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精校)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听到这话,理查·考夫曼脸上的笑容反而是隐藏到了眼底,表情顿时认真严肃起来。他知道,在知道了角色是一个五十岁的大叔,并且是配角之后,埃文·贝尔依旧选择了尝试听听看剧本,这就是理查·考夫曼的一大进步了。
其实退一万步来讲,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上一辈子的“改编剧本”这个角色就不是埃文·贝尔的,另有其人,一样发挥出色;就算是这一辈子,比埃文·贝尔出色的演员大把大把,更何况年龄合适、演技出色的演员也数不胜数,一样不是非埃文·贝尔不可的。
但理查·考夫曼选择了埃文·贝尔,不仅有口碑在前,也对埃文·贝尔这名演员做了研究,是经过缜密思考之后才下了决定,对埃文·贝尔发出了邀请。这可以叫做第一人选,能够成功自然最好,不能的话,理查·考夫曼心中自然还有第二、第三人选。所以,理查·考夫曼还是会认真地说服埃文·贝尔,希望能够让第一人选顺利出演!
由于在这之前,埃文·贝尔并没有看过“改编剧本”这部电影,就连相关影评也未曾阅读过,对这部电影的了解可以说是无限趋近于无知的,所以,理查·考夫曼在对剧本进行阐述的时候,埃文·贝尔听得很认真。听剧本的原创者进行讲解,和自己阅读进行理解不同,还可以从编剧的角度、语气重点、陈述推进的方法中对这个剧本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作为一名演员,懂得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剧本和角色进行理解,也是一门必修课。
其实“改编剧本”这个剧本的故事并不复杂。
苏珊·奥尔琳写了一本小说,“兰花窃贼”,描述的是“兰花窃贼”约翰·拉罗歇和另外三个西米诺印第安人计划克隆一种稀有的兰花,牟取暴利的故事。这是电影的一条主线。
编剧查理·考夫曼——不错,这部电影的主要角色名字就和编剧查理·考夫曼一模一样,让许多人猜想这个故事是否和查理·考夫曼的创作过程有关,在给埃文·贝尔描述故事之时,这位书生气浓郁的鬼才笑而不谈,不过眼底的神情却给予埃文·贝尔了一种“肯定”的感觉。剧中的查理·考夫曼和他的孪生兄弟唐纳德·考夫曼,计划将“兰花窃贼”改编成为电影,这是电影的另一条主线。
查理·考夫曼为了改编剧本,来到了纽约寻求苏珊·奥尔琳的帮助。查理的人生因为改编剧本的过程而变得越来越古怪,他和唐纳德相互嫉妒,好像一对分裂的人格。而苏珊·奥尔琳却似乎在她小说的主人公约翰·拉罗歇身上找到了她期望已久的激情。
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开始产生奇异的冲撞。当一个编剧改编一部小说的企图被变成电影,就是这部电影的出发点了。
听完查理·考夫曼的描述,埃文·贝尔对于男主角倒是多了一分兴趣,这个角色需要一个人分饰两角,绝对是一大挑战。不过埃文·贝尔也知道自己目前演技还在学习中,单单演好一个角色就需要耗费他的全部精力了,更不要说在一部电影里分饰两角色。在这一点上,埃文·贝尔很有自知之明。
所以,埃文·贝尔只是在脑海里略微品味了一番,就直接把注意力放到了配角约翰·拉罗歇身上,这也是理查·考夫曼希望埃文·贝尔挑战的角色。
“拉罗歇是一个什么样的痞子?”埃文·贝尔问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等于没有问,因为空泛得无法想象,也是接下这个角色的演员所需要构思的问题。但埃文·贝尔如此问,主要是想知道,在编剧查理·考夫曼心中,对这个角色的基本定位是什么。
“贫穷、潦倒、小偷、流氓、不折手段,准确来说就是个小小的坏蛋,没有做什么大坏事,但偷鸡摸狗的事没有少干。”查理·考夫曼简单地描述中,用一系列的形容词,将这个角色的形象勾勒出来,“对了,他在一场车祸中丢失了他的门牙,不过他可没有钱支付牙医的费用去补牙。”
伴随着查理·考夫曼的描述,埃文·贝尔在脑海里一点点将约翰·拉罗歇这个人物塑造了出来。也许头发乱糟糟的,许久未曾打理,一件脏兮兮的T恤加牛仔裤就是全身的家当;额头和眼角的皱纹不仅凸显了年龄,也是年轮留下的印记;漏风的牙齿让他在谈话时时常遭受别人嘲笑,但他绝对不会吝啬用自己的拳头给这些人一点教训;不务正业,不想着好好挣钱,只想着利用旁门左道大挣一笔。这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物,正如埃文·贝尔在布鲁克林见到的无数邻居一般。
当这个角色在埃文·贝尔脑海里勾勒出来时,他不由笑喷了出来。这个形象,距离他真的是太远太远了。“白夜追凶”之中的威尔·多莫睿智、风度翩翩,是一个可敬的正面形象;而这一次,虽然不是罪大恶极的坏人,但也显然不是什么好形象。
如果将这个形象套上自己的脸,埃文·贝尔不得不感叹,查理·考夫曼敏锐的观察力。其实,在埃文·贝尔小时候,这样的形象也不是没有过。和泰迪·贝尔一起在街角打架时,挂着一行鼻血,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狼狈不堪,这是很常有的事。不过两兄弟知道如此回去会让凯瑟琳·贝尔担心,所以总是偷偷摸摸地在街角打理好再回家。可惜,鼻青脸肿的形象即使打理得再好,也依旧一下就被凯瑟琳·贝尔看出来。
埃文·贝尔性格之中的痞气,不仅是放荡不羁、潇洒自由的气质,也是小时候街头养出来的气息。没有想到,查理·考夫曼居然能够看穿这一点,让现在媒体公认的贵公子埃文·贝尔出演这个痞子的角色。
查理·考夫曼做出这个决定,他也是经过方方面面考量的。
懂得将角色的特色展现出来,同时又不丢失自己的特点,这才是演员最宝贵的财富。在“白夜追凶”之中,埃文·贝尔身上优雅贵气的气质其实是不适合威尔·多莫这个角色的,但埃文·贝尔巧妙地将身上从容、沉稳的气场融合到了角色里,塑造出了一个老道狡猾、却又处于自己挣扎的警察形象,这才是埃文·贝尔最出色的地方。同时,这也是查理·考夫曼选择埃文·贝尔的根本原因。
从埃文·贝尔的经历来看,童年的艰苦、独立音乐人的艰辛,在他身上的草根气息其实是十分清晰的,而这个常常带着痞子般笑容的少年显然拥有坏小子的气质,查理·考夫曼就希望挖掘出埃文·贝尔身上草根、痞子的一面,再加上深邃眼神里的沧桑感和历练感,就是查理·考夫曼所期待的约翰·拉罗歇了。当然,剧本之中,约翰·拉罗歇和女主角苏珊·奥尔琳还必须产生火花,这就需要看埃文·贝尔的发挥了。
查理·考夫曼今天找上埃文·贝尔,让下周才满十九岁的埃文·贝尔出演五十岁的盗贼,虽然疯狂到让人直接飙粗口,但查理·考夫曼却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莽撞上门。
埃文·贝尔不知道查理·考夫曼的考虑,但他却有自己的想法。
埃文·贝尔想起了两位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在“时时刻刻”中牺牲了自己的美貌,而查理兹·塞隆在“女魔头”之中更是完全“毁”了自己,让所有观众都没有认出这位美艳的模特,结果,两位女演员都获得了学院派的青睐,拿下了奥斯卡影后小金人。
倒不是说牺牲形象,演技就会飙升。准确来说,应该是抛弃了既有的形象,取得了自己的突破,从而在演技上光芒万丈。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你根本没有认出那个角色是我。”这句话是来自埃文·贝尔的好友,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埃文·贝尔也十分喜欢,从他目前接的三个角色来看,就知道埃文·贝尔十分热衷于打破自己的既定形象,挑战新事物。
约翰·拉罗歇绝对是埃文·贝尔从影以来,最大的挑战,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功,亦或者是演技、表现力,都将超越威尔·多莫,让埃文·贝尔再次挑战自己的极限。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考夫曼先生,不知道这部电影准备什么时候开拍呢?拍摄的时间目前又是如何计划的?”埃文·贝尔的提问,让查理·考夫曼立刻面露喜色,这句话无疑就意味着事情成了!
拒绝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选择查理·考夫曼,这有点儿奇怪,但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但是拒绝“逍遥法外”的男主角,选择“改编剧本”的男配角,而且还是一个五十岁的糟老头,这就十分古怪了。
但泰迪·贝尔不在意,查理·考夫曼不在乎,而做出决定的埃文·贝尔,更是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第215章
再改档期
事实上,埃文·贝尔提出问题时,并不是同意接下“改编剧本”了,只是表示出了兴趣,如果档期不对的话,他还是会和拒绝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样,拒绝查理·考夫曼的。
当查理·考夫曼听完埃文·贝尔的这个解释时,真的是哑口无言了。
“我这学期学业真的很忙,也很重要。”埃文·贝尔是认真的,他现在还在选修基础心理学,为了明年带大一的基础心理做准备。学校的生活,即使在忙碌,埃文·贝尔也可以处理得过来,甚至还有时间去击剑俱乐部消遣消遣。但是,如果抛下学业,离开波士顿去拍戏了,埃文·贝尔就没有办法兼顾了。而这学期,是属于学校的。
查理·考夫曼虽然吃惊,但也算是亲身体验了埃文·贝尔的个性,“目前定于十二月十五日开机,拍摄时间估计要到一月底,不过你的戏份不算多,也许一月中旬就可以结束了。”这就是配角和主角的区别,埃文·贝尔的拍摄时间显然短了许多。
埃文·贝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在茶几上的日历里查了查这学期的课程安排,最后才给出了答案,“看来时间没有太大问题。”这学期的期末周就是十二月的第二周,不出意外,十五日之前是可以结束一切的。
查理·考夫曼这才松了一口气。
距离“白夜追凶”杀青,已经过去五个月了,埃文·贝尔的第四部作品又以略显诡异的节奏,拍板决定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好消息也传了过来。
完成后期制作的“白夜追凶”,将于十二月初投入宣传期,上映时间虽然还未正式确定,但不出意外的话,会在2002年的五月底首映。六月份就是硝烟弥漫的暑期档,赶在五月底上映,“白夜追凶”也算是打响暑期档的前哨战了。
第二个好消息,自然就是关于近一年都没有任何消息的“狙击电话亭”了。由于一直在进行后期剪辑制作,所以整个制作组封锁了所有消息,让这部当初在纽约街头制造了不少话题的电影彻底消失在大家的记忆里。
事实上,二十世纪福克斯如此做法,主要是防止真正的狙击手提前曝光,只有将悬念保持到首映时的最后一刻,才能为电影制造最大的噱头和经济效益。所以,就算是通知泰迪·贝尔电影的最新计划,也只是简单地说电影从明年四月份会开始投入前期造势,目前初步预定在明年的秋季档上映,至于是十月还是十一月,暂时还没有定论。
上映时间究竟是没有定论,还是已经有了决定却依旧处于保密状态,泰迪·贝尔和埃文·贝尔也无从得知。
但是,第二条消息却让埃文·贝尔想起了一件事,上一辈子,“狙击电话亭”似乎是在2003年上映的,2002年的十月、十一月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导致二十世纪福克斯推迟了电影的上映。
直接结果就是,幕后狙击手基弗·萨瑟兰在电影首映之前,被提前暴露了,这条新闻埃文·贝尔记得很清楚,还和宿舍的人讨论了一番。不过埃文·贝尔之后看DVD时又是许久之后了,对这条新闻记忆也不深刻,影响并不大,一直到结局出现时才想起之前媒体的暴露。
“狙击电话亭”最大的悬念:谁是幕后狙击手,居然被提前暴露了,这也导致人们的好奇心和电影的悬念感大大降低,这对于票房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如果,如果“狙击电话亭”能够按照原计划的时间上映,保持悬念的话,这部电影的成绩是否会更加出色呢?亦或者在原计划上映时间里遇到了其他强劲对手,成绩反而更加低迷呢?
埃文·贝尔不由想到了不久之前公映的“死亡幻觉”。
虽然同样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但这一次却大大的不同,如果埃文·贝尔去说服乔·舒马赫提前上映,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否会买账就两说了。毕竟,“狙击电话亭”不同于“死亡幻觉”,二十世纪福克斯对“狙击电话亭”的票房可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不然这一年也不会一直封锁信息了,而且对于明年的宣传计划也如此小心谨慎。所以,修改首映时间,肯定是一个大手术。
再者,埃文·贝尔也记不清楚上一辈子“狙击电话亭”的放映时间是什么时候了,而那个导致电影推迟上映的大事件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也一点记忆都没有了,十月、十一月都是埃文·贝尔脑海里朦胧的一个数字而已,他也没有办法确定。不像全世界都闻名的九月十一日那般清晰深刻。
那么,要不要告诉乔·舒马赫呢?或者说,要不要建议二十世纪福克斯提前电影的放映时间呢?
埃文·贝尔这一次没有犹豫太久,上次“死亡幻觉”提前放映的事,埃文·贝尔就想清楚了。他的两世为人,不是万能的,他可以改变部分事实,但有的事却是无法改变的。比如“流行偶像”最后还是由弗里曼特尔媒体来制作了,就是如此。
所以,就算埃文·贝尔告诉了乔·舒马赫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自己的想法:希望将“狙击电话亭”提前上映,他们也不见得就会采纳。
埃文·贝尔当下就给乔·舒马赫去了一个电话,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特别的理由,只是单纯地觉得,九月份会是一个适合电影的月份。既然记不清楚十月、十一月的具体时间,干脆就提前到九月份好了。
乔·舒马赫在电话里的回答是,“你疯了吗?电影上映的时间自然有别人去操心,这是一个繁琐的制定过程。”潜台词就是,少管闲事。
埃文·贝尔尽了自己的努力,剩下的事他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反正,就算首映时间没有做出调整,“狙击电话亭”是一部出色作品的事实也不会被改变。
事实上,乔·舒马赫当时的确没有放在心上,发行、宣传的事,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专业的公司是有自己考量的,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插手。
不过,三天之后,不知为何,乔·舒马赫又想起了埃文·贝尔的这个提案。从“狙击电话亭”十二天的合作过程来看,乔·舒马赫知道埃文·贝尔说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之辈,特别是正事上。这一次主动来电话对电影的首映时间提意见,应该不是说笑的恶作剧才对。
想到这里,乔·舒马赫给二十世纪福克斯去了一个电话:埃文·贝尔觉得将首映式提到九月份比较合适。
这一次,和当初“死亡幻觉”一样,没有任何理由,埃文·贝尔就说希望提前放映。后来有人去问埃文·贝尔,他也只是回答说“直觉”。当时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工作人员也是一笑而过。
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次,就得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重视,亲自给埃文·贝尔去了一个电话。结果埃文·贝尔也是说了一堆废话,觉得十月、十一月的感恩节、万圣节档期虽然不错,但直觉告诉他,提前一些对电影更好。
信,还是不信。
信,埃文·贝尔就是一个电影发行的门外汉,而且还是虚无缥缈的“直觉”告诉他的。
不信,“死亡幻觉”的事怎么说,如果按照原计划九月十四日上映,那就真的是一场灾难,估计二十世纪福克斯最后也会不得已地更改档期吧。
二十世纪福克斯是一家大公司,“狙击电话亭”也不是“死亡幻觉”这样根本没有打算捞票房的独立电影,所以二十世纪福克斯因为埃文·贝尔所谓的直觉,专门开会重新对“狙击电话亭”首映时间进行了讨论。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狙击电话亭”首映档期提前到九月份,具体时间经过重新打探和分析之后再决定。一部电影的首映时间,首先有档期的问题,暑期档、圣诞节档、万圣节档等等;其次有竞争对手的问题,同期上映是否有同类题材的电影上映,竞争力如何;再次有宣传的问题,如何对电影进行铺垫宣传。首映时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牵扯的问题有很多细节。
因为埃文·贝尔这样一个外行的“直觉”,从而改变电影的上映时间,这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就要重新部署安排了,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决断,他们会按照新的计划彻底执行的。
“狙击电话亭”的首映时间终究是改变了,那么这一次,结果又会如何呢?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纠结,埃文·贝尔可不负责,他只负责将意见提出来,之后就当甩手掌柜了。重新回到校园生活的埃文·贝尔,生活倒是十分惬意,虽然繁忙,却津津有味。无论是和娜塔莉·波特曼,还是和伊登·哈德逊,亦或者是偶尔闪现的杰森·玛耶兹,有埃文·贝尔出现的地方,总是哈佛大学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当“死亡幻觉”在DVD市场上横扫八荒时,十一音乐博客上公布了最新消息,埃文·贝尔的第五张单曲,“死亡幻觉”的主题曲“疯狂的世界”,将于埃文·贝尔的生日当日,十一月十一日,正式发行!
第216章
后续五单
从“只是一个梦”开始,短短六个月之内,这已经是埃文·贝尔发行的第五张单曲了。一般来说,单曲的发行如此密集,要在销量上取得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音乐市场原本就竞争激烈,现在埃文·贝尔几张单曲都还停留在榜单上,完全就是自己左手打右手。当然,有时候,单曲密集发行也是因为前一张单曲销量不如预期,只好再发新单展开新一轮的宣传。
不过,这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似乎并不适用。
在“疯狂的世界”即将发行之前的那一周里,公告牌单曲排行榜榜单之上,“只是一个梦”位于第九名,“海阔天空”第十名,“最后”第十六名,而不久之前“今晚今晚”挂在第六名,四张单曲都依旧在前二十名之列,成绩绝对惊人。
所以,在埃文·贝尔生日当天发行五单“疯狂的世界”,乐评界认为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主要是为了纪念埃文·贝尔的生日,当然同时也是借借“死亡幻觉”在DVD租赁市场火爆的东风,为埃文·贝尔首张专辑再添一把火。
这一次,“疯狂的世界”公开过程总算遵循了一次主流规律,MV和十一音乐博客三十秒试听同时登场。虽然,早在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疯狂的世界”就因为“死亡幻觉”的好口碑而流传了开来,其后又因为“一”这张专辑让“疯狂的世界”受到了不小的瞩目,但没有听过这首歌的人依旧占据多数,所以音乐博客上的试听显然不是吃饱没事干撑了的行为,而是正规宣传举动。
让专业乐评界和歌迷惊喜的事,继“只是一个梦”之后,埃文·贝尔再次用家用数码摄像机完成了他的第二支MV作品。原本,大家都以为华纳唱片会偷懒,直接用“死亡幻觉”的电影片段剪辑成一个MV,没有想到,埃文·贝尔居然亲自上阵,再次在导演的位置上展现了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