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4/1095

  唐俭立马道,“臣愿意将功赎罪,出使党项羌!”
  罗成笑着点头,“既然如此,那就退下吧!”
  党项也是属于西羌的一支,因此也称为党项羌,他们闻名历史之处还是他们后来在甘肃一带建立了西夏国。
  但最早的时候,羌人却主要是发源于青海东南的黄河一带,也就是此时河源郡一带。
  汉朝时,大量的羌族内迁至河陇和关中一带,但党项人却一直留在黄河源头的麦积山一带,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
  他们以部落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到此时,逐渐形成了党项八部。
  其中以拓跋氏和细封氏最为强盛。
  历史上,他们也是在唐朝时归附内迁,慢慢的逐渐集中到了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后来借着唐末黄巢之乱,党项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勤王,被唐僖宗赐定难军节度使、封夏国公,赐姓李。
  至于,党项人终于登上政治舞台,在晚唐至五代的这段风云时期,他们渐渐控制了数州之地,掌握兵权,也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枭雄。
  并在北宋时,起兵叛宋建立西夏。
  但在此时,党项羌,只能算是诸羌里比较落后的一支,关陇河西一带有大量的羌人,许多都是汉朝时内迁的,他们已经算是熟羌了。
  但党项羌却始终留在黄河源头的老家,过着落后原始的游牧生活,不过这些人彪悍凶蛮的很。
  若是能够策反这些党项人内附,到时正好捅吐蕃一刀子。
  至于党项羌若是归附,得授官职封地,会不会又如历史上晚唐那样趁机崛起割据,这就是以后的事情了,罗成相信,正常情况之下,他们是不可能再有这样机会的。
  罗成还派出了另几位使者,分别前往白兰羌、多弥,以及东女国西山八国,这些都是苏毗以北以东的诸羌部落,大多都在吐蕃征服了苏毗以后,向吐蕃臣服称臣。
  不过依然还是保留了实际上的独立地位,罗成也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能够策动这些西羌诸国归附大秦,反攻吐蕃。
  而在他还没离开洛阳时,他还派了使者前往漠北,向薛延陀汗王传诏,让这位附属于大秦的漠北汗王,出兵西突厥。
  他甚至还派出了两支使团假充商队,意图往西,越过西突厥控制的西域地区,分别去波斯和罗马,出使两国,与他们结盟,一起对付西突厥。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罗成不介意多拉几个帮手,他只想要早点结束这场战争,因为现在的大秦,拖不起。
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满地
  罗嗣业嘴里嚼着一块牦牛肉干,高原上牧人自然风干的牦牛肉干带着些许的腥味,特别的硬,得很用力嚼方行。
  靠着火堆。
  倒还是挺惬意的,若不是后面的追兵,确实还不错。
  副总管郭孝恪递上来一张地图,羊皮地图上已经用炭画了好几个圈。
  “弄清楚了,突然出现的这支人马,不是突厥人,也不是慕容恪或慕容安远,是他娘的吐蕃和西羌军。”
  嗣业攻破乌海城,天柱王溃败而逃。大获全胜的嗣业也就押着俘虏和缴获的牛羊准备原路返回青海湖边。
  可谁想,西突厥人和慕容恪的兵马确实还远,可从南边却杀来一支骑兵。
  一开始嗣业还没摸清对方到底是谁,稀里糊涂的接了一仗,结果发现这支骑兵居然很强悍,嗣业并没占到多少便宜。当然,副总管郭孝恪等认为,那是因为他们的秦军主力没来,这仗主要是慕容顺的吐谷浑兵打的,他们战斗力不行,所以没能得胜。
  但不管怎么说,这确实让嗣业警觉起来。
  那支骑兵一战未胜后,却也没有马上退去,而是开始远远吊着。
  嗣业撒去十余支轻骑去打探,终于摸清了点情况,原来对方是吐蕃和西羌联军,但这支吐蕃军并不是大非川那边的那一万人,那一万人还在那边没过来。而这一支,却是新来的一支。
  “约三万人,其中吐蕃骑兵一万,另有西羌兵约两万。这两万西羌兵,有一万是多弥部的还有一万是白兰部的。”
  多弥是在牦牛河以北的一个西羌国,吐蕃称他们为南国,在苏毗被吐蕃吞并后,多弥受到压力,与其黄河源头的紫山下羌国白兰羌都向吐蕃称臣。
  这次两国受到南日论赞的出兵命令,各出兵一万,随吐蕃军而来。他们走的不是先前那一万吐蕃的路,而是越过牦牛河、翻过紫山,然后踏过黄河源头,直接就到乌海附近。
  这条路线是出积石山北,从西绕过了积石山脉。
  不过这支联军还是迟来了一步,没能及时赶到增援天柱王。他们到的时候,嗣业已经带着俘虏和战利品从乌海城撤退了。
  于是他们尾随追击,结果一战却没占到便宜,一时间这些吐蕃将领也就不敢大意。
  嗣业久经战阵,统兵已经越发厉害,虽然吐蕃人还没有再发起进攻,但他很清楚,这些人只是在寻找机会。
  他们随时有可能发起攻击。
  “我们行军太慢了。”嗣业道。
  郭孝恪哈了口气,把火伸进火里烤。
  “他娘的,你说这鬼地方,都五月了,怎么还下雪呢?还有,不披甲都感觉累的慌,一打仗,更是累的虚脱。”
  “据说因为这里是高原,离天近,我曾听陛下说过,说海面是天下最低的地方,而青海湖那边,地面要比海面高出七八百丈,而现在我们处的这些地方,更是要比海面高出千丈,我们周边这些山峰,甚至要高出一千四五百丈。这么高的地方,离天近,空气稀薄之类的,所以人就容易疲劳,没呆惯的人还容易有不良症状等,但只要适应久了,也没事。”
  郭孝恪听的似懂非懂,“原来我们在一座巨大的山上啊。”
  “我估计吐蕃人要攻击我们了。”
  “什么时候?”
  郭孝恪问。
  嗣业看着地图,“你别忘了,大非川南还有一万吐蕃军,而这附近也还有天柱王的败兵,他们随时可能联合起来攻击我们。”
  “可是这鬼天气,行军实在是难以加快了。”
  嗣业皱眉,“那就扔下那些俘虏牲畜等。”
  郭孝恪很舍不得,那可是几万俘虏和十数万的牛羊马匹呢,更何况,还有乌海城抢的许多盐布金银等物呢。
  “大帅,那些牲畜战利品可大多都已经分到将士们名下了,只怕他们未必愿意抛弃啊。”
  大家这么辛苦打仗,好不容易得来的缴获战利品,哪能说扔就扔呢。
  “我看吐蕃人未必敢攻击我们,他们才三万,我们可是四万多,之前他们突袭我们不也没占便宜。”
  “没多远就能到大非岭了,到时咱就不怕了。”
  嗣业找来慕容顺,让他抛弃俘虏和战利品,可慕容顺也一样不愿意抛弃。
  “将士们只怕不肯。”慕容顺说,他这个刚归国不久的太子,靠兵变弑父夺位,全是凭一些贵族将领们的支持,这次打下乌海城,大秦和吐谷浑一家分一半战利品,吐谷浑将军们本就有些不太满意了,觉得秦人出兵才占两成多,分的时候却分走一半。
  现在又要让他们把这到手的一半也抛了,他们哪愿意呢。
  “大王,吐蕃人也不过如此,咱们马上就到大非岭,那里有数万秦军在,更不惧吐蕃人。”
  慕容顺不肯同意,嗣业虽说是大秦的元帅,但此时军中四万余人,嗣业麾下秦军不过万人,他也不可能抛下吐谷浑军自己独自撤退。
  加之郭孝恪这位副总管也舍不得抛弃缴获,于是只得暂时搁置这个提议。
  “多派探马,加强警惕,让全军加快速度。”
  只不过要带着几万俘虏,十数万牲畜,还有大量战利品行军,还要顶风冒雪,还得时常提防附近的吐蕃人,行军又哪里快的了。
  好在一连数天,吐蕃人只是远远尾随着,并没有发起进攻。
  这一天,他们终于走出温泉谷,前面就是大非川了。
  “他娘的,终于到了大非川了,这下不怕了,幸亏咱们没扔下这些,要不可就亏大了。”郭孝恪看着前面的大非岭,又看看身后那长长的队伍,不由地笑道。
  嗣业的眉头却依然紧皱着,他本以为,吐蕃军定会在他们抵达大非岭前袭击的,可是没料到一直到了这里,也没见出手。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大非岭上,程名振也看到了山下的秦军返回,于是山门打开,一支轻骑奔下山来迎接。
  嗣业见到程名振,立马就问,“大非岭附近可有什么异样?”
  “其它的都好,就是前几日派去北面的几支侦骑一直都没回来。”
第975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我们的退路估计已经让人抄了!”
  嗣业望着阴沉沉的天,叹声道。
  “不可能吧,北边哪来的敌军?”郭孝恪依然还是认为嗣业过于紧张了,就算数路敌军正在到来,但离的应当还远,他们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带着丰厚的战利品从容而退。
  只是嗣业却相信自己的预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