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79


而若坐视不理,任由李开明坐大,也有违徐子先的本心。
建州一乱,牵连的地方可能不止建州一地,甚至李开明此后很难压制,会再度如历史上那样,颠覆毁灭大魏朝堂。
两难之间,委实是难以取舍!
沉吟之时,却是见陈文珺穿着浅红色襦裙款款而来,虽然折腾半夜,徐子先令她晚起,不过身为大家闺秀,陈文珺又怎会容忍自己睡到日上三竿再起来?就算府中没有长辈,传扬开来,也是叫人笑昌文侯府没有家教!
好在她不必自己梳洗装扮,所以起身之后,在诸多丫鬟仆妇的伺候下已经梳洗完毕,头发一丝不苟,发髻之上,只插着一支小巧精致的玉钗,身上和手腕之上,亦没有多余的金银装饰,和那些商人之家和小门小户之家出身的女子相比,似乎是寒素了一些,但以其眉宇,模样,气质来说,又远胜那些小家碧玉,令人一看便知,这位少女虽然装束简单,但定是富贵之家出身。
再者说,陈文珺身上的衣袍可是江陵产出的锦衣,刺绣方法异常繁杂艰涩,用料考究,光是这一件新婚的喜袍,就费钱过千贯,不要说百姓之家,就算是中产,小康之家,也是没有能力替新嫁的女儿,备办这么一身喜服。
看到伊人前来,徐子先内心充满喜悦。
就算不是新婚,他与陈文珺也是两似熟识,算是两世的青梅竹马!前世更多的还是象朋友,书信往还,谈心事,经历,见闻,军事政治经济民生还有宗室矛盾等等,无一不谈。
当时的徐子先,落魄依旧,能接到陈文珺的信,在灯下阅读,看到会心一笑之时,便是一天最为开心的时候。
今世则是已经成夫妻,得偿所愿,那种亲切和熟悉,还有爱恋之感,真是浓郁的化不开去。
陈文珺面色有些娇羞,女儿家大抵在新婚之时总是如此。不过她亦是看的到徐子先眼中的爱恋疼惜之色,原本娇羞的脸色也消弥了很多,显露出颇为高兴的小女儿神态出来。
再怎样,她现在不过是十七岁的少女,心志可不及前世逝世前那么凄苦和沉稳。
那些东西可是经历重重苦难才得到的,徐子先在今生今世,绝不会再叫陈文珺遭遇到前世那般的苦楚。
“不是说叫你多歇着?”徐子先将少女揽入怀中,感觉着对方温软的身体,闻到少女身上的清香,心情也是变得轻松和愉悦起来。
“哪有睡到辰时还不起的?”陈文珺轻轻一笑,说道:“若是在府里,叫爹,娘知道了,管保会将我叫过去,狠狠训上一通。”
这年头的大家闺秀可不是后世影视剧里的那样,爹疼娘爱,动辄发脾气,耍小性子,而是被管束极严,读书,习女红,看女则,习算术,甚至厨艺,要为将来出嫁之后,全面掌管夫家的一切而做好准备。
不排除有一些天生脾气不好的,比如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也是世家闺秀,就是天生暴脾气,对隋文帝管束极严,甚至到了令老头子痛不欲生的地步。
不过那可是出身鲜卑六镇的军将世家,独孤家的女儿都是拿男子一样教养,习剑,骑射,以军法管家将仆人,成亲之后,坚刚有若男子,是以这般例子,毕竟是特例。
“咱们在这府里不宜久留。”徐子先沉吟道:“原本说明天再走,但出了一些变故,所以最好还是下午便走。”
看到陈文珺用探询的眼神看过来,徐子先微微苦笑,还是将眼下之事,略微简化的告诉了怀中伊人。
这件事瞒不了几天了,李开明得到大量兵器甲仗和钱财之后,加上粮草充足,人员齐备,几天之间就会有所动作,并且一定会石破天惊的大动作。
那到时候整个福建路都会被惊动,怀中伊中是自己妻子,一生将荣辱与共,当然是没有必要隐瞒这几天的时间。
陈文珺当然先是惊惶,接着便是怒声道:“赵王殿下,徐子文,李谷等人,真的是利令智昏,那李开明纵横中原山东河东秦凤等路,是何等难制的骁勇善战,此辈可是他们能牵扯,压制的?简直是不知所谓。”
陈文珺这样的大家闺秀,看邸抄,了解一些国家大势运转变化也是必做的功课。只是有的人聪慧,如陈文珺,对大势亦是了然于胸。前世之时,她与徐子先通信之时,就常常忧心忡忡,其在赵王府中,对赵王,徐子威,徐子文等辈的虚实完全了解,就是一群志大才疏的无能之辈,空有高贵的血脉,做事却还不及普通人思虑深远。
在今世,陈文珺亦是对赵王府上下评价不高,可见这是昌文侯府在内的福建路的士绅,对赵王父子的一致评价。
第四百四十七章
断舍离
“嗯,文珺你说的很是。”徐子先点头道:“我估计李谷,徐子文定会派人至贼寇军中,不过此辈都是些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估计要么被囚禁,要么已经被全部杀掉了。”
“全部杀掉?”陈文珺的面色有些苍白,她虽懂不少军政之事,但涉及到杀戮之时,出身文官侯府的少女仍然闻言而心惊。
徐子先坦然一笑,说道:“不知那李开明会如何做,不过换了是我的话,一定会把赵王府这边的人全部杀掉。”
“为什么呢?”
“一则是少掣肘,他们派人定要分兵分权,一部兵马内部不能统合,还打什么仗?二来是坚定部下之心,若将来赵王率部围剿,许诺招安时给很好的条件,内部有赵王旧部鼓噪蛊惑,他们原本就是赵王的人,派出来就是为了掣肘影响贼众,若留这些人在部下,关键时刻一反水,岂不是自掘坟墓?是以在我估算,今日午后,这些人将会一个不留,全部杀光。就算赵王,李谷等人愤恨,反正协议已成,李开明大势一起,对他们根本毫无所求。李谷这样的谋士,真是蠢到家了,无药可医的愚蠢。他们和达官贵人,士绅商人打惯了交道,根本不知道流寇是怎么回事!”
在徐子先说话的时候,陈文珺以妙目看着他,眼中也是充满爱慕之色。
身边的这个男子,年龄稍大,虬髯满面,但仍是看的出来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其却是异常的老成,也异常的坦荡,其磊落之风,自信之姿态,岂是徐子文那种人能比的?徐子文一身的矜持骄贵气息,出口则是迂腐之语,两者相比,真是相差千万里,实在不足以相提并论。
“至于下一步……”徐子先将自己沉吟之处说了,对陈文珺道:“我委实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陈文珺道:“明达身边不是有很多帮手?”
徐子先缓缓摇头,说道:“这等大事,只能由我自己来决断。”
说话之时,其身上自有一股上位者的气息呈现,却是无形之中,令得陈文珺更是心折迷醉。
虽是在犹豫和难以决择,徐子先内心却是隐隐有了一些答案。
……
“还真是大麻烦事……”
方少群心思最轻,才智高绝又思路敏捷,当下轻摇折扇,率先道:“先要确定一点,赵王借此事寻求开府大权,最少是朝廷将伐贼的大权交托于他,是不是一厢情愿?”
“并不是!”方少群自问自答,抢先说道:“赵王的谋士李谷,心智深沉,敢谋又敢做决断。此时福建路一乱,朝廷只能将军政大权,最少是讨贼的大权交托给赵王殿下,这是毫无疑意之事。”
李仪,孔和等人俱是沉吟,唯有陈道坚沉声道:“方先生说的极是,在下亦是这样判断。”
徐子先轻轻点头,说道:“这就是赵王和李谷等人,还有蒲家不能再拖下去,断然在此时行此事的原因所在。若再拖延下去,半年之后,我就可以争一争这个统驭大军的权力了,甚至我可以说,以实力,声望,还有带兵的能力,朝廷只会优先择我,天子亦没有办法与两府强争。而在此时,我初入福建路,权威未坚,未曾梳理厢军,安抚地方势力,收纳为我所用……现在就出这般大事,朝廷又最重视流寇为患事,视为心腹大患,赵王好歹在福建路镇守多年,禁军厢军都能为其所用,转运使和地方官府能以钱粮支持,为了保住东南财赋地不起大的波折,两府只能倚重赵王……”
方少群冷冷一笑,说道:“若赵王能打败流寇,又放跑一些入江南西路或两浙路……众所周知,流寇哪怕就跑掉几百人,不痛剿消灭,半年后又是十来万人,朝廷在中原,山东,河东,秦凤能折腾的起,在江南东南财赋地是折腾不起,为了安抚地方,使赵王真心效力,给他开府权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天子原本就不待见咱们王上,趁机令王上返回东藩,一心发展水师,镇压海疆,对两府重臣和很多官绅来说,这个选择也是不坏?”
在徐子先封王之事上,韩钟等重臣也是公私各半,私心是刺激天子,使矛盾转交到天子,赵王,还有徐子先的矛盾之上。
其中还涉及帝系传承,宗子挑选等隐秘事,也是韩钟故意为之。
公心也是有的,东南财赋重地,也确实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宗室亲藩委以重任,以为东南重镇。
如果赵王能击败流寇,证实自己有安定福建路乃至东南地方的能力,两府又凭什么支持徐子先,与天子,赵王对抗?
孔和不觉冷笑道:“大魏的国政,朝事,都是叫这些阴私计较,见不得人的勾当给弄坏了去,想想真是令人气杀。”
在场的人都没有理会……方少群接着道:“能确实这一层,底下咱们是强留福建路,与赵王争一争,或是先行退让,暂且收缩回东藩?”
李仪沉吟道:“收缩回东藩,此前在南安的布置,种种投入,还有招兵等诸事,只怕都要中途夭折。”
“无妨,先全面退缩吧。”徐子先不复沉吟,说道:“将南安,谷口,水口各镇军民百姓大半撤入东藩,在岐州兴造港口,建造商行,以为南安,东藩贸易的补充,以水师,少量兵马驻守即可。”
“还能顺道困扼福州的入海口。”方少群哈哈一笑,眉宇间不似李仪与孔和等人的不舍,反而大感振奋。
其余诸人,心思却是相当复杂,李仪眉头紧皱,孔和更是叹息起来。
南安镇的繁华,还有中山王府的威势,必定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众人已经习惯了徐子先的判断,王上令暂退,必有其道理在,虽然不舍,却是纷纷起身,抱拳表示遵令。
……
“骑营的旗帜。”陈佐才看了看前方飘扬的军骑,又看到在江滩和田野间行进的架梁跳荡的哨骑,顿时便是松了口气。
时近傍晚,夕阳散发着金黄色的光泽,原本如玉带铺阵般的闽江江面上也是金光灿然,有一些小舟在江面上捕鱼,船桨摇动之时,打碎了江面的静谧,江水挥洒着金黄色铎,起伏飘洒起来。
在岸边,则是陈佐才,陈道坚,方少群等人为首,金抱一,吴畏三,高怀仁等诸将率部曲在南安镇外官道两侧列阵等候,然后是林定一,杨释之,魏九真,徐演达等商会的高层,再下来则是福州官吏,普通的商民百姓,还有为数不多的南安镇上的中山王府的官户。
很多官户早就被迁往东藩,剩下的官户人数不多,耕作的土地数量增加了很多,缴纳给王府的钱粮相应增多的并不多,而原本的劳役力役则是因为王府搬迁而减少了很多。
官户和南安镇民的生活都相当不错,从他们较为光鲜的衣袍,红润的脸膛就能看的出来,至于官户之外的普通百姓,镇上的掌柜,伙计,还有驻军和他们的家属们,多半都是类似的神态表情。
从福州城里传出消息过后,有一些大东主是从福州赶过来,陈佐才等人原本就是在镇上准备,等徐子先要提前到镇上的消息一至,陈佐才和方少群会议,感觉事出突然,非比寻常,于是除了将镇上的防御力量全部撒出来外,连新军将士都调了整整一个军出来。
在南安镇到水口,谷口一带,到处都是中山府军驻守的身影。
各镇的交界,往建州和衢州方向的官道,江滩沿岸,处处布防,少量的骑兵都散了出去,四处打探消息。
当然,高怀仁和李守礼等人已经通传了车队过境,建州有流寇可能举旗的消息,这个情报在军情司秘级很高,他们也不知道具体的事由,不过建州局面不稳,消息近乎断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众人都不太怀疑是建州方向出事,而是将目光投注在福州城内。
哨骑在前,其余的骑兵在两侧,三个都的步卒中间,徐子先的王旗在正中高高飘扬……其余的骑营军旗,步兵都的军旗都是跟随着王旗前来,甲光兵器耀眼,军容极为齐整,鼎盛之态,威武之姿,令得军队经过之所,百姓俱是纷纷如风吹摆下弯的麦子,低垂下腰,用最为恭谨和尊敬的态度,欢迎中山王前来自己的府邸别院。
在这里的百姓,商人,士绅,官吏,几乎无人不曾见过徐子先。
徐子先佼佼如日月,相貌虽是普通,但胜在身上有掩不住的气息,虽然出身高贵,却是并没有骄矜气息,粗看之下,只有武人气质,再细看之后,又有久在上位的那种自信气息,令人有一种信任之感。
这样的汉子,其实明显有北人血脉,和普通较为黑瘦低矮的闽人有较大不同,但徐子先生在福州,长在福州,最少在眼前的士民百姓眼中,徐子先就是标准的福州人,贵为近支宗室,但也是他们的自己人。
在欢呼声中,陈佐才,金抱一,吴畏三,高怀仁等人都是松了口气,同时迎了上去。
“见过王上。”
“见过殿下。”
“见过大王。”
众人和徐子先并非长久不见,是以多半就是叉手见礼,或是半揖便算完礼。
在寒暄过后,徐子先身侧驶来马车,众人看着陈文珺被扶下车,一众丫鬟仆妇簇拥之下,这个明媚美丽的少女还向着众人大大方方的颔首示意,脸上带着浅浅微笑,虽然只是一两个动作,大家闺秀的端庄大方之态尽显。
这真是天作之合,亦是中山王没有第二之选的良配。
最少是在福建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