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628

  李璟在身上掏了掏,拿出一样明光闪闪的东西,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一下,然后翻开那个只有寸才物件,大拇指在上面轮了几下,擦擦几声,一阵火星溅射,居然就有一个火苗燃烧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看着那个橘红色的火苗摇曳着,众人无不惊叹,他们从没有见过这种取火工具。火折子、火煤甚至是火刀火廉,都没有这么的方便快捷。
  “这是什么东西?”吴迁吞了吞口水,他感觉这东西似乎就是李璟要交给他们的生意,可又有些不敢相信。
  “这个物价是我刚找匠人制造出来的,看似神奇,其实不过就是外面一个铁壳子。当然,你们也可以把这壳子弄成钢的、玉的甚至金的银的铜的都行。关健的其实就两样玩意,一个是刚才我摩擦的这个,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东西,燧石,另外就是里面的一个小油瓶,油瓶里用西域进来的棉花浸了煤油加一根小小的火芯,便成了。”
  打火机这东西,也是李璟考虑到大黑山岛上的燧石资源,想出来的一项新商品。打火机需要的关健两样东西,燧石和煤油,燧石大黑山岛上有的是,甚至犁耙岛和螳螂岛上也有很多。而煤油,做神火的时候,需要馏份汽油,煤油不过是顺手就可以一起做了。甚至干脆直接用汽油也是可以的,如果图省事,甚至是连菜油也一样可以用。
  比起火折子来,打火机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李璟相信,这玩意弄出来,肯定不愁没有市场。
  仔细的将打火机的生产流程全部介绍了一遍之后,吴迁等人已经是眼中冒泡,兴奋的脸都红了。有这样的稀罕商品,完全不输于白酒这样的东西啊。
  看他们这兴奋的样,李璟在后面道:“这打火机工坊可以由大黑山堡来做,不过事先声明,这工坊属于镇将府,由大黑山堡管理,工坊工人就用囤堡的百姓。就这一样商品,你们可以在黑山岛、螳螂岛、犁耙岛三个岛上各建一个燧石采矿队。另外还可以建一个机壳铁匠队,甚至最后这装配也可以招囤堡的妇女们装配。总之,这个商品需要用到的人很多,正好可以解决掉一大部份百姓劳动力,给大家赚钱的机会。”
  有了打火机,李璟顺带着还可以直接出售打火机油,完全可以再赚一笔。
  当然,岛上几万人也不可能全来弄打火机,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剩下的人,李璟便也干脆把自己这段时间想出来的一些点子拿了出来。
  他们都是在岛上,最大的资源可以说就是海中的鱼了。不过鱼这玩意,不易保存。除了现吃,就只能晒成鱼干,或者熏鱼。除此外,别无它途。
  在海上常期跑船的人,因吃不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患病,有的还患了严重威胁生命的坏血症。这对于船员们来说,都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李璟发现,大唐的登州船员们对此也没有太大的办法,一般就是船上必备豆子,泡豆芽。这算是一样难得的可以在船上常见的蔬菜了,除此外,就是带一些柚子或一些其它的时令水果,但同样难保存长久。
  再考虑到自己的沙门军现在也有两个舰队,经常在海上飘。其它的兵马最近也开始四处剿匪练兵,也常时间在外,许多士兵都反映后勤携带粮食不便,只能带一些干馒头或者煎饼,天冷时还好,就是硬点难吃。天热却是容易坏,大家在外面行军,没有时间,有时连顿像样的饭菜都吃不上。
  一想到以后沙门军还可能进行更远范围的行军和战斗,这个问题就不由困扰着李璟。最后想了许久后,他终于想到了罐头。罐头可是后世拿破仑政府用了一万二千法郎的巨额奖金,才最终征到的长期储存实物的好办法。
  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罐头的方法不过是将食品处理好,再装入广口瓶内,全部置于沸水锅中,加热三十到六十分钟后,趁热用软木塞塞紧,再用线加固或用蜡封死。这种办法,就能较长时间保藏食品而不腐烂变质。而如果用密封的陶罐或者瓷瓶,乃至用葫芦,或者竹筒来做容器,一样都是可以的。
  其实我国罐藏食品的方法早在三千年前就应用于民间。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就有这样的记载:“先将家畜肉切成块,加入盐与麦面拌匀,和讫,内瓷中密泥封头。”这虽然与罐头有些区别,但也是近似。
  “这个真的可行?”林威有些半信半疑。如果这个方法真的可行,能保持一年甚至是一年半两年,那这就太有作用了。“那岂不是我们捕来的鱼都可以如此处理,罐装起来?”
  “当然,不但鱼可以罐装,猪肉牛肉羊肉甚至鸡鸭鹅,乃至野兽都行。就连我们的蔬菜、水果也都可以这样处理罐装。有了这些罐头,我们的舰队船员就能在船上吃到蔬菜。士兵们行军作战时,也不用麻烦生火做饭,就有现成的罐头。不但容易运输,而且还易于保存,可口美味。”
  随行的小黑山堡的新任镇将王重急忙大声道:“这个项目交给我们堡来做,他们都有打火机了,不可能我们小黑山堡就是后娘养的啊。”
  看王重这般急切的样子,李璟笑道:“你也别急,这罐头可是消耗食品,且做起来也并不是太容易。我敢打赌,就是我们整个沙门镇现在一起做这个商品,也绝对会有市场。你们想想,有新鲜的蔬菜水果罐头,那登州所有的商船,还不都得要来买上一批。咱们的其它罐头可以多做些品种,保准有的是人愿意买。”
  听到李璟描绘有这样好的前景,王重才嘿嘿的咧着嘴在一边偷笑。小黑山堡现在的情况和大黑山堡差不多,一下子迁移了那么多的百姓上岛,岛上田地不足,正愁不知道如何养活这么多人,现在这个罐头商品已经让他十分满意了。特别是李璟对他承诺,只要他们小黑山堡的罐头质量好,那么沙门镇军优秀订购他们生产的罐头。
  按照李璟所掌握的形势,王仙芝马上就要起义了,照这局势发展,如今已经在节帅宋威和监军使于万荣面前挂过号的沙门镇军,到时随时有可能被抽调往青州、齐州这些防遏起义军的前方。出兵在外,后勤方面便难以保障。李璟可不太相信各地方会有多好的后勤为他们供应。还是多弄些罐头准备好,到时直接用驮马都拉着罐头上前线,自己丰衣足食。
  “多组织些剩余的青壮下海捕鱼吧,猪羊牛都来之不易,可这海里的鱼可是应有尽有,大家尽管捕,捕来了处理好了做成罐头。再怎么说,鱼也是荤菜,比起战场上的野菜和大饼都是好上十几倍的。”李璟笑着道。
  王重和吴迁林威一群军官都争相表示马上就要组织捕鱼队,能捕多少就捕多少。以前是捕了卖不完吃不掉,现在不用担心坏,那可就真是能捕多少就捕多少了。
  “除了做打火机,做罐头,我们还可以晒盐。”李璟干脆把后世的盐田晒盐法告诉身边诸将。现在的盐因为朝廷的专卖法,贵的厉害,一斗盐百多钱。这盐几乎都要赶上米的价钱了,甚至比高粱和粟这样的粮食,几乎就是没有相差。住在海边的人,都吃不起盐,实在是惨无人道的一项做法。
  沙门镇现在十几万人,李璟可不打算还要花那个冤枉钱用米价来买盐。
  “这个盐田晒盐法不需要多少人,产出比现在的煮盐法可是产出高出无数倍。南砣子岛有很好的沙滩,我看就在南砣子岛上弄一个盐田。也不需要太大,那供我们需要就差不多了。”这盐朝廷一向抓的紧,贩一石以上的私盐那就是死罪。
  虽然说李璟只打算供沙门镇军不打算卖私盐,可这毕竟是违背朝廷法律的事情,特别是现在还有一个监军在旁,总不好做的太过份的。
  谁料,张承业听到居然有如此好的产盐之法,居然十分高兴。一听也没管李璟这是在弄私盐,反而眯着眼睛道:“我看这晒出的盐如果真能与青盐相比,那不如多弄几块盐田多晒一些盐出来。这样既能供本镇军民之用,多余的还可以拿来进献给皇帝。”
  李璟对这什么东西都不忘记要弄来进献给皇帝的忠心监军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既然监军都这样说了,李璟就更不会在意了。反正晒一点也是晒,多晒一点也是晒。无本钱,只要一点人力的买卖,如果真能拿去讨皇帝一点欢心,倒是十分值得的。
  “好,就照张监军的意思,多晒一点。除了供应本镇军民之用,余者就拿来进献给皇帝吧。”给皇帝送盐,李璟可不会是头一个。历史上唐朝很多节度使和地方官,都给皇帝送过盐,而且一送送几万石十几万石的,谁叫盐在唐朝居然这么的贵呢。
第244章
尚君长求见
  时间进入咸通十五年三月未,沙门镇三个可耕岛上的春耕工作全部完成。两万余亩地都播下了春麦,耕地中每百亩一口深井也全部打好完工,木匠坊赶制出来的水车也都制成到位。
  不过现在各岛上的百姓的心思并没怎么放在这些土地上,种子播下之后,每家的这两亩半地也必不需要太多时间侍弄。从春耕后开始,各堡就已经开始把李璟拿出来的几个新项目上马。
  大黑山堡的燧石矿场,打火火壳铁匠坊,燧石打磨场,还有打火机装配工坊。大小黑山堡乃至沙门镇都各自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捕鱼队出海捕鱼,并各自组建起了屠宰场、罐头场,甚至因此还新建扩大了一个陶罐厂,瓷器厂。
  南砣子岛上的晒盐厂也都正式调拔了人手进去,正式开辟出了大片的盐田。整个南砣子岛都被正式封闭起来,对外声称为军事重地,闲人免进,其实是张承业这个监军害怕李璟的晒盐法被别人知道了。
  整个南砣子开辟了一千亩盐田,每年的三到五月正是晒盐的旺季,可称为大汛期。而十月底到次年一月,则可称为小汛期。这种新的盐田晒盐法,每十二天就可以完成一次全部晒盐的程序,正式收盐。这种晒盐法的产量极高,出盐率达到海水的百分之三,一亩盐田可出盐四千斤。按产出和需要的人工计算,张承业和张宏等惊讶的发现,一个盐厂工人年均能出四万斤盐,这还只是每年只在两个大小汛期晒盐一百零八天的产量。
  十二天一期,盐场产盐三万多石,而所用工人只需要一千人而已。一年可以晒十期盐,达到三十多万石盐。产出的盐色白、粒大、干,质量比一般的海盐都要上佳许多。就是连天下闻名的淮盐,一般的也比不上这晒出的盐,唯有一些多重过滤的上品才能比的上。
  当第一批盐田出盐,盐田中一片白花花如雪般的盐就静静的躺在田中时,张承业和张宏等都激动不已,连林威这些前来观看的人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么多年来,大家早就习惯了煮海为盐,像这般晒海出盐的还真没有见过。
  “这盐的质量比淮盐更好,堪比青盐,好盐,好盐啊。”张承业大喜叫道。
  青盐不是海盐,乃是青海之地特产的湖盐,又称石盐。这盐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斗盐三四百钱,甚至是大米的两倍之价。现在朝廷的盐斗盐百钱,要按这样的价算,南砣子岛一年产出三十多万石,那这个盐田一年产出就值七十多万贯巨利。就算只按一半算,那也是三四十万贯巨利。而这,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力气,成本不过是一千盐厂工人的工钱而已,一年的人工成本都不到五千贯。根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南砣子严禁所有人出入,一定要严加防守,那些盐厂工人的家眷最好全迁到南砣子岛上,防止他们外出泄露机密。”张承业比李璟还要上心,马上就看出了这盐厂的巨大利润。
  到三月底之时,盐厂已经正式的晒出了两期盐,南砣子岛上盐仓中白花花的盐有近七万石。望着这些一仓仓的盐,张宏这个大管家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在盐产最先见效之后,大黑山堡的打火机第一批打火机也终于正式生产出来了。按照李璟的指导,这第一批打火机的定位是奢侈品,目标也是那些富贵官人等,所以机壳用的都是极其奢侈,有精钢、黄铜、白银、黄金四个款式,而且都还镶了珠宝。这些打火机完全就是一个收藏品,采用的是煤油,每个打火机,还配套出售一小瓷瓶的煤油。
  “售价多少?”林威将几个打火机送到李璟面前,紧张的询问道。现在整个大黑山岛几万人差不多有一半都加入这个项目之中了。
  李璟看着几个裸奔着的打火机,有些不满的道:“你们这打火机做的还不错,美观又豪华奢侈。但是我早说过,咱们这东西定位是奢侈品,既然是如此,那我们就不光光是产品做的好。这包装更加重要,你得拿丝绸包装,然后用楠木盒子装起来。最后盒子上还得有花纹,总之刚一个盒子就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另外你们这装煤油的瓶子,一定要用青瓷瓶,不要担心成本,这一切都可以加在售价之中,甚至还要多加一些,一定要弄的奢侈。”
  “至于价钱嘛,精钢,青铜,白银,黄金四款,不如就定价十贯,二十贯,五十贯,一百贯四个价位。销售的时候按白酒的销售方式,分大区经销商出售,一定要饥饿营销,把价格弄起来。不但要卖的价高,还得弄成稀罕,有价无物的情况。如此,就不愁赚不到钱了。”
  “卖这么贵有人买吗?”林威担心的问道,这小小的打火机现在可是关系到半个黑山堡的百姓。打火机看着神秘,但成本并不高,他想不能李璟居然开出这样的高价。
  “肯花钱买打火机的人,都是那些富商高官士家子弟等,你觉得他们既然肯花钱买这样的奢侈品,又岂会还在意这价格贵上一些?”李璟笑着回道。
  最近李璟心情可谓是十分的大好,从三月开始,沙门镇各营,除了后勤营外,其它六大营轮流出击,每次出去一到两都三都出击。有梅花门的公孙兰提供海贼山匪的情报,又有侦察营提前侦察验证情报,打探详细的路线和敌人的虚实,再有李璟与诸营军官们一起详细讨论拟好做战计划,李璟每次又都赋予出击的指挥官们战场临时决断之权,可以说有了这样的布置,整个以战练兵的剿匪战斗打的极好。
  一个月来,六营各都全部轮流出击过,战况也十分喜人。六营三十多个都分成了十几批次,先后将沙门镇附近海上以及登州海岸上的近二十股海贼土匪们剿灭。被剿灭的海贼山匪多者三五千人,少者八九百,没有一支能在沙门镇军的出击下逃走,全都覆灭。
  匪首都被处死,剩下的匪徒及家眷,以及各山寨中的钱粮武器等物通通被运回沙门镇。在这些出击中,李璟还将战俘营和兵营营动员起来,甚至每次还会特意征召一支民夫营随军行动,训练他们的协同作战能力,更顺便也为把所有的巢穴财物都运光。从另一方面,也是解决了许多剩余的劳动力,给百姓们一个赚钱的机会。参加随军运输的民夫得到的赏钱都十分的丰富,最后便得李璟不得不轮流征召民夫,算是平息了其它百姓的羡慕之情。
  二十多个贼穴被剿灭,练兵的同时,为李璟带来了十多万贯的外快收入,并且获得了上千副的刀枪弓箭,这些武器虽然五花八门,甚至很多破损,但李璟直接让丢给军械坊中重新修理加工一下,便堆进了外贸出售的武器库中。
  除了钱和武器缴获外,剿灭这些山寨,李璟还获得了三万多石的粮食,并得到两万余海贼山匪及他们的家眷,这些人通通成为了李璟的俘虏。李璟无意收留这些人,直接将他们关入战俘营,准备拿去辽东出售,或者换回一些青壮的战俘及奴隶或者战马等物资。
  这一轮以战练兵中,各营各都也都有一些损伤,加起来战死者近百,这些都是因为初次上战场时的无经验造成的。虽然似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可李璟却是认为绝对值得的。才隔了一个月的时间,历经了战火与刀枪的洗礼,这些沙门镇军再次在李璟面前走过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一个大样,行动间有一股子真正的杀伐之气。
  “衙内,这些新供应军中的罐头真的不错,每次出击在外行军加做战,往返得在两天以上时间。行军的时候,做饭时间很少,有了这些罐头,根本不必再生火做饭,直接每伙发下几个罐头,然后就着炒米炒面或者是后勤都做出的锅盔饼,简单省事,还美味。特别是那红烧牛肉罐头,我长么大还是头一次吃这么多牛肉,太美味了。”刘守谦大声说道。
  牛肉在唐朝可是宝贵之物,百姓不得自杀牛,牛老病而死,杀前都还得报官,由官中派人来杀。杀了后,牛角牛筋牛皮等物还得被官中征走。一般人一辈子没吃过牛肉都很正常。
  这些牛肉罐头还是李璟从青泥浦运来的大批老牛屠宰后做成的,一下子就吃的下面的军士们回味无比。
  现在几个岛生产的罐头分为五大类,肉类,禽类、水产类,水果类、蔬菜类。
  具体的还分为清蒸类肉罐头、调味类肉罐头、腌制类肉罐头、烟熏类肉罐头、香肠类肉罐头、内脏类肉罐头。以及白烧类禽罐头、去骨类禽罐头、调味类禽罐头。油浸类水产罐头、调味类水产罐头、清蒸类水产罐头。糖水类水果罐头、糖浆类水果罐头、果酱类。清渍类蔬菜罐头、醋渍类蔬菜罐头、调味类蔬菜罐头、盐渍蔬菜罐头。
  这么多的品种可谓是十分丰富,现在生产的都是陶罐装的野餐装,每罐者是数斤装的,一罐可以供应一伙军士行军使用。按李璟的要求,接下来,各岛罐头工坊还将生产家族装出售。又按价格分为普通家族版,用竹筒和葫芦甚至小陶罐装,每罐一斤装左右。另外一款则是豪华型的,选用精美的瓷瓶装,售价更高。
  罐头在军中供应以来,引得一片热烈反响,将士们都对这罐头十分喜欢。
  李璟正与仓曹参军事韩仲武商议加大给各罐头工坊的订单,仓库多存储一些各类罐头。突然,侍卫头赵江进来报告:“衙内,有个自称濮州尚君长的人前来求见衙内。”
  “尚君长?”李璟闻言神色一动,马上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晚唐风云纵横,横行天下的人物。
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将
十票帅之首
  尚君长是何人物,李璟听到这个名字居然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李璟问仓曹参军事韩仲武:“你可知道这个尚君长是何人物?”没有想到韩仲武居然没有半点的犹豫,立即答道:“此人乃濮州盐商,为人豪爽,常南下北上,行走各州,是个大商人。”
  李璟本不过是随便一问,没想到韩仲武居然还真听说过尚君长,而且还说他是一个豪爽的在盐商。这让李璟惊讶不已,这可与他对尚君长的认知不同。尚君长在晚唐的历史上大大有名,留下了很重的一笔。但那绝不是因为他是个豪爽的盐商,而是因为他是唐末大反贼王仙芝手下的二号人物,十票帅之一。
  史载,咸通末,仍岁饥,盗兴河南。乾符元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垣。
  这乾符元年,也就是咸通十五年,正是今年。眼下年号还是懿宗年号,要到十月的时候才会改元乾符。因此今年既是咸通十五年,又是乾符元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垣,说的也就是今年王仙芝聚众造反的事情。
  王仙芝什么人物?这里说他是濮名贼,濮是濮州,名贼那就是有名的大贼。以李璟脑中的记忆,他知道,王仙芝确实是一个风云人物,濮州就是在青州与洛阳之间,也就是在隋末起风云的瓦岗不远。和瓦岗聚义起兵一样,王仙芝起兵造反,也不是仓促起事的,他们早有准备,或者说他们早有那个造反的本钱。
  隋唐演义中,瓦岗的五虎上将单信义加入瓦岗之前,乃是河南有名的黑道大哥,二贤庄赤发灵官单二哥,人称九省五路绿林英雄都头领,为总瓢把子林瓢把子。下面还有各寨各山,都是归他管辖。
  两百多年过去,这块土地上如今又出了一位有名的黑道大哥,那就是王仙芝。更巧合的是,单雄信的第十代子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四人后来也参加黄巢起义,因作战勇猛被人称为“黄军四杰”。王仙芝和单雄信一样,表面上的身份也是个大财主。王家世代贩盐,到了王仙芝时,已经是濮州的贩盐世家,和曹州的另一个贩盐世家黄家算的上是黑道世交。王仙芝表面是卖的官盐,盐商身份,可实际上,做的却是私盐生意。铤而走险,富贵险中求。
  随着唐皇朝中央财赋越加困难,朝廷便越加的把盐茶做为了敛财的手段。茶盐专卖,税重无比。斗盐百多钱,百姓吃不起盐。正因盐价越高,贩卖私盐的利润也就越大。盐本不过是煮海为盐,成本斗盐不过几文钱而已,却卖上了百多文钱,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这样的利润,足够让那些胆大之人为之铤而走险。
  许多原本卖官盐的盐商纷纷开始加入贩私盐的行列之中,由于朝廷查处私盐厉害,贩一石以上私盐者就要处死。因此为了逃避处置,这些私盐贩往往开始武装起来,进行武装贩运。到了最后,便建立了整个有组织的贩卖团体。王仙芝就是濮州最大的私盐贩子,他的手下有十个武装贩盐团伙,这十个头目都是王仙芝的手下弟兄,黑道号称十票帅。
  票帅,就是剽悍的首领,也可以称为王仙芝这个武装贩运私盐团伙的堂主、香主。在晚唐,贩私盐可比隋末的时候罪责大多了。隋末时程咬金贩私盐直接跑到衙门口去叫卖,大喊卖私盐,结果也不过是挨一顿打,然后关进牢里吃牢饭。但到了晚唐可不一样,捉到贩私盐的一石以下直接流放千里充军,一石以上的直接处死。这个刑罚尺度,在晚唐贩私盐就完全相当于哥伦比亚的大毒枭们武装贩毒,都是玩命的买卖。
  尚君长是谁?那是王仙芝首先的票帅之首,众香堂的第一堂主。得力助手,心腹手下。王仙芝起义后,尚君长就一直是王仙芝的手下的第二号人物,二当家。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尚让,也是一个香主级人物,最后王仙芝败亡后,投靠了眼下曹州盐帮的大首领黄巢,成了黄巢的二当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