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561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扑朔迷离

汪伪政府下属公职人员的待遇,也不比山城政府高到哪里去,更何况,自家的地盘里还蹲着一群蛮横霸道武力值很高的太上皇,到现在财政方面的事情还没有捋顺,中储券没有取得主流地位。
倒霉的是,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政府机构发薪水用的是中储券,不是市面上流通的法币。
虽然在暴力手段的压制下,很多商号也接受中储券,可不代表拿着中储券一定能买到东西,想动摇法币的地位,不是那么容易的。
高层和中层领导们,自然不会为了买米这样的事情发愁,但数量最多的小职员,就被这个问题给难倒了。
在沪市找份工作难度很高,要是放弃公职,不见得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继续干下去,这倒霉的中储券会把家里人给饿死的!
“你说的的确是实际情况,金陵政府的周坲海,已经就这个问题和梅机关做了沟通,准备采取公粜的方式,缓解沪市的粮荒现象,金陵政府行政院下属的粮食委员会,正在和沪市政府商谈,成立沪市粮食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沪市的公粜工作。”晴气中佐说道。
陈明翔到了清乡委员会苏洲办事处之后,李仕群是盛情款待,安排到当地最为奢华的饭店,食宿全都由办事处支付。
当天晚上,李仕群在苏洲最大的酒楼宴请陈明翔,另外还有昨天赶到的晴气中佐,他属于派遣军总司令部派驻清乡委员会的军事顾问,代表着梅机关指挥和监督清乡委员会的运作。
根据晴气中佐的说法,沪市是汪伪政府最为重要的核心城市,地位相当特殊,为了收买民心,汪伪政府愿意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民食救济,决定在下半年实施公粜,沪市分配到的公粜米为三万六千包,大约是四万五千石。
这些米并不是本地的江浙米,而是进口的洋米,主要是暹罗米、安南米、爪哇米等等,因为江浙米都被日军抢走当军粮了。
也是因为日军的掠夺,各地纷纷闹起了粮荒,汪伪政府不得不出面采取措施,给日军擦屁股,免得动摇“统治根基”。
仅仅一到四月份,金陵政府的粮食管理委员会,就进口了一万两千四百五十吨洋米,四月份到六月份,再次进口七千余吨,大部分是通过三井洋行等日本财阀机构操作。
“粮食价格涨得太快,我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刚过完年还是九十块钱一石米,现在黑市居然到了两百四十块钱,都快赶上放高利贷的了!”陈明翔故意挑开了话题。
李仕群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加上叶寄卿也是个爱财如命的女人,对粮食这种能够带来财富的物资,肯定会动心的。
而清乡委员会在江浙地区的行动,恰好给了做粮食买卖的机会,汪伪政府的伪军,特别是税警团和地方保安军队,还有警察局,就承担着搜刮粮食物资的任务。
身为实际控制清乡委员会的秘书长,又是特工总部的主任,李仕群掌握着清乡物资的处理权,换句话说,他手里有着大量的粮食。
“我听说海军那边找你了?”晴气中佐忽然问道。
“中佐阁下的消息很灵通啊!按照影佐将军的要求,华通贸易公司的走私物资大幅度向陆军倾斜,海军方面当然不满意,为此,儿玉机关长专门找我询问这件事。”陈明翔说道。
这个鬼子军官此刻转移话题,不是要阻止陈明翔和清乡委员会私下的粮食交易,而是他要避嫌,或者说是掩耳盗铃更确切。
事情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要在他的面前谈论这种事,毕竟这种行为损害到了皇军的利益。
当然,陈明翔敢确定,一旦开始了合作,晴气中佐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会和钱过不去,日本人其实更贪婪。
从这个鬼子的话里也能确定,梅机关有人盯着儿玉机关,也知道陆军方面的安排,会引起海军方面的怒火。
“陈君,你是我们陆军宪兵的人,不必太在意海军的看法,将军阁下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假如海军敢找你的麻烦,这件事情自然有派遣军总司令部出面解决。”
“海军坚持南进战略,也是为了东南亚的资源,一半是为了国家,一般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可真正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还在于陆军,他们引以为傲的航母和巡洋舰,总不能开到陆地上作战吧?”
“在华夏,我们陆军占领了大半的土地,也获取了大量的资源,海军却只能干瞪眼,山城政府的海军不堪一击,他们着急要南进,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体现不出海军的价值。”晴气中佐说道。
说到底就是分赃不均的问题,陆军占领的地盘,资源肯定偏向于自家,而华夏这时候被认为是贫油国,海军的收获只能用清汤寡水来形容,根本吃不到多少营养。
偏偏日本海军的强大在全世界排名都是前几位的,入侵华夏没有费多少力气,也得不到多少利益,对此就提出了南进战略。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这个局部战场的军舰数量和吨位,还超过了美国,因为美国海军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牵扯到了大西洋。
联合舰队的战列舰是十艘、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是九艘,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是十艘,美国太平洋舰队只有三艘,联合舰队有巡洋舰三十八艘,美国太平洋舰队只有二十艘,联合舰队有驱逐舰一百一十二艘,美国太平洋舰队只有五十艘,优势非常明显。
美国的战略决策是先欧后亚,倾尽全力援助英国和苏联对抗德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海军对即将发动的太平洋战争充满了信心,对于东南亚这块地盘也是志在必得。
只要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得到赖以生存的石油和钢铁,等到美国政府调回头来再对付日本,结果还很难说。
“中佐阁下,我感觉很奇怪,帝国为了南进战略,陆军和海军航空兵正在陆续进入战备阶段,可据蒋统区商人传回来的消息,帝国航空兵对山城再次实施了大规模轰炸,这不是纯粹浪费资源吗?”陈明翔说道。
第四百三十五章
扑朔迷离

对于陈明翔能够得到山城方面的消息,晴气中佐和李仕群都不觉得意外,华通贸易公司的那些大客户们,在国统区的势力非常大,关系相当强硬,敢做这样的走私买卖,背后没有人撑腰是不行的。
“两年的战略大轰炸,耗费了一万多枚将近三千吨重量的航空炸弹,军部不得不承认,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就像你说的,随着帝国的策略向东南亚转移,这种方式将会逐渐终止。”
“这次对山城采取的行动,是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最后一次合作,日后也不会再有成规模的集群轰炸了,第三飞行团的远腾三郎少将,将会提交关于轰炸的报告,建议全面停止这种无用的行为。”晴气中佐说道。
日本军部采取的战略大轰炸策略,原本是要摧毁山城政府的抵抗决心,逼迫对方坐下来谈判,尽快结束这场越来越吃力的战争。
谁知道,战略大轰炸尽管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惊人的伤亡,反倒激发了当地人民的斗志,也坚定了山城政府坚持和侵略者作战的信念,可以说是适得其反。
这种程度的大轰炸,又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却没有收到什么明显的效果,连日本军方的将领,也得出了轰炸无用的结论。
“其实早点停止轰炸也好,毕竟帝国的战争资源非常宝贵,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联合起来,出动了几百架战机,花费两年时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轰炸一座城市,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这属于严重的资源浪费。”
“我听说大轰炸主要针对市区,但事实也证明,炸老百姓根本没有用,他们手里没有枪,也没有权力地位,还不是政府怎么吆喝他们怎么听?”
“华夏有句老话,叫做擒贼先擒王,山城政府的重要军事机构和政府部门,并不在市区办公,隐藏在不易发现的地方,大轰炸对他们很难形成威胁,这些人才是抵抗帝国的中坚力量。”
“随着美国政府对山城政府施加援手,日美两国的关系又趋向于紧张态势,山城政府的大人物们看到了希望,或者是美国政府与山城政府达成某种意向,大轰炸就更没有意义了。”陈明翔说道。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他是在利用日军战略大轰炸的失败,想从晴气中佐的嘴里得到更多信息。
毕竟日本陆军航空兵的第三飞行团、梅机关和特一课,联合搞的那个秘密行动,至今还是个谜团,他估计晴气中佐肯定是知道内幕情况的。
虽然这些话不怎么好听,似乎在指责日军的战略决策失误,可站在陈明翔的角度,这些话也不能算是错的。
他只是个走私商人,能说出这番见解已经是很难得了,至少晴气中佐尽管觉得这些话有些刺耳,却没法进行反驳,因为事实摆在这里!
对山城实施长时间的战略大轰炸,日本军部必然是经过认真考量的,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
但问题是,胜利者说什么都是对的,失败者说什么都是错的,再好的策略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也就没有底气进行分辨。
“陈君,我真是要对你刮目相看了,能够把问题分析的这么深入,考虑的这么全面,即便金陵政府的高层,也没有几个人做到。”
“放心吧,皇军没这么容易就放手,第三飞行团的远腾三郎少将,倒是和你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梅机关的帮助下,由南造云子提供情报支援,制定了一个绝密计划,现在正等待着最合适的机会。”
“如果这个计划实施顺利,我敢说,肯定能够大幅度削弱山城政府的抵抗意志,局面顿时为之改观,或许会扭转目前的态势。”晴气中佐说道。
本来作为汪伪政府势力范围最大的情报头子,也是老资格的特务,以他的职业素养,这些话是不应该对外人说的。
可是,大家的关系现在拉近了很多,随后还要进行生意合作,又是在包间里闲谈,被陈明翔憋了一口气出不来,他还是稍微放了点风。
这些话说的很含糊笼统,没有任何的时间节点和重要词汇,作为“走私商”的陈明翔,听了也没关系,不是局内人,根本搞不明白整个事情的脉络。
“老弟,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本事,晴气中佐也对你赞不绝口,这两年的进步很大啊!”李仕群笑着说道。
吃完饭后,晴气中佐回了苏洲办事处,而李仕群和陈明翔两个人,则是到了李仕群的家里,很明显,这是要商谈怎么合作的事情。
“我那是马后炮,当了一回事后诸葛亮,纯粹是瞎聊,我和晴气中佐又不熟悉,不说这些也找不到话题。”陈明翔说道。
叶寄卿对陈明翔向来是高待遇,又是端水果又是泡茶,还拿出了进口雪茄,她估计也听李仕群说了,两边要做点合伙买卖。
“清乡委员会在苏洲的确有很多便利条件,我和晴气中佐也商量了,主要是粮食、棉花和茶叶三大类,按照四三三的比例进行分配。”
“清乡委员会物资封锁管理处收缴罚没的货物,日军方面占据四成,这是必须要上交的,其余的你我各占三成。”
“但不能以东南贸易公司和华通贸易公司的名义操作,你我都需要重新注册一家新公司作为掩护,甚至是几个新公司,虽然有梅机关撑腰,可也不能做的太明显了。”
“行情我们心里有数,就按当初老弟说的,我拿你的两成分红,晴气中佐拿你的两成分红,上上下下那么多眼睛盯着呢,不打点一下不行。”李仕群遇到赚钱的事情特别痛快。
表面上看,陈明翔自己拿出四成的纯利,给李仕群和晴气中佐作为分红,自己却没拿到李仕群的分红,似乎是吃亏了,可帐不是这么算的。
如果没有晴气中佐代表的梅机关撑腰,没有李仕群的掩护,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那就是大麻烦。
其次,没有这样的分红作为利益纽带,陈明翔也没有资格入场,在清乡委员会这口锅里吃肉,李仕群的话说得很对,盯着的人太多!
再有,清乡委员会抢来的物资,成本几乎没有,李仕群也希望多分钱,给他的价格肯定很低,意味着利润也是难以想象的丰厚!
第四百三十六章
扑朔迷离

回到饭店客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忆整理今天的收获,这也是作为职业特工的基本功,有些细微的信息,如果当时想不起来,很容易就会被忽略掉。
晴气中佐这家伙的嘴倒是挺严,并没有泄露梅机关的军事机密,可是陈明翔反复回忆两人的对话,还是发现了一点信息。
晴气中佐说远腾三郎的计划,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又说计划如果实施顺利,能够大幅度降低山城政府的抵抗意志,甚至扭转态势改变局面,听起来似乎很模糊,但仔细推测,却有着很明显的痕迹。
陈明翔忽然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虽然不至于惊慌失措,可是这种表情也是极其少见的。
他当时说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