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1095

  一面是推行律法,一面是普及教育,同时又加强舆论宣传导向,去除诸地的许多旧俗恶习,比如捣毁那些不被官府承认的淫祠,将许多蛊惑人心的巫师妖道恶僧等绳之以法,加强对僧道巫的管控,朝廷设立专门的管理衙门,给天下的寺庙道观颁给官府的认定文书,所有的僧道都要持有度牒才能出家,否则就是野道士野和尚,发现就要强制还俗。
  更不许乱搞法会道场,不许随意收取香火捐献等,更给他们限制田额,禁止超额,且所拥之田地也必须纳租税。
  正是在这一条又一条的政令之下,大秦虽入关没几年,但每到一处,都在飞速的安定下来。
  秦军每攻占一地,要不了多久,盗贼就匿迹,豪强大户也不敢非为。
  “当然,时间还短,也不可能一天就大治,也有许多恶官劣史,恶绅盗贼,但总的来说,是浑水在变清。”长孙无忌道。
  “大乱之后,往往便是大治。”高士廉也点头道,天下士民百姓最终能选择罗成,也正是证明罗成是那个结束动乱的治世之人。
  看着街道之上,行人熙熙攘攘,车、马不时经过。
  仅看街道上大家穿的衣服,还有经过的车、马就能知道,当下大家的生活状态了。虽然不少人也身着布衣,还打了补丁,可衣服干净整齐,大家行走在外,身上脸上都很干净,这就是礼。
  仓禀足而知礼仪。
  面无饥色,虽行色匆匆,但脸上带着微笑。
  街道笔直宽阔,干净而又整洁,路边的沟渠没有横流的污水,没有乱飞的蝇虫,每隔一段还能看到有专门的垃圾房和公共的厕所。
  街上马匹的数量很多,许多人骑着马行走在街上,拉车的也以马为主,还有些老人妇人则骑着驴骡,街上几乎看不到牛车。
  就连跟随在主人身边的奴隶们,也都精神面貌不错,衣着整洁。
  高士廉也发现有不少不足之处,但这些都掩盖不了这座城市的活力。
  这座城池到处散发着激昂的活力,他想起他离开洛阳时,那时的洛阳,已经慢慢变的如一潭死水。
  不过十年,洛阳重新活跃起来了。
  甥舅两人一直来到皇城前,递上符印,经监门卫的兵将查验过后,才得以进去。
  穿过重城,经过重重的检验后,两人终于进入了皇宫,一路来到亿岁殿外侯见。
  亿岁殿中。
  “陛下,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到了。”
  “传。”
  两人入殿,皇帝自御案后走出,亲自站到阶前迎接。
  高惊讶不已,想不到皇帝如此客气,慌忙上前拜见。
  “你是观音婢的舅父,便也是朕的舅父,今日在亿岁殿也无他人,不用如此大礼。”罗成扶起高士廉,这位之前贬往交趾,贬为县主簿,后罗艺镇安南,便重用他为长史,他的才能得到罗艺的充分肯干。
  这次罗成便调他回京,要授他要职。
  “朕知你才华,又有干才,因此授你为礼部四司之一的礼部司郎中。”
  礼部司是礼部四司之首,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册命、丧葬、赙赠等事务。
  这是一个重要的职务,虽只五正品,但职权很重。
  授他此职,显示出皇帝对他很期待。
  “陛下,臣惶恐,恐有负圣恩。”
  罗成笑道,“朕知道你的才干,了解你的品德,因此才授你此职,你莫要推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马上交给你,朕知道你北齐王族出身,对士族谱系十分了解。”
  眼下,大秦已经统一北方,除了江南三道未平,基本上已经平定天下。
  不过士族也还是大秦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尤其是其中的山东士族,虽已没落,但性好矜夸,仍依仗祖辈地位,嫁女之时多聘礼,甚至相互联姻,大搞学术垄断,罗成认为这不仅有扰乱风气,甚至也是一种对抗朝廷之意。
  因此他给高士廉的任务,就是让他与御史中丞韦挺以及翰林学士岑文本,国子监博士令狐德芬等人一起刊正姓氏,编撰一本《氏族志》出来,把天下的氏族都理一遍谱系,同时重新排定一个官方的排名。
  压制那些旧士族,扶植有拥立之功的庶族地主,更要提高皇族罗家的地位,加强皇权。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王朝当然得有一代新氏族当头。
  其最终目的是既要彻底的打压自西魏北周隋以来的政治巨头关陇集团,同时又要打压一直以来垄断学术的关东百年士族,新修的氏族志,也是为即将开始的实封诸侯做准备,这将是开元诸侯分封预告版。
第932章
许和尚
  许和尚如今是御前侍卫,七品带御器,隶属千牛卫府。
  作为一名从小被遗弃在少林寺前的孤儿,他打小被少林收养,然后成为一名武僧。若不是隋末的这场动乱,或许他一辈子会呆在嵩山上,做一名棍僧。
  皇帝入洛,北方平定。
  许和尚原本想要重回少林,继续以往的日子。但是师父却要他留下,就留在秦皇身边当一名侍卫,还让他还俗,师父说这样对他好对少林也好,他不明白里面的原因,但却听从师父的话留了下来。
  在洛阳的日子,倒是跟在少林时的日子没多大区别。
  每天一早起来练武,然后当值随驾。不当值的时候,他则会练练武看看经书,偶尔也会去洛阳城里的几大寺庙里拜拜佛。
  他在洛阳城里也有一座小院,这是皇帝所赏赐,甚至他还在大秦开元钱庄里有一笔存款,这笔钱有一百多贯,他平时吃用都是卫府的,并没有什么额外的花销。因此这钱他便和其它的同袍们一样,存到钱庄里面。而钱庄给他一张凭条,并且还付给他们利息。钱庄再用他们的钱,拿去借贷,收起利息差。
  钱庄的这种运作手法,其实倒跟以前寺里的质库差不多。寺里有质库,百姓可以抵押借贷,寺里收息。
  因为已经还俗,他开始蓄起了头发,头发抓起成髻,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习惯,二十多年的光头习惯了,如今的头发总让他觉得不自在,但慢慢的倒也开始习惯。
  今天,皇帝召见。
  许和尚特意换上了干净整齐的银袍子,佩上了御赐的千牛刀。
  等殿中传来内侍的传唤声,他便站在殿前整理了下衣襟,然后高声报名。
  “许和尚,在皇宫当差可还习惯?”
  皇帝对他很欣赏,不称他名也不叫他官职,而是每次都叫他许和尚。
  “回陛下,习惯。”
  罗成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习惯就好,现在有个差事要交给你,辛苦你跑一趟。”
  “臣不胜荣幸。”
  罗成给许和尚的任务,是让他回一趟少林。
  “少林当初助朕夺取洛阳,功绩不小,朕一直记得。”
  事实上,皇帝在夺取河南之后,很快就以实际行动酬谢了少林,不但将少林原本的两万多亩寺产全都交还给了他们,甚至又还赏赐了不少钱粮等。
  不久前,朝中出了一项新的政策,就是设立了专门的佛道管理机构,以控制佛道教团发展,纯洁教团风气。
  其主要的制度,还是控制寺观的数量,禁止私人建寺立观,须朝廷审批同意。其二,设立僧道官,全面加强僧道管理,同时规定了度牒制度,僧道剃度,都需要先取得朝廷的度牒,否则为非法。
  再一个,就是对其经济的控制,严格限制其拥有田亩的数量,并规定了禁止寺观经营质库、放贷、经商等经济活动。
  禁止寺观私自剃度,禁止寺观容留犯人。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而道教作为本土教派是在东汉末年产生,这两大教派在中土的发展极盛影响巨大。
  拥有规模可观的僧道教团、数量众多的信徒,有雄厚的寺观经济,和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
  他们在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上都有极大的基础。
  一方面,佛道有积极的一面,佛道的信仰有时比法律的规范作用更大,可教化人民,阴翊王纲。
  可另一方面,这种拥有强大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信仰一量突破世俗规范,其给朝廷带来的冲击力也是相当巨大的。
  从南北朝时起,朝廷便开始立法规加强对僧道管理,但这一时期也是佛道两派互相攻击的混乱时代,他们或借用士族豪强或借助朝廷,相互打击,如南梁武帝就极为崇佛,甚至入寺中不肯还朝,要朝廷出巨款赎他。
  而另一面,北魏武帝,却又灭佛。
  这一切,都显示他们巨大的影响力,以及朝廷对其的失控。
  在北周武帝灭佛的时候,当时北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僧尼,或依附于寺庙,寺庙数量达四万余座,僧尼三百余万口,相当的惊人,严重的威胁到了北周朝廷,最终为佛教带来一段惨痛的黑暗时代。
  北周武帝灭佛,但他三十余岁就病逝,此后北周很快就亡国,杨坚篡位立隋。
  杨坚是从小养在尼姑庵里的,因此他称帝后对佛教很尊崇,大肆发展佛寺,搞迎舍利子,办大法会等。
  京城大兴,甚至有好几座占据一整个坊区的大佛寺。
  而洛阳附近的少林寺,其实还只能算是隋时的一座不太出名的寺庙,但依然拥有两万多亩地的庙产,还有质库等放贷业务,可见其底子雄厚。
  佛教在南北朝时是达到相当兴盛的状态的,魏武和周武的灭佛,其实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就是他们的发展太过,已经触及朝廷底线。
  只是北周武帝虽灭佛毁寺,但并不屠杀僧尼,只是强令还俗,手段还是很灵活的,只是太过刚硬,造成的反弹也是巨大,影响不好。
  如今大秦几乎一统天下,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