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1095

  “结果虽不错,终究还是胆子太大了点,徐世弼未经朝廷同意,就私下跑到新罗去,结果还强杀了人家国王的准女婿,还是王族国仙,真是胆子太大了。”
  “非徐少卿胆大,实是有我大秦做后盾也,汉朝时傅介之斩楼兰王,班超杀匈奴使者,不也都是有强大的汉朝朝廷和汉军为后盾嘛。”
  “徐少卿是有功的。”
  “有功?若以后人人都跟他这样胆大妄为,那还有没有国法纲纪了?”罗成倒也没有真的生气,毕竟结果还是很好的,若是现在他处置徐世弼,那未免让将士功臣心寒,但不处置,就是开个极不好的头。
  以后是不是使臣出使,都可以这样乱来?
  “这样吧,徐世弼晋爵为开国县公,加在这一批的实封名单里,实封授地,然后授徐世弼正三品冠军大将军散阶,免去他卫尉少卿之职,令其就藩之国。”
  加官晋爵,但免去职事,去封地就封,这也算是给予一个高级点的闭门思过处罚,关下禁闭,也让其它人都知道皇帝的态度,过了这阵,再重新起用。
  “圣人,新罗公主已经在高密郡青岛港登陆,请问该以什么礼节迎接?”
  “徐世弼都把人给弄来了,朕若是此时说此非朕意,那岂不是要伤了新罗之心,更加显得我大秦污辱藩属?罢了,既然新罗把公主送来了,那就按那徐大胆跟新罗王说的那样,派官员前去册封新罗公主为正二品九嫔之昭媛,将她一路迎来洛阳。至于新罗那三千使团,你也知道其实多是跟着来我大秦贸易的新罗贵族家的商队而已,让市舶使代为招待,若要来洛阳的,也可以让他们前来。”
  青岛如今是北方大商港之一,原本隶属于东莱郡,但朝廷为了照顾高密郡的发展,于是把个青岛湾和整个青岛港都划入了高密郡。
  毕竟,东莱郡还有个更加繁华的蓬莱港,以及近年才发展起来的烟台港。
  不过青岛港因为是不冻港,倒也有自己的巨大优势,因此近年十分繁华,发展迅速。
  尤其是大量的新罗商人,都频繁进出青岛港,来此贸易。
  “圣人,新罗德曼公主入宫为嫔,那么按新罗国传统,陛下可是也拥有了新罗王位的继承权啊。若是他日新罗王崩,那么陛下是否可兼任这新罗王呢?或者,圣人与金昭媛生下皇子,将来可去继承新罗王位?”
  罗成呵呵一笑。
  “你啊,就是瞎算计。朕是大秦天子,却去继承一个藩属国的国王之位,这像什么话?就算是朕与新罗公主的儿子,也不合适,毕竟公主是嫁入大秦,又不是我入赘他新罗,没理由的,也不符合他们的传统。”
  再说了,现在百济和倭国做乱叛秦,朝廷还得联合新罗收拾这两做乱藩属,而以朝廷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多余精力大举出兵,因此真要击败百济和倭国,还不知道得多久。
  所以说,现在也根本不是考虑那么遥远事情的时候。
  稍后。
  枢密院中,皇帝驾临。
  与老师张须陀在沙盘前聊了许久。
  “百济联倭叛乱,虽来势汹汹,但安东倒也反应迅速,尤其是安东虽孤悬海外,但制度仿的是陛下当年在辽东亲手制订的那一套。军堡有府兵,屯庄有民兵,大家一心守卫家园,都很奋勇。先期越过车岭山脉入寇的一万叛军,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破坏,只是攻破了几个稍小的屯子,带方郡损失了千余屯民,但一万叛军四下攻掠之时,却也屡屡碰上硬钉子。”
  “比如亭长宇文士及、营长史王君廓、都将王伯当、司马柴绍、屯民宇文承都等等,都屡屡重挫叛军,前后击败数支叛军,斩杀数百,俘虏过千。”
  张须陀在说到亭长宇文士及、营长史王君廓等名字时特意加重了点音调。
  其实如宇文士及等差不多身份的安东百姓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曾是中原人,甚至许多人曾是前朝贵族或是官员,又或曾是隋末造反的豪强、贼匪,又或是流民等等,但现在安东,都只是一个共同的身份,安东长流人,也称为屯民。
  “他们也只是在守卫自己的新家园而已。”罗成淡淡的道,“给他们正常记功,给予该有的正常奖赏!”
  “圣人,这些人可都是……”
  “不管他们以前是什么人,现在也都只是大秦的安东屯民,他们既然为了守卫家园奋战,那么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的奖赏!”
  张须陀点了点头,“徐世绩已经在汉城集结起了八千兵马,即将南下。不过百济的五万叛军也已经集结起来,正要越过边境。另外,还有消息,倭国摄政皇太子已经派同母弟来目皇子为大将军,在筑紫集结各地豪强军队两万五千人,准备渡海北上。”
  皇帝看着沙盘,轻笑一声。
  “来吧来吧,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不狠狠的打一仗,百济、新罗、倭国,都不会真正的承认我大秦对高句丽的攻灭占有的,让他们也真正见识一下,什么才叫做煌煌大秦!”
  “不增派兵马吗?”
  “徐世绩有一万二千府兵,另外安东的民兵可是不一般的强悍,再加上新罗不是已经征集五万兵马了吗,朕看,足够了。”
第1234章
另立太子
  从枢密院回来之后,罗成思虑了许久,最终还是派人往东莱传口谕,调皇家渤海商船队执行秘密任务。
  以运输商货前往新罗贸易为名,集结三十余艘宝船以及其它船只数十条,共计百余条海船前往新罗。
  不过实际上,这支商船队中,将会有以护卫为名的四千名皇家商船护卫随行。这是整整两个团的兵力,全是此前禁军整团整团裁撤下来的。
  没有调朝廷的北海水师,却调皇家渤海商船队,皇帝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来其实朝廷的北海水师,虽说也有一定的实力,但主要承担的是保护北方渤海、黄海等沿海城池村庄、贸易航线等,他们有巡逻任务,并不能轻易远调。
  但商船队不一样,他们名为皇家渤海商船队,便是主要跑北方渤海入朝鲜航线,长江口以北,直到安东汉城的大秦这一圈海岸线,都是他们的航线范围,甚至还向更远的百济、新罗、倭国,以及更东面的诸靺鞨部落交易。
  渤海商船队,船多,护卫也多,对于百济新罗倭国这边的沿海也更熟悉。
  甚至派他们出去,都不算是朝廷正式的调兵,手续更简单方便,在新罗补给停靠也更方便,不比派正式军队在新罗登陆那般引起忌惮。
  皇后单氏端着一碗人参鸡汤过来。
  鸡炖的很香,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激素鸡、速成鸡等,一只只鸡那都是自然散养,主要是吃虫子和草子等,吃粮食的都少,这样的鸡炖出来更香。
  “这大夏天的你炖这么大鸡给我吃,还加人参,太补了,容易上火。”
  “这是新罗人参,配的是新罗进贡的珍珠鸡呢,肯定好喝。”单氏把汤送到罗成面前。
  罗成笑笑,“新罗的人参可不算最好的,最好的人参是上党人参,然后是辽东人参,鸭绿江的人参也不错,白山靺鞨进贡的白山靺鞨也比新罗人参好。”
  “新罗人参不好吗?臣妾还以为圣人以为新罗什么都是好的呢!”
  这话里透着一股醋味。
  罗成歪头打量着皇后,果然,今天脸上不太高兴。
  “是不是因为新罗公主要入宫的事情?”
  “哪有,陛下宫里反正新人常添,正月里刚进来一个吐蕃公主,然后五月里便又来了一个石国粟特公主,现在八月,又来一个新罗公主,差不多三个月就要添一位新人呢,早习惯了。”
  罗成伸手把彬彬揽入怀里。
  “其实再怎么的,她们也比不过你。”
  “臣妾可不是公主,只是普通的民女出身,哪比的上公主们的高贵呢。”
  “彬彬,老话说的好,衣不如新,但人不如故。朕作为天子,宫里确实新人不少,但你当明白,其实很多人不过是政治上的需求,她们入宫前,朕连她们是什么样都不知道,甚至有些人来了,朕跟她连话都沟通不了。”
  “无论她们多么年轻、漂亮或者说是高贵,可在我眼里,都不及你。我们是糟糠夫妻,患难与共,当年你没有嫌弃我罗成,毅然嫁给了我这个穷军汉。我在外征战,你在家侍奉公婆,抚育孩子,我又岂会忘记这些呢。甚至隋乱纷纷,贼匪如麻,你还亲自披挂上阵,杀贼护家,这些,我都不会忘记的。”
  本来还很生气的单彬彬,听到皇帝这带着低沉嗓音说出来的话,顿时就气消了,甚至觉得心里暖暖的。
  “圣人还记得这些就好,还以为如今嫌弃我出身卑微,又不如新人美貌尊贵呢。”
  “她们出身再尊贵又如何?哪及你呢,你可是大秦的皇后,母仪天下。她们的尊贵只是她们的父母给的,可你的尊贵,却是你慧眼相中我,助我一起打下这江山挣来的,朕的这江山,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啊。”
  单彬彬听了,不由的落下眼泪来。
  “别说了,我听了都快要感动死了。哪怕你说的这些话并不是真的,可我听了都觉得高兴万分。”
  “傻瓜,我怎么会骗你呢。”
  “陛下,你会永远对我好吗?”
  “当然。”
  “那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年老色衰之时呢?”
  “那你也一样是我的皇后啊,你老了的时候,我不也老了吗?”
  说着,罗成还牵起皇后的手,将她拉到身边,把她拉进自己的怀里,还低头吻了她一下。
  皇后脸上溢起红晕,真感觉要晕过去。
  “阿郎,我知道嘉文并不是太聪明,他比不过大郎长卿,更比不过李氏生的辽王哲威!”
  “阿郎,我好担心,就怕哪一天你嫌弃我,到时连嘉文也一起厌恶,怕你到时要改立长卿或哲威为太子。”
  “你胡思乱想什么呢,太子为一国之储君,岂容轻易废立?再说了,嘉文就算并不是很聪明,可他也并不蠢,相反,他还很忠厚,其实这也很好的品质。人太过于聪明,有时并不全是好事。嘉文很努力的做好太子,也没犯过什么大错,朕怎么可能另立太子。”
  “真的吗,阿郎你那么喜欢李氏,就怕你哪天爱乌及乌,另立那李氏之子为太子,若真有那一天,只盼着阿郎能念着旧日情分,给我们娘俩也留一条活路,在边疆划一块封地,让我们娘俩能够相依为命活下去。”
  罗成摇头。
  “你啊,胡思乱想,朕爱李氏,但也一样爱你,而且你还是皇后,是既爱且敬。至于说嘉文、长卿还有哲威等孩子们,哪个都是朕的骨肉,哪个都爱,但他们生于天家,因此朕也很清楚他们的位置,就算宠爱他们,可也不会废嫡另立,乱了秩序纲常的。”
  单彬彬听了这话,心下大安。
  她挣扎着坐起,擦干眼角流的泪。
  “陛下,这鸡汤趁热喝吧,你最近经常日夜勤政,身体不能垮了。”
  “我身子好着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