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656

  可谁都知道,表面上大家还是一团和气,分歧却已注定了,堀悌吉拟定的《改革意见书(征求稿)》已发到了众人手里,有关内容看上去平淡无奇,比堀悌吉在电报里阐述的观点要缓和、平淡得多,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没有第一步启动,就没有后续第二、第三步的事,但眼睁睁看着后面两步,要不要走第一步也会让人难以抉择——这就是痛苦所在。
  “堀君要裁员减费?”
  “是的,现在军费开支浩大,国力难以承受,欠德国的债务一天天累积下来,若不是不用利息,光是每年的利息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堀悌吉的态度很诚恳,“既然夏威夷一下,大的战役结束,自然没有必要再为此这么高昂的军费,裁员减费势在必然。”
  “这么做军队是会有反弹的。”东久迩宫稔彦王也不气恼,只慢悠悠地说,“是不是先缓一缓?”
  “殿下……今年的赤字……”堀悌吉不说话,大藏大臣先开了腔。
  东久迩宫稔彦王很想骂人,你大藏相到底是听首相还是听海军的?不过他知道这是对方的本能,不让大藏大臣顾忌赤字比杀了他还难受。
  “不过,我听说堀君似乎有意同意北上?这军费还怎么裁剪?莫非只砍海军,不砍陆军?”多田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我可没说我支持北上……”堀悌吉微微一笑,“现在连北上的预案都没有,怎么谈得上支持?”
  这当然是睁眼在说瞎话,梅津美治郎和海军之间的交易并不复杂,中枢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就连当事人都没有隐瞒不报的意思,不过堀悌吉的话也没有错:关东军和朝鲜军还没有提出北上呢,海军哪来的支持意见?
  多田骏恨得牙痒痒,不过也没有办法,秘密商议的事情不适合拿出来摆在台面上,堀悌吉这次搞的是阳谋,动静之大不怕你们知道,不像“天诛国贼”搞得是阴谋,又是私下勾连,又是潜伏卧底,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干法。
  “陆军当然也是要裁军的,现在战事初定,维持400万陆军的规模也没有必要,完全可以砍掉一些,而且从欧洲的经验来看,裁军是非常正常的,德国人的力度比我们还大。”
  一听伊藤整一把德国的例子搬出来,大家就没有什么话好讲了:德国确实在裁军,不但从西俄撤走了大批军队,还前前后后裁撤了至少150万部队,同时也缩减了军费。更要命的是,德国缩减军费还不是同比例缩减的,德国基本只缩减了陆军的军费,略减了空军的费用,海军费用不但没减而且还是在增加的——岂不见一艘又一艘新军舰在下水?
  可大家也不想轻易答应堀悌吉裁军,因为裁军肯定要从老弱病残、战斗力低的部队开始裁员,海军兵力调整只要堀悌吉一句话就可以摆平了,陆军怎么办呢?要裁撤师团的话首先就是裁撤国内的总军——那不是一步步掉到堀悌吉的坑里了么?
  会议商量了半天,争论不算激烈,更没吵起来,但也没答应裁员,只有石原莞尔提了一个意见:陆军目前正在新组建的、未完成编制的师团暂停,所有人员装备都进行整补,这是陆军中枢目前给出的最大让步。
  出乎意料的是,堀悌吉没说什么便直接答应了。
  如此爽快的风格让东久迩宫稔彦王愣了一下,不但吃不透堀悌吉的意思,更担心对手还有附加条件,谁知道山本五十六直接就翻篇了:“裁军的事先沟通到这里吧,关于印度支那和萨摩亚问题,我看要充分议论一番。”
  石原莞尔眉头一皱,重头戏来了。
  印度支那南部问题已拖了将近一年,德国、法国屡次过问,日本的表态一直很暧昧,不说不肯,只说要看机会、谈谈看,为了这件事,日德之间的外交关系也冷冻了不少,最起码日本最渴望的火箭技术就一直拿不到,现在眼看着德国火箭屡屡发威,声势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日本不急是不现实的。更糟糕的是,前不久德国通报了美国火箭的事——美国人哥斯达黎加竖起火箭攻击巴拿马,虽然数量不多、作用也很有限,但给人敲响了警钟,这个东西开始扩散了,现在德国有、美国也有,就是日本没有,不但仿制没有对象,连目前的技术储备都不够,从上到下都是紧迫感。
  从美国获取火箭技术是不可能的,自己研发又太慢,所以主意必须打到德国这里。这是陆海军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事,只不过立场反过来了——以前陆军中枢着急,海军中枢无所谓,现在是海军中枢着急,陆军中枢无所谓了。
  其实法属印度支那的价格已初步谈好了:200亿德国马克+全套火箭技术,火箭技术当然不是法国人给的——德国人有言在先,法国拿到的技术没有德国许可是不能转让的,归根到底就是和德国买,无非是法国人出钱。
  这是笔三角债:德国欠法国债、日本欠德国债,法国又想要回地盘,只要地盘移交,整条债务链条都可以清偿。至于德国人和法国人之间有什么勾当,就不是日本所能够控制的了。
  对日本来说,如果非要移交印度支那南部,给法国比给德国要好。
  不过奇怪的是,山本五十六的提议一出口,陆军高层的态度就很古怪,几个大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137章
昭和维新(4)
  山本五十六正在困惑间,伊藤整一和他咬了咬耳朵:“长官,根据可靠情报,陆军马鹿在和德国方面接洽。”
  “接洽什么?”
  “如何合理合法地阻挠改革方案通过。”
  说到这里,山本五十六就明白了:陆军最近和德国方面接触开始增加,不但石原莞尔、多田骏和科尔总是碰在一起喝酒,其他方面也在互动频频,这次派出欧洲联合演习考察团就是德国方面一力邀请。
  不过伊藤整一的话只能听半句:德国不是要阻挠日本改革,德国是不想日本这么快就和美国实现和平——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同样也不希望德国尽快与美国和平,道理大家是一样的。前次商讨对美条件时,德国其实已从陆军方面借势过一次了——用高昂的赔款请求吓退了美国的媾和要求,破坏了堀悌吉低条件快速媾和的设想,惹得堀悌吉很是不快,所以这次做出巡视各战区的动作中枢也不好激烈反对,大家都是彼此彼此。
  但今天商量的条件显然还有一些古怪,因为石原莞尔神神道道地提出了“仁计划”所需材料、设备要求德国援助的要求,这让山本五十六和堀悌吉很无语,因为“仁计划”是石原莞尔最热衷的项目,这个项目虽然在东条英机手上发起,但在石原莞尔手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但通过利益交换将海军手里的核计划人才、物资、技术和资料全部转移到了陆军手中,还让原本两个分头并进的项目合二为一。合并后,这个委员会召开了20多次会议讨论项目,他们最初估计制造一颗原子弹需要几百吨铀矿石,分离出铀235大约要消耗日本全年发电量的1/10和全国铜产量的1/2,周期至少需要10年。
  但在德国提供铀矿石和离心机设备后,日本方面使用气体扩散法在1945年3月第一次成功进行了铀235同位素的分离,这让石原莞尔欣喜若狂,但分离是成功了,科学家们垂头丧气地告诉他,从分离技术来看,对铜的产量要求高估了,对电力低估了——至少要三分之一的电力并持续5年。这让石原莞尔傻了眼,十分之一的电力挤一挤还是可以克服的,三分之一的电力怎么挤?其他工业还要不要了?而且这么巨大的代价背后还不敢保证这种炸弹一定成功。这不是钱的问题,电的问题也不是靠钱能解决的。
  不过他也是一个狠人,不管电力够不够,先把离心机开起来再说——这设备日本虽然勉强能仿,但效果没有德国产好,所以他和科尔做了情报交易:一方面把消息透露给德国知道,一方面又让德国拿出铀235和离心机设备来交易。所谓喝醉酒云云完全是掩人耳目的说法,他这个层面怎么可能喝酒误事呢?
  科尔很给力,消息不过2天就发回来了:离心机有,日本要可以卖,铀235没有……
  所谓没有,当然是指不能卖的意思,而反过来又提醒了石原莞尔——德国是不是也在研究这玩意呢?如果德国是,美国是不是也有呢?本来他还不相信美国有,但一看德国率先有了火箭,美国第二家正式推出,他就有些吃不准了。所以会议上就堂而皇之地提了出来:减少陆军军费不是不能够商量,但仁计划的资源和费用必须立即提高5倍。同时国内工业生产要为电力让步,除此之外还要大力新建电厂——见效最快的就是火电厂!
  这个态度让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很无语,两人对“仁计划”是完全知情的,但不像石原莞尔那样非常看重,两人认为这个新式武器可能有用,但不会像石原莞尔说的这么有用,两人当年就反对新建大和级,对陆军这种超级项目同样抱有怀疑态度……
  碰头会议开了整整三天,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但意见交换还是比较充分的,在这个当口,堀悌吉决定暂停会议,希望大家好好再看看他的改革方案,而有关小道消息也不可避免地传了出去。
  “你是说,科尔汇报日本在进行激烈争论,讨论堀悌吉的一揽子方案?”
  “除一揽子方案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最沸沸扬扬的一条是日本要北上。”
  “北上?”霍夫曼眼睛一紧,“还有什么确切证据?”
  “有。弗拉索夫这里发来电报,日本和他们有过密切接触……”
  霍夫曼敲击着桌子:堀悌吉的一揽子方案他看过了,意见不多,但条条都是要害,再加上内容非常清晰,证明这件事绝不是在作假,日本现在的心思不在战争上,也不在如何结束战争上,而在讨论战争以后的东西。
  不过站在政治家的角度,他不得不佩服堀悌吉时机抓得很好,这样的政治手腕是他学不了的,实际上霍夫曼本人政治手段只能说一般,没有元首这张虎皮和穿越者的优势,保证他泯然众人矣,说到底他霍夫曼不是政客,只是个学者罢了,但其他人可不一样,他们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老油条了,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心得,他暗暗扪心自问,如果他处在堀悌吉的位置能不能干得更好,结论显然是否定的。
  和弗拉索夫有接触当然是很明显的是,希望一起夹攻红军,不过日本可能忘了两件事:第一,苏德和平、两个俄国是德国的基本国策,不容日本来破坏;第二,弗拉索夫可以容忍德国,却不会容忍日本继续占领更多土地,这位本身也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日本的秘密接洽从第一天起就意味着失败。
  “看来,我们让日本继续与美国消耗有点让人家识破了?”
  “识破不识破不是最要紧的,关键在于日本下一步怎么走。”凯特尔宽慰道,“其实大家都希望把自己摘出来让其他人继续和美国耗,所以不存在识破不识破的问题,只在于有没有能力而已,现在显然是我们更具有先发优势。当然,美国的态度也很暧昧,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居然还在咬牙坚持,说明我们施加的压力不够。”
  霍夫曼点点头,如果不是自己下令进攻委内瑞拉,美国人说不定还不会把仓促上阵的火箭拉出来使用——美国人这么搞的目的不是要夺回巴拿马,而是要显示自己在战场之外的实力,用美国庞大的潜力和可怕的消耗能力为自己在谈判桌上加分。
  霍夫曼笑道:“日本的内政我们不要干涉,但一条需要明确,我们既不同意日本消灭东俄,也不同意日本吃掉澳大利亚。”
  约德尔心里一惊:“您赞同日本北上?”
  “不北上不行了呀,不北上就要南下去打澳新,反正日本人是不会去打西海岸,这一点确凿无疑。”
  说起来霍夫曼也是一阵脑瓜疼,他想部署日美开战,可没法使上力气——美国人的船都被自己压在东海岸,自己又下令进攻各大船厂,现在日本拿下夏威夷后等于是德国一家在压制的力量,日本可以从容不迫地梳理内部,这个闲情逸致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给对方的。
  “所以,可以推动日本北上,实现有限目标……”霍夫曼微微一笑,“石原莞尔提出了更多援助请求,告诉他,都可以答应,不过那几块领地必须交割。”
  几个高层都用无奈的眼光看着霍夫曼,元首耍起手段来也是一套一套的,用一个印度支那问题挡了日本不少要求。其实他们都知道,日本现在欠的钱还不还都无所谓,德国已在前期通过双倍定价和贵金属转移把钱捞够了,后面部分纯粹是净利润和其他收成,但元首愿意催债,他们也不好不赞同。
  “让科尔再加一点火,我就不信这么激烈的问题争论到现在还能一团和气。”
  “什么火?”
  “把高堡奇人计划给日本人!”
  “这个……第几稿?”
  “第20稿吧。”霍夫曼笑笑,“不知道能不能从日本钓鱼出来。”
  所谓钓鱼,大家都是清楚的,利用这个计划已前前后后断送掉不少泄露的美国间谍和欧洲各国内应了,但元首还是一茬一茬地把计划送出去,不把鱼钓干净他是不肯罢休的……
第138章
昭和维新(5)
  “又谈崩了?”面对杜勒斯的汇报,杜威怅然无语,不知道该怎么说。
  5月中旬,随着夏威夷战事告一段落,日美再次就和平问题通过第三国进行谈判,由于有堀悌吉的强力压制,这次日本开的条件没有上次那么苛刻,但由于战场形势比上次还要好,因此也只能是略微下调了一下心理预期,最核心的关键就是3点:
  第一,美国要么给夏威夷,要么给新西兰,两者至少要给一个;
  第二,500亿美元赔款不能再低了;
  第三,日本欠德国的债务已累计到360多亿美元,日本要求美国加以解决——美国出钱也好,美国和德国进行其他利益交换也好,总而言之要美国解决。
  这三个条件算是大本营高层能接受的最低条件了,如果不是堀悌吉串联的形势比较吃力,陆军派中枢还不愿意接受这个成果,再低的要求堀悌吉也无法答应,答应的话,海军就稳不,住了。
  杜勒斯给的条件自然要差一些:
  第一,美国出200亿美元赎回夏威夷,日本保证不对澳、新下手;
  第二,美国同意提供400亿美元贷款,帮助日本把欠债还清,不过贷款期限只有20年,年息1%——美方定义为商业行为。
  双方的意见差异和出入其实有一点,不过新西兰或夏威夷美国都不同意给日本,本来有一部分人同意日本控制新西兰作为和平的保证,这个建议以特纳为首,得到不少人附和,不过杜勒斯坚决反对,考虑到影响过于恶劣,最后不了了之。
  克拉克问:“您有没有告诉日本人,如果他们这么想要新西兰,让他们自己去进攻好了,打下来归他们不就好了么。”
  杜勒斯很不高兴,但还是回答了:“日本人表示,如果他们打下了新西兰,那么夏威夷就要拿其他地盘或索赔1000吨黄金。”
  1000吨黄金显然是不可能给出去的,虽然1000吨黄金明面上还没有500亿美元值钱,但现在其他物资可以随便填满500亿美元,唯独黄金这个东西是货币霸权,不能简单地交出去,于是就在这里卡壳了。在其他条款上,日美也有一定分歧,但主要条件谈不拢,细节条件双方也没心情谈。
  当然,一些小协议还是达成了,落在日本手上的夏威夷守军和平民作为和平诚意,允许美国赎买,本着先伤病员、后平民再官兵的顺序进行赎买,价格是4000美元一个,美国人咬牙答应了,光这一票就是好几亿美元。
  本来还可以再谈一谈,但奈何“高堡奇人”计划由科尔送到东京后,情势又发生巨大变化,大本营上下特别是陆军中枢又开始头脑活络起来,对这一点想法堀悌吉心知肚明却没办法直接反驳,连带着他和科尔的关系也尴尬起来,现在德国方面介入陆军事务拼命破坏日美间的和谈,而堀悌吉希望排除来自德国的干扰,但又不能彻底放弃与德国的联盟,所以开始僵持不下。不过有一点堀悌吉是清醒的:德国可以给日美关系捣乱,日本却没有能力给美德关系捣乱,所以他有火也发不出来。
  对德国的谈判也很不顺利,德国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里宾特洛甫知道欧洲联合演习和“高堡奇人”计划给美国造成不小的震慑之后,更是在谈判时气势磅礴,丝毫不肯让步,弄得杜勒斯明明有一身外交谈判的本事,结果因为战场形势不利而硬不起来。特别是委内瑞拉战事陷入不利时,他的境遇更是尴尬。
  到6月2日,德美谈判虽未破裂但也已经濒临破裂边缘,因为德国击败了委内瑞拉的所有美军,完整地占领该地,美国在南美的据点只剩下了累西腓地区,而且累西腓的形势也非常糟糕,一方面德国不时动用飞机、火箭进行空袭,一方面邓尼茨的U艇部队将美国补给线路卡得死死地,让累西腓美军日子非常难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