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819

  说完他把那份急报递给老王,老王看着急报没有再说话,这时候的确不能给杨信以把柄。
  这件事甚至不能上奏。
  一旦上奏就保不住密,然后杨信就会借此造势,他惯会干这个,而辽东各军与建奴打了八年,很容易被他煽动起仇恨,那时候也搞个清君侧就麻烦了,所以干脆直接撵走,不给杨信任何机会……
  “辽东生员范文程,这个使者不是建奴吗?”
  他随意地说道。
  “应该不是,辽东范家是沈阳的,我想起来了,沈阳范家的确有兄弟俩在抚顺投奔了建奴,那就不能只是赶走了,杨信会的咱们也会。”
  商周祚说道。
  第二天。
  “打!”
  沈犹龙毫不客气地说道。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被士兵按住的范文程惊叫着。
  好吧,咱大清第一好奴才,在咱大清最危难时刻,终于挺身而出,可惜结果有点不太好。
  他这些年过得其实还不错,作为野猪皮手下少有的汉人文臣,他还是很受重用的,尤其是野猪皮战略重心转向朝鲜后,他这个特殊的身份,很适合拿来忽悠朝鲜人。毕竟作为大明文人,正牌秀才,名门之后,他都能为咱大金效力,那么一直崇尚儒学的朝鲜人自然可以效仿,虽然不说有什么大权,但因为黄台吉的器重,目前在后者手下也算得上重臣。
  后者比他爹强多了。
  这几年作为事实上的朝鲜太上皇不但礼贤下士,拉拢朝鲜儒生,而且本人也尽量向圣主明君发展。
  在李倧还占据罗州的情况下,朝鲜那些世家大族居然一直没造反,除了最初被杀怕了外,很大程度上就是黄台吉善于恩抚。
  这次是真心想求和。
  黄台吉和朝鲜人不想再养代善这只吸血鬼,但他手中的实力,又很难说赢,开春之后代善肯定会揍他来继续吸血朝鲜,要不然代善也养不活自己的那些人。如果黄台吉能够向大明称臣成功,和明军东西夹击,肯定能重创代善,那时候他在朝鲜也就没问题了。
  而且他们认为应该很有希望。
  毕竟对于大明来说,真正的敌人是代善,天启都能接受阿敏,当然也能接受黄台吉。
  至于李倧那里,大不了朝鲜变成两个藩国呗。
  当然,主要是黄台吉没有选择。
  他自己肯定打不过他哥,他哥政治上给他提鞋都不配,但军事上吊打他真没问题,尤其是八旗的精锐都在他哥手中,他手下八旗满洲还不到一万,剩下一堆绿旗军,这些废物毫无用处。他现在除了向天启乞求投降,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这周围哪还有人了,难道他去向德川家摇尾乞怜?
  然而……
  “你不过是大明一逃犯而已,有何资格称使者,打,先打断他两条腿,再把他耳朵和鼻子割了。还有这个朝鲜的,也一样先打断两条腿,再割了耳朵鼻子扔回去,还称臣纳贡,你们配吗?”
  沈犹龙鄙视地说道。
  四周看热闹的军民一片叫好声。
第573章
少年英雄
  “衮衮诸公们居然也学会作秀了。”
  杨信说道。
  范文程在吴淞口当着数万围观的军民被剃成了鸭蛋,然后拖着两条彻底断了的废腿,被士兵们扔回了他来时候乘坐的海船。
  此事紧接着被各地士绅大肆宣传。
  很显然衮衮诸公也学会作秀了,他们用对待建奴的强硬态度,来向正在南下的辽东军示好,后者毕竟在辽东与建奴血战了八年,这种对待建奴的方式无疑会让士兵们满意。不过黄台吉居然会卑躬屈膝地上门求和,这还是让杨都督有些突然,不得不说这位失去了一件很重要东西的老朋友,倒也真是一个狠角色。
  该跪时候毫不犹豫。
  至于这次求和失败的黄台吉何去何从……
  那关杨信屁事。
  “听许心素说,他们这些年似乎与德川家交往密切,甚至黄台吉还向德川家求亲,不过德川秀忠没有还没出嫁的女儿故此拒绝了。”
  汪秘书说道。
  德川家现在其实已经是第三代将军了。
  但第二代将军秀忠还活着。
  他把位子给了儿子家光,但自己还是类似太上皇掌权,后者才二十而已,肯定不会有女儿出嫁,至于秀忠的女儿全都早嫁人了。不过也不一定不行,回头秀忠再收个养女就是了,然后嫁给黄台吉一样可以解决问题,至于黄台吉不能让她性福……
  这不重要。
  不行还有别的方法。
  能提前三百年找到他们家的归宿才是最重要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杨都督心情愉快地嚎叫着。
  好吧,他此时正在长江上。
  在他脚下是北洋水师的青龙号战列舰。
  他其实想用年号给战列舰命名的。
  但遭到孙承宗的严词拒绝,后来想用开国元勋的,但问题是孙承宗又坚持说直接用徐达,常遇春什么的不够尊敬,毕竟这样的人不能直呼其名,所以应该用中山武宁王徐达号和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号。
  而且不能简称。
  士兵日常也必须这样称呼。
  这么长肯定会让士兵头疼的,所以杨信干脆改成了神兽们。
  排水量一千吨……
  大明的吨。
  杨信自己定的两千斤算一吨,目前主要用于船只。
  排水量一千吨,拥有包括三十二门二十四斤短重炮,十六门十八斤长炮,八门九斤长炮,四门四斤半甲板炮,四门二十四斤甲板臼炮,总计六十四门大炮的青龙号,在长江上恍如真正横行无忌的青龙般顺流直下。所有炮门打开,大炮推出,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两岸,仿佛在巡视属于自己的领地,而两旁不时有渔船停下,渔民们用敬畏的目光看着这艘堪称凶兽般的巨舰。
  包括它前方江面上的人。
  那里十几艘蜈蚣船正在驶来,船头的千斤弗朗机面对着这边,恍如在奥尼尔面前打球的某人。
  而卢象升就站在这样一尊千斤弗朗机旁边……
  “他升官居然比你还快!”
  汪秘书突然说道。
  的确,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大明升官最快的不是杨都督,而是这个目前只有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他用了仅仅四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文臣用一辈子都未必实现的。
  从进士到超品伯爵。
  杨信升官速度或许不比他慢,但杨信年龄却超过他。
  其实杨都督也不知道自己多大。
  但理论上应该过三十,毕竟他还乞丐时候就不是少年了,现在又过去了八年,应该三十左右了,而卢象升的年龄是准确的,人家今年就是二十六岁。孙传庭更比不上他俩,因为孙传庭其实已经三十多了,而陈于阶虽然也封伯爵,但陈于阶和杨信年龄差不多,无论怎么算,四年从进士到伯爵的卢象升,都堪称大明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杨信从锦衣卫到侯爵,还花了五年时间呢!
  而且还是特殊情况下。
  但卢象升没有特殊情况,无论怎么算他在孙传庭被困辽阳期间,独自统辖辽东战场,然后以五万大军一举击溃建奴,斩首逾万的战功,都足以配得上一个伯爵。
  “看上人家小鲜肉了?”
  杨信说道。
  “人家是看不上我这种声名狼藉的坏女人了。”
  汪秘书哀叹着。
  作为陇孝祖的帮凶,杨信的爪牙,她的确已经声名狼藉了。
  就在此时卢象升乘坐的蜈蚣船到达前方,紧接着杨信命令下锚,青龙号就在燕子矶旁锚泊,那艘蜈蚣船小心翼翼地靠上,船上水兵战战兢兢看着面前一个个巨大的炮口,二十四斤短重炮口径已经快一百七十毫米,绝对堪称巨大。
  “瀛国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