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56

  “我问你们:……如果元首和国家需要,你们每一天会工作十小时,十二小时,甚至是十四小时,并且为了胜利奉献一切吗?”
  “愿意!”
  演说之后,戈培尔下令关闭柏林所有的豪华饭店和娱乐场所,带头不用宽敞阔气的客厅、不上高级茶点,并通过纪录片广泛宣传,在政坛高层人士中掀起了简朴运动的高潮。
  这次有关全面战争的演讲比历史上那一次要早好几个月,同时也没有斯大林格勒失利的消息,完全是霍夫曼希望更深入了解总动员体系后的国民反应,希望判断并掌握惩治“叛国集团”后的社会影响而提前部署的,从社会舆论与民众反响的情况来看,对总动员的支持程度远远超过了霍夫曼最乐观的预见,民众对党和国家的支持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元首个人的拥戴和热情也依然不减,所有人都真切相信千年帝国建设和欧洲联盟未来领导者的口号——这与霍夫曼穿越前的德国社会形成了鲜明反差,德国后来的社会与政治生活在霍夫曼看来完全是个笑话。
  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感觉害怕——按照强化过后的总动员体系,在可预计的1943和1944年德国将彻底变成一个军事工业国,虽然按GDP标准计算可能会有25%以上的增长(其中军事工业产值将会翻倍),但经济结构完全是畸形的,其畸形程度远超苏联解体时的水平:德国农业只能保持全国较低程度的需要,轻工业、消费品、大部分原材料将依赖进口与控制区提供,绝大部分适龄妇女将走向生产一线。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体系的日益严密与管理强化,95%的德国人民终于过上了他们想要的生活,只要努力工作,所有的一切,包括衣服、食品、住所等一切都会由国家给你安排好的,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消费水平将基本趋于一致,价格也是锁定的,如果要额外获取需付出高额代价,这当然是没有自由的表现,但用上了年纪的德国老人的话来说——谢谢,我们不需要贫困、饥饿、流浪或排队领取救济粮的自由!
  施佩尔在向霍夫曼的汇报中指出,服务于酿造、陶瓷、服装、食品、玻璃、皮革、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的劳动力已从原本的170万削减到了130万,削减的几乎都是35岁以上、50岁以下的壮劳力——因为他们还能通过转岗、培训去适应其他岗位,军事工业的劳动力已经从上一年的56.7%提高到60%,同时妇女就业从1400万左右增加到了1一百零八万,他们部分进入了消费工业领域,部分进入了管理与服务领域,特别是以前男女皆有的岗位基本都换成了女性为主。
  这一点霍夫曼是了解实情的,光是空军负责雷达指挥、作战引导的辅助人员就多了1万余名女性,其他的电线接线员、服务侍者、公交司机等岗位都变成了女性。现在德国已不存在失业现象了,所有人只要肢体健全就一定能找到工作,甚至于流浪乞讨人员也被盖世太保强行押解、收容去参加劳动——这当然是不人道、没人权的行为,但在战时体制的考量之下根本不足为奇。
  “动员还存在一定的死角和弊端,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虽然工作量浩大,不过施佩尔一直处于高度亢奋之中,霍夫曼对他的授权与任用完全是无条件、无保留的,他自己都觉得很奇怪。
  “我相信你。”霍夫曼放下一堆表格,“明年是大战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一年,是否完美地达成战略目标全看它了,争取在今年增长的基础上再增长30-35%,其中主要军事工业装备要实现100-200%的增长。”
  “我以为您会提50%的。”施佩尔笑道,“50%也能办到。”
  “还是先把意大利提上去,本土掌握在手中什么时候弄都可以,意大利方面必须在墨索里尼更改主意前办妥。”
  “意大利会有变故?”施佩尔一惊。
  “暂时不会,但北非战事结束后就难保……”霍夫曼慢悠悠地说,“这次是吧美国人骗去了埃及,但我有种预感,美国人肯定还会再登陆的,那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
第006章
装甲车军备重整案
  施佩尔很识趣地没有追问美国人为什么还会登陆这件事,他是个聪明人,在已掌握经济大权的情况下再插手政治或者军事是极其不明智的,在外人眼里会被看做是试图攫取最高权力——他现在的位置已经够树大招风了,不过必要的劝告他必须要提出:“虽然在不影响军队扩充的条件下军事工业产出与动员人数能进一步扩展,可消费工业的水平下降很多,万一控制区域发生变化,会对民众造成不良影响。”
  霍夫曼知道所谓“不良影响”是什么意思,一旦生活困顿到重演一战后期的故事,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支持就会迅速下降,甚至可能形成反战运动——这是一战德国失败的主要原因,远在军事失利之前,德国政府已经在经济、民生和社会控制上失利了。
  即便有过动摇和迷茫,但在“一切为了打赢”的目标面前,霍夫曼只能硬起心肠在军国主义这条道路上走到黑了,他对施佩尔道:“你要对人民忍耐的水平有一个正确估计,这一代都是受过《凡尔赛条约》屈辱并挨过饿的,特别是军队普通家庭出身的士兵,大多对自己幼年时期的痛苦有深刻印象,有这种民族感情作为支撑,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但有两点必须牢记,第一是不能放过政治异议分子,他们是整个民族肌体上的毒瘤,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动听都不能掩盖腐蚀民众思想这个事实,再正确的话在不恰当的时间与场合说就是绝对错误——这个问题我交给了希姆莱和鲍曼;第二是严格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与保障体系,这在军事上是我们打赢的保障,在社会上是我们巩固政权的基础,无论配给制度怎么严格、苛刻,都必须做到绝对公平——这个问题我交给你和戈培尔博士负责。”
  “我明白了。”
  “放松点……”霍夫曼拍拍他的肩膀,“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比这挑战更大的困难都挺过来了,这点考验还难不倒你我……”
  施佩尔一个劲地点头表示同意,但霍夫曼知道对方肯定没听懂——他说的困难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和火炬行动,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和别人分享说这个世界本来应该是怎么样的。
  “三点钟是装甲车辆军备会议,他们已在会议室等您了。”
  “好吧……”霍夫曼一边走一边自我解嘲地笑道,“最近几乎天天扑在会议和数据上,蔡茨勒总长上次问我有多久没去东线视察了,我盘点了一下,几乎有三个月了,真是难以想象!”
  在坦克军备重整案、两次航空军备重整案后,霍夫曼的大刀终于开始砍到装甲车上了并授意施佩尔准备了有关预案,虽然各路厂商代表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真的接到施佩尔这个“德国经济元首”发出的装甲车军备重整会议邀请令后,所有人都是胆战心惊,但又不敢不来——谁敢不听话,钢铁、劳力、能源、市场、订单统统没有他的份,甚至连转产民用产品的路都给堵死了。
  在开会之前他们已向参加过前面几次军备会议的厂家打听了相关内幕,所有人都是一副神秘且高深莫测的态度,这更加剧了他们心头的恐慌,在看到整顿方案内容后,大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根据元首的要求以及在坦克、航空领域重整的经验,装甲车生产同样按照‘简化型号、零件通用、产量提升’的思路进行调整。”施佩尔不紧不慢地说道,“目前部队装备的半履带装甲车、轮式装甲车横跨13个型号,近200个子型号,产量一年还不到1.5万,有关混乱程度可见一斑,军备部提出的建议如下:在半履带装甲车领域,只保留sd.kfz250型和251型。”
  “这个……”有人结结巴巴地问,“其他型号都不要了?”
  “不要!”
  “在轮式装甲车领域,只要4轮的sd.kfz
223型和8轮的234型。”
  “什么?”一大堆人跳了起来,“包括221、222等在内都不要了?还有一堆6轮的也不要了?”
  “不要!”施佩尔斩钉截铁地说,“在保留的250型中要对子型号做出梳理,装甲运兵车型号取消,如果需要运兵车,全部用251型的。”
  “可250和251运兵车分别是负担不同功能的呀,一个运送半个班,偏重侦查,一个运送一个班,偏重突击与伴随作战。”负责生产250型的迪马格公司代表解释道。
  “可半个班能完成侦查任务么?”施佩尔挂着嘲讽的语气,“为了运送1个班,250型运兵车我一次需要出动2辆,251型只要一辆,光车辆还好说,油料、补给、配件我都得准备两套,而且和251还不通用,怎么看都不合算。”
  大家立刻沉默不语了,迪马格的250和汉诺威公司的251一直在半履带装甲车领域别苗头,不但零件不能通用,而且竞相发展功能定位类似的子型号,你搞运兵车我就搞侦察车,你生产通信车我就生产指挥车,弄得型号众多、产品叠床架屋,产量却偏低。
  251型吨位、马力和空间都比250型宽裕,其实更有发展前途,但考虑事实上已形成两套不同标准,强硬如施佩尔也没法要求他们做到一致。全系列采用251型是古德里安一直想要的,根据他的想法如果全部掷弹兵实现装甲运兵车化至少要3万辆以上的251运兵车,这还仅仅是运兵车的数量,配套的其他装甲车辆至少2倍于该数字,当初就把陆军高层给吓坏了,想也没想就否定了。
  因此德国虽然号称推动闪电战,其实机械化部队大部分还是依靠步行作战的。后世有人评价或许古德里安的理想只有在美国才能完整实现,但霍夫曼知道古德里安提出的思路都是正确的,因此咬牙也要大上、快上251运兵车。
  “轮式装甲车的两个型号一样按轻重搭配的思路执行,223按250的思路发展,8轮的234按照251型号发展,两个型号之间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强零件通用化设计——250向251靠拢,223向234靠拢。”施佩尔的话讲完之后,大家都在思考。
  确实如果按军备部的调整,整体生产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在半履带装甲车领域,主要是250和251两个型号,其中250车族主要担负侦查、通讯、救援等轻任务,而251车族主要担负运输、指挥、伴随攻击等重任务。在轮式装甲车领域,尴尬的6轮系列和不太完善的8轮(sd.kfz
231/232系列)被取消,同时考虑到轮式装甲车主要在沙漠或西欧(公路条件良好的地方)使用,鉴于在沙漠中操作很难获得补充水,因此要求全部采用风冷发动机设计。
  “最后,元首提出了一个设计思想,希望你们抓紧生产。”施佩尔拿出一份招标要求,“鉴于坦克歼击车的良好运用和234重型装甲车优越的改造性能,元首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一款搭载75mm反坦克炮的轮式装甲车。”
  这要求当然不是空穴来风,Sd.Kfz.234系列是二战中最为先进的轮式装甲车,并影响了战后轮式装甲车的设计。在看到军备部堆积的234型装甲车项目申报表后,霍夫曼一下子想到了历史上的Sd.Kfz.234/4,这款轮式炮拥有一台12汽缸200马力(捷克产塔特拉103型风冷式V12型柴油机)的引擎,还安装了热带用空气过滤器,至于搭载50mm反坦克炮和短管75mm炮的前期子型号直接被他跳过,准备采用与4号一模一样的48倍径75mm火炮以利于沙漠作战。
  “给你们3个月时间进行设计与完善,我需要在明年3月份看到定型车,外号元首都取好了,就叫美洲狮装甲车。”
  “这个……时间有点紧。”布辛-NAG公司代表结结巴巴地站起来说,“我们原来是准备搞成20mm机关炮的。”
  “每个月我要150辆,你来不及我让别人生产。”施佩尔盯着他说道。
  “来得及,来得及!”
  “为什么不在半履带装甲车上也生产这款呢?”汉诺威公司代表追问道,“我们也能开发这个子型号。”
  “因为东线已有了追猎者,所以暂时用不着反坦克型。”看着垂头丧气的迪马格公司代表,施佩尔忽然笑了起来,“不过我需要大量的251运兵车。”
  “这个……大量是指多少?”
  “1943年1万辆。”听到这里,迪马格公司代表差点一头栽倒,这数字比他们大战后累积生产的都多。
  “好,好吧。”
  “另外,每个月还要200辆251火箭弹型,这种希姆莱管风琴很受前线欢迎。”
  “这实在完不成了。”
  “完不成你授权迪马格公司生产,还可以去意大利投资设厂。”
  “是……”他不情愿地拖长了声调,惹得众人都大笑起来。
第007章
虎的到来
  对251火箭弹型感兴趣的不止曼施坦因一个,远在非洲的古德里安知道有这等好东西后,也果断向上伸手索要,不过他知道自己人缘不好,很聪明的没有强行出头,只把难题交到了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头上,话说得很婉转但意思却很明确,后者果然也不负众望地硬生生抢了一个连(16辆)过来,气得曼施坦因知道后颇有微词,但凯塞林一句话就把他顶回去了——抢个火箭炮连怎么了?这个月为了支援你们的装甲作战,上头把原本打算拨付给我们的50多辆4号G都塞给了你们。
  这话当然是在强词夺理,因为虽然拿走了非洲军的4号G,但总参谋部还是调拨了同等数量的T-34,但凯塞林不是这么看,他认为4号G比T-34有用,不信的话——咱们换换!这让曼施坦因有苦说不口,非洲军既可以用T-34打仗也可以用4号G打仗,但东线却不能大规模装备T-34,对此他只能无奈退让,好在施蒙特答应12月份再给他一个虎式装甲营,他才放下了这茬。
  在胜利结束阿拉曼战役并退守托卜鲁克要塞后,非洲军团经过一系列重组与增补达到了3个完整装甲师(第4、第15、第21),一个完整装甲旅(飞行堡垒装甲旅)、一个步兵师(164步兵师)再加一个意大利伞兵旅的规模,加上部分留守兵力和空军力量,总兵力再度恢复到了近10万,同时还拥有800辆坦克和5个空军联队近900架飞机,虽然比起对面的英国第8集团军要差一点,但依然称得上兵强马壮。
  在11月初“火炬行动”的关键时刻,为有效吓阻英、美军队,古德里安秉承霍夫曼的命令向围困托卜鲁克的第8集团军发起牵制性进攻,他用两个装甲师组成的进攻矛头轻而易举地穿透了蒙哥马利辛辛苦苦部署的防线,然后还向纵深扩大,仅仅一天半的时间就重创了一个南非师、一个自由法国师和前不久刚接受了大量补给,恢复了大部分实力的英国第10装甲师,不过这次蒙哥马利吸取了阿拉曼战役的教训,进行了多层防御体系的建设与构建,没有简单抽调其他方向的部队增援,而是将集团军手里掌握的全部坦克预备队扑上去填补缺口,拼着巨大的损失终于遏制了古德里安的突击。
  此时蒙哥马利手里一共拥有14个师又3个旅,光陆军总兵力就接近30万人,他还拥有沙漠空军1500多架飞机,为了对付非洲军团,他动用了近20万人和大部分坦克和飞机用于围困托卜鲁克,另外10万人担任集团军预备队并维系着一条从开罗与亚历山大港口经阿拉曼到托卜鲁克的补给线,在后方的开罗和亚历山大港英国人还有3万部队。
  鉴于第8集团军这次没有上当,同时摩洛哥局势又非常紧张,古德里安最后见好就收,以交替掩护撤退的办法再度缩回了托卜鲁克。不是他不想打,而是他的后勤通道被占用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从意大利方向出动的所有海军运力就这么点,为了恐吓英美不要在摩洛哥登陆,元首预备队都快速转移到了驻维希法国殖民地,他们享受了优先运输和保障的待遇,非洲军团的补给顺序只能被迫往后拖延,甚至连古德里安最为关心的2个重装甲营部署也被迫推迟了。
  按照元首的提议与要求,总参谋部一共拟定了12个重装甲营的编列计划,序号分别从501开始一直延续到512,不过501-504这4个重装甲营是霍夫曼穿越之前就已编列了,因此成军速度飞快,按照原定的计划,在1942年年底之前这4个营都要投入战斗,其中501、502归古德里安,503、504两个营归曼施坦因使用。
  上述安排与历史相比有了很大的出入,历史上501营虽然被派往了北非,但因阿拉曼战役失败,德意军已被赶到了突尼斯,所以501营的战斗是在突尼斯应付英美联队,而现在火炬行动并未发生,德国依然掌握着托卜鲁克,所以501营的敌人变成了英国第八集团军;历史上502营是被派往东线战场的,但这次也轮到了北非。由于推迟的缘故,虽然501、502比503更早投入战斗,但真正抵达一线战场的反而是503更早一点。
  现在的重装甲营与历史上相比无论数量还是内涵都有了重要变化,原本历史是45辆满编,现在变成了54辆坦克满编,而且这次既没有保时捷虎出来打岔,也没有因为数量不足而用三号坦克凑数,整整齐齐地都是标准的第一批量产新坦克。拿到的虎式坦克也不同于历史上的型号,吨位总体轻了近10吨,三重负重轮变成了两重,在装甲厚度未变化的前提下略微增大了倾斜度,总体来说无论故障率、通过水平还是可靠程度都大大超过了历史水平,所有接触过这种武器的人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硬要挑缺点的话可能是备弹数量减少且空间没有历史上那么宽敞。
  但对于没有接触过原始型号的重装甲营官兵来说,这都是不重要的,只要见识过T-34/76的人都知道,虎式炮塔里的空军与之相比,犹如从紧凑的60方蜗居一下子升级成了100方,德国人连T-34都能待,怎么就不能用虎式呢?88mm粗的管子,100mm厚的装甲,最为先进和可靠的观瞄设备,一切都预示着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
  现在古德里安手下拥有了114辆虎式坦克(作战的108辆亨舍尔虎,还有6辆是用保时捷底盘改装的救援、维修车),按照总参谋部军需处的估计,下个月应该还有30-40辆虎式坦克过来用于补充损伤,然后新的重装甲营投入战斗就要指望1943年了。
  尽管运力紧张,凯塞林元帅还是使出浑身解数,让2营人员先搭载Ar-232运输机抵达北非,便于提前适应气候与作战思路,而他们的装备则在11月20日以后才陆续姗姗来迟,与虎式坦克同步抵达的还有一批T-34和古德里安翘首以盼的自行火箭炮连,凯塞林对曼施坦因说的话虽然有些蛮横,但最近本土给北非的装甲补给确实偏重与T-34——霍特在沃罗涅日与顿河上游、曼施坦因在河曲部的胜利都缴获了大批T-34,因此捷克改造厂里的T-34资源格外多。
  从11月8日开始,随着火炬行动中英美联合部队向南非转向,古德里安与蒙哥马利再度进行交战,双方围绕托卜鲁克周围防线进行了长达三周的拉锯战,防线位置虽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非洲军总体而言是占了不少便宜的,古德里安深谙“柿子要挑软的捏”的道理,每次都用装甲部队突击殖民地和其他英盟友部队,蒙哥马利虽然知道这个情况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手里有近一半部队都是非本土部队,只要古德里安想打,随时都能找到薄弱环节。
  在三周的消耗战争中,非洲军陆陆续续损失了4000多人和近100辆坦克,第八集团军损失了3万人和300多辆坦克,双方谁都不满意这个结果但又不得不继续咬牙坚持下去,古德里安等着新送上来的增援,而蒙哥马利等着美国部队的大批增援——火炬行动中由于德国潜艇的伏击,原本给予英国的200辆谢尔曼坦克损失了97辆,这让蒙哥马利很不满意,好在经过协调,财大气粗的美国人答应补上,唯一的好消息是由于时间拉长,美国人在船上有足够的时间依据休伊特将军的办法给谢尔曼们换装新的坦克炮,他们被认为是在北非对抗T-34们的关键。
  可惜他们还不知道更厉害的对手已到了北非——古德里安比他们更早拿到了急需的资源和装备,更别说还有虎这种强大的武器。现在非洲军的坦克增加到了900辆,其中第4、第15装甲师装备了T-34坦克(15装甲师原本是装备德系坦克的,随着陆续战损而把所有坦克划给了21装甲师并更换新装备)
  面对相对有利的时机和充足的力量,同时暂时又没有后顾之忧,不安分的古德里安又在重新策划进攻,这次进攻可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消耗战,他决心利用新抵达的虎式装甲营的火力优势打出突击缺口来,目标是吃掉蒙哥马利3-5个师。
  现在,担负进攻任务的501营营长是吕德尔少校,502营营长夏德·梅克尔少校率领全营官兵在等待出击的命令,这将是他们和虎式坦克在非洲大陆的首次亮相……
第008章
出其不意
  对古德里安的这次进攻就连小胡子将军加兰德少将也很兴奋,他早就迫不及待打算大干一场了,因为他的部队在这次补给中也拿到了不少新装备——除照例的Fw-190和Bf-109G补给外,梅塞施密特公司还额外给了他整整24架经改造过的Bf-219trop(热带型),经过试飞后他认为这批飞机的绝对速度和高空能力都比不过Bf-109和Fw-190,但中低空盘旋、滚转能力特别突出,而且滞空时间很长,加挂副油箱后轻轻松松就突破了5个小时或2000公里,完美地克服了Bf-109的毛病,这正是他想要的——几乎是对付英国轰炸机的最好助力,至于英国战斗机,他交给了Fw-190去对付。
  为更好地发挥新飞机的潜力,加兰德下了明确命令:北非空军各战斗机联队中只有击落敌机架数在20架以上的王牌有资格优先使用,小胡子将军假公济私为自己留了一架,还额外准备了标号100的特制航空汽油,不过这种行为也没人说他,毕竟他也是有100多个击落记录的优秀飞行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