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656

  炮塔已转动到了大致位置,炮长拼命转动着手柄——这是个力气活,手上没点真功夫干不了这事。
  “轰”的一声,一辆被击中的丘吉尔立即燃烧起来。
  科尔曼看得很仔细:“好……完全摧毁了!”
  “各车组注意,虎式在1200米以内可以有效击穿敌装甲……”他迅速通过喉部通话器将消息通报了出去,各坦克军心大定,英国人的重坦克也不过如此嘛。
  “下一辆,距离1100米,放!”话音刚落,炮弹刚好从丘吉尔坦克的头上飞过。
  “太远了,靠前点!”
  又是一炮飞了过去,依然没击中,那辆丘吉尔坦克大概也觉察到危险临近,炮塔开始向这边调整了过来。
  科尔曼紧贴在火炮后面观察弹道,大叫:“没打中,再靠左一点!”
  炮长此时正充当炮手,他再一次瞄准这辆丘吉尔,没想到先被敌人击中了——“哐当”、“哐当”,三秒钟内连续两发75mm炮弹击中了车体,一发中了前装甲,一发中了炮塔,炮弹虽然被弹开了,但巨大的冲击力让车内众人全部东倒西歪、眼冒金星,脑袋撞在周边的钢铁家伙上隐隐作疼。
  “上帝保佑,我们的坦克安然无恙。”科尔曼一边惊魂未定地划着十字,一边赶紧朝驾驶员下令,“向右开,向右开……”
  接受命令的驾驶员拼命打着方向盘,让这个庞然大物向另一侧挪动起来,虎式的方向盘是德国重型坦克的特有设计,操控准确、比操纵杆来说省力很多,大大优于其他国家的重型坦克,代价当然是传动系统复杂化以及重量上升,对生产工时也有影响——霍夫曼本来犹豫要不要砍掉,但一想到德国装甲兵主要靠人机配合和战术能力吃饭,他最后没舍得下手,还是保留了下来。
  “哈……我们跑得比他们快。”科尔曼脱离了刚才被集火攻击的地段又重新观察起对方坦克来,发现这批铁乌龟的速度和玛蒂尔达几乎是半斤八两,远比不上虎式灵活。
  现在他顾不得找刚才向自己开炮的是哪一辆坦克,再一次瞄准了刚才三番五次逃脱本车炮火的那辆丘吉尔,利用这个机会,这家伙也向前挪动了40多米,炮长的眼睛对着瞄准具,精确地测定好了方位角和距离,按下发射开关后居然没反应。
  “该死,出了什么问题?”
  装填手立即打开炮闸执行退壳动作,弹壳从炮管后面冲了出来,但炮弹已没有了,大家面面相觑,后来才反应过来,这发炮弹居然卡在了炮管里。
  还没等科尔曼“立即排除故障!”这句命令下达,配合娴熟、训练有素的车组成员已按照条例操办起来:先是下降炮管,几秒钟内炮管就降低到近乎靠平的角度,炮长这时候已爬出了炮塔,在炮身右侧的轨道上拿到了分为三段的炮管通条,他迅速地将这三部分通条组装好,然后用尽力气将通条从炮口捅了进去,伴随着一声“哐当”声,炮弹被从炮管和炮闩中捅了出去,装填手又迅速塞了一发新炮弹进去,炮长一边重新分解通条并安置好,一边爬回炮塔,等等刚刚钻入炮塔,还没来得及合上舱盖时,一发炮弹就在炮口附近的位置爆炸——整套动作他要是再晚几秒钟就非报销不可。
  “再来……”
  又一发88mm穿甲弹击发了出去,那辆五次三番躲过进攻的丘吉尔这次终于躲不开了,前装甲被穿出一个大洞,惊慌失措的车组成员只能弃车逃跑。
  一个连虎式坦克的到来大大稳定了德军军心,随着一辆又一辆丘吉尔被击中报销,德军坦克们迅速控制了场上局面,打到最后还剩十几辆谢尔曼坦克时,他们放弃了行动迟缓的丘吉尔,居然率先脱离了现场,仅剩的5辆丘吉尔一边痛骂战友的背叛,一边只能竖起白旗投降。
  不过逃跑的谢尔曼们也没捞到便宜,他们大概忘了虎式在1500米距离上也是可以精确射击的,当他们掉头逃跑、把薄弱的尾部装甲暴露出来后,有3辆倒霉蛋被威力巨大的88mm穿甲弹击中,这批“谢尔曼”牌打火机们迅速燃烧起来,蓝色的火苗从通气孔中窜出,座舱中的机枪子弹劈劈啪啪地爆炸,坦克油漆很快被里面的高温烤得起泡,开始泛着绿色的小火苗,整辆坦克被烧得乌黑,一个乘员也没能跑出来,就算能跑出来也得被控制全场的德国机枪火力干掉。
  几辆投降的丘吉尔坦克上的乘员目睹了全过程,他们攥紧了拳头却一言不发,不知道是在痛恨同伴的逃跑还是在哀叹自己今后的命运。
  这场突如其来的钢铁碰撞被后世被称为古比井坦克遭遇战,英国第七装甲师第4装甲旅为了遏制德军进攻一共投入了94辆坦克进行战斗,全部是谢尔曼或者丘吉尔坦克,他们碰上的是德军17辆虎式和60多辆T-34与4号坦克,双方数量基本对等,也没太多炮兵或空中力量进行支援,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94辆英国坦克除9辆谢尔曼仓皇脱离战场、5辆丘吉尔被俘外,其余全灭(不过大部分可以修复)。德国方面只损失了11辆T-34和3辆4号G,被德国人倚为核心的17辆虎式坦克除1辆被英军打断履带而受损外,其余均安然无恙,而直接死伤在虎式炮口下的英国坦克却有47辆。
  一场47:1的战果,大大打出了虎式的威风和名头。
第012章
喜出望外的收获
  英军第七装甲师的另外一支坦克部队——第22装甲旅的运气比第4装甲旅还要糟,后者不过是撞上了一个虎式连,而他们却碰上了全营主力俱全的501重装甲营,在一连4号坦克的配合下,吕德尔少校干脆利落地近乎全歼整个第22装甲旅,不过虎的伤亡也出现了:一辆虎式被一门隐蔽在角落的17磅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了正面装甲,成员们倒是安全撤离;另一辆的运气更差,被一发大口径榴弹炮直接灌顶,全车成员罹难;第三辆不幸压上了一枚反坦克地雷,履带被炸断而无法动弹,除这3辆虎式之外,德军还额外损失了5辆4号,不过他们的战绩同样辉煌,第22装甲旅投入战斗的96辆谢尔曼或丘吉尔坦克除7辆谢尔曼最后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灭。
  坦克的威胁排除后,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阵地上随处可见德军装甲掷弹兵的身影,他们在坦克的掩护下突入阵地,用MG42机枪肆意收割不肯投降的英军士兵们的性命,虽然同样是狼狈不堪,但沙漠之鼠不愧于王牌之师的称谓,没有像殖民地部队或者盟友部队那样瞬间崩溃而是选择坚决抵抗,大不列颠士兵用手雷、步枪、机枪、迫击炮和其他一切能拿到手的武器顽强阻击着德军的坦克浪潮,他们从未打得如此顽强、如此英勇,在这种垂死挣扎的反扑中,德军还是损失了不少坦克和装甲车,其中有一些甚至是被英军敢死队员用手雷炸毁的。但在优势装甲火力面前,这种挣扎注定是徒劳无益的,有个女王步兵营非要凭借一段战壕和防御工事负隅顽抗,被德军火箭炮连发现后当场用希姆莱管风琴齐射教育了他们怎么做人,套用梅林津中校的话说——在400枚火箭弹扑过去之后,整个世界顿时清净了……
  虽然顽强抵抗,但失去全部装甲力量的第七装甲师根本拦不住德军冲击的步伐,到下午2点钟,该师所有阵地全线崩溃,无数的坦克、卡车和装甲车在燃烧,大批英军士兵横尸沙漠,炮弹的呼啸声依然不断响起,但大部分只有德军的火力,英军炮兵阵地已被突入的德军坦克打得千疮百孔而失去还手之力,战场上散落着大片金属的碎块或碎片——炮栓、引擎活塞、水箱、悬挂装置、方向盘和弹片像雨一样散落在广大沙漠上,失去阵地、无险可守的英军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竞相夺路而逃,整个托卜鲁克西线战场笼罩在一片烟云中,到处是火焰和爆炸,到处是四肢残缺、身体受创的伤兵和残缺不全的肢体。
  在上午正面激战之时,古德里安还特地让第21装甲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迂回包抄行动,目标是占领英军70多公里外,设在沙漠中的一个大补给站。为此,俾斯麦少将不但精心挑选了快速反应部队,还带了大量空卡车准备缴获战利品,原本他们认为搞点油料补给,弄点阿根廷牛肉、加拿大黄油、地道的美国烟、牛奶和罐头就差不多了,如果再能缴获点英国果子酱和巧克力糖那几乎就能称得上是完美。
  结果比他们想象得还要丰富几倍,正忙着浇上汽油、埋设炸药的英国后勤部门被4号坦克和装甲车的机枪给吓坏了,头也不回地乘坐卡车扬长而去,当德军官兵打开半掩埋式的地下仓库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里面内容与物资之丰富简直要亮瞎众人的双眼:三十多辆装甲车、卡车整车与各种配件——从火花塞到灯罩,从发动机到轮胎五一不缺,各种牌子的润滑油和汽油,各种型号大炮炮管和炮弹,地雷、炸药、沙漠帐篷,蚊帐,消灭臭虫的杀虫剂,军用口粮,电台和电池,军装和军靴,军号甚至还有苏格兰风笛,至于巧克力糖、威士忌酒、卷烟和烟草等配给品都整整齐齐地堆在货架上,士兵们还发现了密封在铁罐中的大英帝国最出名的红茶茶叶、咖啡、黄油和奶酪,供军人们消遣的电影片和图书,亮闪闪的铝制餐具、咸肉和水果罐头,还有铁刺网,修理坦克的机床和氧炔焊具,制氧机,苦水淡化剂,拉拢阿拉伯人的首饰和步枪,钢盔,水壶和指南针、喂骆驼的精饲料——虽然沙漠里主要靠车辆运输,但骆驼显然也是不错的替代品,还有各种各样的药品、手术器械、血浆,甚至还发现了一台X光机……
  装甲掷弹兵营长齐格菲少校用不敢置信的语气问随队前来的后勤处军官:“英国佬一个师有这么多物资?他们是来打仗还是来度假的?”
  后者耸了耸肩,幽默地回答道:“谁知道?不过我只知道这些全是我们的了……”说罢,他看看外面停着的卡车和装甲车,又看了看一起来的官兵,皱起眉头说道:“靠我们这点车,够么?”
  这显然是不够的,即便加上英国人自己库存的卡车也不足以将这些东西搬走,不过聪明的齐格菲立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把所有的装甲车全部空了出来,除驾驶员之外,其他空间都用来装东西,至于原本搭载装甲车赶来的步兵则让他们搭乘坦克回走,即便这样,那些笨重的机床、维修设备也搬不走,最后在一片恋恋不舍的目光中,所有搬不走的东西连同那台X光机一起被炸成了碎片……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根本不是第七装甲师一个师的补给仓库,那是整个西线英军的总仓库和后勤中转基地,是要供应给6个师10万人一起用的,因为第七师战斗力最强,而且德军从未向这个方向进攻过,再加上地形有利于挖掘仓库才挑选了这里,没想到辛辛苦苦2个月囤积的物资最后全便宜了古德里安。
  收到兰顿报告第七装甲师坦克部队全军覆没、阵地全线失守的消息时,蒙哥马利差点要崩溃了,从清晨6点钟开始到现在,不过10个小时,整整一个装甲师就完蛋了,而他给兰顿下达的命令是至少坚守48小时,现在赶去救援的新西兰第2师、澳大利亚第9师装甲部队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德军撞上,就先接到了本方阵地上溃退下来的官兵。
  德·拉甘皱着眉头说道:“兰顿报告说德国人出动了一种新坦克,他们无坚不摧而又刀枪不入,我们所有坦克都拿他没办法,两个装甲旅就是这样被报销的……”
  “哼!无坚不摧,刀枪不入,这是怪物么?”蒙哥马利恨恨地从鼻孔里出了口气,“上次他们碰到T-34也这么说的,这次又这么说,我们的指挥官就习惯用这样的借口推卸责任,德国人再强也不过就是些坦克。”
  “现在怎么办呢?继续让两个师按计划支援过去么?”
  “必须要补上这个漏洞,否则我们的缺口就太大了。”蒙哥马利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地图后说道,“万一德国兵力从缺口突出,可以方便的向左右两翼包抄,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全线溃退么?”
  德·拉甘沉默不语:全线溃退肯定不是一个好主意,伦敦本就对第八集团军没能尽快拿下托卜鲁克而只选择围困了事深感不满,如果现在连包围圈都维持不住,只怕更会火冒三丈,这比损失一个第七装甲师可怕得多,更何况现在整个包围圈是一条线,一旦德军展开攻击会引起连锁反应,那形势就太糟糕了。
  “特德将军回复我们说明天空军可以出动。”想了半天,他没找到什么好主意,只能把积极的信息告诉蒙哥马利。
  “兰顿最新报告说进攻他的德军有多少兵力?”
  “还是维持那个说法——至少500辆坦克,5-6万人。”
  在超级机密被摧毁后,英国人对古德里安的情况摸得不是很清楚,但大致人数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认为德军总兵力在10-12万之间,蒙哥马利最初不相信兰顿的这个判断,他认为古德里安不可能把他一半兵力用于突破进攻,那样他剩余的防线会很脆弱,根本难以维持,可事实摆在面前却不容他不相信:仅仅一个白天,拥有近2万人、200辆坦克的第七装甲师就被打没了——即便不说全军覆没也称得上丧失了战斗力。他是知道该师作战水平的,如果古德里安不集中2-3倍的兵力,他死也不信第七装甲师会被其轻易突破防线。
  蒙哥马利再度走到地图边苦苦思索起来,指挥部里所有的作战参谋都大气不敢出一声,只静静地等待司令官的判断。
  “如果古德里安真的至少抽调了2个装甲师执行西部进攻,那么他留守的兵力应该不多?”
  “我认为是这样。”德·拉甘明白了蒙哥马利的想法,试探性地问道,“您想……”
  “西部所有调动与部署不变,东部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蒙哥马利心头有了一个主意,流水一般的命令立即传递了下去。
第013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为守卫托卜鲁克,古德里安以托卜鲁克为中心进行了进行周密部署,整条防线从托卜鲁克以西50公里处的贾扎拉到托卜鲁克以东100公里处的巴尔迪亚,德军以依托大海的沙漠高原作了一个大半环形分布。这个大半环东西宽度15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20公里,为防止英军攻击,他先后构筑了两条防线,外围防线总长近250公里,称外防圈,由第15、第21装甲师分别守卫,在大半环中围绕托卜鲁克要塞还有一个小半环,旨在防御直接攻击要塞,小半环长100公里,称内防圈,由第4装甲师把守,三个装甲师在布局上恰好呈现一个“品”字形;意大利伞兵旅负责守卫港口与要塞本身,而飞行堡垒装甲旅则担负全非洲军预备队的责任。
  这样的防守密度如果放在东线就显得太粗放了,2个装甲师显然不足以扼守250公里的防线,但在沙漠地带,由于交通相对便利且视野开阔,部队的机动能力比东线要强很多,因此能有效利用地形扼要防守的区域并不太多,反过来说,东线在连续战线被突破后还可能有机会依托局部有利地形进行死守顽抗,在沙漠地带一旦被敌军突破主要防守地带后,其余部分可一鼓作气顺势而下,如果防御方再丧失了机动优势和装甲力量,那不管有多少步兵都只能捱着等死——当初40多万意大利军队被英国人像赶鸭子一样的击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蒙哥马利认为自己从东部发起进攻是可行的:如果古德里安的主力部队真在西面,德国人根本来不及抽调回兵,退一万步说,即便东部不能突破防线占领托卜鲁克,也能迫使德军从西部收缩回来——没托卜鲁克这个支撑点,10万非洲军只能仓皇撤退。
  “真的从东部进攻?”德·拉甘忧心忡忡地问,“万一没能迅速攻下敌军阵地,那西部防线就危险了——您手里的预备队数量不足,不可能既用于东部作战又增援西部。”
  “那就想办法增加预备队。”蒙哥马利在地图上扫来扫去,想寻找可依靠的力量,最后决定把第后方维持补给线的第51高地师抽调上来,抽走之后,维持从亚历山大港经阿拉曼、马特鲁到托卜鲁克这条600多公里的海岸补给线就只剩下印度第4步兵师、希腊旅以及后备的南非第2步兵师。在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认为这几支部队战斗力很成问题,他不放心将他们直接放在一线与德国人对峙,干脆一并拖到后方去掌握补给线了,如果包含第51高地师,再加上一些后备、辎重与兵站人员,维持第8集团军补给线的兵力就高达近10万,而直接与古德里安对峙的兵力则略少于20万——这也是为什么蒙哥马利说兵力不足而伦敦认为第八集团军兵力足够的分歧所在。
  德·拉甘不认为抽调第51高地师有什么问题,第八集团军的补给线稳如泰山,德国人哪怕派出一些小分队去搞破坏也无伤大雅,他更关心东面的进攻态势:“您打算让第1装甲师打头阵?”
  “有问题么?”蒙哥马利疑惑地问道。
  “这个……”德·拉甘压低了声音,“前线既然报告他们有那种厉害的新坦克,再加上德国人防线上有不少88炮,是不是让第一装甲师从侧翼进攻,至于正面么……”
  他没有直说,但手却在地图上不露痕迹地比划了一下,蒙哥马利立刻就心领神会:“好,让波兰喀尔巴阡旅和自由法国旅从正面进攻,吸引德国人的火力,由第一装甲师负责从侧翼包抄。”
  正面之敌当然是难啃的,德国人再怎么说也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构筑了防线,希腊旅也好、自由法国旅也好,都是吃不列颠拿不列颠的,让他们奉献一下理所当然,至于他们的牺牲到底会如何蒙哥马利对此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他果断下令道:“进攻立即发起,越快越好,夜里也不能放松,不能给德国人从容调整的时间,另外请你协调特德将军,如果明天天气许可,一定要发起大规模空袭。”
  “长官,现在有两个好消息和两个坏消息,您想听哪个?”托卜鲁克非洲军指挥部里,拜尔莱因参谋长正向古德里安汇报情况。
  “先说好消息吧。”
  “第一个好消息是我们找到了俘虏说的那个补给站并成功得手,收获之大出乎意料,现已在搬运回程中;第二个好消息是我们冲破了第七装甲师的全部阵地,而英国人的支援部队才刚刚赶到,只要我们想要马上可以让后续兵力投入大范围突击;至于坏消息是……”他顿了一下,不太高兴地说道,“两个虎式装甲营不能充当装甲矛头了,他们报告说需要进行补给和战场维护。”
  “好消息很令人振奋。”古德里安高兴地说,“至于你所谓的坏消息其实也算正常,这种重型坦克燃油消耗肯定会大一点——作战如猛虎,补给应该也有猛虎的胃口。”
  “光补给还好说,我们从英国人那里弄到了一些油料,可直接给他们补充,但补给完了您不能指望他们马上投入战斗,有20多辆虎式不同程度地坏了。”
  “坏了?”古德里安疑惑地问,“英国人后面的反坦克火力这么厉害?两个营长不是说只损坏了4辆么?”
  “4辆只是作战中的损失,确切地说是两辆报废,两辆履带被打断但可修复,现在报告的是机械问题——其余近20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抛锚,有动力系统的、传动系统的、变速箱的问题,反正各种各样、您能想到的毛病都出现了。”拜尔莱因抱怨道,“这质量差得简直就不像德国货,倒像是意大利人为我们生产的一样。这仗幸亏我们打赢了并控制战场,要打输了,这些坦克可就全成了英国人的战利品!”
  “这不算什么……新坦克嘛,当然问题会多一点。”古德里安满不在意地挥挥手,“你是没见过当初三号是如何的不可靠,我在装甲兵学校里训练部队时,那履带经常走着走着就自己掉下来,部队进军奥地利时——那还不能算是作战,一路上抛锚的坦克比正常进城受阅的数量都多。”
  “他们也忒脆弱了一点……”
  “我记得你说有两个坏消息,另一个呢?”
  “还有一个坏消息就是被您说中了的那个,蒙哥马利在东面展开了猛烈进攻。”
  古德里安哈哈大笑起来:“这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你站在蒙哥马利的立场也会这么办,因为他能选的办法不多:第一条是老办法,调集增援力量拼命填补漏洞,气象预报说明天会天晴,这样他就能投入空军力量封堵缺口——然后我们就缩回去了,他除了白白损失一个装甲师和一个补给基地啥也捞不到;第二条是利用我们主力特别是装甲主力不在东面的机会发起猛攻,要么能迫使我们回援,要么可以夺取东面的防线,如果能趁机占领托卜鲁克要塞本身,说不定他愿意断然舍弃这个装甲师而只求拖住我们。”
  “那现在该怎么办?我原本还指望把虎式调回去恐吓英国人呢。”
  “让我想想……”古德里安正准备仔细看看地图,忽然参谋送上了新的电报:波兰人和法国人向东面阵地发动了猛攻,据说还得到了重型坦克的掩护。
  “重型坦克?是丘吉尔?”拜尔莱因说道,“今天战场上我们的部队就碰到了这批重型坦克——据俘虏说是丘吉尔的第6代改型,装甲厚度最厚处也有100mm——差不多和虎式一样厚,不过那门坦克炮真是弱得可以,连新4号的火炮都比不上,速度更是慢到只有25公里/小时,T-34和4号打不动他们的正面,但远远不如虎式,结果是毫无悬念地被干掉了。”
  “英国人的思路还停留在巡洋坦克、步兵坦克的年代,尽弄些大而无用的铁乌龟……”古德里安嘲讽道,“以前玛蒂尔达是这样,现在丘吉尔还是这样,不知道啥时能醒悟过来?倒是美国人的谢尔曼不错,和4号战斗力比较接近,考虑到他们的生产力,将来会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等等……进攻的是波兰人?”
  拜尔莱因重新看了一下,回答道:“没错,还有法国人,大约一共2个旅……”
  “我知道蒙哥马利在想什么了……”古德里安立即说道,“告诉瓦尔斯特中将,东面的装甲部队先不要动,让步兵依托工事去对付进攻,注意隐蔽一部分88炮,不要都暴露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