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656

  “有这个可能么?日本会付出巨大代价帮助德国?”
  “据说日本欠了德国巨额军费,还从德国获得了很多军事技术,顺着这个逻辑,只要德国愿意付出合适的代价,日本可以这么干。”特纳解释说,“当初不是德国人把联合舰队引入非洲之角的么?”
  杜威倒吸一口冷气:大西洋舰队几个月后倒是可与德国勉强抗衡,但如果加上联合舰队的力量,那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
第123章
和战之间(14)
  “第三个判断为真的信号,是从轴心的海运和后勤力量来估计。”克拉克继续说道,“目前欧洲已基本被德国捏合在了一起,意志轮、轴心级的建造全面铺开,根据情报系统的汇报,欧洲总体造船能力已不低于我们,而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欧洲的联合海上运力可突破1500万吨,一般跨大西洋远征需要足够的运输力量,我们按1:10配比进行粗略计算,即1万将士需要10万吨运力(美国自己按1:20计算),则可配置150万兵力。到今年年底,欧洲联合运力可以突破2000万吨,日本运力可达500万吨以上,则可支持的力量高达250万兵员。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美洲这些国家也有不俗的运力,同时很多物资在德国控制南美后可就地征发,因此只要轴心体系愿意穷兵黩武,他们在1946年后支持300万军队是完全有可能的。”
  跨大西洋战争的特殊性在于,既要受制于交战国本身实力的多寡,更受制于投放力量的强弱。美国固然有1000万军事力量,但无法一次性投放到欧洲大陆或每周大陆,以至于每次投放都打成添油战术而失败,反过来,高堡奇人之所以只限定300-400万兵力,而且还不是一次性投放,就是考虑了运力问题——美国如果和欧洲直接陆地接壤,那根本不用如此大费周折,直接打过去就是了。
  “至于真假难辨的问题,首先在于具体战术运用。”麦克阿瑟皱着眉头道,“根据这份计划,轴心主力将兵分两路,从南北同时下手,北面的一路在加拿大登陆,南面一路依托巴拿马向北进攻,取中美洲入墨西哥再到合众国本土,与我们考虑的直接在东海岸或佛罗里达半岛登陆完全不一样。虽然可以解释为德军比较谨慎,先从弱一点的区域下手,但如此漫长的补给线是很难维持的,而且我军有从容的时间和足够的兵力调度予以应付,一旦打成消耗战则完全不可能获取最后胜利。”
  “第二个真假难辨的问题是要策反墨西哥和加拿大……策反墨西哥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上次大战德国人就打过这主意,但策反加拿大感觉就有些匪夷所思,不说丘吉尔政权,就是加拿大本土政权也不可能接受这种策反。”
  “第三个真假难辨的问题是轴心准备组织48国联军,其中派出师一级以上作战力量的至少有31个国家,如此庞大、繁杂的力量在调度时简直就是一种灾难,而且战斗力也难以保持,不知道德国人有什么自信心能够维持如此规模的力量……”克拉克疑惑道,“这些兵力德国完全可以自己一家出,让其他各国支援后勤与物资即可,为什么偏偏要召集那么多三心二意、战斗力参差不齐的部队?这不是在浪费时间么?”
  会议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不管真假,先按照这个计划准备国土防御应对计划,在加勒比海布防得到认可的布莱德利这次被选择成为布防计划的主持制定者。
  就在参联会煞费苦心来判断“高堡奇人”计划真伪并讨论应对时,杜勒斯和里宾特洛甫的第二次谈判在葡萄牙里斯本展开,这是德美现阶段边打边谈的显著特征,当事人与居间国家一点都不觉得违和,整个欧洲外交圈也非常关注这次谈判。
  关于第二轮谈判,德国方面给出过前提:如果美国还坚持原条件,则谈判没有展开必要。
  加勒比海战和橡树岭突袭战后,作为老资格外交官,杜勒斯当然知道德方获取了显著心理优势,对局面恶化有预期且无可奈何,便极力劝说杜威接受更现实、更苛刻些的条件,在他反复劝说和沟通后,杜威和参联会众人认可了新的让步条件——虽然离德国的条件还有相当距离,但和前次接触时相比至少后退了很多。有了对话空间和谈判余地后,居间的葡萄牙人和传递消息的瑞士人才有了辗转腾挪的空间。
  对第二轮谈判,杜勒斯考虑很明确,甚至准备了一些新的、未经授权的条件准备在时机不利的时候抛出去,同时他还想从CIA分布在欧洲的间谍网中探听德国核计划进展,不过德国人显然滴水不漏,目前除隐隐约约知道佩内明德附近有德国重要的科研基地外,其余一概不知。可就算知道佩内明德这条消息,美国也没有任何可以攻击的手段,只能望洋兴叹。这与德国熟门熟路攻击曼哈顿工程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在表面上,杜勒斯极力表现出一切尽在掌握、完全不必要为橡树岭担心的云淡风轻来。
  “老朋友,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里宾特洛甫满脸春风,仿佛不像是会见敌对国家的谈判代表,反而是会见轴心阵营的外交人物。
  可客气归客气,第一个问题就让杜勒斯皱起眉头,“不知道贵国打算什么时候恢复对巴拿马运河的开掘?”
  “恢复?”杜勒斯仿佛听到世界上最好听的笑话一般,笑问道,“您在和我开玩笑?”
  里宾特洛甫故作惊讶地反问:“你们不想恢复?东海岸永远都不想派船去保护西海岸和夏威夷了?”
  杜勒斯立即从中找出特别之处,露出可堪玩味的笑容:“看来贵国并不赞同日本侵占夏威夷的行为?”
  “我们不赞同日本完全占领夏威夷,但也不赞同日本毫无所获,你知道的,站在轴心的立场,我们欢迎日本一切削弱美国的动作,但站在同为西方国家的立场,你懂得……”里宾特洛甫话说得很直接,“今天我们是秘密谈判,完全可以坦诚相见,所以我不想和您用外交辞令虚与委蛇,那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刚才这句话就是我们最好的诚意表达。我也知道你们在和日本秘密洽谈和平的事,对此我们不感兴趣,所以您不必用这个手段来压我们。”
  杜勒斯点点头:猜到日德关系有一点问题是一回事,德国人公开承认甚至愿意在美方面前展露出来是另一回事,倒确实如里宾特洛甫说的那样——德国人有“诚意”!
  “巴拿马我们是一定要控制的,但我们没有单独控制的愿望和野心。您要清楚,只要巴拿马控制在我们手中,实现国际共管,日本才能放心,否则,您以为日本会怎么看德美和平?”里宾特洛甫解释道,“巴拿马问题是德、美、日三国之间都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我们不一定恢复,如果不能充分保证我方利益的话。”
  “对德国来说,不开通巴拿马运河没什么损害,对日本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行为,毕竟巴拿马运河对我们没有威胁,对日本却是极大威胁……”
  杜勒斯试探性地问道:“假设德美媾和后,德日仍旧处于战争状态,德国会采取什么行动?”
  “我们会保持武装中立态度。”
  “武装中立?”
  “日德盟约将予以维系,不过我们不会采取直接军事帮助和武装干涉的方针,欧洲轴心力量不会使用军事手段针对北美大陆……”
  “这意见我已清楚了……我的意思是,对我国舰队通过巴拿马运河和日本交战,德国态度如何?”
  “当然可以,不过日本舰队也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到加勒比海……”里宾特洛甫笑笑,“只要你们按标准缴纳通航费用,我们都可以放行,甚至对交战国,我们会额外采取中立保护措施,防止一方在通航过程中遭到另外一方进攻。”
  杜勒斯明白里宾特洛甫的意思,脸色十分凝重:如果美国坚持不派遣工程人员、不提供有关物资,开通巴拿马运河将遥遥无期,德国人哪怕占领了巴拿马也没有什么意义,但巴拿马一天不开通,美国两洋沟通与力量调遣就会遭到阻碍,开通与否、通航费用高低的经济因素只是小头,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才是大头。
  “如果美国不同意开通,我们将视为贵国放弃对巴拿马运河的利用,将予以单独疏通并控制,那美国就被排除在关系国家之外,而日本会在国际共管成员中,换而言之,对贵国军舰能否通过巴拿马运河,日本会具有否决权,那时日本就会有单独通航权……”
  这表态让杜勒斯陷入两难境地:不疏通巴拿马运河,则美国舰队无法通过,如果疏通,则德国控制下的运河共管体系会让日本舰队也通过,虽然从巴拿马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来看,日本那3艘超级战列舰是通不过的,但其他军舰都可以通过,假设日德联手,对美国两洋防御是个极大威胁。而且杜勒斯在出发前和参联会讨论过,巴拿马运河开通与否还涉及到一个更麻烦的问题——运河疏通成功也意味着日本从德国获得物资更容易了。
  现在要与日本作战,则必须通过德国控制的水道,无论是绕行好望角还是合恩角还是巴拿马运河,都在德国眼皮子底下,没有德方点头,美国两洋沟通与军事实力投放存在重大问题。
第124章
和战之间(15)
  认识到该问题的不止德美两家,堀悌吉也在电报中将类似分析发给东京:“德美和平,哪怕最公正方案,最中立的方案,其实也有利于美国,因为制约美国向西海岸投放力量的因素就不存在了,美国可将全国力量用于对付日本——这是日本有求于德国而德国对日本依赖甚少的关键所在,也是日德关系中主动与被动的关键区别……”
  他看得很清楚:日本要想对德国赖账根本不可能,德国不用对日本实际动手,只要对美国稍微放松一点条件,日本就会有大麻烦,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日美联手才有可能——这可比起德美联手概率低得多。
  这局面让杜勒斯感觉非常为难。
  里宾特洛甫抛出的第二个谈判要求是:欧洲联盟成员各国欠美国旧债一笔勾销,同时必须归还英、法、荷、南非等国转移到美国和加拿大的黄金储备和其他国家资产。
  对该要求杜勒斯表示难以接受,他抗议道:“这完全和德国无关,这是美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难道德国要借欧洲联盟来干涉欧洲各国的内政与外交?”
  里宾特洛甫显然也有一番“道理”:“贵国在欧洲大陆的债权主要是为了帮助英、俄等国对付德国,本质上是支持欧洲人杀欧洲人、令人极为愤慨的行为。对苏联的债权你们主要提供给了斯大林,弗拉索夫不是苏联继承者,所以这笔债显然他不会认可;对英国政府的债权,英国方面已于配合作战、军舰和技术援助对等提供了;至于赔偿金额和原属美国产业的没收,是对美国在西欧战争行为的索赔——死于你们轰炸机之下的平民可不少。”
  杜勒斯忍住怒气:“德国的意思是,美国在欧洲的产业你们要没收,你们在美国的产业要发还……”
  里宾特洛甫点点头:“如果贵国坚持对等归还也没关系,我们可单独制定新的赔偿要求,比如2000亿美元……”
  “混蛋!”杜勒斯拍案大怒,“这是讹诈。”
  里宾特洛甫不以为意地耸耸肩:“别的政治家说这种话我都可以理解,唯独您说我不能接受。您别忘了,上次大战,主持对德索赔事宜的法律文书不就是您主持审定的么,里面列举的赔款理由我还记得很清楚,要不要我重新抄一份使用?不过版权费我是不会付出的……还有,上次和平谈判,贵国先以14点和平意见为幌子诱骗德国放下武器,然后又唆使内部动荡,最后却违背承诺将极其苛刻的条约架在德国身上。相比之下,德国和元首可要光明磊落的多,有什么条件,我们一次性谈好就可以了,不想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
  杜勒斯哑口无言,他当然可以扯什么德国是侵略国之类的言辞,不过这对里宾特洛甫没什么用,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与贵国的《大西洋宣言》相比,我们的口吻可要温和多了,我们既不认为贵国战败,也不认为需要贵国无条件投降,只要求签署一个和平协议和停战协议,我们依然承认美国是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是北美地区的领袖。”里宾特洛甫揶揄道,“我们给德国的宽宏大量是美国政府不能给欧洲的,但这不代表我们害怕美国,更不代表我们打不下去,贵国坚持不停战我们也不是没办法……统帅部和联军司令部已制定了登陆北美、彻底击败美国的策略——发动轴心48国力量予以共同实现,而且我相信这个计划你们应该已听到风声了……另外5月8日我们将举行盛大的联合演习,如果这次谈得好,甚至可以邀请贵国在欧洲的部分武官前来观摩。你们不是想看么?元首大大方方邀请你们来看,省得你们鬼鬼祟祟来……”
  “这什么意思?”
  里宾特洛甫大笑:“您发个电报回国内不就清楚了么?”
  回电很快就发回来了,看完长长的电报,杜勒斯脸色很难看:第一,里宾特洛甫说的计划确实存在,整个“高堡奇人”计划将以“联合国军”名义实行,由德国总牵头,且参联会判断这份计划有很多真实之处;第二,泄露这份计划的意大利军政高层正在遭受大清洗——帝国保安总局介入后,直接涉及泄密事件的3个意大利中将、1个少将被秘密处决,一群内阁和法西斯蒂中对齐亚诺不满意的人物被借口“通美”而予以处理,美国在意大利的间谍体系损失惨重;第三,从近10天的审查和追缉情况来看,胡佛虽然调查了近20个知情人士的心腹与有关周边关系人士,但并没有发现特别的蛛丝马迹,这让杜勒斯感觉心情沉重,不自觉地有一种心理弱势。
  实际上这种事不但在意大利出现过,在英法、西班牙后来也出现了,美国收到的消息越来越全面,第6稿、第9稿,第14搞都掀起过血雨腥风——帝国保安总局将其当成破坏美国间谍网的杀手锏来执行,整肃了一大批隐藏的特务和异己分子,这大概是“高堡奇人”目前的唯一收获。
  而让杜勒斯更感觉沮丧的是另外一份电报:在追查末日审判突击队过程中,FBI有了明确线索,不仅知道了他们从墨西哥境内混入,还找到了胡安的尸体,甚至还从美国黑社会获悉了“冰”的存在,并以此顺藤摸瓜找到了当初与德方交易的人物,甚至根据多方交代和信息补充,勾勒出斯科尓兹内的画像——虽然斯科尓兹内并不是明面上的组织者,但他的块头和脸上的伤疤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很难让人不想到这个人。美方对突击队员尸体进行了整理甄别,没发现情报中多人提及的这个典型的大块头,又追查到汇合时的山洞,判断出还有人员在逃,但他们反应过来已经太晚,斯科尓兹内和阿尔弗雷德在沃勒尔安排下搭乘潜艇撤退。
  最后撤退体现了突击队的典型作风:两人搭乘一架水上飞机从新奥尔良附近起飞,然后在加勒比海中降落,依靠阿尔弗雷德的电台技术引导潜艇定位,最后趁夜溜之大吉——美国不但不禁枪,还允许私人拥有飞机,这几项措施大大便利了突击队的撤退。
  这大概才是里宾特洛甫的信心源泉:美国人不但在正面战场打不过轴心,在秘密战场同样也居于下风,这种劣势对谈判代表的心理打击是非常严重的。他和所有人一样,相信德国在美国高层有内应——至少曾经有!
  高层间谍、高堡奇人、联合演习构成了对美“战略讹诈”三部曲,即便杜勒斯如此冷静、如此理性的人物,在连续不断的坏消息之前也慌了手脚。他原本设计的场面不能引入,原以为有的谈的条件直接被一闷棍打死,让他陷入了焦躁不安——不知道该从哪个口进行突破。
  在这样的心理煎熬中,他收到了更大的噩耗——12日凌晨开始,夏威夷岛遭到日本猛烈进攻。
  炮声隆隆、弹片横飞、火光漫天四射……
  4月12日凌晨,在冢原的统一指挥下,联合舰队主力忽然对夏威夷群岛最东端的夏威夷主岛发动了猛烈攻击。
  这次攻击非常突然,因为在4月11日白天,日美双方还根据默契“赎买”了一大批平民,那时候一点都看不出日军的异动,最多就是感觉监视交易的日军舰艇比往常多了一些,但长达几个月的对峙已有效麻痹了守军的神经,以至于他们对这个不太显著的变化没有放在心上,巡逻飞机也是例行公事地执行了侦查——照例没有特殊发现。
  实际上自夏威夷群岛包围以来,特别是大西洋舰队近乎覆灭后,所有都知道沦陷是早晚的事,但因为“赎买”交易一直在进行,美方有一种错觉,即日本在榨取完最大利用价值之前是不可能对夏威夷最终动手的——这会是一个有效拖延的战术,没想到日本从来不管这一套,该动手时毫不含糊。
  偷袭珍珠港还有一点道义上的指责,突击夏威夷岛连这点指责都没有,但与1941年的愤慨相比,现在的夏威夷岛剩下的只有苦涩与绝望——岛上的平民已撤走了70%,剩下都是惶恐不安之辈,官兵中的技术兵种和中坚军官也撤退了数千人。整个岛士气低落、军心动荡,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来,在最初40分钟内任由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炮弹和炸弹落到岛上。
  担纲炮击主力的武藏号、信浓号、长门号3舰射出的火力造成了毁灭性后果,摧毁了一段又一段防御阵线,带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守卫官兵,重点对岸防火力进行压制攻击——这几个月的围困使得日军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对夏威夷的防御体系进行侦查,对有关目标位置、有生力量配置了解得非常清楚。
  反观美军,一方面因为精神萎靡而导致士气低落,另一方面因撤退令下达后优先撤退中坚力量,使得守卫夏威夷岛的命令体系出现了极大的漏洞,直到40分钟之后,岸防火力才发起第一轮还击——然后因位置暴露而迅速被对手压制。
第125章
和战之间(16)
  到清晨时分,日军炮击舰队已摧毁了预定登陆地点的大批防御工事,夜间起飞的攻击群也有效压制并摧毁了岛上机场——8点刚过,如潮水一般密集的陆军登陆部队便开始冲锋,更让守军感到绝望的是,他们在登陆部队中看到了水陆两用的4号和虎式坦克,还在西贝尔坦克登陆艇上看到了T-34、丘吉尔和谢尔曼坦克……
  “混蛋!混蛋!”困守瓦胡岛的杜立特如同一头暴怒的雄狮在大声咒骂,但却无计可施——2天前刚刚组织过一次大型偷运,岛上大部分飞行员已被转移出去,现在剩下的只有60多架最基本的护航战斗机,本来夏威夷岛上还有60多架,但被日军一顿轰炸后,这些力量已完全发挥不出来了,至于攻击机飞行员,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几个,根本无法发起打击。
  等杜勒斯收到后方转来的电报时,情势已非常恶化——日军成功登陆了一个联队近2000人马并建立了牢固的桥头堡,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上岸,美军部署在滩头阵地的防御体系在日本海陆空立体进攻之下根本无力招架,大批平民和部队仓皇向岛屿纵深撤退,也有部分来不及撤退的就地当了俘虏,抵挡到底、宁死不降的美国军人不是没有,可惜实在太少,不过百分之二三的比例,根本无力招架如潮水般涌入的日军。
  “长官,陆军说今天日落前能登陆一个师团上去,但给养和武器还需要仰仗我们保证……”
  “他们抓了多少俘虏了?”冢原不经意地问道。
  “2000多个平民,差不多同样数目的官兵。”
  “让陆军马鹿收敛自己的行为,不准杀害一个投降的官兵或平民,我还要留着卖给美国人的。”
  “卖?”身后的参谋愕然,“卖俘虏?”
  “留着浪费粮食,还要千里迢迢运到本土,多不合算,直接卖给美国人算了,4000美元一个……告诉安达二十三中将,让他们尽可能抓活的,到时候赎金分他们一半。”
  一听说有机会抓捕“会走路的钱包”,陆军上下如同打了鸡血般激动起来,安达二十三指挥的第18军隶属南方军,是从新几内亚方向转移过来的,一共拥有第20、41、51三个师团,再加上若干司令部和辅助部队,总兵力将近10万,算是一支劲旅,大部分兵力已在攻略萨摩亚、斐济、瓦努阿图等地时使用过了,唯独最精锐的20师团和军司令部本部一直待在圣诞岛上候命,眼看着海军每天都经手大笔物资,陆军早就看得眼红不已,奈何实在没任何理由索要,再加上他们的供应体系全是海军承包的,比起陆军标准已高了很多,那就更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听说有大捞一票的机会,如何肯放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