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426

  “何事?”关平警惕道,这事有些反常,徐晃这好端端的,突然跑来叙旧,用意何在?而且他怎知道自己在虎牢关中?
  莫不是这徐晃想要生擒自己?
  关平想起昔日刘毅在渔乡被那吕蒙约出去,差点被吕蒙生擒的事情,不过徐晃有这个信心生擒自己么?
  “将军放心,我家将军只为叙旧!”那将领大声道。
  “告诉他,我没空。”关平摇了摇头,若是换成父亲在这里,或许会答应,毕竟在曹营众将之中,跟关羽关系好的,一个是已经作古的张辽,另外一个就是徐晃了,或许关羽真的会抹不开面子答应,但关平不会,一个是自己实在想不出跟徐晃有什么好叙的,另一个,他也担心徐晃耍什么花招。
  吕蒙当年也算是了不得的人物了,结果如何?还不是想要强掳不成,反而被刘毅给拖回了城里,关平可不想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邀约,搭上整个河洛之地的安危。
  那骑将见关平不肯,只能调转马头,返回了军中。
  “将军,那关平不肯出城。”骑将来到徐晃身边,躬身道。
  “可惜了。”徐晃脸上泛起一抹遗憾,自怀中取出一把小型手弩,这弩弓是魏朝工匠近期研发出来的利器,十五步之内,威力尚可,至少能够穿透汉军的铠甲,箭锋之上开了沟槽,是当年曹操还在世的时候研究出来的杀器,上面还涂抹了剧毒,只要中箭,必死无疑。
  原本想要以这样的方式将关平诱出,然后举箭射杀,关平一死,则河洛必乱,自己这一支人马就能化虚为实,直接趁势攻入洛阳,夺回河洛之地。
  奈何关平跟关羽不同,并未答应,让做了很多思想准备的徐晃有些失望,若是关羽在此处的话,定会毫不犹豫出来相见吧?
  只是若是面对关羽,自己还真未必能够下得了手。
  “将军,怎么办?”骑将询问道。
  “先撤军!”徐晃看了看远处的回廊上,那三百弩手虎视眈眈的样子,如今的虎牢关想要攻破恐怕比之以往更难,徐晃征战一生,也未曾见过这般的防御体系,若是正面强攻的话,怕是很难攻破。
  目光最后在城头的方向停留了片刻,徐晃果断的率部撤走,今天来一是看看能不能将关平骗出来,伺机射杀,另外一点,也是他想亲自来到城下,感受一下这虎牢关改建之后的防御体系有多牛。
  如今看来,但只是露在外面能让他们看到的这些,已经让徐晃感觉更加棘手了,此前他曾派人扮作渔民从河道上绕过去,但尚未到半途,就突然动弹不得,后来被虎牢关的守军给抓走了。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那一段的河水铁定不像表面上看去那般简单!
  虎牢关的防御,当真是让人无从下手,这次虽然是佯攻,但根据魏朝在大汉这边的细作回报,关中到洛阳这边,并没有明显的兵力调动,那自己这支兵马在这里的意义何在?
  眼看着司马懿定下的进攻时机已经快到了,而自己这边并没有能够如预期一般牵制到更多汉军兵马,徐晃想要试一试能否攻破这虎牢关,若能攻破虎牢,这局势可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不过眼下关平不中计,徐晃也只能先行退走,另想办法了,或者,想办法绕道河东,从河东直接攻入孟津?
  敌楼上,关平看着魏军缓缓退去,这个距离,没有骑兵真不好追,一旁的周仓疑惑的看向关平:“那徐晃究竟所来为何?”
  关平眯起了眼睛,看向魏军的目光带着几分冷冽:“我若出城,恐怕便回不来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农庄
  夕阳西下,一望无际的田垄间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的山峦披上了晚霞的彩衣,天边犹如牛乳般的云彩也如同被点燃了一般。
  远处的农庄,耕田归来的农夫三三两两的往回走,巨大的风车在夜风下徐徐转动,更远些的地方,少量的牛羊群从远方走来,被赶回了牛羊圈。
  其实不用赶,那些牛羊圈似乎有着某种莫名的牵引力一般,被赶回的牛羊会自发的回到各自的圈中。
  炊烟袅袅升起,农庄里不时响起鸡鸣狗吠之声,远远看去,人的心情似乎也变得宁静下来。
  对于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农庄,刘毅还是相当满意的。
  综合性农庄:安居乐业+56,路不拾遗+57,民心向善+54,六畜兴旺+57,五谷丰登+52,民风尚武+56,吃苦耐劳+58,幸福感+55
  作为刘毅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农牧结合的农庄,在这座农庄的建造上,刘毅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从设计到各种图腾的融合,因为这座农庄主要是从匈奴那边购买过来的奴隶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有汉人、鲜卑人、色目人乃至匈奴人,信仰各自不同,所以在设计这座农庄的时候,对各种图腾的组合上,刘毅可费了不少心思,甚至编了许多神话,形成一个以龙为核心的故事。
  不但整体属性十分不错,细化到各个建筑之上,比如猪牛羊圈多有归巢属性,那些牲口会对这里生出依赖感,放牧起来会很容易,不用担心走失,浇灌田地的水渠、粪池都有强化和改善土地的属性,能让土地更好地吸纳水和粪肥之中的肥力,农庄中的屋舍大都有恢复精力和体力的属性。
  如今只有三百余人在其中生存,这些属性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效果起到的作用目前来说还是很显著的,刘毅还在其中设了学堂,在廉县挑选了几名小吏教导人识字,更多的,他们也教不了,不过有这些就够了。
  按照刘毅的预计,这座农庄能够容纳的人口在千左右,但填充的话,刘毅只准备凑够五百就可以了,剩下的会往其他农庄里分配。
  从廉县到灵州,刘毅规划出三十几座农庄,为了避免过度垦伐和放牧,开垦出来的田地都是分片的,无论种地还是放牧,都是仅着一片来,每年更换一次,中间以树木隔开。
  有了这第一座农庄之后,其他的农庄就比较容易了,设计图已经有了,只要人手足够,选定地方开工就可以了,农庄的建设跟城池或是城寨相差可是很大的,至少排水系统上,刘毅没有专门去设置管道,只是以沟渠替代,如此从二月到四月,刘毅一直在廉县这边构筑防线,建立防御性的建筑,后方的农庄却是兴建起了不少。
  农牧结合,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就如这农庄一般,何处农耕何处放牧,还有最大上限能够容纳多少牲畜,地要多久才能更换修养,这些都必须有十分严格的标准。
  蓄养的牲畜一旦超过上限,那这篇划定的区域就难以承受了,一座农庄能够蓄养的也就数百头,今年的农田尚未收获,那些农副产品究竟能否作为饲料蓄养牲畜,眼下还不知道,但眼下开出的这片地方虽然够大,但要想让人定住的话,能够蓄养的牲畜在三百到五百之间。
  如果耕田的农副产品可以用来喂养的话,这个数量可以往上提一提,但肯定有限,所以这种农牧结合不适合大量人集中,必须将人分开,这还是建筑带有属性帮了大忙,若是没有这个……更难。
  而一直以来,大汉虽然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大多数都半道夭折了,这其中要消耗的财力和物力且不算,还有人心能否迅速收拢就是个大问题,这可不都是汉人,想要在人心层面上迅速起到作用,这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到的,刘毅现在能在试验地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他身上带着个匠神系统,加速了这个过程。
  不管怎样,对于自己来说,这点是可行的,可以继续扩大规模,一步步将农庄建到河套之地。
  “司空,您找我?”马岱、糜威来到刘毅身边,躬身一礼后,询问道。
  “嗯。”刘毅点点头道:“此前子仲兄与我说,那拓跋部并非匈奴而属鲜卑?”
  “不错。”马岱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南匈奴如今的活动区域大概在西河郡西南这个方向,拓跋部是鲜卑大族,自昔日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拓跋部便在青盐泽一带立足,与南匈奴之间并无太明显的界限,但青盐泽还有金莲盐泽这一带,便是拓跋部控制的,之前杀死我们前去购买奴隶的商贩,便是拓跋部。”
  刘毅点点头,这段时间他们对河套这一代的情报渗透已经有了不少进展,这一带的势力也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这河套之地并不完全属于南匈奴,鲜卑不止在这边有,廉县西北方向,还有河西鲜卑的存在,是大汉内战这些年回来的,也是阻断丝路的重要拦路石。
  “这样,糜威,你去附近的匈奴也好,鲜卑也好,找些小部落,就说我们帮他们建立牧场,记住,人口不能太多,两三百最佳,我们出工出料,帮他们建立农庄,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但他们得给我们提供奴隶,包括向其他大部落购买。”刘毅看着糜威笑道:“至于那些大部落,别管他们。”
  “喏!”糜威躬身答应一声。
  刘毅也是没办法,之前的计划有些进行不下去,南匈奴、拓跋部都拒绝合作,甚至抢夺刘毅派去贩卖的财物,这些人不跟自己讲规矩,而眼下自己的兵马在缺乏骑兵的情况下,也没办法成为河套之地规矩的制定者。
  当然,也有南匈奴和拓跋部不想让刘毅插手河套事务的原因在里面,毕竟这块大蛋糕是属于他们的,所以刘毅只能另想办法,自己不攻,让他们来攻,步步为营,吸引小部落来帮他们,顺便把他们收入自己麾下,然后一步步聚集众多的小部落形成这河套之地上属于大汉的势力。
  骑战刘毅不擅长,庞德和马岱倒是擅长,但没有骑兵也没用,只能被动防御。
  两个月来,刘毅除了建农庄,就是疯狂建造沿河防御工事,高塔,防止鲜卑或是匈奴绕道来攻,如今防御工事建的差不多了,刘毅开始想着深入河套之地,一步步蚕食,杀自己使者的仇,刘毅可一直没忘,至少这拓跋部得收拾了,不然的话他们会以为自己好欺负。
  “伯瞻。”刘毅将目光看向马岱,微笑道。
  “末将在!”马岱连忙肃容道。
  “糜威负责接洽这些小部落,你负责让他们坐下来好好谈,愿意合作和接受的,自然是最好,不愿意的,那就让他们换个族长或是首领什么的。”刘毅将一枚令箭递给马岱道:“三千人马,至于如何让他们能够心平气和的与我们谈,这个匈奴人、鲜卑人你比我了解,我就不多指挥了,若觉得人不够,可以再酌情调派。”
  “司空放心,只是一些小部落,三千人足矣!”马岱接过令箭,插手一礼道。
  “去办吧。”刘毅笑道:“先从周边开始,莫要跑的太远,趁着他们这段时间尚未来得及集结,多说服一些。”
  “喏!”两人插手行礼之后,各自告辞前去准备。
  送走了两人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黯淡下来,黄昏已去,夜幕铺开,刘毅目光落在远处的农庄之上,零星的灯火外,月光照耀大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战争在这个时代是不可避免的,只愿自己能够早日将这阴霾扫去,让生活在这片苦寒之地的人们,多一片乐土吧。
第五百五十五章
招人
  建兴二年(公元228年)夏,四月初九,刘禅正式改元兴元,刘备已死,建兴的国号已然不能再用,这一年也被称作兴元元年,天下风起云涌,曹魏大将徐晃屯兵荥阳,对虎牢关虎视眈眈,周边局势也是波云诡谲,但大汉这边,却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发展建设。
  四月初,刘毅上表天子,希望能在北地一带兴建农庄三百座,调集一批农夫前去开荒,在诸葛亮的倡导下,按照刘毅的要求,征募了三万民夫进入北地郡,充实三百座农庄,同时刘毅在沿着西河一带构筑了长达三百里的防御工事,高台、箭塔,视野范围能够监察河对岸十余里的范围。
  同月,刘毅又派人前往河套之地,在廉县对岸,建起了三十余座农庄,势力范围沿着河岸向南扩展三百余里,东西方向亦有百里,大片操场被拢入大汉势力范围内,境内的匈奴或是鲜卑部落,凡接受刘毅的帮助建立起农庄者,刘毅都会派遣农夫进驻,帮助他们耕作,但同时,这些农庄也不再以匈奴或是鲜卑自居。
  长安城寨,庞统和关羽、张飞已经各自前往荆州或是蜀地备战,如今朝政皆有左相诸葛亮一手主持,看着西凉前线送来的情报,诸葛亮有些苦笑着将信交给邓艾:“伯渊招士载前往廉县相助,士载意下如何?”
  邓艾仔细的看了一遍书信,面色变得有些诡异,半晌方才苦笑道:“果然,让先生出兵,无论怎样的仗都会变成这样。”
  诸葛亮苦笑着点点头,本来吗,这次刘毅出镇西凉,为的就是解决胡患,别让中原大战之际,匈奴人趁虚而入,匈奴人在曹魏执掌雍凉之时曾老实过几年,不过最近几年随着曹操、曹丕先后死去,魏朝在边境的势力开始缩减,匈奴人这两年就开始再度闹腾起来。
  西凉之地人口凋零可不只是恶劣的环境所致,匈奴、鲜卑、羌人的年年寇边也是功不可没,按照原本的设想,刘毅去了西凉,可以挫一挫匈奴和鲜卑人的锐气,对于匈奴这边的情况,诸葛亮和庞统了解也只是限于书本,所以选择了一直以来风格比较稳健的刘毅作为统帅总督此事,不敢做的太过激进。
  刘毅算是超额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开始在河套之地圈地建起了农场,甚至现在跑来要邓艾过去帮忙屯田。
  虽然没有见过刘毅所言的农庄,但从刘毅送来的农庄图纸来看,这是要将草原给用木墙给分割出来,那农庄的边界处,可都是设有哨塔、箭塔之类的战斗型建筑的,这是要逼着擅长游击战的匈奴人和鲜卑人跟他打阵地战?
  虽然不知道刘毅的具体计划,但这一下子在河套平原上划走了三百里土地建成了农庄,虽然没有明说,但这三百里土地的农庄,现在应该算是大汉疆土了,然后呢?一步步以这种农庄的形势收拢匈奴还有鲜卑牧民,中小型部落,将这河套之地作为大汉的牧场?
  以刘毅如今的动作来看,诸葛亮相信刘毅肯定是打着这个主意,尤其是现在正是胡人们忙碌的时节,鲜卑人和匈奴人就算明白,此刻也难以做出什么反应,等到秋后的时候,刘毅的农庄计划会扩展到什么地步?这个谁也说不清,但以目前的投入来看,刘毅肯定会继续扩张下去,最终将河套平原上变成大汉的牧场,再然后是西河之地,往北是广阔的草原。
  当然,这只是理论而已,整个草原从西域到辽东,足有上万里,南北也有三五千里之多,这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做到,但只要以这个方式将河套占据的话,那对于大汉来说,不但拥有了马源,更有了攻入并州的途径。
  “伯渊书信找你前去帮忙屯田,士载如何看?”想清楚刘毅的打算之后,诸葛亮也不知该如何评价,若是让常人去做,哪怕是诸葛亮自己,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但刘毅所建之物,颇有神奇之处,既然刘毅如今提出这个方案,想必心中也有些把握,但对于邓艾,刘毅显然比较重视邓艾自己的意见,所以并未让诸葛亮直接把邓艾派过来,而是询问邓艾自己的意见。
  “这……”邓艾犹豫了一下,对着诸葛亮躬身道:“恩师,我想询问母亲之意,若是可以,想带母亲同去。”
  诸葛亮点点头,随即看向邓艾道:“西北苦寒,是否有些……”
  邓母如今也四十了,本是荆州人跑来长安这边,就有些吃受不住,如今又要往西凉跑,诸葛亮担心邓母的身体会吃受不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