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9/1095

  “今年的收成好啊!”一个老汉手拿着一个算盘,他负责帮屯民们计算核对。许多屯民们都是不识字更不会算数的,因此交那么多粮食,最后是多少钱,这些都得靠这位老汉。
  屯子外的原本金黄一片的田地,短短的十来天里,已经全都收割完了,如今只剩下一片片裸露的土地,还有那留下的稻茬,以及那一把把扎好晾晒中的稻草。
  “朝廷还算是体恤百姓,交完地税田租,剩下的粮食除了交统购粮,还剩下了不少,除了留足一家口粮,还能剩下一些自由粮。”
  一个高大的汉子站在老汉旁边,手里提着一柄链枷,看着晒场上那一堆堆的粮袋道。
  “嗯,这一点朝廷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今年提高了统购粮价,又还依然给百姓留了许多自由粮。”
  统购粮虽然跟皇粮地租不一样,皇粮是两税中的地税,包含了田租、义仓粮以及摊入田亩中的一些代役钱等各种杂费,这是按亩征收的,田亩多这个皇粮就多,只要没灾没害的,皇粮是不能折扣的,也不会给你钱。
  但统购粮不同,这个粮其实是百姓卖给朝廷的,不过是朝廷强制性的统一价格收购,百姓不卖也不行,好在朝廷收的这个统购粮其实也是按百姓实际有的田地来收的,定的数量不多,这样一来,百姓交完皇粮和卖了统购粮后,还能留足口粮,甚至还能剩下约两成左右产出的自由粮。
  “今年的自由粮价格应当更高吧?”
  “嗯,统购粮还没收完,私人粮商还没敢下来呢,不过听说今年的自由粮价已经到了六十钱一石了,我估计还能更高。”
  统购粮是国家统一规划的战略储备,每年都有规定的数量的,以保证各地产出的粮食,主要都掌握在国家手里,今年中原大灾,朝廷也正是依靠着这些统购粮才稳住了局面。
  当然,留给市场上自由交易的粮食也还是有的,只是份额少些,一般也就是两三成。
  这些自由粮只能等统购粮收完才能下乡买粮,他们的粮价自然要出的高些。其中实力最雄厚的粮商,自然还是内侍省下的皇家粮号。
  “真想不到,咱们这些流放在边疆的长流人,日子还能比中原过的踏实舒适!”手柱着链枷的年轻人笑道。
  “自给自足也挺好的,再来几个丰年,就能把屋子重修一下了。”老汉呵呵的道。
  “叔,你想过再回中原吗?”
  老汉陷入沉思,“其实想想在这里也不错,挺踏实的。”
  “我想回中原,这里虽然也不错,可咱们家在中原,祖坟在中原。叔,上面下通知了,各屯民兵们马上要秋集,我估计是要打仗了,听说中原新增派了一个军过来,还拔了许多军费,估计是到反击的时候了。”
  “我希望能够立功,到时说不定就能重回中原。”年轻人对老汉道,“我听说张士贵在西域龟兹之战中就立了大功,如今不但免去长流身份,还被授封为姑墨郡温肃县尉了。”
  老汉当然知道张士贵,他与张士贵还曾同殿为臣。
  “你还年轻,不愿意以后这一生就荒废在这里,我能理解,不过自己要多加小心。而且你也要有个心理准备,不管怎么说,我们宇文家不比张士贵等人,朝廷对我们的不信任更深,也许你付出十倍的努力,都不及别人,明白吗?”
  “叔,我知道了,就是待我离家后,我屋里的那婆娘和娃儿你和婶子帮忙照顾下。”提到屋里的那高句丽婆娘和年幼的孩子,宇文承都有几分无奈,当初他辗展投到窦建德麾下,可最终还是在与秦军大战时,被李玄霸击败生擒,最终他被长流安东。
  来到这里后,也无奈的接受了官府分配给的高句丽女子为妻。
  曾经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在这个边荒,与一个自己看不上的异族女子生儿育女,就这样一辈子,可谁能想到,如今还能有机会重返中原呢。
  叔父宇文士及似乎愿意与南阳公主就这样呆在这安东,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先生,做一个小小乡亭长,但他还年轻,他不想一直留在这里。
  可是作为弑君者的儿子,未来很迷茫。
  安东衙门已经下了民兵秋集令,宇文承都还是想要试一试。
  几天后。
  秋收完毕,屯民们也把晒好的皇粮、统购粮上交了,余下的粮留足了口粮存在地窖粮仓里,其余的都卖给了粮商。
  在这秋收的喜悦气氛里,宇文承都骑上马,带着临安屯的三十个链枷民兵,骑着马扛着链枷踏上了前往郡城秋集的路。
  身后,那个高句丽族的妻子带着一对年幼的儿女,与其它的屯里人一样,站在门口为自己的丈夫、兄弟们送行。
  带方郡,汉城。
  徐世绩再次移驻汉城,还有一万二千新移驻来的府兵。
  太守府中,徐世绩正对着地图做部署。
  “这次咱们兵强马壮,又粮草充足,如今秋高马肥,正是出击的好时候,某计划拟兵分九路,并以各地屯庄民兵协从辅助,狠狠的捅百济几刀,咱们这次进攻,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咱们就是抢,抢掠乡村。今年我们秋收要早点,而百济大多才刚开始秋收,所以如今百济的秋粮大多还在田里,还在乡村,所以咱们首先抢粮、抢人。”
  精锐的大秦府兵带着骠悍的民兵,不去打百济城池,却要去抢乡村,一群军官们站在那里,都觉得是杀鸡用牛刀,这不摆明了要欺负百济人嘛。
  “这是圣人的旨意,咱们打仗,得打赚钱的仗,别看圣人给我们拔下千万,但这只是本钱,不是让我们花掉的,我们得赚更多回去。圣人说了,灭百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家也别想着跟程咬金一样一战灭国,咱们慢慢来,今天捅他几刀,明天再割他几块肉,此消彼长,到时咱们吃肉吃肥了,百济却失血衰弱了,到最后,轻轻一推他就倒了亡了。”
  “拟一个作战计划给我,要快!”徐世绩对那群将领道,“还要仔细周密。”
第1359章
凤翅镗
  “宇文承都?”
  汉城外,原本金黄的稻田,刚收获过后,如今成了各地前来集结的兵马的临时校场。徐世绩与一众军将们检阅追集来的民兵们。
  宇文承都高大的身形还有他那柄狰狞的链枷很显眼。
  “安东道带方郡天安县临安屯民兵队长宇文承都,拜见上将军。”
  徐世绩笑笑,“之前就听闻你如今改用链枷,手底下一队链枷民兵可是相当了得,上次抵御百济入侵立下大功。不过这链枷有些简陋啊!”
  “就地取材,用的是原本做农活的链枷,稍加改造了些。”承都答道。
  “你可是天下有名的猛士,当年一杆凤翅金镗名满天下,用这链枷可是屈才了。来人,去武库看看,有没有镗,最好是找把凤翅镗来。”徐世绩又打量了宇文承都上下两遍,发现他提着一支链鉫,身上甲都没有。
  “把本帅的备甲取来,还有备马取一匹来。”
  “承都啊,你上次表现很好,连圣人听后都大为夸赞,不管之前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安东,但既然在这里,那面对百济和倭人,我们都是一起的。马上要打响反击战了,换身好甲换匹好马,再换把乘手的兵器,你也不用再呆在民兵里了,你到本帅身边来,来做我的亲兵都副。”
  面对徐世绩的拉拢,宇文承都有些意外,但还是拒绝了。
  “我愿意留在民兵队。”
  “怎么,不愿意给我当亲卫都副?”
  “我想上战场,希望立功,我希望能够回到中原。”宇文承都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授你个斥候队正之职。”
  “上将军,我想带我原来民兵队的兄弟们一起,我们相处的熟,更有默契。”
  徐世绩哈哈一笑,“可以,这样,你也别当什么队正了,本帅授你为斥候都头,你可以带上你原来的那队民兵,我再另补你一队人马,此外,本帅还给你和你原来那队民兵都换装,皆备轻甲快马、轻马强弩,如何?”
  “谢上将军!”
  “不用谢我,你有本事,也想回中原,那就拿出本事来,好好表现,我只是给你一个机会而已,能不能抓住就看你自己了。听说过张士贵吧,本来长流敦煌,结果在龟兹一战中表现出色立下大功,便马上从一长流人授为温肃县尉了,虽说县尉品级低,可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过去的事,都一笔销了,今后再无阻滞了。你也一样,你上次的表现,也是直达天听,这次你只要再立下功劳,也一样能够如张士贵一样。”
  校阅结束。
  宇文承都便带着一队手下的临安屯民兵来到军需官处,那里果然已经为他备好了装备。五十民兵,立马麻雀变凤凰。
  “嗬,都是府兵的制式装备啊,你看看,骑兵弯刀,牛角骑弓,骑兵盾、半身明光铠、丝绸披风、带面甲铁头盔,还有护颈护臂护腕护胫呢。”
  而另一名民兵则拿着杆长矛叹道,“看到这长矛没,真正的丈八硬矛,这矛杆可都是最上好的材料,再看这矛头,多锋利。”
  每人还有一把弩。
  甲胄军械战马齐备,甚至连水壶干粮袋都是制式的,连薄薄的油衣雨披、毛毯都有。
  宇文承都在细细的检查着手中的凤翅镗,这把镗是徐世绩给他的,虽不是镏金的,可漆黑的凤翅镗握在手里,依然让他感觉全身沸腾。
  练了多年的凤翅镗,一镗在手,感觉自己似乎又活过来了,那股子精气神又回来了。
  “都试一下装备,看合不合身,趁不趁手,要有不合适的,赶紧调换一下,等出了这里,可就没的换了。若是装备不趁手,到了战场上,那可是要命的。”宇文承都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一众临安民兵们都马上开始相互帮着穿戴铠甲,检查武器,这群临安屯民兵,本都是些待罪之身的长流人,还是其中的刺头,但是经上次一战后,他们现在可是找到用武之地了。
  黄昏时,一名队头带着一队轻骑过来,这群是自中原刚过海来的府兵,徐世绩将他们拔到宇文承都麾下。
  一开始他们还不太乐意,毕竟他们是正规府兵,却要听一个民兵指挥。可等见了这队新同伴后,他们眼里的轻视倒小了许多。
  “长安,宇文承都!”
  宇文承都面对着那队沉默的轻骑,直接报出了名字。
  宇文承都?
  府兵中有一些惊讶之声,宇文承都这个名字还是较响亮的,虽说他后来几次败在罗士信、李玄霸、罗成的手里,可那些人都是如今响当当的猛将,败在他们手底下,其实也不冤。
  新来的府兵并不知道这位新上司,原来就是宇文承都。
  当下那股子不屑劲都收了起来。
  “我知道你们是卫府营兵侍官们,也知道你们可能瞧不起我们这些长流民兵,确实,我们这些人,曾经有的是叛军有的是贼匪,但是实不相瞒,我们这队人,每个人手里都有着几条甚至是几十条人命。如今大家既然有幸在一起共事,我也不多说其它的,一起努力,共建功业吧。”
  那边的民兵们这时也都换上了新铠甲装备,一个个故意展露肌肉,倒也彪悍之气外放,反倒是看起来比新来的这队正规府兵更彪悍。
  “职下左武卫队正陆安,奉徐帅之令前来听从宇文都头指挥。”陆安的态度倒还不错。
  “大家都相互介绍一下吧,以后咱们就是要并肩作战的弟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