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56

  “蒙哥马利还在和丘吉尔打嘴仗?”虽然情报部门不知道具体的电报内容,但对埃及、北非、伦敦三角之间电报往来极为频繁的事情却是知晓的,所以霍夫曼有此猜测。
  “不知道北非和伦敦之间如何协调,现在蒙哥马利率领第8集团军主力西移,但他很谨慎,大部队都抱团在一起,每个方向都有5万以上的兵力,也不急躁冒进,阿拉曼到开罗一线陆续部署了不少兵力保护后勤线。他们似乎也在增补部队与装备,目前并没有向我军发起进攻的迹象。非洲军自身忙着增补调整,短期内腾不出手,古德里安决心再等等,看看有没有机会扑上去咬一口。”
  “不能让蒙哥马利过得太安逸,必须找机会揍他一顿。”霍夫曼道,“如果能找机会再吃掉它1-2个装甲师,以他谨慎的心态就会被后面部队抽调上来了。”
  “他也可能受到惊吓后退回去。”
  “不,这绝不可能,丘吉尔在世界媒体上吹了牛说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怎么会允许他轻易退回去?”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回去后就向古德里安将军转达。”
  “我们的老朋友墨索里尼情绪怎么样?他连着给我打了三次电话控告古德里安随意牺牲他的部队,如果他能下命令,估计古德里安的脑袋都要保不住了。”听完有关非洲军的情况介绍,霍夫曼话题一转,问起了意大利方面情况。
  “他也和我抱怨了,不过我没理他。”凯塞林眉头一扬,眼神间露出轻蔑之色,“正要和您汇报有关罗马的笑话。”
  一听凯塞林要讲笑话,其他人的注意力便被吸引过来了,戈培尔、鲍曼、凯特尔一个个竖起耳朵倾听,唯恐错过了意大利领袖的八卦新闻。
  “元首,您知道不?前两天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墨索里尼首相发表了公开讲话,他宣称在这次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歼灭了3个英国旅,击溃了2个英国装甲师,俘虏了至少5000人,还有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辆,数百门大炮的缴获……最近时打到距离蒙哥马利指挥部只有30公里处,如果不是实力对比过于悬殊说不定已活捉了这个英国将军’,当然最后也羞羞答答地承认‘意大利的牺牲也是巨大的,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忠诚地履行了盟约’”。
  “啥?”霍夫曼愕然无语,脸皮厚到这个份上当真是令人自愧不如,其他人也是目瞪口呆,完全想不到阿拉曼战役的战报还能这么写。
  “他把我们送给他的过时军火全拉到街上去展示了,硬说是意大利部队缴获的战利品,还把那批英国战俘拉出去游街了一次。”凯塞林补充解释道,“我们送他的装备上面铁十字标识都还保留着呢,有西班牙记者问为什么,他振振有词地说这是英国人俘获德国装备后又被我们意大利人打败然后缴获的,不然德国装备怎么会出现在我们这里?记者向我核实,我实在是懒得戳穿他,含含糊糊应付过去了。”
  “哈!”大家全都笑了起来,鲍曼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高明!高明!这解释真是棒极了,比所有发言人都机智。”
  将所有英国俘虏、部分用不着的英国装备(比如英国步枪、机枪、那些7兄弟棺材)和非洲军不要的2号坦克移交给意大利方面是霍夫曼点头同意的,为的是挽回意大利人的面子同时给墨索里尼一点安慰,免得他老抓着古德里安问题不放,只是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活学活用”,他真是万万没想到。
  “更好笑的事情还在后头……”凯塞林元帅又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第二个故事,听完后全都是一片爆笑声,笑得最夸张的鲍曼差点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第015章
罗马笑话(下)
  凯塞林元帅讲述的是俘虏游街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参与游街示众的英国俘虏中有几个不仅听得懂而且会讲意大利语,他们本就不忿被德国人移交给意大利人,认为对方全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要不是德国人和古德里安厉害,意大利那点部队早就被第8集团军打光了。听了墨索里尼自吹自擂的宣传后一致商量好了要出他的丑,所有人都装着不会意大利语,但在记者赴俘虏营现场采访时,他们突然甩开翻译将全部实际情况用意大利语说了一遍,然后讽刺领袖弄虚作假。等宪兵们反应过来将他们拖走时,该说的话已经都说了,好大一部分记者都听到了,现场气氛极为尴尬。外交部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伯爵为了摆平这件事临时下达了封口令,严令任何报纸不许刊登真实情况,并在当天夜里给所有参与活动的记者每人发了一块瑞士金表,让他们不要把这件事透露出去……
  “我当时没在现场,所有情况都是我们驻意大利大使亲口告诉我的,大使说他也拿到了一块。”凯塞林一开始用一本正经的语调在陈述,讲到后来自己也绷不住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墨索里尼这个人……”原来意大利人这么早就开始玩“金表事件”了,霍夫曼乐不可支,其余人也都捧腹大笑,“怎么说呢,真是太有意思了,他不去当小丑实在是可惜了……唉,齐亚诺伯爵也真是,好端端地戳破他干嘛,应该让他第二天继续当着记者面解释、辟谣的,看他这次能说出什么不一样的话来。”
  “意大利人真幸福,不仅有个好领袖,还免费附带演员技能,好想找他签个名啊。”
  “鲍曼,你别着急,三天后就召开塞尔维亚会议,意大利领袖和齐亚诺伯爵亲自来,你有的是机会见识他俩的本领。”
  “希望里宾特洛普同志能比我更有欣赏眼光。”
  授勋仪式很快开始了,霍夫曼发表了一通演讲,高度评价了空军迅速摆脱“叛国集团”不良影响,近期在支援陆军作战、反击英美空袭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又对阿拉曼战役重要意义予以了肯定,然后凯塞林元帅逐一向他介绍获奖人员。
  第一位受勋对象是非洲之星马尔塞尤。霍夫曼亲自将灯光下煜煜生辉的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十字勋章挂在他的领口,然后亲热地拍拍对方的脑袋,他很喜欢这个英武帅气而又卓尔不凡的小伙子,特意送飞机给他,说起来还改变了历史挽救了对方的性命——当然马尔塞尤是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的。
  “怎么样,把耶顺内克将军交给你的情书都看完了么?”霍夫曼打趣道,“挑花眼了吧?要改变主意现在还来得及。”
  “这个……”小伙子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我的未婚妻哈芮莉丝帮我处理了,我们约定今年圣诞节举行婚礼。”
  “多可惜啊!小伙子!你为了一棵树放弃了整片森林!”霍夫曼调侃他,“不过没打翻醋瓶子就好,邀请我参加你的婚礼不?”
  “非常,非常荣幸!……元首,您将是最尊贵的客人,不过……”小伙子像是想起了什么,微微反击了一下,“您得答应带女伴来。”
  这下轮到霍夫曼语塞了,马尔塞尤是个机灵人,马上转移话题问:“元首,我看您和所有领袖都笑得很开心,能让我们也知道么?”
  “额……”霍夫曼想了想决定不在外面出墨索里尼的丑,意大利领袖的面子还是要维持住的,便笑道,“我们大家想到了意大利领袖的一个笑话,调侃了几句。”
  小伙子变着戏法从怀中掏出一块金质欧米茄怀表,正好和刚才凯塞林元帅提到的一模一样,调皮地问道:“您是说这个?”
  “齐亚诺伯爵送给你的?”
  马尔塞尤点点头:“我回国前去了一趟罗马,领袖还送了我一枚勋章。元首,记者采访那天我也在场,事情经过我一清二楚!”
  “这可是最高机密,要注意保密,防止英国人窃听了去。”霍夫曼一本正经地说。
  “是!”小伙子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尊敬的元首,特别感谢您送我的那架飞机,我找不出其他可以送给您的礼物,只准备了这个。”马尔塞尤从旁边拎过来一个精巧的皮箱子,“这是送给您的礼物。”
  “里面是什么?”不仅霍夫曼,其他人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侍从麻利地打开了,众人凑上前去一看,金黄色天鹅绒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的全是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指南针,奇怪的是看上去都不像是新的。
  “这是?”凯塞林元帅认出来了,惊叫道,“这全是飞机上的指北针,居然全是不重样的。”
  “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被击落敌机的指北针,每种机型一种。”马尔塞尤一一指着介绍道,“您看,这个是喷火的,这个是飓风的,这个是美国人P-40的,这个是P-38的,还有这个是英国人英俊战士的……”
  “非常好!我非常喜欢!”霍夫曼大笑着收下了这份别出心裁的礼物,指了指周围一圈大人物,“下次记得给其他各位领袖都送一套。”
  马尔塞尤自信满满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请再给我一年时间。”
  排在第二位是比马尔塞尤还年轻1岁的赫尔曼·格拉夫,他刚刚调离作战联队前往空军总部担任高级参谋。凯塞林元帅宣读完他的功绩后,霍夫曼将钻石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隆重授给了他,并和他热情握手。
  这个同样面貌英俊的小伙子显得十分不好意思,因为马尔塞尤精心为元首准备了礼物,而他却没有——尽管他也收到了元首赠送的飞机。他心里十分懊悔,怎么临行前就没想到给元首准备一些特殊纪念意义的礼品呢?
  霍夫曼对此毫不为意,反而笑着说道:“听说您是位很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十分热爱足球?”
  “是的元首。战前我为FC霍恩队效力,后来应征入伍当了飞行员。”聊起足球,赫尔曼·格拉夫的思路便打开了,刚才的拘谨不翼而飞。赫尔曼·格拉夫在战争间隙组建了一个叫“红色战士(Roten
Jaeger)”的足球队,里面很多都是德国国家队队员(包括塞普·赫尔贝格,弗里茨·瓦尔特等),他亲自担任守门员并巡回表演为空军作宣传。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这支球队造势,不管到哪都带着一堆足球队员。
  “意大利人获得了上一届世界杯冠军(1938年),意大利领袖在我面前洋洋得意,本来今年是计划要报仇雪耻的,可惜因为战争没了机会。”霍夫曼微笑着看着这位空军英雄兼守门员,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再和意大利队来一场,证明谁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足球队。”
  “当然,我们才是最好的,上一次只不过让意大利人侥幸了。无论飞机还是足球,我们都比意大利人强。”赫尔曼·格拉夫一听到这里,兴奋地差点要嚷起来,“元首,您说怎么比?”
  “简单,意大利领袖过两天就要来了,我让他把足球队带上,你们比一场就行。”霍夫曼笑道,“意大利人在战场上丢了面子,估计很想在球场上找回来。”
  “想都别想!打仗他们不行,球场上他们还是不行!”赫尔曼·格拉夫高兴极了,“那我去召集队员们准备,我们可以把门票收入捐给伤残军人。”
  “赛后记得把比赛用球签名后送给我做纪念。”霍夫曼笑着为这位守门员解了围。
  后续的勋章一一都授予了各自的对象。
  排在人群当中最后的是兰克上尉,3天前他刚刚被晋升为少校,紧接着又被授予了骑士铁十字勋章,虽然距离马尔塞尤等人的荣誉还有很大距离,但考虑他是此次非洲集团军唯一的授勋代表,统帅部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将他的授勋也放在这个仪式上,并让他代领非洲军其他人的勋章。今天他感觉似乎一切都像是在做梦,看着前面众人依次获得勋章,他那颗激动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他刚才已经领取了一大串勋章,只有最后这枚才是他自己的。
  “听说您率领突击队摧毁了敌人2个团的炮兵阵地,为全军顺利转进打开了通道?”
  “啊,不不不!”兰克显得慌乱起来,好半天才说道,“尊敬的元首,这是其他人指挥的,我只是带了下路而已。”
  凯塞林元帅生怕霍夫曼生气,马上为他进行了补充介绍,不但讲述了兰克特殊的历史渊源还称赞说:“这是我们非洲军最好的后勤军官,没有之一。这次他志愿报名参加突击队,假扮英国中校将敌人骗得团团转,为最后击破敌军2个装甲师阻截并顺利转进托卜鲁克立下了汗马功劳。元首,别看他什么坦克也不会开,就凭他这次的表现就抵得上一个装甲营。”
  霍夫曼听完后忽然怔在那里一声不吭,现场气氛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第016章
我是党员
  眼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过来,凯塞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众目睽睽之下也不便出言询问,只能通过轻声咳嗽提醒一下,这时候霍夫曼仿佛刚刚回过神来。
  “不好意思,我刚才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有些走神了。”霍夫曼充满歉意的笑笑,“能允许我再听一次你的故事么?”
  “当然……”凯塞林刚刚把兰克授勋的原因讲了个开头,没说两句就被打断了,“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前面的……”
  “前面的?”凯塞林迷惑不解,“前面的什么?”
  “英国……他在英国的那段。”
  “原来元首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凯塞林挠头了,因为他也不是特别熟悉,便只好说,“兰克少校,请你自己和元首补充介绍。”
  兰克刚才已经被吓坏了,身体僵硬得一动不动,凯塞林一连叫了他三次他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说:“元首……元首,凯塞林元帅,我……”
  “年轻人,别紧张,长官是不会埋没你的贡献与成绩的,你的成长他们都看在眼里,你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与评估完全可以再提升一些。”霍夫曼宽慰他,“我只是对你毅然返回德意志大家庭之前的经历很感兴趣,你要知道这段经历我和你有共鸣,看到你我就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虽然上次大战我就为德意志出生入死,但严格说起来十几年前我还不是德国公民呢。”
  兰克一五一十地讲起了他的亲身经历,一开始很紧张、很拘束,但慢慢就放开了,他用平静的语调描述了全部过去,最后用哽咽的声音说道:“尊敬的元首,在我人生最黑暗、最低落的时候我看到了那篇演讲。您的话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让我从浑浑噩噩中摆脱出来并走上了正确方向,在德意志这个大家庭中我有了事业、有了地位、还有了荣誉。虽然我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队教育,不太像一名纯粹的军人,执行任务时也很害怕,但一想到您的教诲,一想到您的殷切期望,我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勇气,一点也不畏惧这些敌人,我相信我们能成功,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换取民族利益……”
  凯特尔忽然反应过来:“我想起来了,你是给军校生们讲课的那个中尉,是第一个不在军校工作且能够给他们讲课的中尉。”
  “元帅,您没记错,那就是我。”
  霍夫曼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我很欣赏你刚才的表达,但有一点我认为你说错了。什么是军人?从穿上军装,效忠德意志人民并勇敢地和敌人斗争时他就是一名优秀军人,而不用看具体岗位——你看我当下士时就只是一名普通传令兵,我的射击、拼刺能力也很一般,我没有亲手消灭多少敌人,但我的长官还是充分肯定了我的成绩,他们把这个难得的荣誉授予了我。”他指了指自己身上那枚时时佩戴、一战时期的二级铁十字勋章说道,“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为德意志人民奋斗到死——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人民相信我、拥护我,最后才把我选为了元首。”
  兰克立正敬礼、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道:“明白了,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将为德意志奋斗到死。”
  授勋仪式终于结束了,在合影留念后众人纷纷离开了总理府,兰克很谨慎,他让所有比自己军衔高的长官和授勋时排自己前面的英雄先走——这几乎等于他是最后走的那一个。就在他跨出大门准备离去时,背后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兰克少校,请留步。”
  “您是?”看着对方的中校军衔,他先是习惯性地敬礼,然后疑惑的问道。
  “我是元首首席副官达尔格斯,元首有事情找你,吩咐我让你再去见他,不过需要等5分钟。”
  “好的,没问题。”
  在元首办公室里,鲍曼用奇怪的语气在说话:“元首,您真的要放弃这个人?这可是我们花了极大力气、精心培养多时的对象,他拥有执行任务所需要的一切条件,机灵、冷酷、无情、手段多端又熟悉当地情况,怎么看都符合行动要求。为什么您突然要求换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