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7/1095

  “可不能大意,你之前不也说好好的,可去年西征时突然发病,当时可是吓死我们了,得多补补。”
  罗成看着香喷喷的鸡,“一起吃吧。”
  单彬彬呵呵的笑着。
第1235章
牛腿税
  雪域高原。
  逻些城,吐蕃赞普新迁的都城。
  无数奴隶正在工匠的指挥下,卖力的营建一座新的宫城。
  “请赞普为神殿赐名!”负责修建这座宫殿的贵族是年轻的噶尔东赞,虽然他很年轻,却忠心耿耿,上次护卫赛玛噶公主入秦,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洛阳城中,率领吐蕃勇士挫败了象雄王李迷夏的恶毒阴谋,守卫了公主。
  回国之后,囊日论赞便特破格提升了东赞的官职,让他成为万户。作为万户,不仅是为赞普管理子民,负责军事民政,同样自己也能有很大的收益,这是莫大的赏赐。
  而从洛阳归来的噶尔东赞也提请迁都到逻些,这里河谷更大,能够容纳更多的臣民百姓,可以种植更多的庄稼。
  囊日论赞同意了,力排众议,从旧都迁来此处。
  同时他在与东赞日夜同榻而眠的交谈中,也了解了许多东方那个帝国的强大和先进,于是下定决心,要改革吐蕃制度。
  之前囊日论赞虽设立了五茹,并置六十一东岱,将许多效忠于他的将士和许多臣服的藩国官员将领,授为万户、千户等职,让他们一跃成为新贵族,对自己更加效忠。同时在保留旧贵族领地的同时,他还特别划分了十八个大贵族采邑,并不隶属于五茹,这十八个大贵族采邑,也都是给旧大贵族们留的。
  囊日论赞要出兵象雄,报他攻击谋杀公主之仇,他还要扩军,可这些也都需要钱。
  过去的吐蕃,是部落联盟,没有什么真正的税赋制度。
  现在东赞受他之托,效仿中原大秦,为吐蕃也拟了许多新的税赋改革。
  首先第一条,就是所有可耕种之土地,全都名义上收归赞普所有,作为王田。然后再授给吐蕃国民,但耕种王田每年都要缴纳田赋,十税一。而且一旦田地因耕种者绝户或无力耕种,则要收回,再授他其它人耕种,以免荒芜浪费。
  这是仿中原的均田制,但税率要高的多。
  同时东赞还提出,农产品交易,还要再征收十税一。
  此外,牧民也同样要供养王室,至于牧人的税,则定为牛腿税,实则税率是四之一。养一头牛,就得纳这头牛价值四之一的税,养羊、马等也是同样。另外,牧民以卖出牲畜,同样要缴交易税。
  除了农牧们要交税外,东赞还提出要积极开拓商路,修建从中原经吐蕃到天竺去的商路,跟象雄争抢商路,鼓励沿途的山民搬迁到河谷地带修建城镇集市,加强商业贸易。吐蕃也设关立卡,征收关税、工商税和贸易税,对这些外来商和本地商,都税以黄金,名为黄金税。
  甚至吐蕃王室还要效仿中原大秦,也建立官方的贸易商队,加强与大秦的贸易,利用靠近大秦的地理优势,争取做一个转口贸易商,从中赚钱。
  除了这些税赋外,还要向臣服吐蕃的藩属,征收贡赋,给他们明确定下贡赋数额。
  当然,要完成这些,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量田地,清点人口户数,进行普查登记,归册入籍,统一管理。
  东赞建议囊日论赞,学习大秦,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一个完整的军政官职体系,囊日论赞从谏如流,让东赞草拟制度。
  东赞提出仿秦国的政事堂和翰林院的宰辅执政,设大相和内相系统,大相又称大论,再设一副论,负责中枢事务。而内相系统,负责内政事务,设内大相和副相统领。
  此外,又仿秦国的御史台,设立整事大臣,下设整事大相和副整事,他们主要负责监察和司法。
  而这三大系统的六位大相副相,合称为六大尚论,统领吐蕃国政,协助赞普治理吐蕃。
  在这六大尚论之下,则按类型设立七种官职,域本,也为地方官,以法规治理本地区政务。
  玛本,军官,受命领兵克敌制胜。
  齐马,司马官,为尊者引路,具有良好的驯马技术。
  岸本,度支官,掌管粮食和金银财物支纳。
  楚本,专门管理牦牛、犏牛及安营赊账之事。
  昌本,主要管理刑事审判职责。
  司本,地方基层或部落首领,管理部落事务。
  六论七职,再加上五茹六十一东岱体系,则吐蕃国就能从原来的部落联盟,转型成为如秦国一样的君主制王国。
  并对所有官员颁给告身,告身以金银铜铁等六种材料区分,六级告身再分为大小等,共十二等级。
  相应等级告身对应相应的官职,严格区分。
  不过按传统,吐蕃朝廷的这些官员,都将是由贵族担任。而六大尚论,无疑更只能由高级贵族担任,为了能够维护赞普的权威,东赞还提出了狠辣的一条。
  就是让六大尚论与赞普共命,一旦赞普死亡,不论是正常死亡还是被谋杀等,共命的六大尚论,都得自杀殉葬。
  平时,吐蕃与贵族官员们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让贵族官员们向赞普宣誓效忠。
  “东赞,我们还需要一部法典,你效仿秦人,从中挑选一些适合我们的律法,然后结合我们的传统,制定一部吐蕃法典。还有,从今以后,象雄就是我们的死敌,吐蕃必灭象雄。我宣布,从今日起,吐蕃将弃用象雄文,改用汉字。”
  噶尔东赞赞普信任,自然是干劲十足。
  于是日夜研究从大秦偷偷带回来的书籍,最后拟定一百二十条律法,呈给囊日论赞过目后,认为还是太复杂了,于是让他改为二十条。
  并让他以佛法十善的一部份名拿出做律法名字,比如止恶、进善等,但具体条文则还是很严苛,比如盗一罚九,如月还债。再比如,不与贵族争斗,斗争看罚金。
  这二十条律法虽少,但却也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谋杀、比如债务、比如盗窃、比如欺谎,比如触犯贵族、奸淫等等。
  迁都逻些,正表明囊日论赞要全面改革吐蕃,使之真正成为高原之王国。
  迁都后第一件事,囊日论赞便下令修建新神殿,公开的说法,是赞普思念嫁去中原的公主,于是修此神殿。
  “殿名,就叫布达拉宫。”
第1236章
大使馆
  雪域高原之上,改革如火如荼。
  吐蕃武士四出,飞奔各地,清量田地,宣布为王国,然后让百姓再承租。同时又清点户籍人口,清点牛羊马匹牲畜。
  一开始吐蕃农牧民还不大清楚是怎么回事,可等清点完后,没多久就有人下来征税了。
  农田产出十税一,牧民更是得较四税一的牛腿税,当他们交完这笔税后,如果要把地里产的粮食卖出或把自家的牛羊卖出换取其它商品,又得交一笔交易税,又是十税一。
  许多原本居于山上的吐蕃人,更是被强令驱赶到山下,让他们在河谷里修建城池堡垒,建立市集。
  牧民们眼睁睁看着那些强横的贵族武士,四头牛就要牵走一头,四只羊也要抓只一只。而就算是在北部牧区之外,山区河谷的吐蕃人也被下令,要每户领养牲畜,奉养国王。
  每户属民规定要饲养马一匹,犏牛一头、乳牛一头、黄牛一头,夏季割青草,晒成干草上交。
  而按规定养的这些一马三牛,又得按规定交四分之一的牛腿税,一样不能少。
  过去也要供养贵族王室,可也没这么重。
  更别说赞普还下令扩军,原本六十一个东岱,总共六万余人,现在要扩充到十二万,意思是一个东岱实际上为两千人,分为左右千户。
  吐蕃百姓敢怒又不敢言,向来被压迫惯了,也不敢反抗。
  尤其是那些苯教的法师,总要他们忍耐。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些劝他们忍耐的苯教,也不都是好人。因为赞普的新法令里,还有一条,就是每七户就得供养一僧。
  这个僧主要是苯教僧,也有新从中原来的汉传佛教僧以及汉传道教道士,七户就得供养一僧,这一样是笔不小的开支。
  逻些北面的白玉羌、弥药、白狼羌等也都接到了吐蕃赞普派去的使者送来的信,信上面开了长长的单子,要求这些臣服吐蕃的藩属国,须向吐蕃进贡的钱财物资,数量很大一笔。
  诸藩不满。
  而在吐蕃内部,这个时候也是暗流涌动。
  六尚七阵,十二阶告身,每个贵族都在等着赞普如何安排他们,但越来越多的风声表明,赞普不论是在逻些朝中,还是五茹地方,都打算重用那些如苏毗等原来属国的人,反倒是他们那些世代的旧贵族们,真正得到重用的少。
  不满的情绪在蔓延,老贵族们开始在暗中串连。
  而六论与赞普共命,这让得到消息将授为六论高职的这些大贵族们更认为,这是赞普不怀好意。
  毕竟吐蕃虽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但主要是以奴隶殉葬,这些大贵族哪个愿意为赞普自杀殉葬呢。
  “弥药说暂时还无法筹集到那么多贡赋,暂时只送来这么多。”
  “才一成,弥药是打发叫花子吗?”囊日论赞看着呈上的单子,大为不满。
  “白兰羌呢?”
  “白兰羌直接拒绝贡赋,说我们要的太多,他们不可能拿的出这么多。”
  “反了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