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426


第五百五十二章
嚣张
  在确定了匈奴人此时处于忙碌状态,没有出兵条件之后,蒋琬方才安心的去往冀县,如今西凉人口多在陇西、金城一带,羌民虽然也会暴乱,但因为双方生活习性相近的缘故,反而很少做出屠戮之类的事情,大汉对羌族也一直是采取一边镇压一边安抚的策略,这关系说起来,有些复杂。
  这边儿局势暂时算是稳定,但中原的战报中,徐晃在河内屯兵两个月之后,已经率军渡河,抵达荥阳,并在荥阳一带开始封锁各条要道,做出攻打虎牢关的架势,但对方有多少人马,关平那边至今没能探出来。
  只觉得很多,每天似乎都在进进出出,关平感觉对方在虚张声势,却又不敢贸然出击,只是在虎牢关上与徐晃对峙,通知轩辕关、旋门关、伊阙关等可能出现曹军的地方进行了封锁,以免徐晃走小路而来。
  如今洛阳的重建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作为大汉这边来说,是不想开战的。
  “伯渊,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跟我们交易并且有意向长期与我们交易的部落。”廉县,蒋琬已经离开,糜竺和糜威父子留在这边,负责协助刘毅,带着最近的交易记录,糜竺找到刘毅商议对于南匈奴的事情。
  “有三十多个部落?”刘毅有些诧异的看着糜竺送来的单子。
  “嗯,不过都是些小部落,人口不过数百。”糜竺坐下来,接过小环递来的茶汤一口饮尽,点头笑道:“这些部落收奴隶的价格不一,但能给我们提供的人口却也不多,只有三百来个。”
  现在正是牲畜刚刚经历过寒冬,体态瘦弱,需要放牧的时候,也是匈奴人最忙的时候,正缺人呢,哪会过多出卖奴隶。
  况且糜竺现在找的就是几个小部落,听着挺多,但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万人。
  “我原本想等形成稳定交易之后,让他们相互为了更多的利益压价,但如今看来,这套不成呢。”糜竺叹了口气道。
  “哦?”刘毅疑惑道:“为何?”
  这么多部落,出高价,购买来的奴隶却只有三百来个,平均下来一个牧场十个人都不够,而且看糜竺的样子,显然对方对于这样买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他们也不笨,过了秋季就是围猎了,到时候一发兵,这里的东西都是他们的,为何还要用奴隶来换?尤其是眼下正是忙碌的时候,他们显然不愿意把劳动力拿来交换,尽管他们同样需要盐。”糜竺给刘毅分析道。
  现在做这买卖并不适合,但如果等他们过了忙碌时节,牛羊膘肥体壮了,那接下来,就是围猎了,这边有的,还不都是他们的?廉县、灵州这些地方距离匈奴人最近,也是受到劫掠最严重的地方呢。
  “好算计!”刘毅拍掌笑道:“人算虎,虎亦算人呐!”
  “就是这个道理,这还是那些小部落,其实奴隶最多的该算是大部落,只是大部落根本不接受我们的交易,甚至几个前去说项的人,被他们杀了。”糜竺叹了口气道。
  “杀了?”刘毅眯起了眼睛,看向糜竺:“如此嚣张?”
  “这也是无法的事情!”糜竺叹了口气:“他们若不讲道理起来,我等也拿他们没辙。”
  刘毅点点头,金莲盐泽距此足有五百里,他带来的新兵多为步兵,就算想要找回场子,他这两万步兵若是朕开过去,后路很容易便被匈奴人断了,哪怕现在匈奴人都在各忙各的,聚集不到一起,但步兵在这种平原上跟人骑兵打,正面战场还行,但来到这里这段时间,刘毅专门了解过匈奴人的战法,以骑射游击为主,很少会跟你正面硬碰。
  这也跟匈奴人制度有关,哪怕是单于,也没办法让这些牧民们去做必死的事情,而正面冲击步兵方阵,在没有马镫,也没有魏军骑兵那种马铠的情况下,基本就是找死,牧民们自然不愿意去,纪律性上来说,汉军能甩匈奴兵十八条街。
  不过不硬碰才是最麻烦的,他们会骚扰到你疲惫或者自乱阵脚的时候,一窝蜂冲上来。
  所以要动手是不可能的,但就这么算了,刘毅心里不舒服,别看他平日里作战以守为主,但这只是个人风格而已,并不代表刘毅就愿意在敌人招惹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忍气吞声。
  就像糜竺说的那样,现在还真没什么办法对那拓跋部落进行制裁。
  金莲盐泽,也确实不缺盐,拓跋部敢这么嚣张,恐怕也是因为手中控制着盐泽,哪怕匈奴单于都得敬他们三分。
  “打听打听这拓跋部的盐是如何分配的,他们控制着盐泽,不可能只是自家用吧?另外再看看他们缺什么?”刘毅想了想,对着糜竺道。
  “伯渊要做什么?”糜竺看着刘毅,询问道。
  “现在也说不准,但这个场子得找回来,不然他还真以为我不能将他们怎么样了?”刘毅笑着摇了摇头,出兵不现实,两万新兵可不能这么糟蹋,物资上,这拓跋部显然也并不是太缺,他想干什么都干不了:“而且盐泽这种富的流油的地方,觊觎之人也不少吧?”
  “的确。”糜竺点了点头,别说匈奴人,他都有些眼红。
  “那就找可以合作的,最好是跟拓跋部有贸易往来,跟他们亲近的。”刘毅笑道。
  “这……”糜竺想了想,苦笑道:“伯渊还真是洞彻人心。”
  他经商多年,人心险恶着实见了不少,一般能算计你的,多半是你身边亲近且有利益关系之人,远的人家或许会羡慕、嫉妒,但距离太远,也够不上,只有有利益往来的,能够亲生接触和感受到这其中庞大利益的,才会有这个心思,因为他们不但距离这里近,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够到,灭了拓跋部,他们是有能力拿到盐泽的,这些人,对于拓跋部来说,才是最危险的。
  “怪只怪他不守规矩,其实拓跋部愿意合作的话,我也不会想这种办法,费时又费钱。”刘毅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那些奴隶虽然少,但也别停止收,这次的三百人先给我。”
  “修路?”糜竺点点头,有些疑惑的看向刘毅,如今西凉这边的确是很缺人手,尤其是廉县这一带。
  “不,建个农牧结合的农场。”刘毅摇了摇头,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找寻能够将两族融合的可能,除了文化、语言的同化之外,生存问题才是最根本的。
  “那些奴隶如今就在城中,伯渊何时要用?”糜竺也起身问道。
  “现在!”
  ……
  农牧结合,实际上农场要的是开垦出一片田地来,种植适合的作物,农场在刘毅的规划中,田地、灌溉的水渠之外,还有化粪池、磨坊、水车、神农庙等建筑,都是有益于增加粮产的东西,配合播种机、曲辕犁,在荆州、蜀中时,对于农场,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提高产量。
  牧场的话,虽然也在南方高过些养殖,不过当时养的大都是家禽,只需要一个围栏,喂食的槽还有鸡笼、鸭笼或是鱼塘就可以了,但在这边,蓄养的就换成了牛羊乃至战马,南方的那一套在这边可不适用,得有牛圈、羊圈、马圈,还得保证有大量的牧草供牲口吃。
  胡人逐水草而居,一般都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水草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些牧民,所以只能不断的迁徙,寻找水草丰茂的地方。
  但是否可以通过重地的方式,来种曹?
  此外秋收之后的谷物剩下的秸秆之类的东西是否能够当做饲料,就如同当时刘毅的渔桑循环一般,动物的粪便拿来做肥料,同时用谷物的副产品作为动物的食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能够蓄养的上限又是多少?来年还能不能继续这样的循环,这些都是刘毅要考虑的,这三百人就是刘毅准备经营一座农牧场的实验者,人数也够了,不过刘毅还需要一些农耕经验丰富的人来帮自己。
  这样的人才,在汉朝是最容易找到的,作为农耕社会,经验丰富的农夫,别说其他地方,就是这军队里,也很容易就能够找到。
  次日一早,刘毅找齐了人手开始带着那些购买来的奴隶开垦田地,刘毅又在新军之中,挑选了一批人雇佣过来跟自己一起搭建农场和牧场的建筑,此外刘毅还想做个风车,这西北大地上,常年有风,只是并不固定,要如水流那样利用肯定不现实,但进行一些简单的转化,让生活便利一些却也不难。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三百人的更低被开垦出来,同时还有巨大的牧场,刘毅的预计中,是按照千人规模来圈地进行改造的,按照计划,这一大片地方,要能够让千人至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第一年成功还不算,要第二年还能成功的话,这样的模式就可以在整个西凉乃至河套地区展开,一步步吸纳和收编一些匈奴的小部落,当然,这些也只是最开始的计划,能否成功,眼下还不好下结论,得靠时间来验证。
第五百五十三章
心怀不轨
  “他们还在调兵?”关平来到虎牢关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四月,双方的斥候每天都会发生交锋,战死者也有,但不多,都在试探截断,关平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巩固洛阳周边的防御,毕竟若论兵力的话,大汉肯定是处于劣势的。
  刘毅当初将周怀留在洛阳,也是为了能及时将洛阳一带的防御给做起来。
  “不错。”周仓来到关平身边,点头道:“但那徐晃似乎并无出兵之意。”
  如今关羽升任大将军,也担心关平一个人稳不住局面,所以将周仓留下来辅佐关平,在关羽身边呆了这么多年,基本的统兵之术,周仓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关羽老了,周仓也不再年轻,继续当个勇将,关羽也不忍,是以将周仓调给关平,升任越骑校尉。
  关平默默地来到城头,放眼望去,虎牢关前的地势尽入眼底,这里距离荥阳足有七十余里,自然是看不到的,但他也察觉到了,那徐晃恐怕未必是真想打,或者说魏军的目标不在河洛,但即便如此,关平也不能掉以轻心,用刘毅的话来说,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做出百分之三百的准备。
  这也是一直以来,关平征战很少出错的原因,他知道自己没有父亲那样的天赋,无论怎样的兵种,落在关羽的手中,都能发挥出战力,包括从未接触过的水兵,关羽依旧能够带着打仗,而且不输那些有着多年水战经验的将领。
  天赋不够,小心来凑,战场上,不输就是赢,当然,对于这句话来说,关平至今理解的还不是太透彻。
  “最近可有司空的消息?”想到这个,关平突然有些好奇,刘毅这次总督西凉,对付的也是匈奴,不知道对付这样的对手,刘毅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听元俭说,司空在廉县往北,顺着河道建了三十多座大营,上百座高台,同时还在廉县以西开始建造大量的农牧场,方圆十几里才一座,组织人手耕作或是放牧,其他的不是太清楚,听说还有其他动作。”周仓想了想道:“听人说最近廉县有模有样的,不知是否是真的。”
  “司空在的地方,自然不会太差。”关平忍不住笑道,这段时日他在四周奔走,对于朝廷那边的消息所知不多,不过这的确像是刘毅的风格,攻入河套的可能性不大,但匈奴人想要跨河打过来却也不容易:“若有机会,倒是想去看看。”
  周仓点点头,他也很好奇那西北之地会被刘毅搞成什么样子。
  正要离开时,远处的山巅之上一枚响箭突然腾空而起,关平和周仓的目光一凝,这是有敌人来犯的信号。
  “戒备!”关平摆了摆手,示意将士们准备好,同时自腰间摘下刘毅送给自己的竹筒望远镜朝着远处看过去。
  远处沿着河道的方向,一支人马正朝着这边缓缓行来,从望远镜中看去,对方人数不多,以关平的经验来判断,大概只有三五千人,这点人马,别说进攻虎牢关了,想要摸到城墙都不可能。
  虎牢关背水环山,一面是黄河自北侧流过,一面却是悬崖峭壁,让敌人能够进攻的地方,就只有这么大一块儿。
  刘毅当初为了提高虎牢关的防御力,在山壁上凿开一条回廊,足有百步,如同一个直角,若有敌人来攻,不但会受到来自城墙上的弓箭进攻,还会有来自回廊的侧方进攻,哪怕是盾牌都未必能够遮挡住,虎牢关虽然并未重建,但就防御而言,却是刘毅比较放心的。
  别说三五千人,就是三五万大军想要吃下有着三千兵马驻守的虎牢关也得崩几颗牙,徐晃之前已经派人将虎牢关的防御查探过,怎会带着三五千人跑来?这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三十架破军弩迅速填装弩匣,一名名手持强弓的强弓手也迅速就位,还有三百名弩手抱着连弩机踏上了回廊,严阵以待,只待敌军进入射击范围,便立刻万箭齐发,让这帮魏军有来无回。
  汉军弓弩之利,徐晃此前可是不止一次领教过,所以并没有靠的太近,在离城尚有两百步,距离回廊也有两百步的距离列阵,一骑快马飞奔而出,来到城下,朗声道:“敢问关平将军可在?”
  周仓将目光看向关平,关平没有回答,只是仔细看着魏军的阵列,对方对于汉军的弓弩显然颇有了解,一开始就避开了可能出现的进攻。
  关平将视线看向河道方向,若说徐晃有什么花样的话,也就只能从河道上来进攻了,但曹军有水军么?
  孟津渡口他已经再三确认过,曹军想要渡河进攻不可能,周怀在那里设了四百架固定的投石台,曹军若敢渡水而攻,光是这些投石台,都有可能让曹军折损过半。
  徐晃究竟想干什么?
  “敢问关平将军可在?”那魏将喊了一声,却没人答话,反倒是城头上一枚枚冰冷的箭簇对准了自己,心里有些慌,壮着胆子再喊一声道。
  “我便是关平,何事?”并未找到什么破绽的关平,心中一边思索着魏军若是铁了心要夺回河洛之地,会走那一路,一边朗声询问道。
  “我家将军徐晃,与云长将军乃是故交,亦有同乡之谊,想请将军出城一叙,万望将军应允。”那骑将大声道。
  见我?
  关平皱了皱眉头,自己跟徐晃似乎未曾有过碰面,徐晃见自己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