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561

他说山城政府的高层不在市区,而是躲在难以发现的地方办公,大轰炸对他们没有造成威胁。
正是这些人的抵抗,降低了大轰炸的效果,除了炸死炸伤普通民众,没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日本陆军航空兵第三飞行集团第三飞行团的远腾三郎少将,认同这个观点,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绝密作战计划。
更重要的是,晴气中佐点明,行动一旦奏效,会降低山城政府的抵抗意志,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那什么情况下才能达成这个目的?
他拿起房间里的电话刚要打给王真,想了想又放下了,先不说苏洲和沪市的电话能不能保持畅通,这种长途电话,很可能会遭到特高课的监听。
“明翔老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清乡委员会经济特务机关长金字俊治中佐,这是派遣军总司令部派驻清乡委员会的重藤宪文宪兵大佐,这是派遣军总司令部第二科的参谋小笠原清少佐,负责清乡委员会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联络。”李仕群笑着说道。
既然来了苏洲,自然要到办事处所在地亮亮相,好歹也是经济专员和物资封锁管理处的处长,也是手握实权的人物。
按照官场的规矩,陈明翔这个清乡委员会成立两个月时间才刚上任的下属,要先到秘书长兼苏洲办事处长李仕群的办公室报到。
这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形式化的走走程序,这个大汉奸给他介绍了清乡委员会的几个“太上皇”,他们在办事处都有自己的办公室。
对管经济物资的金字俊治和联系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小笠原清,陈明翔还真不熟悉,以前没打过交道,但是重藤宪文这个名字,他可是早知其名了!
重藤宪文原来是日本陆军华中派遣军的宪兵队长,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杀人狂魔,没有丝毫人性的禽兽畜生。
仅仅在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到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这一年的时间里,重藤宪文率领的华中派遣军宪兵队,就屠杀了三万多名华夏民众,这是何其恐怖的数字?
挖眼、剥皮、刀劈、电击、自掘坟墓,其手段之残酷令人发指!这个鬼子的狠毒行径,早已经没法用词语来形容了,陈明翔恨不得把他剁碎了喂狗。
“陈君,说起来咱们属于一个系统的,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给驻沪宪兵司令部带来了很高的福利,司令官三浦三郎少将和木下荣市少将,对你都是赞赏有加。”重藤宪文笑着说道,倒是没摆什么架子。
他对陈明翔自然也不陌生,久仰大名也是真的,实际上在华夏的日本宪兵系统,还没有不知道陈明翔这个名字的。
就是因为这个人擅长做走私买卖,日本驻沪宪兵司令部也跟着成了待遇最好收入最高的宪兵机构,惹得同行们眼红的滴血。
重藤宪文还知道,陈明翔不止是驻沪宪兵司令部司令官木下荣市宪兵少将的嫡系,背后还牵涉到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第十三军司令部、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市政府等多方重要势力,是不能轻易得罪的角色。
“重藤君过誉了,我不过做了点分内的工作,在清乡委员会还请阁下多多关照,下次来的时候,我赠给您和宪兵队一批定制香烟,也权当是福利了!”陈明翔哪怕恨得牙根疼,也不敢有异常的情绪暴露出来。
一人送了一个装有一千美元的红包,这是陈明翔给他们的见面礼,中午在苏洲最有名的酒楼一起喝了顿酒,加上他在日本军方的特殊关系和地位,很快就和日本军官们拉近了关系。
“听说陈君在苏洲有两家工厂,规模扩张得的很快,在苏洲也是名列前茅,我会让宪兵队暗中照应,没人敢到你的地方撒野找事。”重藤宪文在离开酒楼的时候说道。
“感谢大佐阁下的帮助,我自然不会让您和宪兵们白白辛苦,每月支付给您二十万法币的补助,您觉得这个酬劳怎么样?”陈明翔说道。
江浙地区是传统的丝绸产地,丝绸一匹现在的市价是五千多元,但是日伪摊派和各种税捐,居然占据销售价的百分之二十五,等于每匹丝绸需要缴纳一千二百多元,这就极大的压缩了丝绸的利润,变得无利可图,甚至是卖的越多赔的越多。
但是陈明翔在苏洲和杭洲的工厂,根本不搭理汪伪政府的税务部门,谁瞎了眼,敢跑到他的地方收税?
就算当地财政局的税务部门,把官司打到财政部长周坲海那里也没用,谁敢捅上去谁倒霉,陈明翔现在是汪伪政府二号人物陈恭波的红人。
日本为了剥削华夏丝织业,在沪市成立了华中蚕丝株式会社,从蚕种、蚕茧、缫丝到销售,实施垄断性的掠夺。
可陈明翔的工厂不管这一套,根据他的要求,厂子不但收购了破产工厂的缫丝机和纺织机,还大批招收熟练工,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且派人到乡下扶持桑园、收购蚕茧,打着他的名义那是畅通无阻的。
所谓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的人,遇到陈明翔厂子里的人也只能干瞪眼,装作没看到也就算了,敢叽叽歪歪,稽查队的教训这么快就忘记了?
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的日本商人,也不是没有上告到兴亚院华中联络部,说陈明翔破坏帝国的经济统制政策,但津田静枝部长懒得理会,日本财阀这段时间动作频繁,早就引起军部不满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用心良苦
陈明翔之所以要在苏杭两地收购缫丝厂和丝织厂,目的可不是单纯为了赚钱,也是想要保护当地的桑农、蚕农和一部分丝织业。
对日本来说,丝织业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占据的分量相当重,对华夏沦陷区的压迫和搜刮自然更重。
首先,华中蚕丝株式会社对江浙地区的一百二十九个蚕种场实施了接管控制,倾销日本蚕种,但日本提供的,都是已经淘汰的品种,蚕农为此损失极大,产量不断的下降。
其次,华中蚕丝株式会社,对沦陷区的蚕茧实施统制,抗战以前,每担一百斤的蚕茧,收购价格是法币四百元,可日本人眼下给出的收购价,只有八十元法币,砍掉百分之八十。
就这样,支付的收购款只有三分之一是现金,其余的开具期票,等蚕茧缫成生丝销售之后再兑现。
苏洲和杭洲的缫丝厂、丝织厂大量破产,蚕农和桑农大量破产,华夏的丝织业受到致命的摧残。
陈明翔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一切,但他认为自己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是收购破产的工厂,给那些掌握技术的工人一口饭吃,另外就是贷款给桑农和蚕农,恢复原材料生产的能力。
抗战之前苏洲有电动纺织机两千三百台,手工纺织机三千台,可眼下登记的却只有电动纺织机五百台,手工纺织机一千台,不是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就是停止了生产。
陈明翔的缫丝厂和纺织厂,占据苏洲现有登记的三分之一机械数量,这一点也惹得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眼红,不断告他的黑状。
想要抵挡来自日本财阀的巨大压力,需要有日本军方强力撑腰才行,因此,他不但要给这些手握重权的日本军官送红包,还得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分红,以此来得到清乡委员会的庇护。
他的工厂不缴纳任何费用,就是水电、材料费以及人工,这叫做成本费用,其余的全都是利润。
每匹丝绸五千块法币的销售价格,砍掉六成作为丝织厂和缫丝厂的费用,按照纯利润两千块法币计算,一月生产两千匹,那就是四百万法币。
陈明翔之前答应给李仕群和晴气中佐四成分红,而销售是掌握在他手里的,做账的时候,最多做到两百万法币。
四成分红就是八十万法币,再给宪兵队二十万法币的经费,等于账面上一半的利润没了,这些贪婪无耻的家伙们应该会感到满意。
“难怪在我们大日本帝国宪兵系统混得这么好,陈君做事果然大气,这个酬劳我很满意。”重藤宪文笑着说道。
二十万法币,他能够落下十五万法币装到自己腰包里,其余的分给宪兵和宪佐们当做补贴。眼下实施清乡的地盘很小,日本宪兵的数量才八十人,加上宪佐也就是两百多人,五万块足够了。
“这只是明面上给宪兵队的,我单独给大佐阁下每月十万块法币作为关系费,帮助我维护工厂的正常运转,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经常找我的麻烦,有些事情还需要阁下出面解决。”
“另外呢,苏洲和沪市的电话经常打不通,电话线容易受到游击队的破坏,我需要大佐批给我一部电台,放在我的办事处,方便和沪市进行联系。”陈明翔说道。
“没问题,这是小事情,陈君是大日本帝国陆军宪兵的人,华中蚕丝株式会社敢找你的麻烦,我自然会协调的,电台可以给你,但报务员你自己负责安排。”重藤宪文想了想说道。
这笔私下交易就算是达成了,有宪兵队的偏袒,狗屁华中蚕丝株式会社只能躲得远远的,日本人也是害怕宪兵的。
接下来,陈明翔又花了几天时间,在苏洲城区逛了逛,买了一座带院子的花园洋房作为办事处,之前也是苏洲名门大族的住宅,这里交通便利靠着商业区,面积很大环境优美,有着江南园林风格的布局。
办事处暂时没有挂牌,因为不论是和清乡委员会的交易,还是丝织品买卖,都属于他自己的产业,不能挂华通贸易公司的牌子,需要注册一家新的公司,办事处人员从沪市招募后再派过来。
现在还得借着重藤宪文的手对付来自日本商人的打压,等苏杭两地的人际网络关系捋顺了,在日方找到更好的靠山,陈明翔打算让行动科杀掉这个重藤宪文。
当然,为了当地老百姓的安全,只能暗中下手,还得制造意外死亡的假象,否则,疯了一样的日本宪兵,绝对敢实施大规模的报复。
“我现在有清乡委员会和日本宪兵的庇护,你们尽管给我放开手脚去做,在周边地区选择一批桑农蚕农,签订蚕茧的回收协议,提供给他们生活和生产资金,在货款里面扣除。”
“给我搞两个自家用的蚕种场,不要用日本人提供的蚕种,那是些没人要的垃圾玩意,产量小质量还差。”
“到乡下收蚕茧的时候多带几个能打架的小伙子,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的人要是敢叽叽歪歪玩不讲理,先揍了再说,敢找到厂子里来,你们就找清乡委员会的重藤机关出面。”
“跟着我做事,不要惹事也不要怕事,我虽然人微言轻,但保住你们还没有什么问题,等办事处成立后,重要事情通过电台和我联系。”陈明翔说道。
在离开苏洲之前,他到自己的纺织厂和缫丝厂巡视了一圈,这两家工厂可是苏洲城丝织业的热门,首先是工资高,其次是没人敢欺负,想要到这里来上班的络绎不绝。
除了生产原料蚕茧有点供应不足,影响到了产量,别的方面倒是运转良好,陈明翔召集工厂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简单开了个会。
他现在给晴气中佐和李仕了保护费,给重藤宪文交了保护费,底气非常足,这个时期钱可通神,日本人也是可被收买的,只要不是牵扯到地下党和山城政府,谁也动不了他。
这次来苏洲的时间很短,一切都比较匆忙,也来不及处理自己的买卖,关键是,陈明翔对一直以来的谜团,有了大胆的猜测,急着回去验证这个判断,反正沪市和苏洲距离也不远,多来两次就行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真相揭开

这老板当的也太离谱了吧?买工厂的时候不见人,买了之后大半年同样不见人,来苏洲不到一周时间,到厂子里待了不到三个小时又要走,这厂子到底是不是你的?
“老板,现在市面上的粮食不但贵的吓人,供应还非常紧缺,我们很多工人的家里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您的面子大,能不能给大家想想办法?”纺织厂的厂长说道。
敢不把华中蚕丝株式会社当回事,遇到事情就找清乡委员会就找宪兵队,可以肯定,老板是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自从这两个厂子卖给了陈明翔之后,苏洲财政局的税务机关、特务机关和警察局,还没人来找麻烦呢!
“的确是个问题,家里没有粮食人心不稳,这样,明天我走的时候,从清乡委员会那边买一批低价大米,市面价格是两百元一石,我给大家一百五十元一石,就放在工厂的仓库里,作为厂里的福利。”
“记住,只允许自己的工人凭着工作证购买,厂子的后勤办,必须按照人口核实,每人每月最多三十斤大米的标准,儿童减半。”
“先把丑话说在前面,这是给你们养活父母妻儿的口粮,是用来救命的,谁要是敢贪图小利卖到市场上去,下场一定会很惨!”
“如果是工人卖了福利大米赚钱,一经发现马上开除,如果作为管理人员敢贪污粮食,或者占用名额,后果就是去蹲监狱!”
“千万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我从来不喜欢吓唬人,带种的就自己撞上来试试,看看我说的话到底灵不灵!”陈明翔说道。
来到苏洲一趟,总得带点礼物回去,可这里最有名的阳澄湖大闸蟹,现在还不是吃的时候,得等到农历的九月份。
但苏洲可是历史名城,也不缺少好东西,像是苏绣、碧螺春茶、豆腐干和苏扇等,都是很不错的礼物。
“日本陆军航空兵和梅机关的绝密计划,是要轰炸委座官邸?明翔,这种事情可不是随便推测的,得有足够的证据才行,一旦出现了失误,你和我们直属站都会受到最严厉的惩戒!”王真吓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个情报牵涉到的层面太高,直属站要是把这个事情报上去,估计军统局本部马上就会炸了锅,戴老板也别想睡觉了。
可问题是,截止到现在,完全是陈明翔自己的分析推测,还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证实,万一真相不是这样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