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656

  “长官,不是说美军昨夜损失很大么?怎么今天美国人打起来这么拼命?”有部下不解地问林克。
  “昨天美军损失是确凿无疑的,你们难道没发现敌人战列舰重炮覆盖频率减少了很多?”林克冷笑道,“至于今天和我们打生打死的美军,也不是昨天的部队,是新的生力军,昨天那个团估计已被打残了。”
  “援兵什么时候能来啊,这么打下去迟早会被美国人用人海战术淹没。”
  “元首还在想办法,他不会丢下我们不管的,昨天不就有潜艇来支援么?我们要坚守阵地,告诉弟兄们狠狠地打,看美国人能死多少人!”
  就在佛得角美德两军连续厮杀的当口,轴心舰队主力已行驶到距离百慕大大约1000海里处,马沙尔牵挂着佛得角的战况,听说S艇和潜艇部队联手干掉好几艘美军军舰后,他显然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对小泽道:“如果报告情况属实,那就意味着在战列舰领域,我德意轴心舰队不仅在质量上压倒了对手,而且在数量上也多于对手,一旦加上贵国联合舰队的海军力量,轴心海军已完全压倒了对手,是打总决战的好时候了。”
  相对而言,轴心与同盟对彼此双方主力舰的估算是比较准确的,佛得角之后英美拥有的现役战列舰数量下降到6艘,包括2艘南达科他级,2艘衣阿华级和2艘乔治五世级,三国轴心拥有的现役战列舰数量要多不少,总数超过14艘,德意方面拥有4艘维内托级、提尔匹茨号、黎塞留号、斯特拉斯堡号和2艘沙恩霍斯特级,日本方面有2艘大和级、长门号和2艘金刚级,除金刚级相对老迈外,其余战力都称得上不俗,在巨舰大炮的一战时代,这阵容如果拉出去打战列舰决战,轴心失败的概率小于1%。
  不过这个优势期很短暂,轴心在未来一年内能服役的还有1艘大和级(信浓号),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战列舰服役,而且是永久性没有战列舰服役——德意早就停止了建造战列舰的策略,日本新造舰计划的梗概也被科尔发给了柏林,同样停止新战列舰建造,轴心方面未来无法追加战列舰。
  同盟方面却不然,在未来一年内能服役的还有2艘衣阿华级、2艘狮级和1艘前卫级,1945年预计还有2艘衣阿华级,总计7艘比较现代化的战列舰服役。除威斯康星号、密苏里号(均属衣阿华级)外,其余5艘军舰在二战中均未建成,这个时空因英美前期在海战中损失惨重,强化了资源投放力度,预计到1945年年末之前基本可以完工。
  受日本超级战列舰的刺激,美国拟定建造8艘蒙大拿级并追加2艘衣阿华级的建造计划,总计8艘蒙大拿、8艘衣阿华级构成美国的88舰队。1943年开工兴建了4艘蒙大拿和1艘衣阿华级,1944年还将开工另外4艘蒙大拿级和1艘衣阿华级,这些军舰预计将从1946年9月份以后陆续服役,到1948年全部完成。
  德国情报机构只知道美国继续开工新战列舰,对具体建造数量和性能水平并不掌握,但霍夫曼知道蒙大拿级,数量他估算为4艘——他万万想不到丧心病狂的美帝一口气会下8艘!
  如果美国将战争拖到这时候,局势显然不太有利,即便以4艘蒙大拿级计算,英美战列舰部队实力也强于轴心。但霍夫曼对停止发展战列舰的态度是坚决的,一是航空母舰成为海军主流的趋势不会动摇,二是在核弹成型并大量列装后,搞大规模舰队对战同样是找死。
  但新技术革命、新战争态势爆发的当口却由不得当事人自己选择,即便德国超级炸弹能几乎与美国同时完成,短期内也是恐吓成分居多,不具备实战能力,前瞻性、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结合非常微妙——这种微妙除了穿越者本人,无人可以领会得到。
  小泽对此表示赞同:“原本我认为战列舰已经过时,但由于堀悌吉长官对超级战列舰作战的创新性运用以及最近几次战役中战列舰的突出表现,我发觉在作战中尤其是在大西洋方向的交战中依然具有较高价值。可惜,无论德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能力既维持庞大的战列舰建设计划,又建造足够数量的航空母舰,只能选择更重要的航母进行建设,现在英美损失了几艘战列舰,虽然老旧,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胜利。”
  不过很快他来了转折:“但我认为,您所期待的大规模海军决战可能不会发生,这既有力量对比的因素,也有作战模式变化的缘故,更有政治上的其他原因。”
  在航空力量方面,轴心现在掌握的航空母舰在数量上也超过了英美,在兵员素质上和飞机性能上也强于对手,但美国拼命建造埃塞克斯级的劲头让霍夫曼和海军高层很担心,情报机构搜集到的信息认为美国制定了每年开工18-20艘埃塞克斯级并同时建设60-80艘护航航母的计划,而日本新的造舰计划中也提出每年要建造8-10艘舰队航母。比较这两个造舰计划,霍夫曼认为美国能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从另一个渠道得到了日本陆军对发展机甲力量的执着,他并不认为日本有能力和资源支撑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
  霍夫曼相信在轴心级推广后,集全欧洲之力再加日本在造船上是能够压倒英美的,但时机并不容易把握,可能会早,也可能会晚。更关键的问题是轴心海军分散在德意和日本两家之中,堀悌吉现在又麻烦缠身,未来前途很不明朗。
  如果英美对自身力量和后续发展抱有强烈自信,现在他们就不会打一场轴心所期待的决战——不然,这次佛得角战役就不会发生,英美海军可直扑亚速尔,那样德国主力舰队就必须应战。
  克兰克在一旁插话:“虽然可能没法促成决定性总决战,但我认为大规模的交战必须尽快进行,我军飞机性能优势恐怕维持不了太长时间,新的F6F-5舰载战斗机已略优于Bf-219C,而我们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到目前还没法确定,虽然攻击机方面依然拥有显著优势,但战斗机环节落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那去打百慕大的策略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假如,我是说假如……”马沙尔说道,“我们成功进攻了百慕大并占领之,但英美就是不派舰队增援——就如同他们打佛得角我们不派舰队增援一般,只用陆航和我们对耗,该怎么办?”
  小泽和克兰克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了苦笑——这是很可能发生的情况!三人只能苦苦思索出路问题。
  就在这时,机要参谋大声报告打断了凝重的气氛:“柏林来电,最高绝密,请长官过目!”
  马沙尔匆匆忙忙看了一眼,先是若有所思,随即兴奋地差点从地上蹦起来,发自心底地欢呼:“太英明、太棒了!元首万岁!”
第024章
纽芬兰(1)
  小泽和克兰克面面相觑,两人从未看到过马沙尔如此表现——好歹也是年近6旬的海军大将,那欣喜若狂的模样与刚被提拔的年轻士官生的表现居然差不多。
  “不好意思,我有点失态了。”意识到自己表现“过激”的马沙尔一边把电报递给其他两人,一边自我解嘲道,“元首批评得对,我就是有时候沉不住气……”
  一干参谋不禁莞尔,想笑又不敢笑。不过马沙尔性情就是如此,为人坦率,对部下也比较宽厚,让人感觉相当亲切,不像雷德尔那样孤傲。
  克兰克看完后再次找机要参谋核实:“仔细核对过了么?通过绝密通道发来的?”
  “是,核对三次无误!”
  “很好!”克兰克显然非常高兴。
  为防止泄密或密码被破译,轴心舰队除使用常规密码外,还拥有一套绝密密码供统帅部专用,编制体系和方式与常规密码截然不同,平常极少使用以免增加曝光机会,但一旦使用就拥有最高权限。
  电报体现的思维颇为天马行空,但很有力量,一看就是元首的手笔和风格:……马沙尔并各位指挥官,“欧洲之声”将连续发送对美空袭警告,引导美军误判我舰队进攻百慕大,我命令舰队向百慕大和纽芬兰岛的中间路线进军,在合适时机转向北进攻纽芬兰岛,据可靠情报,该岛为英加航线起点,有大量军需物资和船舶滞留在港,请舰队加以彻底摧毁,如能登陆作战更好,用以震慑英、美、加同盟,行程注意安全,切切!
  小泽仔细思考后也露出笑容:“我认为有很重要的意义,元首不愧为德意志最伟大的战略家,堀悌吉长官十分钦佩元首战略思维宏大、格局深远,很多战略决策我们都不能理解,唯独元首一听就表示接受和赞同,实在令人不胜感慨……”
  到这时众多参谋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元首会做一系列奇怪的部署:先是把舰队主力放在亚速尔防空圈,甚至对暴露无动于衷,然后又决定向西移动——不是向百慕大所在的西南方进军,而是一直向正西方向前进。
  看过全球地图就能明白,纽芬兰岛、百慕大岛、舰队现在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彼此边长都将近1000海里,继续向西挺进会同时缩短与两个岛屿的距离,到合适位置时舰队转向北而不是转向南——从而一举实施突击纽芬兰岛的战略构想。不但让在百慕大方向严阵以待的美军落空,还能攻击脆弱而富有价值的纽芬兰岛,可谓一举数得。
  舰队持续向前开进,佛得角萨尔岛战斗进入白热化,11月25日双方从中午打到傍晚,美军步步为营、德军节节抵抗,无数的暗堡、半地下工事成了美国军队的噩梦,每当美军以为那堆瓦砾堆里没有任何存活人员时,德军就会从角落里钻出来,要么用STG43给你来上一梭子,要么用铁拳打上两发,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让美军很不适应,他们空有火力优势而发挥不出来,笨拙得像头大象。
  岛上守军一共拥有1个装甲营和1个反坦克营,总共拥有包括1个虎式连,1个4号坦克连、1个希姆莱管风琴连、2个3号突击炮连和1个突击者连(追猎者的继承者,T-34底盘搭载88mm/L56火炮的反坦克歼击车),论装甲力量并不少,但林克没有拘泥于装甲力量作战的一贯思路,巧妙地将其分解,用分散充当火力点的办法而不是集中起来与美军厮杀。
  这过程打得麦克唐纳少将痛苦不堪,根据美军装甲运用条例,坦克是用来对付德军步兵的,坦克歼击车才是对付德军坦克的主力。但实际交火中,M10的性能存在很大问题,远距离上别说打不穿虎式装甲,就是4号坦克那80mm的装甲和突击者使用T-34的倾斜装甲啃起来也有难度,而如果拉近距离交火,还没等其实现摧毁,德军88炮已足够摧毁M10,可不光虎式口径是88mm,突击者坦克歼击车乃至上打飞机、下打坦克的高射炮都是88mm口径,全部都能确保摧毁。
  更要命的是,M10舱室还是敞开的,迫击炮、手雷乃至任何高爆炮弹都足以造成极大杀伤而将美军报销。而三号突击炮、突击者都是无炮塔封闭设计,炮弹是挡不住,但起码防御步兵轻武器尚且不在话下,加上德军又是防御作战,低矮的突击炮们隐蔽在瓦砾堆里,给予美军持续而足够的伤害。
  为压制德军犀利的反坦克炮火,美军被迫动用驱逐舰舰炮火力进行大范围覆盖,但效率和速度可想而知,只是美军军舰多,弹药也不缺,权当给新兵蛋子们练手了。为报复美军轻型军舰肆无忌惮的炮击,林克使出了新招:第三天夜间,他故意让岛屿中央的反坦克火力暴露引诱美军驱逐舰上钩,然后在另一侧面埋伏了3辆虎式坦克(其中2辆夜战虎)对准这艘靠近海岸、打得正欢的驱逐舰开火,在2500米距离上,德军装甲兵凭借钨芯穿甲弹在急速集火射击中命中了驱逐舰的炮塔和司令塔,弗莱彻级驱逐舰看着威风,但装甲其实比坦克还薄,当即穿透并引发爆炸。
  这艘倒霉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最终因自身弹药殉爆而被炸沉,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被坦克击沉的军舰,反应过来的美军其他军舰进行猛烈还击,但虎式坦克早已逃之夭夭。
  对特纳和英格索尔来说,4艘战列舰都丢了,多损失一艘驱逐舰根本无足轻重,他们更担心夜里德军潜艇和S艇们的夜袭。直到第二天太阳重新升起,舰队上下报告一切平安后,两人才大大松了口气,忍不住庆幸自己运气好,心情也好了不少。
  可惜坎宁安上将却没什么好心情,他快急疯了……
第025章
纽芬兰(2)
  德国舰队从亚速尔防空圈中消失已整整3天、72小时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德军动向如何:从巴西海域抽调回来的增援舰队派出侦察机搜索,在佛得角附近的护航航母编队派出侦察机搜索,均一无所获。与此同时,位于佛得角与百慕大之间的航母舰队,百慕大上的陆航、东海岸的陆航同样派出大量侦察机搜索,但同样没有任何有关德军的发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参谋们按照时间推测,认为如果德军打算去进攻百慕大,11月28日凌晨(华盛顿时间)将可抵达;如德军打算进攻佛得角,则27日夜间可以抵达(伦敦时间),现在航母编队主力处于百慕大和佛得角之间,到今天太阳下山前必须做出向哪个方向截击的决定,否则要么百慕大被袭击时舰队赶不上,要么佛得角被袭击时舰队赶不上——换而言之,只要扑错,美军肯定有一个方向要吃亏。
  关于德军舰队下一步行动方案,坎宁安和斯普鲁恩斯的判断截然不同,前者认为德军进攻方向是佛得角:因为那里英美舰队经过连番挫折实力并不强,德军完全能战而胜之;后者认为德军进攻方向是东海岸或百慕大,理由是因为“欧洲之声”连番累牍地发表广播,警告北美东海岸居民尽快撤退。虽然美国国内舆论极力抹黑、诋毁“欧洲之声”,但在舰队高层这个真正接触战争的层面,他们很容易知道知道“欧洲之声”说的基本都是真话。
  斯普鲁恩斯判断敌军动向并不会简单寄托在德国人“讲真话”这样虚无缥缈的逻辑上,他的观点是:如果德国人要救佛得角,早就可以来救援,根本不必等到佛得角机场被摧毁、航空力量损失殆尽、陆军占据登陆滩头的时机再来,所以德军进攻方向会是东海岸或百慕大。上次德军就威胁要进攻东海岸,无非因为82空降师和陆航浴血奋战挫败了德军企图,如果德国人这次再办不到,其在美国的“威慑威信”将大打折扣。
  两人都获得了部分参谋的支持,难以说服对方,不过彼此气氛倒是很融洽,没相互吵起来——说句实话,两人对对方观点同样抱有深刻的反思。
  他们现在当然找不到马沙尔的舰队,轴心舰队在百慕大东北方,距百慕大和纽芬兰岛的距离都将近1400公里,距离坎宁安的部队大约1500公里,这大大超过美军舰队侦察机的能力范围。
  但美军做不到的事情,德军不一定做不到,上午7时,根据克兰克的安排,轴心舰队迅速放飞6架Ar352和12架Ar372展开侦查,特别明确交代要去百慕大侦查一番,对拥有5000公里超远航程的Ar-352而言,这并非特别困难。
  中午11点,英美航母编队的气氛紧张到压抑,所有方向返回的侦察机都报告没有任何发现,此刻距离坎宁安的决策时间只剩下4个小时,他不安地走出司令塔,拒绝了勤务兵用轮椅推他的好意,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在独角兽号甲板上费力行走起来,身后留下一堆不知所措的参谋。
  斯普鲁恩斯默默地站在远处,然后回头告诉众人:“不要打扰长官,等长官散步回来,不管他做出什么决定,我都表示拥护。”
  众人都面色沉重地点点头。
  半小时后,坎宁安回来了,平静地对斯普鲁恩斯道:“我决定了,去支援佛得角……我相信无论东海岸和百慕大都做好了充分准备,严阵以待的陆航会帮助我们击退德军舰队,如果判断有误,等巴西过来的支援舰队赶到时,我们可再次转向支援东海岸。”
  斯普鲁恩斯点点头:“好,在没有更新的情报前,我赞同您的决定,如有错误,我愿意和您一起承担。”
  “不,你不需要,这是我个人做出的,如果有错,我一人承担。”坎宁安道,“我老了,又断了一条腿,该是回家养老的时候,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斯普鲁恩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就比您小了3岁而已,哈尔西年纪比您还大呢……”周围一圈参谋不禁莞尔。
  “报告……百慕大来电……”电讯参谋用百米飞奔的速度跑过来。
  周围参谋一阵骚动,德国人进攻了?
  坎宁安心情很平静,摆了摆手,“念!”
  “今天上午12时许,2架德国侦察机窜入本岛防空圈,为巡逻飞机发现并展开追击……可惜敌机遁逃速度太快未能击落,根据飞行员判断,是敌军新型舰载侦察机,我军已派遣重型侦察机前往搜索……”
  “好!”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虽然德军方位目前尚不清楚,但至少有一点很明确,敌军已往东海岸方向派出了舰队和侦察机——攻击重心不是佛得角。
  “你看,我老了,判断出错了。”
  “不。”斯普鲁恩斯搀扶住坎宁安,“我相信您会带领我们取得一场关键性的胜利。”
  11月26日13时,英美舰队转向百慕大方向开进,准备截击前来进攻的德军舰队,没有后顾之忧的英格索尔和特纳两人彻底放开手脚,掩护陆军第5师第三个步兵团上岸,加大对当面敌军的攻击力度。
  消息同时也传入了参联会,众人的紧张情绪大为缓解:百慕大岛上已进驻了200余架飞机,而且都是最新的P51和对海攻击机,陆航在东海岸最接近百慕大的北卡州附近调集了500多架各类飞机,航空力量非常充足;同时,泰勒率领82空降师2个团也搭乘飞机赶到百慕大并加紧修筑防御工事,除空降兵外,岛上还有40多辆坦克和2个营榴弹炮,马歇尔深怕重武器不够,又通过运输机送去了足够2个营使用的反坦克火力;在东海岸,李奇微率领101空降师2个团也在进行紧张准备,打算万一战况激烈就投入支援。
  总而言之,美国军方为迎击德军舰队做好了充分准备,无论是陆战、空战还是海战,都调集了不俗的力量,打算给予轴心迎头痛击,马歇尔、金上将和阿诺德联合坐镇指挥,打算将一场久违的胜利献给再次因病情恶化而住院的罗斯福,金上将还拍电报给前线指挥的特纳,让他抓紧把佛得角也拿下来,争取取得“双响炮”胜利!
  “长官,侦察机按照您的要求去百慕大上空兜了一圈,还和敌人发生了实质性接触,不过当时非常危险,侦察机没能深入百慕大上空,在外围就被巡逻的美军飞机撞见,经过一番艰苦追逐才逃脱……”
  马沙尔点点头:“很好,这样就非常完美和逼真。”
  “现在就等美国侦察机找上门来了。”克兰克笑道,“希望他们麻利一点,在天黑前能找到我们。”
  众人一顿大笑,小泽下令防空战斗机升空,同时将航向继续保持正西方向,他看了看时间,说道:“现在距离天黑还有5个小时,如果敌人反应迅速,我认为他们应该在3小时之后与我军接触。”
  百慕大陆航此时已紧急起飞了24架SBD和12架由B-24改装的侦察机展开搜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各方面都报告没有发现敌军舰队——这很显然,轴心舰队此时距离百慕大还有1100多公里,超过了SBD的最大航程,自然只能悻悻然返航,而B-24航程虽然出众,但巡航速度不到300公里,这1100公里足足耗费了4个小时。
  不仅岛上的陆航军官和守军最高指挥官泰勒少将心急如焚,就连在华盛顿坐镇的参联会巨头们也是坐立不安,差不多每隔1小时就要发电报来询问情况,得到的消息依然是“没有……”,至于从东海岸起飞的侦察机,同样回报“没有……”。
  就在众人如坐针毡之际,浩浩荡荡的轴心舰队终于让一架B-24给逮住了,兴奋不已的飞行员目睹这条钢铁长龙后,立即爬升——眼尖的观察员不仅注意到海面上的动静,还看到了从远处扑过来的德军战斗机。
  下面的马沙尔等人自然也看到了这架美军飞机,一看时间,已是16:43,美军基本上不可能再发动进攻,克兰克通过电台认真交代前去截击的飞行员:“……打得时候注意点,别一下子把他打下来,让人家从容发完报再说……”
  “报告,发现轴心舰队主力,目标位置位于百慕大东北偏东方向1000公里处,拥有正规航空母舰5艘,疑似战列舰:7艘,中型军舰6-8艘;各类轻型军舰30余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