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819

  不要都不行。
  不要人家就是通过走私也要送过来。
  但结果大明皇帝每年收到的关税就这么点。
  六万多一点。
  当然,实际上不只是这些,万历的税监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他也就是被这个数字气得,才把他的税监撒出去,实际上他给广州税监的任务是二十万,但提督粤税太监并不只控制关税,这是一个广东的商税总数。就这还造成一连串的民变,而且他的税监也没用,这些太监给他十两估计自己至少贪墨五十两,唯一的用处就是多多少少给他也捞点残羹剩饭……
  真是残羹剩饭。
  大明皇帝或者说明朝政府,在海外贸易中就是吃点残羹剩饭。
  而且就这税监也已经被泰昌撤了。
  “杀?”
  天启恶狠狠地说。
  “没用,杀完一批换上还一样。”
  杨信说道。
  天启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办法有三个。
  第一,将出口贸易交给几个特许的商号,海关税收直接不用管多少了,这些特许商号每年必须交多少银子,交不出就换人,另外朝廷需要银子时候让他们捐献,不捐献就直接抄家,但他们只要听话就可以保证富贵。
  第二,就是多开海关,沿海开它一溜海关,然后在地方选择豪强家族,直接将海关承包给他们,然后每年他们向朝廷交固定数量的关税。当然,有承包期,到期之后再议他们该交多少,另外准许他们自己组建缉私队,包括在海上缉私,总之他们只要能弄到咱们要的数量,其他随他们便。
  第三,学成祖皇帝,设立陛下控制的贸易公司,就像英国荷兰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一样,单独设立南洋公司和北洋公司,南洋公司控制台湾以南贸易,北洋公司控制以北的贸易。民间禁止出海贸易,所有出海贸易必须通过这两大公司来进行,两大公司自己可以拥有战舰和小规模的军队,可以在贸易范围自行决定该如何行事。包括和欧洲这些公司一样,在海外某个地方进行战争,占领某个地方作为贸易据点,当然,所有收益都归陛下。
  这三条哪一条都能改变目前情况。
  哪一条都能让陛下从海上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
  杨信说道。
  当然,哪一条天启目前都没能力实施。
  其实第一条,也就是咱大清的十三行法最容易,但可惜大明皇帝没有内务府没有作为异族征服者的广州将军,天启根本控制不了广州和福建,他如果这样做人家大不了重新开始走私。事实上现在也在大规模走私,如果指定十三行的话大不了更大规模走私,咱大清能玩是因为杀过一茬后,那里的士绅对驻防将军们还有足够的畏惧。
  但现在闽粤两省士绅畏惧个屁啊!
  惹火了信不信再玩倭寇,跟你们来个一拍两散。
  准确说目前广州就有十三行,当然,其实是三十六行,在无法真正控制地方的情况下,三十六行变十三行改变不了什么。
  最多走私商再多点。
  第二条对他来说最现实,也是唯一有能力实施的,但问题是大明的海外贸易集中在广州和月港,其他地方就算开关,那一开始也未必有人过去,不过也可以试一下,比如把松江也开关,最好北方也搞个登州海关。这一条的最大好处,是把麻烦转嫁出去,天启就收承包费,剩下那些包税的士绅自己解决,哪怕斗也是他们斗。是养雇佣军缉私还是内部协商解决利益分配,这些都不关天启的事,反正走私的其实也是他们,现在给他们转正的机会,而且还会给他们官爵让他们可以刻在墓碑上光宗耀祖。
  当然,这样会造成沿海豪强化。
  但这个问题可以用多开几处海关来解决。
  第三条就不可能了。
  那样天启会提前落水的,实际上现在他就已经有落水的危险了。
  “哪一条最容易。”
  天启说道。
  这些对他的年龄来说还有点难度。
  杨信一副深思熟虑的表情……
  “第二条吧,我觉得第二条还现实点,至少陛下不用承担太多危险,而且还可以裁减不少没什么用的水师和官员。”
  他说道。
  当然,第二条还可以顺便给他自己捞一笔。
  比如说弄个天津海关。
第144章
大逮捕
  就在杨信蛊惑天启的时候,王安已经很干脆地交待了一切。
  该说的全说了。
  他又不需要保护东林党,双方无非就是利益上的同盟,如今他完了,那巴不得把这些家伙也拖进诏狱里,黄泉路上大家也好作个伴。不过骆思恭并没有说什么,他依然坚持自己就是被欺骗,就是误以为王安矫诏是真的,安排火枪伏击杨信也只是怕他拒捕,为了履行职责考虑的,至于王安说他收银子……
  没有!
  绝对没有!
  反正许显纯也不敢给他用刑,骆掌印在诏狱那是真比他说话还管用,诏狱从上到下可全是骆思恭提拔起来的。
  当然,天启暂时也没兴趣管他。
  有王安的口供,把李三才,杨涟及左光斗等人咬出来就行。
  当天晚上大逮捕就开始。
  思诚坊的一处宅邸门前,火把的亮光中人头攒动,在一片议论声中,围观的闲人们看着锦衣卫把这座宅邸的主人带出来。
  而里面一片哭声。
  “放开我,杨某乃大行皇帝顾命之臣,岂容尔等如此折辱!”
  杨涟推开身边的锦衣卫,义正言辞地说着走出大门。
  “杨科道,既然您是大行皇帝顾命之臣,那自然知道规矩,咱们也不是说您就是有罪,既然王安供称是您指使他矫诏杀害杨同知,那咱们就得找您把这事查个清楚。您放心,咱们锦衣卫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要是王安诬陷,那咱们万岁爷自然还您一个清白!”
  门外等着的田尔耕说道。
  杨涟很有风度地整理一下衣服,看了看站在人群中的杨信,然后冷哼一声把双手伸出。
  一名锦衣卫立刻给他戴上手铐。
  他什么废话也没多说,就那么昂然地走进门外的囚车,然后在自动分开的围观者议论声中,在锦衣卫押送下前往诏狱,至于等待他的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刚刚在天启面前因为表现不好丢掉掌印一职的许显纯,可正在摩拳擦掌等着向天启展现自己的能力,对骆思恭他的确不敢用刑,但对杨涟就无所谓了。
  杨信在人群中颇有些唏嘘地看着这个人。
  这可是历史书上著名的正面典型,而作为把他提前四年送进诏狱的,这时候杨信的感觉还是很怪异的,不过就像他对徐鸿儒说的,英雄也罢野心家也罢,挡了他路的都得死。杨涟就算真是什么铁骨铮铮,既然已经是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那就必须毫不留情的一脚踢开,这可不是什么表现正义感的时候,这是政治斗争,血淋淋的政治斗争。
  杨涟这批人不倒下,他怎么冉冉升起?
  这帮人如果不倒下,那估计就该轮到他倒下了。
  不过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这个杨涟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他如果不招供,那么锦衣卫是无法单凭王安的口供给他定罪的,他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斩首示众的,作为泰昌临死前钦点的顾命大臣之一,杀他必须得有充足的证据,而且还得他认罪才行。事实上这一点几乎不可能,但好在锦衣卫也没有什么羁押期限,如果天启不下旨放人,他就得一直待在诏狱,而天启放不放人,则取决于东林党能在这件事情上给皇帝制造多大压力……
  “汪兄,请留步!”
  杨信看着五十米外,一个正在转身融入黑暗的背影喊道。
  后者却迅速融入黑暗。
  “汪兄,你以为你能逃的了?”
  杨信说道。
  那些看热闹的人立刻转头,就在同时田尔耕一挥手,那些锦衣卫立刻分开人群冲过去,而那人也很干脆地停下了,然后缓缓转过头。
  “杨同知,你是在说我吗?”
  他说道。
  “国子监生员汪文言?”
  田尔耕说道。
  “正是!”
  汪文言坦然说道。
  “拿下!”
  田尔耕随即拿出一份驾贴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