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656

  “只能赌一把了,希望你我运气能好一点。”
  “那行,我向国内汇报,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
  4月18日清晨,听完庞德汇报的有关TF46下一步作战计划的构想,丘吉尔脸色阴晴不定,问道:“这么做有多少可能?”
  “有4种可能:第一是敌舰队主力被重创而我军损失不大,则敌登陆舰队畏惧我军打击而被迫缩回去;第二是敌我舰队未交手,我舰队重新进入大西洋深处成游击舰队,则敌登陆行动将被迫无限期推迟;第三是我舰队被重创而敌军损失不大,则德军登陆势在必行,不但爱尔兰有危险,冰岛危险性更高;第四,敌我舰队两败俱伤,则敌登陆行动不可预判。”
  “可能性各占多少?特别是第一种可能性有多大把握?”
  “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最大,或许能超过40%;至于敌我舰队交手结果,我认为战况五五开吧,略微本方占点上风,毕竟我们有主动选择权。”庞德解释道,“至于最坏的结果,如果英美海军在势均力敌甚至略占一点上风的情况下连德军都打不过。那么,阁下,我不认为两国短期内还有什么希望,您考虑政治解决吧。”
  丘吉尔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不甘心地转过头去问弗雷泽:“如果是您指挥TF46,有什么更好的策略?”
  “抱歉,我没有。”后者摇摇头,“我觉得尼米茨将军还算够意思,起码愿意为了帮我们和德国人打。我现在最怕华盛顿参联会这批政客见德国人占有优势,借口调动敌军,实际却为撤退做打算,万一让尼米茨直接跑回美国把我们卖了怎么办?以他们的个性不见得做不出来,不然,那两个党卫军美国师怎么来的?”
  听完这席话的丘吉尔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半晌无语,最后他无力地挥挥手:“让舰队执行命令吧,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把了。”
  众人一片默然。
  丘吉尔想了想又叮嘱庞德:“密电坎宁安,千万别被美国人卖了!必要时他单独给我带舰队回来!”
第069章
意外(1)
  “元首准备提前发动亚马逊计划?现在?”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休整的克兰克冷不防收到该消息,震惊地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出发时不是要求搜集情报准备为制定详细而完整的计划做准备吗?我都还没汇报过,柏林依据什么做出的决定?”
  “不知道!”西蒙耸耸肩,对此他也不能理解,内心总认为柏林在胡闹,不过反复确认无误又得知是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他也释然了。
  “欧洲发生了重大变故?”
  “确实,元首针对大不列颠发动了前所未有的空袭,并摆出了登陆架势,美国人将舰队摆在了冰岛附近,所以元首认为短期内南美是个很好的空档,他打算在巴西登陆并扶持德意志民族政权。”西蒙想了想又补充道,“舰队5天前已出发,预计本月底抵达,由让·巴尔号、国王号、沙恩霍斯特号和黎塞留号组成核心作战队伍,由4艘莱茵级为登陆舰队护航,同来的还有飞行堡垒装甲师和海军锡兰旅,隆美尔元帅也在上面——他是司令官。”
  “埃尔温也来了,这可真热闹,元首铁了心要在南美打开一片天地?”克兰克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美国人真有大麻烦了,我们的军舰得赶紧修好。”
  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有南美相对完善的船坞设施,虽然没法彻底修复伊势号和格奈森瑙号的伤势,但至少能把积水抽干并把破损的船体打几个补丁,让两艘军舰恢复到最接近作战的状态,这无疑让克兰克省了很多事。原本他担心工期太长会误事,结果庇隆告诉他不必担心,这事情他来办。果然总统一出面,工人们热情洋溢地三班倒干活,动作非常麻溜——智利和阿根廷在南美还算以效率高、执行力强而出名。
  “需要我们和阿根廷人、乌拉圭人交涉么?”
  “交涉由大使执行,不过建议我们一起参与,庇隆总统这里务必要沟通好,免得引发不必要的猜疑。元首的意思是拉普拉塔集团这次不要参与,保持中立态度,甚至第一时间也不必在政治上响应……”
  “等支援部队来了一起协力,至少能把那天溜走的美国航母编队干掉。”西蒙依然对斯普鲁恩斯的舰队念念不忘。
  与拉普拉塔集团谈判也是件费力事,霍夫曼知道庇隆不但想做南美的老大,还对巴西领土有想法,建立德裔国家会挑动庇隆敏感的神经,当然他相信以庇隆的目光不会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德军亲自下场动手,再给阿根廷几十年他们也干不动有美国支持的巴西,所以必须借这个机会说服庇隆,至少不能引起对方反感。
  “您是说,贵国在南美的领土要求仅限于巴西南部四州?”听完德国大使弗兰克的情况转达,深感意外的庇隆皱起眉头,“可当初不是说等我们那12个装甲旅编制完成,由拉普拉塔集团一起对巴西开战吗?”
  弗兰克满脸赔笑:“有一点您想错了,帝国对南美没有领土要求,我们只是不愿意看着德裔、意大利裔被巴西和美国人欺负而已,所以这个即将建立的国家不是第三帝国的直接领土,也不是殖民地,暂时是第三帝国的保护国——类似于法属圭亚那,等将来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将发展为德意后裔为主的独立南美国家。当然,他们会加入以您为首的拉普拉塔集团,与阿根廷保持同盟关系。”
  驻军、外交什么的庇隆就不追问下去了,肯定是德国为主导。这些地盘人口太少,4州总人口还不到200万,最少的甚至不到20万,在很多年内都不会给阿根廷造成威胁,唯一令人担心的是德国今后通过这个新国家介入南美事务太多,但如不让德国介入,则阿根廷将来独自面临美国压力也很麻烦。庇隆想来想去,认为两害相较权取其轻,暂时还应先引入德国与美国抗衡,万一将来德国势力过大,反过来再找美国平衡也来得及。想是这么想,面上却没表现出来。
  弗兰克似乎看出了他的疑虑,补充解释道:“元首认为这个新生的国家需要获得阿根廷和阁下的大力支持,考虑到南美的历史传统和有关民族分界线,现有边境线并不完全反应有关实际,他建议对部分地段进行调整。”
  霍夫曼深知庇隆对巴西领土的野心,如果完全将巴西南部四州一起拿下,便堵住了阿根廷北进瓜分巴西领土的道路,必须要给阿根廷人留下空档并让阿根廷和巴西继续接壤,这有助于稳固第三帝国在这个新国家中的地位——夹在南美两大强国间的该国如想要获得稳固发展空间,必须仰仗欧洲母国的支持。
  弗兰克走到地图上轻轻画了条线,将南部4州西面边境线往后缩了一段,给阿根廷腾出继续向巴西方向扩展的路径,笑道:“贵国如与巴拉圭等国达成领土交换协定,我方将乐见其成。”
  看着这条线,庇隆眯起眼睛若有所思,他其实也想吞掉南部这四州领土,奈何阿根廷实力一直不够,而且上面的德意后裔处理起来也挺麻烦,稍微弄不好就是颗定时炸弹,所以他暂时不打算进行政治策划,先看一看德国人怎么样。这次元首非常小心——先动一个州,试探一下美军的底线和反应。
  于是他摆了摆手:“阿根廷既然表示中立,那这次事件我们将持友好观望的态度,领土变更什么的先不着急,不过……”
  弗兰克在心底暗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庇隆年纪虽然不大,不过政治手腕还是非常丰富,不然也镇不住阿根廷这个南美传统强国。所谓“友好观望”的意思就是阿根廷打算观察一下美国反应,毕竟马岛本来就是阿根廷的领土,德国在上面搞三搞四美国人再不甘心暂时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现在德国直接就要从巴西身上割肉,后者严格意义上是同盟阵营一员,美国人救不救、怎么救都是大问题。所以庇隆“等等看、不着急”的态度很有投机性,堪称进可攻、退可守。
  “元首知道阁下为建立阿根廷的强大国防殚精竭虑,他很钦佩这种勇气,从您身上仿佛看到了10年前的自己,他决定向阿根廷赠送一批军火,另外我们还会和乌拉圭交易一批军火,清单请您一起过目。”
  庇隆点点头表示满意,也不追问有多少东西——元首在这方面倒不小气,飞机、坦克都是论百给的,总体价值过亿了(出厂价5000万马克)。至于乌拉圭的武器交易让庇隆知晓,那是霍夫曼暗示无意挑动乌拉圭人与阿根廷分庭抗礼的用心,这让他放下了心。阿根廷作为拉普拉塔集团的带头大哥,既希望手下小弟能干点,又不能让小弟威胁到自己,霍夫曼体会并把握到了这个很微妙的平衡。
  既然庇隆原则上对亚马逊方案予以认可,德国在南美开展行动的政治障碍便不存在了,弗兰克简明扼要介绍了行动计划:“我们会派1个装甲师又2个旅来执行任务,其中1个师又1个旅在新国家协防,另外1个旅应乌拉圭当局邀请部署在该国,另外我方也派来了您要求的军事、技术顾问,包括军事顾问100名,各类技术专家20余名,后者将对阿根廷的工业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寻求适合贵国发展的道路,另外我们还会想办法向贵国转移包括步枪、三号突击炮、追猎者坦克歼击车、Bf-109\219等飞机生产线,新建一批新的工业企业。”
  现在意大利人已不满足玩三号突击炮了,想要4号、虎式、He-218、Ju-188的生产线,甚至还想要Me-262喷气机的技术,除虎式他们实在玩不转,其他霍夫曼口头都答应输出,毕竟墨索里尼辛辛苦苦让海军跟自己南征北战,没点好处安抚对方实在说不过去。
  这次听说要在南美搞事,按以往墨索里尼的个性肯定要掺和一脚,但不知道是塞尔维亚的游击战牵扯了他太多精力还是意大利非洲属地也乱得忙不过来,他居然破天荒地没有表示什么,只要求南美意大利后裔享有与德裔一样的权利,同时意大利也要享受相关经济特权,霍夫曼对此当然表示统一——除了部分高端生活消费品,意大利在工业领域能竞争得过德国才是怪事。
  庇隆对此都表示认可,唯独加了一条,希望德国输出潜艇技术并帮助阿根廷建立潜艇部队。弗兰克原则上表示认可,初步同意向阿根廷转售8条潜艇,争取下一次弄到阿根廷来。
  “对了……”庇隆最后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道,“秘鲁方面在近期有可能加入拉普拉塔集团,希望贵国同样能予以大力援助。”
  “秘鲁?”弗兰克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当然,凡是朋友我们一律欢迎。”
第070章
意外(2)
  就在克兰克绞尽脑汁准备协同即将到来的新部队一起扑杀斯普鲁恩斯的TF44编队时,后者已完成整补并让两个英国师登船,准备明日启程出发去印度洋增援。身中多枚炸弹的黄蜂号航母躺在南非船坞里维护,斯普鲁恩斯对维修给予了很大期望,但检查后工程师们发现创伤太大,光靠南非的技术力量根本无法复原,必须拖回本土维修,因此TF44暂时只能靠邦克山号力撑场面。
  为扭转兵力短缺的被动局面,斯普鲁恩斯被迫在部队编组上进行创新:让4艘护航航母与邦克山号一起编成作战队伍,将所有F6F战斗机与承担侦查任务的SBD全安排在4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上,邦克山上安排清一色的SBD和TBF。这样有利于发挥集成化优势,合理利用每架飞机。重新编组后整个编队规模达到了208架,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这5艘航母现在成为一个作战整体,邦克山无法脱离护航航母编队单独行动。
  经参谋们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使用了这种方案,因为这次要掩护陆军去印度登陆,无论从军事还是从政治角度,TF44都不能只顾着自己,一贯大手大脚惯了的美军终于开始学着节省资源处理问题。
  无独有偶,这种策略在堀悌吉打破机动舰队舰载机归属后也推行过:角田当初带着瑞凤和大鹰号打劫援苏船队,大鹰号只是护航航母无法起飞重载攻击机,因此角田是将全部战斗机和侦察机都集中在大鹰号上,瑞凤集中了攻击机,两者紧急时刻可交叉换位降落,唯一不同的是日本战斗机比重一贯比美军高——美军基本保持在40%左右,而日军达到45%甚至更多。
  作为个人,斯普鲁恩斯很难理解在这当口为什么还要把部队派去印度,在他看来印度那地方基本没救了,除非盟军能重新夺回印度洋海上优势才有可能反攻。即便如愿以偿夺回制海权,要反攻也不是1-2年就能见效。即便日本是美国的生死大敌,让英国人与日本人拼得越凶越好,他感觉不靠谱。
  作为指挥官,他理解华盛顿和伦敦的想法,印度守军撑到现在非常不容易,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要给他们提供一点援助,这才是维持部队士气、维持军心的办法。如果一个区域战场陷入困境就不管不问,那等于逼着部队去死(或是逼着部队投降甚至反水)——东南亚局势之所以瞬间土崩瓦解,不就因为从上到下感觉绝望么?即便这样,伦敦前期还派去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去远东威慑——下场很糟糕,开战第二天就被击沉了。
  他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叹着气问罗迪克:“这场战争最终该如何收场呢?”
  “我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最终打赢。”罗迪克比他还悲观,在两人独处时也不怕负面情绪影响部队,“我感觉我们的摊子铺得太大,应该收缩防线、集中精力、集中部队。”
  “你是指放弃大不列颠?”
  “这牵扯了我们太多精力,浪费了必要的时间。”罗迪克抱怨道,“像现在送两个英国师去印度根本就是送死,除拖延一下印度陷落的时间,多给日本人找点麻烦外看不到任何有积极意义之处。要我说,还不如给澳大利亚增援!”
  “你还别说,澳大利亚人确实提出让在南非的本国部队回家,但伦敦没放!”
  “我就是看不懂这些大人物们的所作所为,有些时候都觉得他们偏执到走火入魔了。”罗迪克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您想想看,我们每个月送给大不列颠的物资高达200多万吨,只有100万吨左右才能送到英国佬手上,其余不是被德国人缴获就是沉在大西洋底。如果这些物资不是给丘胖子而是自己用,能武装多少部队?就算不给自己,假设援助巴西好了,从去年到现在送的物资足够武装一百万人了吧?德国人和阿根廷人在南美能顶得住?至于送给俄国人更是浪费……”
  “这样我们就彻底丢掉欧洲了。”
  “那就丢呗,欧洲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南美可不一样。”罗迪克想了想觉得这么说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也不符合“政治正确”原则,便把坎宁安“英人英舰”的事扯出来给自己辩护,“您看,英国人也没有一心只顾同盟,他们还不是只顾着自己?我们援助了英国不够还要援助四大自治领,甚至援助了自治领不够还要援助大英帝国殖民地?要我说,美国纳税人可真是冤大头,他们的钱白白打了水漂!这场战争本就是丘胖子居心不良拖我们下水的,我们早已尽到责任,没什么愧疚了……”
  斯普鲁恩斯愕然,自己副手的态度居然比华莱士还激进。
  他沉吟道:“这是您个人的想法还是官兵们普遍的想法?”
  “至少代表了一大半官兵的想法。其实大家对和德国人打生打死兴趣不大,大家最盼着去教训日本鬼子。”罗迪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理由我说出来您别笑啊……”
  “你说,这有什么可笑的?”
  “虽然德国人也杀了我们很多人,但总体来说还算一场绅士般的、体面人的战争,要不是当初总统上赶着给英国人送军火,德国人怎么会如此反感我们?归根到底双方矛盾焦点在于英国问题。”罗迪克看斯普鲁恩斯的脸色不太好看,连忙说,“长官,这是一点私人牢骚,出了这门我可坚决不认。嗯,法西斯纳粹不是好东西,都该死!要与他们坚决斗争到底——这才是标准答案。”
  斯普鲁恩斯深感意外:刚才美德问题不就是欧洲之声整天在广播里宣扬的观点么?一般士兵这么说说也就罢了,怎么连罗迪克这样都当到将军的军官还有这种态度?看来败仗吃得太多,军心已开始动摇了,作战意志也衰退得厉害,不知道华盛顿的大人物们是否明白?
  想来想去他不免觉得心烦意乱,最后拍拍对方的肩膀:“我们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该打谁,不该打谁,自然由政治家们考虑,我对有关德国观点持保留意见。”
  “明白,所以我平常不说这些。”现在轮到罗迪克叹气了,“怎么看德国人不是关键,怎么打仗才是!要赢得胜利必须找到正确的战略路径和战术手段,如果当初按我的想法态度坚决点,尼米茨长官直接带主力舰队和我们一起把德国舰队灭了再回援,哪现在这么多事?”
  斯普鲁恩斯对此唯有苦笑:当时掉头不掉头哪是尼米茨能说了算的?军人的悲剧莫过于此。
  就在两人评价尼米茨当初的决断时,被评价的尼米茨正陷入焦灼中:TF46舰队利用夜色凭借高速突过了格陵兰岛南端,也在清早遇到了前来侦查的德军飞机,就在他满心以为德国人将紧追不舍时,北爱尔兰方向出动的侦察机却发来电报,告知德国主力舰队非但没跟上来还往回缩了一大段,现在两者间距离拉大到近1800公里。
  “德国人这是什么意思?不管我们直接去补给么?”
  “那4艘维内托还可以支持好几天呀,难道他们认为我们撤退回美国了?”坎宁安也表示极大疑虑,“或者对方心大到直接去爱尔兰协同登陆?”
  但这推断也不对,因为其他侦察机报告未在爱尔兰方圆1000公里范围内发现德国登陆船队,也未发现另外2艘航母——他们都如空气般消失不见了。
  这下轮到TF46编队尴尬了,回美国不敢,万一刚回美国德军就大举杀过来呢?再回丹麦海峡?那真是来来回回折腾,也太傻了!可等在这里也不行,这并不能保证英加航线畅通与大不列颠安然无恙。
  “不管德国人来不来追,我们继续按原定设想去相关海域威慑。”坎宁安盯着海图仔细看了好久,“德军登陆船队一定绕了个不小的圈子,他们速度慢,我们速度快,绕过去有机会兜住他们。”
  尼米茨此时其实已有回美国的念头,但他知道坎宁安和英国方面肯定要暴走,深思熟虑后表态道:“那就过去看看,如果没有明显发现就去北爱尔兰补给。”
  “这是自然,只要舰队进入北爱尔兰防空圈,无论德国人打冰岛还是打爱尔兰,都有从容回旋的余地。”
  就在两人为德国舰队未根据料想中扑上来追击而感到意外时,伦敦方面对不翼而飞的德国登陆舰队更觉意外。
  庞德拍着桌子怒骂道:“空军都是饭桶,就这么点大的海域,飞了30多个架次还找不到德国舰队,这他妈活见鬼了!告诉他们,今天太阳下山前必须把德国人给我翻出来!”
  他们口中消失不见的德国登陆舰队正不紧不慢地向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奔去,按照预定计划,舰队将在该岛休整一天并补充燃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