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56

  除试验新飞机外,他还打算看一看部队新编制组成后的效果与指挥能力。霍夫曼启动部队编制调整的涉及面是全方位的,陆军是典型的“裁军扩师”,空军则经历了差不多的扩军办法,甚至走得更激进一点——在裁撤航空军和师两级机构后,变成由航空队直辖各作战联队,同时极大地扩充了联队兵力。
  按照以前的编制规则,飞行联队是团一级单位,只担负战术任务,但现在联队级别被提升到类似陆军师一级。以马尔塞尤所在的JG27战斗机联队为例,由4机编队(2个双机编队)组成一个小队,由资深少尉担任小队长,由4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每中队辖16架飞机,中队长由资深中尉或上尉担任,4个中队组成大队,同时大队部本身还拥有4架飞机,这样一个大队的兵力是64+4架飞机,大队长通常由少校或中校担任(战斗机大队因为作战飞机数量较多是中校,其余联队为少校);4个大队和联队本部(约一个中队规模)组成了联队,最新编组后的一个联队满编时拥有288架飞机,再加上12架后备飞机,总共会有300架飞机,联队长大多由上校担任,同时设立由中校军衔军官负责的参谋、后勤、情报等部门。轰炸机联队飞机数量一般小于战斗机联队的数量,以斯图卡为例,一般是3架飞机组成一个小队,因此该联队的作战飞机总数就只有228架。
  新编制推广以后,大队成为是典型的战术单位,单独拥有一个机场,联队则上升为战役单位,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目标,通常联队的编成是规定的,但联队归属于哪个航空队却是可变的。扩大联队编制、取消军、师一级的编组好处很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空军中的无用人员被清退了不少,以往军、师两级实际上并不拥有作战部队而只是指挥下属联队,但联队本身就有一摊子军官,军、师两级只不过充当了二传手,不但降低了效率还经常引起命令走样,为了保卫这批无所事事的军官还要准备不小规模的守卫部队——戈林在时空军机关绝不会让陆军承担安保责任。经过霍夫曼的调整,冗员被拉去让米尔希元帅看管战俘,而清理下来的保卫人员则被当做补充兵员直接打入了陆军。空军的人员与飞机之比从1941年的300:1(1架作战飞机对应300空军兵力)迅速下降,预计到年底可以达到190:1,而霍夫曼的要求是希望降低到100:1——按照他的目标规划,1943年末空军要达到2万架飞机的规模,同时兵力不得突破200万。
  事实证明把空军多余人员转去看管俘虏干的挺不错,他们既不像党卫军那样充满意识形态的仇恨,也没有国防军陆军那样与战俘有直接战斗厮杀的经历,总体对待战俘的态度是文明而温和的,战俘营的死亡率降低到了以前的十分之一,逃亡、破坏与抵抗行为大大减少。
  这次扩大联队规模只是霍夫曼设想中的第一部分,他本来还想将联队编成混合作战部队并配合航空基地运作,那样同一联队中将既有战斗机单位又有轰炸机、侦察机等其他单位,整体作战能力会更加突出,协同性也能更好一点,可惜这个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理由是明摆着的——德国空军的联队长通常都是一线飞行员升上来的,缺少混合机种和多编队任务执行的指挥官,那样对他们的指挥要求太高,又不能把航空队长官降格成联队长。类似加兰德这样战斗机出身的高级军官就是典型,他指挥战斗机部队还行,如果让他协同指挥轰炸机和其他单元,非抓瞎不可。但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航空母舰上的航空指挥官就要全部指挥各编队,从没有那个航母编队说是搭载单一任务飞行编队的。
  就在他思考该如何突击办法为进攻展开提供空中掩护时,古德里安说的话却让他愣住了,因为对方分明在说:“……根据气象显示,两天后,也就是11月30日整个昔兰尼加地区会迎来大雨,雨势颇大,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天,我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发起进攻……”
  “什么?”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大家知道接受补给后进攻肯定迫在眉睫,没想到却挑这样一个时机。
  “认为我选的时机不好么?”
  “这个……”很多人面有难色,虽然下雨天视线受阻,能造成进攻最大的突然性,但这种影响是把双刃剑,同样会影响本方队伍的展开与推进。
  “如果下雨,空军就没法提供空中掩护了。”加兰德劝他,“有没有空中掩护对于是否能迅速打开缺口是至关重要的。”
  “不!我的观点正好和你相反。”古德里安笑道,“从阿拉曼战役以及这一个多月拉锯战的情况来看,敌我战术能力与力量对比是非常明朗的,虽然我们总体上兵力少于对手,但我们的作战能力、装备水平和配合程度是强于对手的,只要我们集中力量突击,无论有没有虎式坦克介入都可以相对轻松地击退蒙哥马利在外围防线上的布局。但同样,英国人可以凭借兵力优势从容地调动预备队来填补缺口,再加上他们的空军飞机也比我们多,在空中势力威胁下,地面缺口一旦打开之后很难扩大并别说巩固了,所以第一步必须找一个排除对方空中优势的契机。”
  虽然加兰德很想说自己的战斗机部队能排除敌军优势,但想了想又觉得不靠谱——这个保证可不能乱下,不然非害死人不可。
  “长官,这样的话道路也会变得比较泥泞,会不会给行动带来不便?”参谋长拜尔莱因提醒道,“我担心会陷入与东线类似的窘境。”
  拜尔莱因在东线战役期间是号称“飞毛腿海因茨”的古德里安老部下,深为东线春季烂成泥浆的道路条件叫苦。
  “不便是明显的——但我们不便,英国人自然也不会太方便,在我们找准突击方向并事先集结的前提下,不便都是在他们一边的——他们要承受攻击的部队拦不住我们,他们可以增援上来的后部部队没法快速突破,这对我们是个很好的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那一会了。”古德里安打消着下属的顾虑,一边解释道,“我本来最担心虎式这种重型坦克的机动能力,但实验表明虎式可以经受住这种考验……”
  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那天刚刚接到新坦克古德里安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在泥泞地上表演,原以为他想看一下新坦克的机动水平,现在看来他早就在布局这一步好棋了。
  “至于飞机……”他笑着安抚加兰德道,“你别担心,沙漠的雨下不长,有两天已非常难得了,两天后正好是我们扩大缺口、巩固阵地的关键时刻,我希望空军能抗住沙漠空军的进攻——我可以不要求轰炸机配合我们打开缺口并阻碍英国人后续增援部队,但我要求战斗机一定要控制住场面,不要对方来阻碍我们,你也不想让元首辛辛苦苦运来的新坦克被500磅重的航空炸弹送上天吧?”
  “那当然!”加兰德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天气许可,我们会竭尽全力。”
  “现在,你们两个营还有问题么?可以第一批出战么?”古德里安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吕德尔少校和梅克尔少校。
  “没有,我们已完全适应了,全营士气高昂、装备完整,可以第一时间出动!”
  “那么,就由重装甲营负责撕开缺口,其余部队迅速跟进,这次我们的目标是……”古德里安在地图上轻轻敲了一下,又迅速地画了一个圈,“是这个师!”
  众人看清楚后大大吃了一惊,随后陷入了沉思——长官是要将出其不意发挥到底啊!
第009章
虎之初战(上)
  1942年11月30日,天气果然如气象预报揭示的那样,在托卜鲁克周围、昔兰尼加北部地区开始了天降大雨的过程,就可真是一件稀奇事,这里的雨不同于平原上的雨和森林中的雨,来得又迅猛又突然,落下来的雨点足有古钱币那么大,雨束又多又密集,白茫茫地倾天而下,在沙滩上留下一片片小坑。不久后小坑就汇成了水洼,水洼开始横溢,洪水汇入于河床,变成汹涌的山洪,席卷着枯树枝、牛羊的白骨和石块奔腾澎湃而下,冲毁所经过的一切:桥梁、山凹、道路。沙漠机场中因陋就简而搭建的跑道也被洪水冲坏,飞机无法起降。地堡、战壕等工事更是积水没膝,连站脚的地方也没有。12月1日,大雨继续下着,仿佛要把一年中的全部降水量都集中到这两天降完似的,不过雨量相比第一天已少了很多。
  借着雨水密集倾泻的当口,古德里安指挥部队秘密调整了部署,将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箭炮连、搭载装甲掷弹兵的半履带式装甲车、追猎者歼击车囤积在了主要突击方向。在此前长达三周的进攻中,德军都把进攻方向首先放在殖民地和英国盟友的部队身上,而且优先打击的是面向开罗方向的英军,他们的警惕性因此也是最高的,但这次非洲军的作战目标却牢牢锁定了面向摩洛哥方向的英国第7装甲师——这支有着沙漠之鼠称谓的部队、称得上是英军最强的装甲力量,也是在此前交手中受到攻击最少的部队。古德里安认为他们的警惕性最低,而首先吃掉第7装甲师可以有效震撼整个第八集团军。
  虽然大家都相信虎式的威力,但也为这个趋强而击的方案捏了一把汗,古德里安本人却比他们有信心的多,他认为在没有意大利人扯后腿之后,如果排除双方空中力量再提供足够的物资与装备供应保障后,单纯就地面力量而言,就他手里这点兵力足够干掉第8集团军了——现在,这样的好机会终于来了。
  “先生们,别担心,沙漠之鼠虽然狡诈,但在猛虎的威力面前,他们根本是不够看的……”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级别作战会议的吕德尔少校和梅克尔少校也笑了起来。
  虽然大雨带来了很多不便,不过双方却没有多少士兵抱怨这场大雨,德国人等来了他们迫切想要的降雨天气以利于进攻,而一直在沙漠中苦熬的英国士兵则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一次澡了,沙漠作战连饮用水都很成问题(倒是德军可以轮流撤入托卜鲁克去洗澡),更不必说洗澡这种奢侈的事情,看到雨水从天而降,很多人浑身都感觉瘙痒起来……
  大战开始前的工兵们是最辛苦的,他们要排除部队前进通道上的地雷,不过这场雨让他们的工作压力赫然减轻了——被雨水冲刷后的地表发生了重大改变,地雷变得十分容易辨认,有些干脆就自己冒出了头,轻轻松松就能将他们全部干掉,到12月1日凌晨4点钟时,一条宽150余米,足够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编队通行的道路已被清理了出来。
  时钟滴滴答答地走过了6点,3颗绿色信号弹飞上了天空,德军猛烈的进攻开始了,打头阵的就是501和502两个重装甲营。501营1连连长诺尔德上尉一马当先,驾驶着那辆已涂成土黄色装甲涂彩的111号座车、带领5辆虎式率先冲出了阵地,咆哮着向英军阵地驶去,在他左右两翼,是其他虎式坦克组成的突击组,在各突击组后面,则是T-34和装甲掷弹兵们,为最大限度地达成突然性,古德里安连炮火准备都没有上,直接就让装甲部队扑了出去。
  沙漠里的地形像海洋一样辽阔平坦,几乎没什么障碍物,只有一些起伏的沙丘和丘陵略微可以掩护一下部队行踪。因此这种战斗是高度依赖机动能力的战斗。双方装甲力量就像海上的舰队一样追逐、开炮,互相击毁对方,在缺少可靠的防御工事前提下,如果没有坦克担任防卫中坚力量,有再多普通士兵也束手无策。因此,坦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战斗的成败,而今天这个优势显然是属于德国人的——在第七装甲师的正面,古德里安集中了2个虎式营和4个T-34营,坦克总数接近400,而他们对面的沙漠之鼠坦克总数不到200,无论是瓦伦丁、斯图亚特还是谢尔曼,哪一种坦克在质量上都不是德国人的对手。
  清晨时分,英军下士奎恩早早的醒来了,他是被冻醒的——空气非常潮湿,湿毯子越裹身体越冷,觉睡得一点也不踏实。他蹲在四处漏雨的帐篷中,浑身湿透,冷得发抖,现在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昔兰尼加高原上有那么多干河床了,在暴雨和干旱这两种极端气候的冲击下,昔日干得冒烟、土地块块龟裂的河床现在都变成了小河,有的河流量比他家乡的一些河流还大,在沙漠地区展现出来的一幕还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他正想伸伸懒腰,突然听到从东面传来低沉的引擎声,无数引擎——坦克的、装甲车的、半履带车的和摩托车的引擎声混在一起,仿佛一支变了调的交响乐,他大吃一惊,立即冲出帐篷,跳入积水的战壕向前扑去,想尽快赶到自己的岗位上——那是一门部署在阵地前沿的17磅炮,等他连滚带爬扑到岗位上时,远方已出现了好几个甲虫般的小黑点,不一会儿就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向阵地扑来。
  “德国人!”炮组众人心头掠起一阵惊慌,凄厉的警报声也拉响了,那呜呜的尖叫声更让人心头发虚,奎恩眼看着好多士兵衣冠不整地出了帐篷,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烂泥地里,脸已完全狰狞得变了样貌——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因为踩在石头上的刺痛。第七装甲师毕竟是训练有素的部队,猝不及防之下的反应依然挺快。
  观察哨看得很清楚,德军坦克稳步向前蠕动,履带声变得越来越清晰可闻。一堆堆坦克排列成一个个三角形的阵式,声势赫赫地向英军阵地逼近。冲在最前面的是虎式坦克,他们负责清理战场上的硬骨头,尤其是反坦克火力。德国陆军武器局做过实验,英国人最新投入战场的17磅炮在1500米以内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4号G也好,对T-34也好都可以一击必杀,但对付虎式就有些不够看了,而1500米对虎式而言,称得上是一个相对理想的观瞄距离,基本上2-3炮就可以确保击中。
  现在,暴露在最前面的反坦克火力点已一片片被德国人在收拾了,可怜的17磅炮虽然威力强大,但却是个粗壮、笨重的胖子,必须通过其他车辆的牵引才能行动,根本不可能通过人力来移动它,但在路况如此之差的时候,别说轮式车辆根本动不了,有也是虎式的固定靶。
  “1点钟方向,反坦克阵地,距离1600米……”诺尔德上尉冷静地告诉炮手方位与距离——雨水冲刷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原本依靠各种遮蔽的英军反坦克火力点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
  “哐当”一声,一发88mm高爆弹被塞进炮膛后迅速击发,准头高得离奇,轰隆一声过后,这门6磅反坦克炮兵被炸得掀飞了起来,用沙包堆起来的阵地立即变成一地废墟。
  目睹了全过程的奎恩来不及为战友默哀,炮组组长已怒吼着“发射!”,他迅速击发了火炮,轰隆一声过后,对面的德国坦克还在隆隆前进,“偏左15米……”,又是一发炮弹被击发了出去,依然偏离了准头。现在德国人终于反应过来了,炮塔开始向奎恩这里调整过来。但英军炮组以更快的速度调整好了方位角,奎恩几乎是下意识地将第三发炮弹发射了出去。
  “铛”的一声,炮弹狠狠撞在了虎式前装甲上面偏右的位置,车组成员大吃一惊,但那块100mm厚,带有50度倾角的匀质装甲显然经受住了考验,立即就将炮弹弹飞了,奎恩大吃一惊,他瞄了一下标尺,距离还不到1450米,这什么坦克?装甲居然这么厉害?炮长似乎也震惊于敌人的强硬,足足停顿了1秒钟才吼出下一个命令:“卧倒!”
  “怎么不打了?”奎恩想是这么想,身体的反应却不慢,当即条件反射般地扑倒在泥地中,混合着黄沙与污泥的雨水直往他嘴角和鼻孔里灌,可他没心情去想这些,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发88mm炮弹狠狠击中了17磅炮的护盾与炮架,那点可怜的钢铁当场被炸裂成无数零件,伴随着旁边大堆的肢体飞上了天,被震晕了的奎恩最终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成了后面跟进的德国装甲掷弹兵的俘虏,从对方口中,他得知其余炮组成员连同发出“卧倒”命令在内的炮长都死了,他是唯一活下来的幸运儿。
第010章
虎之初战(中)
  第八集团军指挥部设在一片绿洲中的度假别墅,还有相对茂密的树木作为遮蔽,如果透过玻璃向外看可以看到一副不错的景观:远方湿漉漉的沙漠上空无一物,被雨水淋洗过的沙丘和沙蒿平缓地向南方伸延,地势越来越高。褐色、赭石、枯黄,混在蛋青色的天空下,夹杂着地中海方向吹来的温润的海风,像极了一幅悲凉的风景画。
  蒙哥马利中将没心情理会屋顶上那滴滴答答的雨滴,他时而若有所思地在屋里踱步,时而低下头、皱着眉头去看地图和最新兵力态势,他在为最近的僵持局势而烦躁:自阿拉曼战役结束以后,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围困托卜鲁克以来,他受到的压力很大,丘吉尔和伦敦方面一个劲地催促他向古德里安发起进攻,尽快拿下这个要塞,但他却始终以兵力、装备不足而予以拒绝,只进行了长期围困,当然,如果德军有任何突围的企图,他一定是牢牢将他们锁在包围圈里的。
  这种“消极”态度让丘吉尔首相很不满意,认为蒙哥马利是一个胆小、畏缩的人物,甚至还用当初隆美尔兵力比驻守要塞的兵力更少也拿下了要塞这件事来嘲讽他,可蒙哥马利很想愤怒地反问:现在和当初能一样么?古德里安源源不断地接受从意大利转场而来的兵力、物资和装备,力量成倍增加,早就不是隆美尔时代可比拟的,而第八集团军虽然也接受了大量的物资,但多半是为了增补阿拉曼战役的损失,力量并未有大幅度增加,至于他要求的5个装甲师1000辆坦克的增援需求,一直被伦敦这批官僚们打着哈哈给拒绝了。现在的力量对比相较于阿拉曼战役时期而言,差距不是增大而是缩小了!
  差距这件事要看怎么理解,单纯从兵力上来说非洲军的人数没增加反而还减少了一些,不过阿拉曼战役非洲军队伍中有近一半是意大利人,而现在古德里安手里除了一个精锐的意大利伞兵旅,其他全是本土部队,战斗力差不多是天壤之别。从装备情况来说,那德军也今非昔比,大量的T-34、4号G滚滚而来,早就渡过了当初90轻装师混迹于2号坦克的窘迫,如果让蒙哥马利知道非洲军中还有虎式重重装甲营这种部队的话,非要震惊得跳起来不可。
  可丘吉尔也有难言之隐,在失去超级机密之后,马耳他方面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对付意大利海军了,而且驻军惊愕地发现意大利海军比以前着实英勇许多,不但出动频率大幅增加,甚至还敢于顶着马耳他分舰队和轰炸机的威胁持续前进——英国人虽然通过意大利方面知道了德意指挥体系联合的消息,但却不清楚德国人的渗透到底有多深,随着德国部队的大规模注入,现在意大利每条军舰、每个航空中队都派驻了德国联络员,凯塞林元帅已牢牢掌握了这一切,意大利方面不是没有抵触,但一来意大利的燃油保障全部捏在德国人手里,凯塞林不开口调拨,所有的意大利军舰和飞机都有可能趴窝;二来德国军工生产也在向意大利渗透,造船、航空、卡车、坦克等行业迅猛发展,不打仗、不出动的话,资本家首先就饶不了墨索里尼;至于陆军,谁也懒得关注意大利那点兵力,从东线抽调回部分兵力之后,意大利陆军的实际人数是下降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领袖还做着他的北非帝国梦——德国人现在全是为了意大利人的地盘在打仗,他有什么理由不予以支持?
  在这样坚定的决心中马耳他方面就很难占到便宜了,他们虽然通过空袭击沉、击伤了意大利军舰,但自身损失也很严重,特别是空军损失尤其大,在德国航空兵主力前压特别是Fw-190大规模投入护航后,马耳他轰炸机群的日子就难熬了起来,哪怕有战斗机护航,轰炸机的损失依然直线上升,更不必说那些喷火和飓风现在还不是Fw-190的对手。说到最后,万一德国飞机顺利被击落了,飞行员也可以跳海逃生,下面多的是本方舰队赶来救援,而英国跳伞飞行员不想被淹死的话就只能当俘虏,两个多月的拉锯战中,马耳他方向的飞机越打越少,这条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位置依然重要、防守也异常坚固,可同样遭到了西西里海峡和突尼斯沿岸德国空军编队的封锁,一般运输舰根本进不来,而大规模海军编队力量被抽调出去执行“火炬计划”了,地中海方向的英国舰队出现了真空,所以弄到最后这种袭船战只能被迫放弃了。
  本来蒙哥马利在知悉火炬行动取消后一度还萌生让那些本应该在阿尔及尔登陆的部队就近通过地中海来阿拉曼或者马特鲁港登陆,可海军畏惧西西里海峡和托卜鲁克方向的德国空军,不肯冒一点风险,非要绕道从南非走苏伊士运河再过来,一想到这件事他就很懊恼。现在倒好,英美非但没在摩洛哥地区实现登陆实现牵扯德军力量的目标,反而让德国人另一支不亚于古德里安兵力的偏师入驻了西北非,虽然德国人目前盯紧了维希法国和达尔朗手里的地盘,但不可否认会有这样一种可能——一旦托卜鲁克方向有了困难,这支德国部队会毫不犹豫地杀过来,他们就是悬在第八集团军头上的定时炸弹。
  这番苦心注定不会让丘吉尔所谅解,在他心中,蒙哥马利的表现逐渐滑落到比奥金莱克还不如的地步,在私下场合他已流露过好几次这样的观点,但因为蒙哥马利没太大的失误,再加上亚历山大将军依然在支持他,所以还能勉强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但丘吉尔已在征询可能的继任者名字了……
  正在沉思间,他忽然听到了远处传来沉闷的火炮声——古德里安用突袭手法打开缺口后再进行火力准备以覆盖敌阵地,蒙哥马利愣了一下,正要命令手下去查明事情真相,参谋长德·拉甘已急匆匆地冲了进来,边进来边挥舞着电报纸说,“詹姆斯·兰顿少将发来紧急电报,他的第七装甲师正遭敌人优势兵力突击,目测至少有500辆坦克!”
  “第七装甲师?500辆坦克?”他大吃一惊,因为他清晰记得该师是配置在防线西段的,“是从摩洛哥方向开来的敌军?”
  “不!是托卜鲁克的德军!”
  “可空军并没有报告有特别异动啊……”蒙哥马利虽然很怀疑报告的准确性,但应对举措下达得很迅速,“电告特德将军,让轰炸机立即出动,协助地面部队填补漏洞,就如同以前几次那样,绝不能让古德里安冲出来!”
  “可是,长官……”德·拉甘用拖长了音调的声音解释着,“这两天大雨,机场跑道都冲毁了,空军根本无法出动!”
  “该死!又让古德里安抓到了空子!”蒙哥马利狠狠一拍自己的脑袋,“命令第七装甲师就地据守,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后退,我给他们抽调援兵……”
  他很想把自己手里的预备队马上调过去,在前几周的作战中这一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惜预备队大部分都囤积在东面,现在遭突击的缺口却在西面,他不敢保证调遣过去是否还来得及,就今天这种鬼天气,道路一定会非常难行——快速移动这种想法还是趁早打消微妙,仔细考虑了一阵子,他决定好了整体思路。
  “告诉兰顿必须坚守48个小时,我会给他足够的支援部队。”蒙哥马利恢复了一下心情,尽量用平静的口吻说道,“让其左右两翼的新西兰第2师和澳大利亚第9师靠过去,我让第10装甲师和近卫201旅顶上去填补新西兰师和澳大利亚师靠拢后的空缺。”
  “也只能这样了。”德·拉甘点点头,立即去调整部署。
  就在蒙哥马利有条不紊调兵遣将的过程中,第七装甲师阵地正遭受德军全线攻击,在各处反坦克火力点被摧毁之后,步兵和炮兵们就变成了德国装甲力量肆虐的对象,为阻挡突入阵地的德军坦克,兰顿少将在发出紧急电报请求支援后,勇敢地让手下基干装甲力量——第4和第22装甲旅冲了上去。
  虽然他的部队在阿拉曼战役中损失不小,但通过增补逐渐恢复了元气,而且国内给的支援还不错,面对T-34和4号G们的威胁,原先那些孱弱的瓦伦丁、十字军、斯图亚特坦克全都被换了下去,各旅主力换成了谢尔曼和丘吉尔坦克,编制接近1:1,整个第七装甲师拥有198辆坦克,尤其是丘吉尔坦克几乎是玛蒂尔达的升级版,战斗全重39吨,装备一门75mm火炮,正面装甲最厚处达到了100mm,不过速度比虎式还慢,不到25公里/小时,兰顿少将自信地认为这批新坦克可以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只可惜,他们悲剧地撞上了虎式……
第011章
虎之初战(下)
  隆隆的履带声是虎式坦克驶过的声音,他们带领着T-34和4号G们开始向纵深突破,虎式虽然冲在最前面,但他们的速度不够,很快T-34和4号们就把他们甩开了并径直向两翼拓展——这是新战术下对中型坦克的运用,虎式是攻坚突破的主力,不是纵深追击或侧翼包抄的主力。
  即便如此,所有虎式车组成员仍然对自己的座驾非常满意,厚重的装甲给了他们充分的安全感,由88mm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又使坦克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杀伤力,机动能力也勉强过得去——两层交错重叠负重轮虽加剧了维修难度,但也妥善提高了泥泞道路的通行能力,类似今天这种地形能顺利通过,完全就是这种双层交错重叠负重轮的功劳。说到机动性也要看和谁比,比4号和T-34的机动性当然是远远不如的,可比起玛蒂尔达、KV那种笨拙的重型坦克,虎式就灵活得如同一头真正的猛虎。
  “各车组注意,各车组注意,左翼3公里前方有英国重型坦克出现,比较难啃,T-34呼叫我们支援。”
  “收到。”科尔曼少尉大手一挥,“全排左转,向前突击,准备与英军坦克交火。”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502重装甲营第2连三排的5辆虎式开始了隆隆行进,又过了半分钟,本连其余两排坦克也开始跟上,一共17辆虎式坦克向前扑去。
  各车组很快就从瞭望镜里看到了与T-34和4号们打得热火朝天的英国坦克,一部分被辨认出是谢尔曼,还有一部分则一时间分辨不出型号——后来才知道是丘吉尔VI型。左右侧翼已有几辆T-34和4号在冒着烟了,与他们相伴的还有一些谢尔曼,从数量上来看,德军似乎还少于对手,科尔曼收到的唯一情报是这批不知名坦克前装甲很厚——比玛蒂尔达厚多了,T-34和4号们不太打得动,需要绕到侧翼包夹,但现在场面上至少有80多辆英国坦克在驰骋冲击,本方也没数量优势,包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才想到请求虎式增援。
  “幸好全连都上来了,否则光我们排也不行。”科尔曼一边庆幸,一边迅速下达了指令,“自由射击!”
  他的命令刚下达,同车的炮长已观瞄好了距离,吼道:“距离1200米,放!”
  轰的一声,偏离。
  “该死,偏左10米……继续!”科尔曼马上通报了情况。
  虎式坦克的炮塔是液压驱动,动力从主变速箱输出,炮长通过脚下的踏板控制炮塔旋转,本身旋转速度不快,真实历史上的虎式炮塔一秒钟只能旋转6度,全部转一圈需要一分钟。经霍夫曼改良之后的虎式由于减轻了车重,变速箱剩余功率有所上升,每秒旋转速度提高到了介于7-8度之间。另外炮塔旋转也可以用手摇,炮长和车长使用手柄分别摇720转或595转就能让炮塔转一圈,若两人一起摇的话速度可加倍——这是为了防止液压系统损坏后坦克立即丧失作战能力而采取的备份功能。在重型坦克中,虎式的旋转速度算是比较慢的,但转速慢带来的优势却是高精度,炮长标准的转动流程就是先用液压转到大致方位,再手动进行精确瞄准——这也是为什么在1500米的距离上虎式依然打得准,这个距离换T-34早就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