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更强(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357

  崔广摇头否认,他身后的随从却壮着胆子说道:“大王,崔大夫挨打了,是被西楚贼军乱棍打出的中军营地。”
  项康一听大惊,忙又追问崔广的身体情况,又问是谁下的命令把崔广乱棍打出西楚军营地,崔广则强忍着身上疼痛笑道:“多谢大王关心,只是一点皮外伤,也怪老朽说话太过直接,不够婉转,激怒了大王你的堂兄项冠将军,所以他才让人把老朽打出中军营地。”
  项康听了无奈,只能是赶紧替自家兄弟向崔广谢了罪,亲自把崔广搀回中军大帐休息,然后赶紧命令军医来给崔广检查伤势,崔广再次摆手表示不必,接着说道:“大王,还是先说正事吧,老朽无能,见到周殷之后,因为项冠将军始终都守侯在旁,表现得还十分强硬,所以很多话老朽都不便直说,只能是对周殷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也看出周殷确实有些动摇,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让他下定决心,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回,让大王你失望了。”
  言罢,崔广才把见到周殷的详细经过对项康等人仔细说了,尤其介绍了周殷虽然极力掩饰,但神情依然还是明显有些动摇,还有项冠的神情亢备,明显对汉军敌意即深,还把项康写给他的亲笔书信当面扯了一个粉碎,并且当面大骂项康麾下将士杀害项睢的事,发誓要为项睢报仇雪恨。
  项康一直没有说话,还是在崔广把情况全部介绍完了之后,项康才十分无奈的叹道:“看来项冠阿兄真的是恨我恨到了极点啊,我和他之间的手足相残,也是注定避免不了了。”
  “谁叫你当初故意把他派回彭城?”旁边的知情人陈平和张良等人一起在心里嘀咕,暗道:“你嫌自家兄弟留在身边碍手碍脚,不方便你和项羽翻脸自立为王,故意把他派回彭城,现在你又这么兴旺发达,你的堂兄弟们能不恨你眼红你?”
  “大王,应该还有机会。”崔广又说道:“以周殷的动摇反应,只要我们能够想个什么办法,找到机会让我们的使者和周殷私下见面,单独对他说明利害关系,应该有很大希望把他策反过来。”
  项康揪着自己嘴唇上的稀疏胡须盘算,片刻后才说道:“恐怕很难,我们擅长策反劝降是出了名的,周殷的动摇反应,我阿兄项冠也未必看不出来,为了防范万一,我阿兄肯定会盯紧了周殷匹夫,我们的使者恐怕很难有机会和周殷单独见面。”
  “就算是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恐怕也很难让周殷下定决心。”之前在这件事上没有表态的张良也站出来泼冷水,说道:“我们劝降周殷的最大指望,不过是因为他在赵国战场上屡战屡败,让西楚贼军损失惨重,回去项羽绝对不会轻饶了他。但周殷也一定会这么考虑,如果他能将功赎罪,带着西楚贼军的余部坚持到项羽率领援军赶到,那么项羽不但不会杀他,说不定还有可能会让他继续统兵,继续独当一面。只要他还抱着这样的侥幸心思,我们的使者就算找到机会单独对他劝降,也很难有把握让他彻底下定这个决心。”
  “毕竟,大王你只是答应把周殷封为县侯,赐邑千户。”张良又补充道:“周殷匹夫也一定会这么想,如果他还能够继续统领西楚贼军,将来项羽一旦取胜,给他的赏赐,绝对不止这些。”
  项康十分无奈的点头,也不得不承认自军使者就算找到机会单独劝降,也未必能够促使希望尚存的周殷下定这个投降决心。稍微盘算了片刻后,项康只能是改口说道:“看来只能是以攻代劝了,让我们的军队稍微休整一下,然后集中兵力,优先攻打西楚贼军的营地,既引诱野战不行的齐国贼军出营交战,也逼迫周殷匹夫在走投无路之下,向赵国贼军的张耳、甘公和刘间这些人学习,在最后关头选择向我们投降。”
  “大王打算就此放弃了?”之前提议招降周殷的陈平开口,微笑说道:“臣下认为,既然周殷匹夫已经明显动摇,那我们只需要在背后再推他一把,未必没有希望达成我们的招降目的啊。”
  “陈平先生还有什么妙计?”项康赶紧问道。
  “臣下是还有一个办法。”陈平坦然回答,又更加坦然的说道:“但是臣下必须有言在先,此计太过阴损,极有可能让大王你的堂兄项冠将军陷入险境,甚至还有性命之忧,所以是否施展此计,还得先请大王下定决心,准备冒上痛失骨肉手足的风险。”
  项康隐约明白了陈平的意思,神情也明显开始犹豫,许久后才说道:“当年赵惠文王为了赵国不致分裂,不惜饿死他的亲生父亲赵武灵王,始皇帝嬴政为了一统天下,可以囚死他的生母,杀死他的弟弟成蛟,为了尽快让天下苍生重归太平,让本王的子民黔首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受战火荼毒之苦,本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陈平先生,请说吧。”
  “会找借口,够冠冕堂皇的。”先在心里赞了一句项康的虚伪无耻,陈平这才缓缓道出他的阴损计划,一条连项康和张良听了都难免有些毛骨悚然的卑鄙毒计……
第三百九十二章
项羽信使
  和项康担心的一样,项冠果然已经在暗中盯紧了西楚军的北线兵团主帅周殷,原因也不是别的,一是项康和汉军在劝降和策反这些方面名声奇臭,可谓是劣迹斑斑,前科累累,让项冠不得不防,二是项冠确实已经对周殷生出了疑心,怀疑周殷已经开始动摇。
  项冠对周殷生出疑心的时间,其实比项康估计的还要早上不少,早在巨鹿大战开打之前,项康尝试性的遣使寄书,向周殷说明利害关系,同样看到了大部分书信内容的项冠就已经心生警觉,担心周殷害怕将来无法向项羽交代,真的会生出异心。
  再紧接着,巨鹿大战期间,项康乘着态度强硬的项冠领兵出营的机会,再次派遣使者与周殷联系,还写了亲笔信许下重诺劝周殷率军投降,事后不但有人向项冠打了小报告,项冠还从周殷手里讨得了项康的亲笔书信查看内容,更因为周殷没有主动告诉自己这一情况,对周殷的疑心更增,更加怀疑周殷真正的态度立场。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商山老头崔广亲赴西楚军营地劝降时,周殷流露出来的动摇神情,当然也没有能瞒过项冠的眼睛,让项冠的心中益发肯定,“周殷这个匹夫恐怕真的动摇了,我如果不小心防着点,让汉贼避开我直接和周殷匹夫取得了联系,后果恐怕就会不堪设想。”
  也正因为如此,粗暴撵走了商山老头崔广之后,项冠除了对症下药,明白告诉周殷说将来见到了项羽后会和他共同领罪之外,又暗中加紧了对周殷的秘密监视,同时利用自己在西楚军队里的影响力,在西楚军大营的各门守军之中都安插了眼线,交代说只要发现有可疑人物进营,或者是试图与周殷取得联系,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自己报告。
  或许是为了证明项冠的担心不是在杞人忧天吧,赶走了崔广才过去一天,到了第三天的接近清晨时,项冠还在自己的寝帐里睡觉的时候,亲兵就突然把他摇醒,语气焦急的说道:“项将军,快醒醒,南门急报,刚才有人进了我们的营地,还被直接领去中军营地拜见大司马。”
  亲兵的话让项冠猛然清醒,赶紧掀开寝衣坐起后,项冠立即问道:“知不知道来人的身份?有没有说为了什么要见大司马?”
  “回禀项将军,听说是我们大王派来的信使,给大司马带来了我们大王的命令,所以就被马上领去和大司马见面了。”
  亲兵的回答让项冠先是无比意外,继而又是大喜过望,立即欢呼着从榻上跳起,“终于和阿兄取得联系了,快,马上帮我换衣服,我要马上去看到底什么情况。我们的援军是不是要到了?”
  在亲兵的帮助下,手忙脚乱的换好衣服,项冠连脸都来不及洗,立即就飞奔来西楚军的中军营地查看情况,还不经通报就直接冲进了周殷的中军帅帐,结果一看果然,中军大帐之中,确实正有一名寻常百姓打扮的男子,正在和周殷说着什么。见项冠进来后,那名男子还立即向项冠下拜行礼,操着一口地道的彭城口音恭敬说道:“西楚王帐下执戟郎中谭双,见过项冠将军。”
  粗略看了一眼那个自称是项羽帐下郎中的谭双,虽然觉得十分眼生,似乎从来没有见过,项冠却根本没有在乎这样的细节,只是挥手飞快说道:“不必多礼了,快起来吧,我们的援军到那里了?什么时候能到巨鹿?”
  “回禀项将军,大王亲自统领的援军,目前还在集结之中,暂时还不能确认抵达巨鹿的日期。”谭双模样老实的回答,又赶紧补充道:“不过请将军放心,估算日期,就在这一两天之后,我们从彭城北上的主力军队,就能赶到鲁县与我们大王会合了。另外我们的粮草军需也已经在济北和薛郡就地征调得差不多了,济北王也在平原津为我们准备了足够的渡船,所以只要我们的援军集结完毕,最多十天时间,我们大王就能带着援军赶到巨鹿。”
  “这么说,我们最少还得坚持十天左右的时间。”
  项冠的眉头有些微皱,颇有些担心西楚军的增援到来有些过晚,然后又赶紧问起谭双是否有带来项羽的书信,然后帅位上的周殷才刚亮出自己还在观看的项羽书信,项冠就极不客气的冲了上来接过展开细看,也马上一眼认出,书信上的签名,确实是项羽亲笔所写,印章也是项羽的西楚王印章。
  项羽的书信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大概介绍了西楚军目前的情况,说是因为彭越军捣乱和西楚文武大部叛变,西楚军的腹地情况目前十分混乱,他没有办法迅速集结起援军立即赶来巨鹿增援,所以只能是让周殷领着西楚军和赵齐军队全力坚守,耐心等待他的援军抵达。同时项羽又习惯性的狂妄叫嚣,说是只要他率领的西楚军精锐主力一到,绝对可以马上把汉军两大兵团全部杀得干干净净,叫西楚军北线兵团不必有任何的担心,只管耐心等他来收拾汉贼就行。
  还是在把项羽的书信仔细重新看完了一遍之后,项冠才把书信递还给周殷,然后强装出一幅轻松神态,说道:“大司马,现在可以放心了吧?最多十天时间,我们最多只需要再坚守十天时间,我们大王的援军就可以到了。”
  “问题是,汉贼的攻势如此猛烈,才一天时间就拿下了巨鹿城,我们有没有把握撑过这十天时间?还有,汉贼已经提前分兵驻守在东武城,掐住了我们援军的粮道,这个要命问题又如何解决?”
  周殷心中嘀咕,脸上却强笑道:“这还用问?当然可以放心了,只要大王的援军一到,我们不但马上可以转危为安,还肯定有机会反败为胜,本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正是如此。”项冠满意点头,又提议道:“大司马,依末将之见,我们最好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公诸于众,告诉我们营地里的所有将士,也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齐国军队,这样我们的将士和齐国军队就更有信心坚守下去了。”
  周殷一口答应,还当着项冠的面,立即安排自己的帐中卫士赶赴各营散播消息,宣称说项羽的救兵在十天之内必然赶到,同时派人与齐国军队联系,把这个情况也告诉给田部等人。项冠则又想谭双问起项羽的近来情况,谭双对答如流,说项羽近来身体倒是很好,就是因为战事不是十分顺利,脾气有些不太好,熟悉项羽性格的项冠也毫不奇怪。
  再接着,还是在卫士把早饭送到了周殷面前时,项冠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便索性在中军大帐里和周殷一起吃了一顿早饭,立了大功的谭双则被周殷的卫士领到了其他的军帐吃饭休息不提。
  虽说多少有些失望援军的到来过晚,可是能够与项羽的使者取得联系,毕竟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告辞离开周殷身边时,项冠的脸上还是挂满了久违的笑容,也多少看到了一些反败为胜的希望。然而让项冠意外的是,他回到自己的营地没过多久,亲兵就进帐禀报道:“启禀将军,那个替我们大王送信的执戟郎中谭双来了,说是有重要的机密大事,要向将军你当面呈报。”
  “重要的机密大事?”项冠心中一凛,忙喝道:“快,把他带进来。”
  依照项冠的命令,不一刻,刚刚才和项冠见过面的项羽卫士谭双,就再一次被领到了项冠的面前,恭敬行礼过后,项冠问起他有什么机密大事要向自己禀报时,谭双还先看了看项冠的左右,十分小心的问道:“敢问项将军,在这里说话方便不?”
  项冠明白谭双的意思,忙说道:“用不着担心,这里都是本将军的心腹,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谭双答应,然后说了一声请将军恕罪,这才脱下自己的外衣,撕开后摆的夹层,从夹层中取出了两道带着汗水味和马腥味的白绢,双手呈到项冠的面前,沉声说道:“项将军,这是大王给你的书信,请你过目。”
  见此情景,项冠当然明白项羽的书信肯定非同小可,赶紧亲自上前接过,展开观看时,却见一道白绢上是项羽亲笔所写的书信,再细看内容时,项冠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原来项羽在书信之上,竟然是这么亲笔写道:
  “项冠吾弟,赵地之事,我已尽知,周殷匹夫怯懦无能,丧师辱国,致使我无数西楚将士葬身沙场,项睢阿弟不幸战死,罪无可恕。我料此獠惧怕西楚国法,定然会生出异心,乃至生出降汉叛楚之念,万望冠弟小心提防,切不可让该獠勾结汉贼,葬送我余下的西楚将士及尚可挽救的赵地局面。倘若冠弟发现异常,万万不可犹豫,必须立即抢先动手,斩杀周殷匹夫及其党羽,接管军队兵权,坚守险要待我来援!兄,项羽。”
  除了这道书信之外,项羽还附上了一道自己的亲笔手令,让项冠在必要时刻拿着自己的手令斩杀周殷,接管西楚军北线兵团,并且准许项冠随意处置不肯服从命令的西楚军文武士卒。
  反复把项羽的书信和手令看完,项冠先是把书信和手令小心折好藏入怀中,然后才向谭双说道:“你做得很好,等见到了我们大王,我会替你向大王请功的。回去休息吧,记住,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还给我也带来了大王的书信。”
  项冠低估了周殷对军队的控制能力,事实上,谭双才刚把项羽的书信送到项冠的面前时,项羽卫士谭双过来与项冠见面的情况,就已经被人报告到了周殷的面前。结果周殷听了也马上心中起疑,暗道:“大王的卫士郎中,这么辛苦才把书信命令送到我的营地里,不放下心来好生休息,这么急着去见项冠干什么?”
  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逻辑,仅仅只是稍一盘算,周殷就猜到了这件事最大的可能,心道:“该不会是背着我给项冠传达什么密令吧?给项冠暗中传令,却不想让我知道,事情肯定和我有关,看来我必须得更加防着项冠这个小竖子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周殷对项冠生出疑的时候,另外一位声名显赫的商山老头周术,也领着几个从人乘坐华丽彩车来到了齐国军队的大营门外,向齐军士卒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来历,请求入营与齐国军队的主帅田部当面说话。
  商山四老头在士人中的声望确实显赫,即便是远隔千里,齐军主帅田部也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再加上自古就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规矩,田部便不但没有拒绝与周术见面,还亲自来到了中军营地的门前迎接周术,十分客气的把周术请进了中军大帐落坐。
  投桃报李,周术当然也把田部尊敬长辈的美德狠狠夸奖了一番,还称赞了几句田部的治军得力,用兵有方,统领着齐国军队以偏师身份楞是打出了主力表现,最后才突然话风一转,说道:“上将军,老朽也不能过多占用你的时间,直接说吧,老朽此来,是奉了我们汉王之令,来劝贵军与我们汉军化干戈为玉帛,主动撤离巨鹿战场返回齐国。倘若上将军能够答应,我们汉王不但会正式承认你们齐王为齐地之主,还会出动大军,帮助贵国抵御西楚贼军的进攻。”
  “周大夫恕罪,这么重大的事,不是晚辈能够以臣子身份所能决定。”田部很有礼貌的回答道:“必须要请周大夫亲赴临淄,与我们齐王当面商谈,待我们大王做出了决定,晚辈才能奉命行事。”
  “上将军真是直爽人,说话果然直接。”周术又赞了一句,然后点头说道:“不错,事关贵国立场,这样的事确实要请齐王亲自决断。不过……。”
  故意拖长了尾音后,周术突然话风一转,微笑说道:“不过上将军,如果你能接受我们汉王的册封,取代田假成为齐地之主,那岂不是就能以齐王的身份,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了?”
  周术的话还没有说完,田部的脸色就已经变了,冷哼道:“甪里先生,晚辈敬你年高望重,声名远播,才对你以礼相待,但晚辈是真没有想到,先生此来,竟然是为了劝晚辈行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禽兽之事!”
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楚军内奸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老成了精,田部的勃然变色当然没能吓住商山四老头之一的甪里先生周术,相反的,周老头脸上的笑容还更加亲切和蔼,微笑说道:“上将军,老朽就不明白了,劝你接受我们汉王的册封,成为齐地之主,如何算是不忠不孝,又如何算是不仁不义了?”
  “你让本将军背叛王上,欺君忘恩,接受你们汉贼册封的王位,难道不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禽兽之事?”田部愤怒问道。
  “上将军,那老朽就更不明白了。”周老头慢条斯理的追问道:“如果这也算是背叛王上,欺君忘恩,那么当初田假背叛齐王田市,接受项羽册封,取代田市成为齐王,算不算是背叛王上,欺君忘恩的禽兽之事?”
  田部顿时语塞,也真的找不出话来反驳周老头,因为田部所效忠的现在的齐王田假,在反秦大战期间,不过只是当时的齐王田市派来巨鹿战场增援赵国的一名齐国将领,因为站对了位置,获得了项羽的赏识,然后齐王田市和齐相田荣又因为反对项羽被西楚军所灭,田假这才被项羽封为了齐王,所以严格的说得起来,田假也是靠着出卖齐王才获得的王位。
  “上将军,范水模山,既然田假率先开了这样的头,你效仿于他又有何不可?”
  周老头趁热打铁,又说道:“况且田假这个齐王,是否得齐地民心,上将军你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项羽伐齐之时,坑埋俘虏,滥杀无辜,纵容士卒奸淫民女,劫掠钱财,齐地子民无不深恨西楚入骨,田假身为齐人,齐国王室后裔,不思为齐民报仇,相反还接受项羽册封,统领齐国军队为西楚贼军助纣为虐,试问齐地的黔首子民,如何可能认同田假?又如何可能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为齐王?”
  “既然如此,上将军你何不乘此机会顺天应人,接受我们汉王的册封,取代田假成为齐王?”周老头接着说道:“然后统领齐国军队杀回齐地,拨乱反正,驱逐不得民心的伪王田假,为饱受西楚荼毒的齐地子民报仇血恨,重建齐国的社稷宗庙,还齐地黔首以安居乐业?”
  周老头这些话如果用在其他的野心家身上,可能倒是会有不小的效果,然而很可惜,田部却偏偏是个没有多少野心的人,既有家眷老小在临淄充当人质,又深知自己的威望难以服众,军中诸将绝对不可能跟着自己造反称王,所以田部不但拒绝收下周老头随后呈上的项康书信,还大喝道:“住口!少在本将军面前花言巧语!我主齐王是被西楚王册封的不假,但是我主能够成为齐王,也是因为他的率军反秦之功!劳苦功高,受封齐王名正言顺,理所当然!”
  喝罢,田部又一挥手说道:“周大夫,时间不早了,本将军不想和你继续废话,请回吧!回去告诉项康逆贼,就说我田部顶天立地,对我们齐王忠心不二,绝对不会贪图他册封的什么所谓齐王!他既要战,只管出兵来攻,想要我田部背主忘恩,屈膝投降,他是在白日做梦!”
  “上将军真乃忠臣也!老朽钦佩之至!”周老头颇是发自肺腑的称赞了一句,又说道:“不过上将军,老朽却还是为你感到可惜,原因有二,一是我们汉王确实非常欣赏于你,是真心实意希望你能够易帜归降。二是上将军你虽然忠心可嘉,但是其他的人却并不和你一样。所以老朽可以断定,不出数日,上将军你一定会后悔没有接受我们汉王的好意。”
  “其他的人并不和本将军一样?什么意思?”田部生出警觉。
  “上将恕罪,具体什么情况,老朽现在还不能告诉于你。”周老头卖了一个关子,微笑说道:“总之不出数日,与上将军你并肩作战的西楚军中,必然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巨变,还注定是对上将军你和齐国军队绝对不利的巨变,到了那个时候,还望上将军不要感到吃惊。”
  “你究竟想说什么?”田部益发警惕,追问道:“西楚军会发生什么巨变?”
  “告诉上将军你一些情况也无妨。”周老头满脸的有恃无恐,微笑说道:“上将军你对齐王忠心,可是在西楚军中,却有人不象上将军你这么顽固不化,我们汉军拿下西楚军营地其实已经是易如反掌!到时候西楚军余部彻底覆灭,上将军你不但更加孤立无援,高地之险,也将荡然无存,所以老夫可以断言,届时上将军你必然后悔莫及!”
  放出了这样的狂言后,周老头站起身来,拱手说道:“上将军,老朽只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你再想一想吧,可以明白告诉你,我们汉军下一步会先打西楚贼军的营地,然后再出兵攻打你的营地,在那个期间,你还有后悔补救的余地,请仔细想一想吧,也准备着亲眼看一看,什么才叫做知时务、明进退的正确选择。告辞。”
  言罢,周老头抬步就往外走,和他话不投机的田部当然也没挽留,只是转动着眼珠子心中盘算,暗道:“这老匹夫话里的意思,应该是西楚军那边已经有人叛变,准备着里应外合帮着汉贼拿下西楚贼军的营地,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就麻烦了,西楚军一旦完蛋,汉贼军队拿下西楚军的营地,让我们失去居高临下的优势,我们又彻底孤立无援,这仗就根本没有办法打了。”
  奸恶之徒把持的汉军决策层在用计方面永远考虑得无比周全,因为周老头是乘坐着华丽彩车大模大样出使齐军营地缘故,周老头离开齐军营地没过多少时间,西楚军那边就派来了使者,当面向田部打听汉军来和他联络的情况目的,田部则没有任何必要隐瞒,当然把情况直接告诉给了西楚军使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