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6

  “北非空军各联队也抽调了么?”
  “是!他们派遣的人当中有马尔塞尤,他是最后一个抵达的……”耶顺内克忍住笑,介绍了这位“非洲之星”的近况,“古德里安将军给他放了假让他回国结婚同时顺便完成教学任务,他是目前最年轻、最快实现200架击落记录的王牌飞行员,他还没有到飞行学校就已被人团团包围了,这几个月来光是寄给空军司令部,来自于全德国给他写信求爱并附赠寄照片的信件就有几十公斤,可怜这些姑娘们还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很快就要结婚了……”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戈培尔补充说:“有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影正在拍摄,名字叫《壮志凌云》,他会在银幕上客串一下主角,时间不多,耽误不了他的正常工作,我敢保证这将是一部轰动全国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电影。”
  “很好,反空袭和后备人才培训力度请继续加强。”霍夫曼对耶顺内克的工作表示满意,同时指示戈培尔,“电影演员要挑得帅气一点,必须配得上我们的英雄,最后要打上一行字,是写给那些求爱的姑娘们的——‘我爱你们,但抱歉的是我结婚了,不过飞行队中还有很多棒小伙子’……”
  哈哈哈哈,现场一片大笑。
第012章
休伊特的烦恼(1)
  时间已临近9月末,华盛顿的天气早已开始转凉,但美国海军少将肯特·休伊特的心头却是燥热的,更确切地说,是因为焦虑而带来的不安。
  早在几个月前他就领到了要去西北非登陆的任务,这是1941年圣诞节同盟国在阿卡迪亚会议所确定的方针,丘吉尔首相专门提出了“西北非计划”——代号“体育家”,拟在非洲阿尔及利亚登陆以便逐步收紧对德包围圈,并表示如果法国同意美军也要在摩洛哥沿岸登陆。虽然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但罗斯福总统本人对此表示赞同并一再推动。
  一开始计划设计得很完美:等英国第8集团军在昔兰尼加取得决定性大捷,再配合英美盟军在西北非登陆就能彻底干掉北非轴心军。但到了今年6月份,不但期待中的大捷迟迟未到,非洲军在隆美尔的率领下甚至抢先进攻贾扎拉防线并导致了北非英军全线崩溃,但丘吉尔对这个计划的热衷却有增无减,不但将其改名为“超级体育家”,甚至还鼓吹盟军尽快在西北非登陆并推进到突尼斯边境。参谋长联席会议看到了北非英军的窘境,决心拉这些“可怜可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一把——这是休伊特从马歇尔将军处听来的,总统特使兼密友霍普金斯在私下场合发表的原话,也不知道有没有罗斯福总统的意思。说好的围攻轴心军最后变成了为英军解围,他反正觉得烦躁异常。
  7月份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又在伦敦举行两次会议,最后在丘吉尔的倡议下将作战计划改名为“火炬”,希望以此鼓舞人心,并确定由美国人艾森豪威尔中将担任司令官,但除了司令官人选双方达成一致外,时间和地点上的分歧却更大。由于急于为北非部队解围,英国方面建议以10月7日为目标日期,而美国方面却建议11月7日,最后罗斯福总统和了稀泥,要求登陆日期不得迟于10月30日。而关于登陆地点的选择双方意见相去更远——英方极力主张在地中海内的非洲北海岸登陆,以便能向突尼斯迅速推进迫使德意军回师,但美国方面显然不想为英国人火中取栗,便翻出6月间修订的“体育家计划”初稿,认为登陆地点局限在摩洛哥西海岸的卡萨布兰卡才最合理。在华盛顿最炎热的7、8两个月间,休伊特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双方无尽的争吵中度过,他觉得自己每天都需要爆发一次才能泄去那股无名火,只可惜参会的人中就属他的军衔最低,想发火也找不到对象。
  最后是行动总指挥艾森豪威尔提了折中方案:建议在地中海内外同时登陆,但不越过阿尔及尔以东,因为德军可能从西西里和撒丁派飞机空袭,只在波尼可进行小规模登陆以夺取机场。可惜英方不满意,坚持要在波尼或者更东的地点进行大规模登陆。又经过半个多月的争吵,在罗斯福与丘吉尔无数的电报口水中,一直到9月15日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以11月8日为指定登陆日,同意阿尔及尔登陆列入计划,但美军只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登陆,由英军在阿尔及尔和更东面的地方登陆。
  休伊特领到的命令就是率领美国第34特遣舰队,带着102艘美国军舰(包括29艘运输舰)共计3万余名美军从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锚地去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执行一场跨越4500海里的远征。而夺取奥兰的任务则交给中路特混舰队,计有近2万美军,由劳埃德·弗雷登德尔少将指挥,由海军准将托马斯·特鲁布里奇指挥英国海军部队护航——因为这批部队8月初就运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他们已在双方高层无数次争吵中度过了无所事事的2个月了。
  本以为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下来,没想到仅仅过了10天,休伊特再一次被拉去开会,还没进门就听到激烈的争吵声。
  “敌情发生了剧烈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一名美国参谋军官正面红耳赤地说些什么,而英国派驻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联络军官脸上却是义愤填膺的模样。
  “发生了什么事?汤姆?”休伊特拉住和他相熟的一名中校,指了指情绪激烈地两拨人马,“他们怎么又吵起来了?”
  “您不知道?难怪。”对方递过来一份文件,悄声说道,“这是情报部门最近收集整理的,英国人有很多事情瞒着我们。”
  “恶意隐瞒?”休伊特心头一阵突突跳动,没来由地先进行了一番揣测,打开文件一看发现事实居然比他想象的更离谱:
  首先,英国人吹嘘的阿拉曼战役大捷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局,英国第8集团军损失了5万余人、700-800不等的坦克和飞机、1000余门大炮和大量军需物资,4个主力装甲师中的3个被击溃或重创,另有2个师又2个旅的步兵部队被重创或中创,光被俘人员就有准将以下5000多人;而他们所获得的战果基本都是在意大利人身上取得的,除3个不战而降的意大利步兵师外,德国人的损失不到英国人的十分之一。
  其次,德国人确实如战报所说的那样退回托卜鲁克防守,但他们的实力在飞速增长,根据托卜鲁克情报人员发来的报告,古德里安又获得了从国内来的1个装甲师(第4装甲师)和1个装甲旅(飞行堡垒装甲旅)增援,另外还有大量的坦克和人员补充,光各类燃油就有2-3万吨,马耳他英军基地没能拦截住这些船队,他们的轰炸机遭到护航的德国人战斗机联队痛击,损失30余架飞机只击沉、击伤各1条船,被击伤的那条运输舰还挣扎着在托布鲁克港口靠了岸。
  最后,虽然德国人手里的坦克数量较第8集团军还稍逊一筹,但质量却远远胜过,新增补的德国坦克全部是新下线的4号G型,这种有着长身管火炮且正面装甲增厚的新坦克很难对付,另外德国人还投入了从俄国前线缴获的T-34坦克,数量接近200辆。经过对北非战场上德军遗留的残骸分析再结合从俄国得到的技术参数,目前美军所拥有的坦克——无论是M3格兰特李将军还是M4谢尔曼都很难构成威胁。
  考虑到这份报告有可能送给海军军官看,他们或许不懂坦克,战役参谋部还贴心地附上了坦克性能对比分析报告:
  谢尔曼坦克装备了75mmL/40坦克炮,理论上发射M72型穿甲弹能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mm/30°的钢板,但由于T-34特殊的倾斜造型使得跳弹效果特别好,实际要到600米以内才能有效杀伤,而面对德军加厚装甲的4号G型80mm正面装甲时,在100米处才能有效击穿——在坦克交火距离普遍还停留在800-1000米时,这几乎是个自杀的距离。
  “汤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坦克打不动人家,人家打我们却毫无困难?”
  对方点点头,用充满忧虑的口吻说道:“差不多就是这样,这就好比我们拿着驱逐舰和别人的轻巡洋舰斗,理论上近距离内驱逐舰也可以杀伤甚至击沉巡洋舰,可战场上谁试谁死。更别说德国人的新坦克数量占到了他们整体拥有量的80%。”
  休伊特开始头疼了,他也不愿意拿着驱逐舰去斗敌人的巡洋舰。
  于是这一次争吵的理由就很好理解了,除了互相指责隐瞒情况(英国人认为美国人隐瞒了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这个缺陷)这种无意义的口水仗之外,就是关于行动时间的争吵。
  对登陆负有义务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提出,既然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那就不能傻乎乎地一头撞上去,必须先行整改。火炮专家已通过实例验证拿出了整改意见,谢尔曼坦克应该整体换装M1型76mm
L/52火炮,这种坦克炮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弹时对500米和1000米外垂直钢板的贯穿力分别为116mm和106mm,对500码(457米)和1000码(914米)的30°(法线角)钢板的穿透力则分别是98mm和90mm,具备干掉所有德国坦克的能力。代价是出发时间需要推迟40天,准备到1942年圣诞节前夕再开展火炬行动。
  而英国人坚决不同意这个要求,他们恨不得越早出发越好,言语中甚至还有讽刺美国人贪生怕死的意思。
  考虑到英国人目前正在托卜鲁克外围与德国人对峙,急需坦克增援,美国军方不但扣住发往俄国的坦克转而支援英国人而且还主动表示优先为英军坦克换新坦克炮。但英国人对此毫不领情,表示他们用不着换坦克炮,只需要美国人尽快出发就好。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第013章
休伊特的烦恼(2)
  休伊特知道自己不便插嘴,因为这是陆军的事情,他一个海军将领表达意见很不严肃,万一将来出现严重战损他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就他本人而言是绝不肯拿驱逐舰去斗巡洋舰的,那岂不是鸡蛋和石头碰么?不过,显然也有美国陆军军官不这么看。
  他听到一股拥有浓厚英格兰口音的声音发了言:“谢尔曼换装新的坦克炮是必要的,可为此推迟出发就大可不必了。当初希特勒在进攻俄国时他手下坦克没一样比得上俄国人的T-34,难道他停止进攻了么?我们可不能被德国人吓破胆。”
  这声音他很熟悉——这是陆军少将乔治·巴顿发出的声音。
  “乔治,你又在胡说些什么?如果你找不到既能换炮又不耽误时间的办法,你就该闭上你那张臭嘴。”一旁的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不悦地说道。
  别看史汀生骂得很难听,但休伊特却清楚巴顿和部长大人关系好着呢,30年前他就是部长的对外联络官,被老上司骂两句显得多亲热,换马歇尔将军还不敢这么说巴顿。
  果然,巴顿毫不在意地耸耸肩:“这我可办不到,我的意思是我们带上旧款谢尔曼出发就好,新的留在家里慢慢改,再说我们要去的地方只有法国人,他们又对付不了旧谢尔曼,不是么?”
  大家对这个表态哭笑不得:法国人确实对付不了谢尔曼,可现在德国人就在托卜鲁克,他们手里的坦克可是会吃人的老虎。一旦英美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反应过来的德国人必然会从突尼斯大举冲杀过来,没有可靠的装甲部队只怕巩固不了登陆场。但英国人不管这些,他们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愿意支持他们观点的美国将军,顿时来了劲,将刚才已重复过的观点又翻来覆去说了几遍,听得休伊特大皱眉头,其他人也是哈欠连天,一副不耐烦的表情。
  巴顿放完炮就退下了,然后他看到了休伊特并主动伸出手来握手。即便和巴顿握了手且彼此间微笑示意,休伊特对这个火炬行动合作者的印象仍然很差。他觉得自己仍然不能理解这个怪人,他显然是一位天赋异禀、魅力四射、为荣誉而战的军人,但那种魅力维持的时间太短了,很快就会露出口出狂言、桀骜不驯的一面。休伊特原来没和巴顿打过交道,一开始还比较佩服这个看上去热情奔放、铁血冷酷的装甲兵少将,但为了筹备火炬计划相关方案,他对巴顿的印象一落千丈。
  34特遣舰队的参谋们提出,一场大规模两栖登陆战役从接受命令到舰队启程至少需要6个月的准备,但因为英美彼此间的无尽争吵,最后只给了34特遣舰队7周的准备时间——这可是美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军事行动。本来时间不够已让休伊特十分抓狂,可巴顿那漫不经心的态度更让陆海军协同变成了煎熬。尽管巴顿口口声声骂华盛顿那帮该死的白痴迟迟不下战役决心,可他自己非但不把司令部搬迁至汉普顿锚地,反而继续待在华盛顿国家广场军需大厦顶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无所事事。
  休伊特不止一次地在部下面前怒不可遏地抨击巴顿:我已多次电话、写信告知对方务必尽快赶来和我们一起协同配合,但他丝毫没咨询海军的意见就提议了摩洛哥的登陆地点,那里一处没有海滩,另一处则是布满了诡雷的浅滩——天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可即便如此,休伊特还得捏着鼻子和巴顿合作,他找不到可以管巴顿的人。陆军部长史汀生是巴顿的老上级,显然不会理会一个海军少将的控诉;陆军最有威望的前辈潘兴将军是巴顿的未遂妹夫(话说潘兴55岁时看上了巴顿29岁的妹妹妮塔,两人还订了婚,后来因种种原因才未结婚),巴顿还当了潘兴的副官,从军这条路全靠潘兴提携,不然就他那个火爆脾气和活宝作风老早不知道被开除几次了;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是潘兴一手提拔起来的,向来视巴顿为没长大的老顽童而处处宽容(巴顿都57了),显然最多只会不痛不痒地说上几句;“火炬”行动总指挥艾森豪威尔比巴顿小5岁,还是巴顿在西点军校的后辈,当年巴顿还写信鼓励他在西点班级中拿了第一名,与其关系匪浅……想来想去,能搞定巴顿的陆军统帅大概只剩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可老麦那古怪的性格连海军统帅尼米兹和金上将都吃不消,休伊特哪敢去触霉头?
  而且陆海军矛盾是很敏感的话题,休伊特不想让自己和巴顿之间的问题上升到这个高度,更不想通过海军部长诺福克去压陆军一头,双方为了战略方向、战场资源争论得已十分紧张,海军高层的注意力在太平洋战场,最近又忙于瓜达卡纳尔岛战役,对“火炬行动”根本没有多少热情,纯粹是因为总统要求而勉力为之。如果他和巴顿的矛盾公开爆发,尴尬的不仅有陆海军之间的关系,还可能牵涉到英美两国“先亚后欧”还是“先欧后亚”的争论,那样是非就太多了。他只能捏着鼻子忍受下来,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
  就这样在34特遣舰队眼中巴顿变成了打不得、骂不得、离不得的“讨人嫌”,他本人还浑然不觉,特遣舰队司令部就流传着一句笑话:叫你们再抱怨,以后出门就遇见巴顿,看你们怎么办?
  休伊特还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先回海军部去等候消息,冷不防史汀生点了他的名字:“休伊特将军,您是海军,您觉得需要推迟出发么?”
  巴顿本来在和旁边人说笑,一听这话猛然把目光投射过来,似乎在期待着休伊特能给出不一样的回答。休伊特既不想开罪陆军,又不想再和英国人扯皮,琢磨了半天后先问了一个问题:“生产这批坦克炮和配套炮弹最快需要多久?”
  “加班加点连轴转的话大约20天。”
  “更换坦克炮麻烦么?是否需要特殊装备?”
  “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和吊机,其他难度不大。”
  “那我建议推迟20天出发。”
  “为什么?”史汀生奇怪地问,“20天完成不了装配啊。”
  休伊特回答道:“为什么一定要装配好才走呢?从汉普顿锚地出发到卡萨布兰卡需要走将近300个小时,有这个时间我们完全可以紧急生产一批配件之后放船上装配——只要我们带够工人和吊机,我们有的是运输船,大不了舰队再多带几条。我们原来在海上组装过不少东西,从飞机到发动机都有,甚至紧急情况下还能对舰只进行维修。所以我认为坦克炮可以放路上改装,能改装多少就改装多少,改装不完的就送给英国军队使用——他们不介意短管。”
  “嘿……这主意不错,我喜欢。”一直沉默不语的艾森豪威尔发话了,他热情地握着休伊特的手,装作没听见最后半句,一语双关地说,“您可在特遣舰队问题上帮了我们大忙了。”
  旁边的英国人对休伊特怒目而视,显然他们对最后半句耿耿于怀,说白了他们比美国人更知道那些短管谢尔曼坦克是什么货色,要不是国内催得太紧,他们也想要更好一些的坦克。现在这个海军少将把这层纸捅破了,他们很是恼火。
  巴顿走了过来,大大咧咧地揽住休伊特的肩膀,快60的人了一点儿也不稳重,用自来熟的语气说道:“您可给他们解围了,推迟20天出发应该不会误事,有新坦克用总是更可靠一些,谁不喜欢粗一点、长一点的管子呢?今天我去你那里谈谈登陆的事情——我总觉得是不是该做些调整以便更完善些。”
  巴顿是用一本正经的口吻在说“粗一点、长一点的管子”,可落在休伊特耳朵中,似乎这老不正经的家伙在形容男人那家伙,他深深皱起了眉头,几个年轻一点的参谋军官都忍不住在憋着笑,史汀生、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装作没听出来。只有英国人傻乎乎地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听不懂刚才巴顿用的美国俚语。
  推迟20天出发的决定马上就达成了,英国人大概也知道美国人不换好坦克炮是不肯走的,于是就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一决定,但最后要求上报给两国领导人知悉。这差不多就是走过场的意思,只要史汀生坚持,罗斯福总统多半会同意的。而只要罗斯福坚持,丘吉尔首相最后多半也会答应的——反正已推迟了多次,不在乎再推迟20天。
  休伊特长长地吸了口气,争吵了这么久,紧张了这么多天总算是得到了一个推迟出发、从容准备的好消息,巴顿也愿意来和自己商量完善登陆方案,一切都似乎在朝好的方向推进,他心里暗暗祈祷着:但愿这家伙不要弄出什么额外花样来。
第014章
罗马笑话(上)
  入夜后的柏林逐渐安静下来,得益于反空袭力度的加强和夜间战斗机部队的英勇守卫,柏林人民已半个月没听到过防空警报拉响了,不过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灯火管制命令被严格执行着,稀疏的亮光会让人有种置身于郊外的感觉。
  在沃斯大街与威廉大街的交叉口,巍峨高耸的帝国总理府外严实的警卫和大量到来的车辆显示这里有高规格的会议在召开,在抓着万字花环的帝国之鹰大理石浮雕下面布满了执行安全检查的警卫旗队官兵,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顺利入内。
  今天这里将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由帝国元首亲自为最近一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战争英雄们授勋,其中最引人注目则是帝国最高荣誉、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十字勋章的颁发(理论上大铁十字勋章才是最高等级,但因为这种勋章只发过一次且授予对象是已倒台的赫尔曼·戈林,宣传部对此作了淡化处理)。这种勋章自设立以来仅仅颁发过三次,巧合的是前三次都授予了空军官兵,而今天即将颁发的两枚也属于空军。两位获奖得主均是战斗机飞行员,连军衔都一模一样——全是空军中尉,在宣传部的大力宣传下,他们早已成了帝国上下家喻户晓的英雄。
  其中一位是汉斯·约阿希姆·马尔塞尤,北非战场的空军英雄,另一位是赫尔曼·格拉夫,东线战场的空军英雄,这两位目前是帝国空军中仅有的200架击落记录保持者,彼此间战绩只有最微弱的差距——1架。除这两位最高等级获奖者以外,还有一批空军战斗机、轰炸机英雄分获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和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等次等级荣誉。
  这些空军英雄所在联队的长官都很体贴人意,考虑到他们要回国受勋、休假,干脆将本联队回国担任后备飞行员培训教官的任务一并指派给了他们,以便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各类私人事务。一大批王牌飞行员聚集在一起,一边交流各自对空战的经验和心得,同时迅速提升后备飞行员的作战本领,这让主持培训工作的空军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乐得眉开眼笑。
  由于受勋对象主要是空军和阿拉曼战役成员,仪式由刚刚从意大利返回的空军第一副司令、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主持,鲍曼、戈培尔、凯特尔等帝国高层陪同霍夫曼参加。
  仪式开始前,望着这么多参加授勋仪式的空军英雄,凯塞林元帅不禁对霍夫曼感慨了一句:“空军真不愧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坚强堡垒,这些成绩完全是在元首的英明领导之下获得的。”
  “凯塞林元帅,别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我知道你也羡慕这枚勋章。”霍夫曼看着恋恋不舍一直把玩着手中那枚精致勋章的空军元帅,调侃道,“只要你把南线给我经营好,到时候你也和古德里安也会有这样一枚勋章的。”
  “额……”心思被看破的凯塞林元帅闹了个大花脸,脸“刷”地红了,旁边几个人都乐了。
  “南线情况怎么样?古德里安那里有没有问题?托卜鲁克防御体系完善程度如何?”
  “有劳元首挂念,北非情况一切正常。”凯塞林顺口介绍了非洲军最近的动作。
  古德里安返回托布鲁克后对部队进行了大刀阔斧调整,先是征得霍夫曼同意对隆美尔原先迫于兵器和装备不足而设立的90轻装师进行了拆解,将其装甲部队分别划入第15、第21装甲师,将步兵单元划入了第164步兵师,除该师师长转去意大利南线司令部任职外,其余师部人员陆续划入非洲军相关部门。在这批生力军补充后,古德里安的参谋和后勤班子更加完善了,再加上凯塞林元帅不断为前线补充兵力和装备,终于将各部队重新编组完毕,增补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
  滨海公路上被古德里安救回来的意大利残兵败将们纷纷返回了国内,托卜鲁克前线只留下了完整的意大利伞兵旅,这个旅完全由德国教官训练,至今还有部分德国教官在里面充当军官,兵员大部分都是法西斯蒂成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斗争精神,再加上伞兵向来属于空军管辖,比起一般意大利陆军部队强出很多,古德里安将他们视为重要力量而留下了。然后第4装甲师也获得了好消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施坦因元帅将南线一年多来的缴获全送了出来,经过军备部的改良、刷新,给托卜鲁克一口气运来了78辆T-34。所以美国人的情报很准确,非洲军手里有200辆T-34,确切地说是总共221辆。
  现在古德里安手里的兵力终于充裕了一些,经过一系列重组与增补,非洲军目前包括3个完整的装甲师(第4、第15、第21),一个完整的装甲旅(飞行堡垒装甲旅)、一个步兵师(164步兵师)再加一个意大利伞兵旅,加上部分留守兵力和空军力量,总兵力再度恢复到了近10万,同时拥有800辆坦克和5个空军联队近900架飞机,比起他最初接手时的窘迫好转了很多,兵力虽然还少一些,但战斗力和技术装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称得上非洲军有史以来实力最强劲的时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