚至一无所知的人。高俅居然说将来要让高嘉自己择婿,这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先生,先生?”
  听到耳边的这个声音,她连忙转过头去,见高嘉的手上满是墨汁,脸上却兴奋不已,不由把刚刚的焦虑全都放下了。她走过去一看,只见高嘉已经临完了一页的帖子,虽然字体都还稚嫩,但却有板有眼。
  她含笑点了点头,毫不吝惜地赞许道:“很好,嘉儿你一日比一日进步了!”
  高嘉被这一句赞语夸得小脸通红,高兴地嚷嚷道:“娘回来了之后,我一定留给她看!”
第八章
回春也须留一手
  虽说都知道宗濑是在公平交战的情况下受伤,但是,看着昔日生龙活虎的汉子一朝连手都抬不起来,随完颜阿骨打南下的几个女真汉子不免都有些发愁。而宗濑自己在大夫来过之后,也渐渐变得意志消沉。毕竟,在部族中最重勇力,一旦他回去之后被人知道惨败在外族人之手,怕是到哪里都要被人小看,更不用说如往日那般受人尊敬了。
  完颜阿骨打虽然也恼火损了一员大将,但是,出于对前景的考虑,他仍然没有把忧色表露在外。毕竟,从与那个官员打交道下来的情况看,女真有很大的可能获得大宋这个盟友,这样一来,到时一旦真的对辽开战,就不一定会承受过重的压力。而最最重要的是,倘若能够借着宋朝的名义和高丽达成共识,至少不用忧心后路被截。只要能够熬过最初的时光,将来的女真,一定能够如契丹人崛起时那样席卷整个北方,说不定还有入主中原的希望。
  此时,他独自站在院子中间,目光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丝狂热。完颜部毕竟太小了,白山黑水也太小了,无论中原之主是谁,女真人都难以避免地为人统治,而如今,一个最好的契机摆在自己面前,就看能否真真切切地将其抓住了。
  “三叔!”
  完颜娄室匆匆而入,脸色颇为古怪。见阿骨打转头,他连忙行了一礼,然后解释道:“刚才陈无方说,上次那个官员因为护卫打伤了宗濑,所以特意派了一个大夫前来医治。我担心其中别有文章,所以……”
  “对方不可能也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暗中加害。”阿骨打摇了摇头,见完颜娄室依旧脸色凝重,不禁莞尔一笑道,“我倒忘了,你乃是我族智将,不会连这一点也看不到。既然如此,那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我们如今生死俱在他人之手,我当然不担心他们加害,只是……”由于片刻,完颜娄室便咬咬牙道,“我只是觉得,他们先是一战重伤宗濑立威,然后又让大夫前来诊治,是用了汉人常用的一条法子,也就是恩威并济,试图用这种法子来让我们心存感激。只是这也说不过去,他们堂堂大国,为何要费这样的功夫?”他说着说着,自己也不禁有些茫然,最后只得摇了摇头道,“自从到了这里,我就总觉得心中不安,三叔,你的身上担着女真全族,这个时候真是不应该来的,要知道……”
  阿骨打当然知道完颜娄室的意思,女真一族不像中原,并没有什么父死子继的规矩,用的最多的反而是兄终弟及,除非同辈子弟中没有服众的,方才会在下一代进行选择,而且继位的人选也不一定要是自己的亲子。如今虽然是乌雅束掌权,但是,他在族中的威望已经隐隐凌驾于乌雅束之上,此番若是出了什么万一,确实很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料的纷争。
  但是,这样重大的事,他怎么放心交给别人?族中汉子最重武勇,虽然有习不失完颜娄室这样精通智谋的人,但毕竟为数不多,出使大宋意义重大,若不是他这样身份的人亲自前来,哪里能够表现得出足够的诚意?
  “你不用有什么不安,如果宋国真的对此无动于衷,那么,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我们送交辽国处置,而不会拖这么久。”他自信地一笑,刚才的几许惘然早就无影无踪。“只不过,大宋朝廷不像辽国那样混乱无能,像那个和我们打交道的官员,看来便是一个有能耐的人。我们这次来的时候准备了那么多黄金,却根本没有派上用场,足可见他们并不像契丹贵族那样贪婪无耻,只可惜至今仍旧不知道他的名姓底细。说起来,我们还是实力不够,若是能够像辽国那样谍探满天下,哪会如此被动?”
  “三叔说的是!”完颜娄室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后方才想起此来正事,“那大夫正在外面等候,是否让他立刻去给宗濑医治?”
  “当然!”阿骨打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见完颜娄室转身要走,他突然说道,“等等,人家既然是一片好意,我便随你一起去!宗濑的骨头一点事也没有,偏偏就是抬不起胳膊,应该是伤到了……那个经络。中原医术博大精深,就算学一手也好。”
  “三叔还真准备当一个全才?”话虽这么说,完颜娄室却依言在前面引路,到了厅堂之后,他便指着那边座位上的一个老者道,“三叔,这便是李大夫。”
  阿骨打上下打量了一下对面那人,见其长须飘飘颇有几分仙气,也就信了七分。他也不说废话,径直令完颜娄室把人领到了宗濑那边。这时节,那些女真人都得知有人能够医治宗濑的左手,纷纷都涌进了房间,就连宗濑自己也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李大夫仔仔细细查看了一阵便惋惜地摇了摇头:“骨头是没伤,只不过这条筋络却伤得不轻,就算治好了,恐怕也不能如以前那么灵活。”见四周鸦雀无声,他觉得气氛有些骇人,连忙轻咳了一声道,“只要好好调养,说不定还是有起色的!”
  “只是不如以前灵活?那便不打紧!”宗濑只想着左手能用,此时一听有治当即大喜,“只要大夫你给我治好了,什么代价都成!”
  “你放心!我既然受了人家托付,自然会给你治好!”
  当着众人的面,李大夫便从医箱中拿出了一个布包,一层层解开之后,里面便露出了一排排闪着银光的长针。他令宗濑解开上衣做好,也不开口解释,拈起一根针便奇快无比地扎了下去。只是片刻工夫,宗濑的半边身体便扎满了一根根银针,看上去好像刺猬一般。
  针灸术在大宋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仁宗天圣年间,甚至铸造了两具与人等高的针灸铜人,堪称一时之最。而辽国立国时虽然以巫医为本,但渐渐地接纳了不少汉医,而中原的医术也在契丹人之中传播了开来,继而出现了一大批精通针灸药术的名医。而仍处于奴隶制度中的女真却仍旧以巫医为主,虽然也曾经有汉医在生女真领地走动,但毕竟医术有限,因此见到宗濑的身上全是长短不一的银针,大多数人都露出了不忍的神色。
  李大夫一根根拈动银针,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方才将宗濑身上的银针除下,又提笔开始开方子。此时,一群人方才围在宗濑身前问长问短,待得知只不过是有些麻痒之后,全都大为惊讶,看向李大夫的目光中便多了一些敬仰。
  一连数日的医治之后,宗濑的左手渐渐恢复了,虽然还不能完全使上力气,却比最初的软绵绵要好得多,这让一帮人惊叹不已。那李大夫却留下了一瓶药酒,一副药方,言说今后不必再施针,然后便告辞离去,就连诊金也未取一文。此时,阿骨打方才真正动了心思,每次打仗之后,总有部族勇士因为无法医治而只能坐着等死,若是族里多一些这样的大夫,那么,岂不是意味着可用战力的提高?
  另一边,那李大夫却已经回到了安抚司衙门,拿去头套洗了一把脸,赫然是高明的模样。等到一番装束停当之后,他神情气爽地去见高俅,头一句话便嚷嚷道:“要治好那家伙容易,要不治那家伙也容易,偏偏要治好一半再留一个病根,相公,你和小七还真够折腾人的!”
  高俅早已习惯了高明的这幅腔调,耐心询问了几句便乐呵呵地笑了。要是任由一个好端端的人到时候废了一条胳膊回去,岂不是被人笑话大宋没有容人之量?既然全部治好有所不甘,那么,留一个由头也好,说不定将来还能够派上用场。
  “对了,我刚才一路走一路注意,确实有人在窥伺,若不是我后来闪得快,兴许就被人缀上了!”高明收起脸上的玩笑神情,很是认真地道,“既然有人这样锲而不舍地盯着他们,足可见对方的居心,相公为什么就不能狠狠打一下子?”
  “打?打得不疼不痒,反而暴露出我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平白招人疑心!”高俅冷笑一声,嘴角露出了一丝肃杀,“打蛇打七寸,既然要打,便不能让他们有抽身的余地,这才是最重要的。小七正在追查明尊教,你既然今日被人盯了,便从这一头好好打探一下,说不定也能有所线索。”
  “我说呢,原来是找个由头又给我派差事来着!”高明低声嘟囔了几句,突然抬头嬉皮笑脸地道,“相公如今官越做越大,买卖越来越多,什么时候给我长月例来着?”
  高俅闻言不由气结,倒不是因为钱的缘故,毕竟,高明的钱几乎都给了宋泰用来收养孤儿,开销相当有限。而是这家伙总会摆出一副穷鬼的模样,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行,事成之后,我再送你一座产业,免得你时时叫穷!”
第九章
询力士惊闻隐情
  相扑在大宋民间乃是最受喜爱的活动,富贵人家爱蹴鞠,平头百姓爱相扑,盖因相扑不限场地人数,人人都可参加的道理。因而,民间每逢节庆,各地都会搭起高台,请来有名的相扑力士献艺。他们一旦博得官宦人家赏识,设法谋一个出身也是可能的。若是能够一朝进入了内等子,那便能够带挈得一家人飞黄腾达,故而几乎街头巷尾的闲汉全都会两手相扑。
  既然有了吩咐,陈无方很快便令人把当日那个相扑力士送来了高府。这一次见面,高俅方才看清了眼前这个人。只见对方身材一如其他力士那般高大魁梧,臂膊间隐现刺青绣纹,眉眼间倒有几分俊秀,分明不是只知道卖力气的人。此时见对方恭顺地趴在地上磕头,他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口唤了他起来。
  “你就是那个诨号叫做石头的?”
  “小人姓石,家中排行第三,因着头硬的缘故,因此别人都称小人石头!”石三恭恭敬敬地叉着手站在那里,答话归答话,头却不敢抬。来之前陈无方曾经特意嘱咐过,他这才知道今次是来见整个东南最大的官,对于平日里最多只远远瞧过一眼县令知州的他来说,经略相公究竟是多大的官他哪有什么概念。他只认准了一点,若是合了那大人物的意,抬举他一个出身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那一日和那女真蛮子比斗,你如何会想到诈输的?”
  石三却没料到高俅会突然问起这个,更不知道其中用意,怔了一怔索性老老实实地答道:“回禀相公,那些女真蛮子和小人等交手过多次,他们固然力大,但技巧上却不如小人这些人娴熟,所以一直都用些旁门左道的路数,这要是真正较量便都是犯规的。因着陈大官人说不得和他们纷争,小人也一直不和他们计较,那一日一昏头,便想着非得给他们一个教训,所以……”
  “所以你便诈输耍诈?”高俅莞尔一笑,见对方神情紧张,这才摇了摇头道,“若是真正相扑比拼,你这法子自然不足取。不过,女真蛮子乃是化外之人,和他们说什么规矩条例无非是对牛弹琴。他们讲究的是战场上生死胜败那一套,便是平日比斗也动辄分出生死,你这原也算不得什么。听陈无方说,这些天来,别的力士都怕了和女真蛮子交手,唯有你三番两次主动求战,这份求胜心倒是可贵。”
  石三见高俅毫无怪责之意,便乍着胆子道:“小人只是看不得他们胜了之后的气焰,他们不过是蛮夷小部而已,我堂堂大宋天朝大国,岂可被这些蛮子瞧不起?”
  “哈哈哈哈!”尽管知道对方这话是有意逢迎,高俅却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心情瞬时大好。这石三精明中仍有浑厚,不似那些一门心思削尖了头往上钻的,兼且陈无方又说此人会得一手好相扑,在整个东南也算拔尖,他便动了心思。不说别的,虽然当了天子,但赵佶对于蹴鞠相扑仍有说不出的喜爱。这石三看上去还只是二十出头,若是好好调教一番,将来还可以荐到御前去作内等子,不过顺手的人情罢了,将来也许还有些用处。
  “当今圣上是最喜爱相扑的,我看你既然有些本事,又是晓事的,便留在这边,我寻机缘荐你一个出身,也好过你这天南地北厮混……”
  话还没有说完,那石三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磕了无数的头。似他这等相扑力士天底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那头一等本事的便在御前侍应,那二等的则在官宦富贵人家承差,那三等的则只能靠力气吃饭,老来没力气了冻饿街头的不计其数。他虽然被陈无方看中,由这三等入了二等,但毕竟不能长久,今次这上首的经略相公居然一开口便应他出身,他如何能不喜出望外?
  “相公的大恩大德,小人今生今世无以回报,来世必当结草衔环!”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忍不住垂下泪来,“小人是河南府人,自小便是个好动的,在乡间也不知惹了多少祸事,最后父母不爱兄长不理,只得背井离乡在江南厮混。今日相公如此抬举小人,竟是小人再生父母,小人,小人……”
  见这石三说着动了真情,高俅心中也是感慨万分。想当年自己还不是同样经历,只不过是牢牢抓住了每一个机缘,这才能有今天罢了。当日苏轼王晋卿赵佶算是自己的贵人,如今自己又成了别人的贵人,这因果循环果然是奇妙。想到这里,他的语气便更加温和了一些。
  “你也无需伤感,明日我便令人先在安抚司中给你补一个名额,你便在此先住下,再给家里捎一个信。我这里并无多少规矩,只有一条你得牢记,若是仗了我的名头在外胡作非为,我是绝对不容的!”
  听高俅最后一句话异常严厉,石三心中一颤,当即连忙叩头答应。正待起身告退时,突然听得头顶又传来了一个声音:“我还有一事问你,你在江南呆了多年,平日也应该见过不少人,可曾听说过明尊教么?”
  石三只感到脑际劈过一个炸雷,整个人顿时软了半截,好半晌才结结巴巴地道:“小人……小人曾经见过明尊教……明尊教的那位圣母!”
  “什么?”高俅原本只因为想到石三跑过不少地方,因此随口一问,想不到竟得了这个一个回答。当下他不敢怠慢,立刻坐直了身子,厉声问道,“那圣母在信众之中何等身份,你怎么见到她的?”
  “小人不敢撒谎!”石三终于从起初的极度惊慌中回过了神,念及平日听到的种种传闻,再看高俅态度不对,哪敢有半分隐瞒,“小人自少年时便在江南厮混,曾经有过不少相好。只在五六年前,小人和一个吴行首好过一段日子,后来她就赎了身,再也没了联系。谁料两年前小人在盐官看到明尊教圣母现神迹的时候,无意间竟发现那圣母就是和小人好过的吴行首。小人一时鬼迷心窍,想要以旧事再续前缘,谁知竟险些被她派来的人送了性命。为此小人偃旗息鼓了好久,亏得陈大官人带挈,方才敢重操旧业。”
  这世界上还有这样巧的事!
  这是高俅听完了对方陈述后的第一感觉,这可真称得上误打误撞,燕青查了这么久还不能弄清那大尊圣母的真正身份,他却一下子得到了线索,这天底下的事情果然只能用一个巧字来形容。他这边厢沉思不语,却不料那石三犹如从云霄跌到了地底,满心以为高俅厌憎了他这一点,慌忙又叩起头来。
  “相公,小人敢指天发誓,和那明尊邪教绝无半点关联!大人若是不信,小人……小人可以带人去当日那妓寮!”
  高俅闻言一惊,随后便摆摆手道:“罢了,这都是你的旧事,我没有信不信的,只是你既然说那是邪教,今后便不可招惹半分,明白了么?御驾前伺候的人全都是要清清白白的,倘若你有任何被人指摘之处,那条路也就堵上了!”
  石三已经被高俅揉搓得一点性子也无,听了此话顿时如蒙大赦,连忙叩头答应道:“是,是,小人明白!”
  “今日之事你不可对别人提起,不过,那妓寮所在之处,你再对我详详细细说一遍,不可有半点遗漏。若是我查出来有半分不符,你这里通邪教之罪怕是难脱!”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石三自然不敢有半分抗拒,原原本本地将所有情形一一道来。那妓寮的位置,房子,装饰,甚至里头有些什么样的娼妓都说得一清二楚。见高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方才松了一口气,但末了还是嗫嚅着补了一句:“毕竟是多年前的事了,小人也说不好那地方究竟在不在,兴许那圣母为了遮掩形迹把那地方抹平了也是有可能的。相公,小人说的句句属实,决不敢有半句虚言,否则甘受天打雷劈!”
  高俅不觉有些好笑,但仍是板着脸吩咐道:“好了好了,我自会派人追查,你也不必心中不安。若是真能查出下落,我还另外重重有赏。不过,她既然还认得你,你便不要随意出门,免得有所惊动,明白吗?”
  石三想到性命前程,早就把别的抛在了九霄云外,连连点头不迭:“小人一定遵从相公的吩咐,决不踏出此地半步!”
  石三前脚刚走,高俅便立刻把高升叫了进来,嘱咐其挑上几个心腹家人去会稽查访,务必要做得隐秘。
  等到布置完了一切,他便长长吁了一口气,负手走到了庭院中,仰头望着那灰蒙蒙的天空。事涉外敌,赵佶既然委他全权,他原可以大刀阔斧地干上一番,只不过,为了稳定计,还是不要牵涉更广的好。若是能够悄无声息把事情抹平了,那才显得出真正的本事。当年处理蜀中赵谂造反一事时,他就做得太过急功近利,而这一次,少不得要多一些背地文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