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095

  宇文承都手下的队头杨丰笑着上前,“陆队头,以后我们兄弟能放心把后背交给你们吗?”
  “当然可以。”
  “那就好,你们以后也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我们,以后就是兄弟了。”杨丰笑着上前抱了陆三一下。
  一名传令兵赶来。
  “宇文都头,徐帅军令。”
  徐世绩命领取了装备的宇文承都这一百人马,立即向南开拔,开出探路。
  “谨奉军令!”
第1360章
争功
  秋风凉爽。
  一支骑队在奔驰,铁蹄踏过,地面微微颤动。
  百骑冲驰,踏碎了这金秋的宁静。
  对面,一群人在狼狈的奔逃。
  宇文承都夹紧马腹,紧催战马,训练有素的战马再次加速,如箭般疾驰向前。掌中的凤翅镗挟着雷霆之势从空中破风而下。
  凤翅镗比起链枷更加沉重威猛,可刺可挑可砸可拍。
  这一记挥斩直接就砍中了那人的肩膀,顺势就把他拍落马下。
  落马前,那人其实就已经被拍死了。
  宇文承都长呼一口气,感觉全身血液在沸腾燃烧,那种感觉又回来了。他大吼一声,继续前冲,在马上稍调整了下凤翅镗,这次他改挥斩为刺击,自后面一镗就刺入前面那人的后心。
  借着战马的冲势,顺势一挑,就把人自马上挑飞。
  队头杨丰在旁边一箭射落一人,大笑着喊道,“都头好样的!”
  另一名队头陆安手持一把陌刀,纵马奔驰,“杨队,我的刀下已经砍下三个无名之鬼了!”
  杨丰一听,“别急啊,这里高句丽贼多的是呢!”
  这一百斥候轻骑,在前两天就已经越过了带方边境,深入了百济境内。在边境的山区里,这里有着许多高句丽人的营寨,本是之前进攻带方不利后退下来的,他们聚集山区,不时的下山袭扰,只是想不到,这次秦军会反守为攻。
  一支三百人左右的营地,本就没有什么防御,被宇文承都他们摸近后轻松的就攻入进去,高句丽贼死伤惨重,只得四散而逃,可宇文承都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放过。
  “别光顾着杀人,活的比死的更值钱!”宇文承都这个时候又追上一贼,直接一镗头把人砸落马下。
  杨丰笑道,“就是就是,杀一个高句丽贼,凭首级也不过是能换五贯钱,但是擒一壮贼,可是能换二十贯呢,这账好算,可不能亏本了。陆队头,少杀点俘虏换钱!”
  杨丰这一队都是长流人,且过去不是叛军就是乱匪,个个凶悍,骑在马上,换上了府兵的铠甲装备后更是如虎添翼,高句丽人哪是他们的对手。而陆安那一队府兵,本就是自中原调来的正规军,也个个是训练有素,毕竟立国未久,哪个府兵不是身经百战啊。
  陆三看着前面奔逃的高句丽人已经不多了,想想也确实,既然敌人无力反击,那就多抓几个俘虏吧。
  抓个俘虏二十贯呢,虽说按军中惯例,并不是谁抓的这钱就是谁的,可抓俘虏的那个,肯定是拿的头一份,府兵们不比北衙的禁军,他们有銄钱可拿,而他们府兵那都是要自备装备打仗的,府兵们就靠缴获战利品的这点收入补贴下了,当然,能当府兵的都是地主富户,大家当府兵,最主要的还是看中府兵能够有机会立功入仕的机会。
  但能多赚几个,谁还嫌多啊。
  陆三策马又追上一个,这次他没直接拿陌刀砍了,而是追近了些,然后拿刀身拍,硬生重的把那人拍落了马。
  “杨队,赶紧帮我把这个绑了,一会算你一份。”
  杨丰此时也收起了弓,“呸,你还想指挥起老子来了。”笑骂着,他埋头猛催战马,继续追击。
  你追我赶。
  然则高句丽人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慌不择路的逃窜,可他们又如何逃的过更精锐的秦军斥候轻骑呢,最终全都或死或俘。
  马鞍着上绑着敌军的坐骑缰绳,后面还跟着绑着的高句丽俘虏,大家笑着往回走。
  不时,还有人跳下马,把仆倒在路边边的高句丽尸体搜检一遍,武器铠甲全带走,身上值钱的也拿走,最后再一刀砍下首级带走,留下一个无头尸继续扑倒在路边。
  原高句丽人的营地里,大家开始生火。
  烧水、煮肉、做饭。
  有人在审问俘虏,有人在统计战果,还有人在登记缴获的战利品。
  宇文承都倒是落的清闲,他坐在那里擦拭着身上的铠甲,血迹一点点去除,整个人重又显得整齐和俊朗。
  “都头,这些高句丽人真是越来越不济事了,想十年前,那时还是咱们中原心腹大敌,一次次跟咱们硬战,何等的硬骨头啊,咱们也没少在他们手底下吃亏,可如今呢,你瞧瞧,三百多人啊,在咱们手底下没走过两回合,就只知道逃了。”
  “这还不好,咱们破这处高句丽贼,俘虏贼军一百多个,缴获战马二百多匹,斩首二百余,又还缴获了不少武器盔甲旗帜,和金银钱帛,甚至还有一枚将军印呢。”
  这些报上去,可就是大功一件了。
  不说其它,光是那二百多个首级,就值一千多贯钱了,而那一百多个俘虏,更值两千多贯,再有那二百多匹马,也值几千贯钱呢,还有那些武器啊铠甲细软啊等等,这趟收获起码有六七千贯钱。
  虽说按军中规矩,这些并不全归他们斥候队,但是他们可以先直接分两成,剩下上缴后,也还会有些作为赏赐再发下来给他们,算来,他们起码能得到两成五。
  算来,斥候队起码能分到一千五百贯了,队里一百人分,功多的能分到几十贯,少的也能分个十贯八贯了。
  而大家只是受了点轻松,没有一个战死重伤,那就是大赚了。
  府兵们既要战功好得封赏,也想要赏赐,至于临安屯的民兵们,他们倒不敢奢望说立功就能得到授职升赏,可实打实的钱帛,总是实在的。拿回去给妻儿们买些首饰啊布匹啊穿着不好看啊,买些鱼啊肉啊吃着他不香啊?
  收拾干净了的宇文承都却没有却关注这些,他从身上取出一副地图,然后在面对照了自己现在的位置,在那里划上一个叉。
  “这里的贼人还没有发现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再拔掉几个寨子。”宇文承都道。
  陆安笑道,“我看完全可以兵分两路,这些高句丽人都是些乌合之众,咱们一队人完全就能灭掉他们一个大寨。这样就能在他们发现我们之前,多灭几个营寨,多斩些首级、多捉些俘虏,多缴获些马匹钱帛。”
  “都头,我也赞成分兵。”杨丰也道。
  宇文承都盯着地图,“好!”
第1361章
封禅
  开元六年,秋八月。
  金殿早朝之时,数名官员走出队列,齐声奏请。
  “臣等请求圣人封禅泰山!”
  罗成有些意外,“怎么这个时候提出封禅的事来了?”
  大学士虞世南奏道,“圣人之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封禅泰山,对于古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一种炫耀捧场,而是有着极强的政治意义的。尤其是改朝换代之后的帝王,更需要去泰山封禅,这意味着与天的沟通,取得上天的天命,代天治理人世。
  天子天子,上天之子,天命所授,这个封禅便是这个授天命的仪式,所以说是马虎不得的。
  而且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去封禅天地的,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是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重归太平,或是开创盛世的皇帝,才有资格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接受天命代为治理人间。
  封禅仪式在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都曾举行过,但以泰山的次数最多和影响最大。
  封禅泰山自秦始皇开始。
  “圣人,臣等以为眼下封禅都已经算是晚的了,圣人结束前隋之动乱,重归天下太平,安民拓边,功盖秦皇汉武,当早封禅泰山,向天地报告,接受天命。请圣人前往泰山,在泰山之顶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之脚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古人讲究正统,重法理。
  秦继承隋,靠的是武力夺取的天下,虽说当时朝纲混乱,但罗成终究曾是隋家旧臣,因此更需要强调君权神授,以此来证明大秦的法理性和正统性。
  这东西其实很重要,毕竟这代表的是正统性,若是不强调君权神授,那岂不是说以后谁想当天子都可以?
  这和当初让杨暕禅位一样,但禅位还不够,必须还得封禅泰山。
  大秦的天下,不仅仅是杨家禅让的,也是得到上天批准,君权神授的。
  几位大学士都请求皇帝早日封禅,以金泥银绳将封禅文书封印,然后埋于泰山地下。
  罗成微笑着道。
  “诸卿不止一次提出泰山封禅,只是朕以为如今天下还未完全一统,江南还有二藩割据,朕若就去泰山封禅,似乎有些没脸。”
  几个大学士马上道,江南二藩早已归附,皆只是大秦的藩王而已,并不影响大秦一统天下的事实,今年虽有大灾,可朝廷从容面对,上下齐心协力一起渡过了难关,百姓没有流离失所,也没有因灾而饿死百姓,这便是天大的功德,这也是上天的护佑,因此更应当去泰山封禅,祭祀天地,拜谢天神。
  罗成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