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656

  “突突突!”虽然B-24已将高度拉升到7000米上空,但德军战斗机依然不依不饶地扑过来,后座机枪手也用12.7mm的机枪火力猛烈还击,不过今天前来截击的德军飞行员大概是个新手,打了半天,机炮炮弹都从B-24的两侧飘过,居然没一发击中飞机,最终让这其成功脱离……
第026章
纽芬兰(3)
  17:03分,目睹这架美军飞机最终消失在视线里,舰队上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总算是把瘟神盼来又送走了。
  “截获敌人的电报了么?”克兰克不放心地问道。
  “截获了,不过没法破译。”
  “大概就是在报告我军方位。”小泽一挥手转身下达命令,“全军转向,取航向345度,航速20节,我们去纽芬兰岛……”
  “报告!”响亮的声音打断了参联会作战室的沉寂,“百慕大侦察机发现敌舰队……”
  “好!”金上将兴奋难抑地站立起来,迅速接过电报扫了几眼后又递给其他人。
  其他参谋则在沙盘上标出了德军舰队的位置:“傍晚17时左右,敌舰队中心位置在百慕大东北偏东方向,具体位置大约在西经56度,北纬37度11分,距百慕大约1000公里,距离纽约1600公里,发现时航向275度,航速大约17节……确认是轴心舰队主力,绝大多数主力舰都在。”
  “派出攻击机群了么?”
  阿诺德摇摇头:“对海攻击机群航程不够,唯一挨得上边的重型轰炸机速度不够快,再加我军无法发动夜袭,所以只加强了防空戒备,无法攻击。”
  金上将补充道:“敌人不是泛泛之辈,作战航程控制得很好,现在的距离我军拿其没办法,而他们入夜之后可加速进军,明天天亮前可把距离缩小到500公里以内,届时就可率先发起攻击,而我军需要再进行一次侦查才能定位。”
  “坎宁安上将的舰队在哪里?”
  “距离百慕大还有1400多公里,如果他们全速赶路,明天上午可以将距离缩小到800公里以内,明天中午或下午时分可对敌发起攻击。”
  马歇尔点点头:“现在的问题很关键——我们必须顶过清晨敌军发起的第一波攻击,然后尽快找到他们的位置发起反击……”
  艾森豪威尔提醒道:“不能忽略这样一个情况,敌人有没有去进攻纽约或其他大城市的可能性?”
  “让我想想。”海军中将乔纳斯·英格拉姆接过参谋的铅笔,在地图上勾勒起来,很快就画出了一条近似圆弧反切线的航线,“如果这么干,敌人可基本保持在百慕大1200公里之外同时向东海岸进攻,预计在28日傍晚或29日凌晨发动对东海岸袭击。”
  由于英格索尔上将在作战指挥上的力不从心再加上本人流露出来的倦意,罗斯福打算走马换将,考虑将尼米茨调回来出任英美大西洋联合舰队总司令,太平洋舰队直接由哈尔西统管,现在与历史时空不同,大西洋才是主要作战方向,太平洋方向的舰队在丢光舰队航母后失去了大规模作战能力,只能守着2艘战列舰和一堆护航航母过日子。
  金上将对此表示赞同,但在人事安排上却犯了难,鉴于太平洋方向同样重要,再加上面临海陆谁主导的争夺,麦克阿瑟和哈尔西这两个炮筒子脾气之人放一起很可能会直接吵起来,马歇尔对此也表示了担心。出于海陆平衡与和谐,罗斯福认为需要给太平洋舰队配备一个稳重持重之人,尼米茨本人也同样表示了赞同,希望能让哈尔西再锻炼一番,并亲自推荐了乔纳斯·英格拉姆中将,特纳虽然也升了中将,但资历还不如哈尔西,再加金上将也赞同特纳还需要再磨一磨,如果有显赫的战功——比如拿下佛得角这样的攻击,将来可考虑安排其他的重要职务。最后参联会形成一致意见,大西洋这一仗打完后就进行人事调整。
  听完英格拉姆的分析,众人又有些皱眉,觉得这事太过棘手:东海岸虽然设置了大量防空设施,总统也表示不要太过于注重空袭——美国人民迟早是要接受这样的场面,这是打仗,不是两个强国过家家,但大家还是希望东海岸受到的考验越少越好。
  阿诺德考虑半天后答道:“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德军舰队手上,我们只能被迫消极防御,不过至少我们有了对方的初步位置,而且坎宁安上将的舰队也在赶来的路上,我对于胜利是有信心的,希望海军把潜艇和鱼雷艇靠前部署,争取明天凌晨发起一波对敌舰队攻击……”
  这要求说实在的有些强人所难,但金上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由于百慕大日出比华盛顿要早大约1小时,参联会所有人都决定留在现场过夜,准备摩拳擦掌打这一仗,等着德国人上门来送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百慕大机场已完全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入夜后,所有飞机都完成了备,防空部队做好了充分准备,雷达室加派专人,聚精会神地等着德军进攻开始。考虑到德军具有夜间空袭能力,为避免飞机被敌军摧毁于地面上,根据预定计划,飞机将保持随时可出动的状态应付突发事件,假设德军4点钟以前还不出现,则陆航先行起飞索敌。
  在这样的夜幕下,轴心舰队和英美航母编队都在朝着目的地夺命狂奔,只是方向完全是南辕北辙,距离几乎没有缩小。
  时钟缓缓地划过1点钟,毫无睡意的泰勒干脆跑到雷达房,和专业军士一起研究敌情,但除了误报和空白,什么发现也没有。
  4点钟,螺旋桨轰鸣声打破了百慕大的宁静,重型轰炸机先行起飞,然后是P51战斗机和TBF\SBD等对海攻击机,根据预测,敌舰队此时应在距离百慕大400-600公里范围内,泰勒给华盛顿发去电报:“我军尚未遭遇空袭,飞机已陆续起飞,准备索敌。”
  阿诺德同样忙碌地指挥大型轰炸机出动——万一德国人好死不死偏要来炸东海岸怎么办?
  5点缺5分,天色还没亮,金上将、马歇尔已全部聚集到会议室等候消息,等着该死的德国人冒头。
  不过,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1小时过去了,2小时过去了,直到8点钟太阳已升得老高,也不见德国人打过来,更让人心生疑惑的是,百慕大机群报告未发现德军舰队。
  所有人都在问:德国人哪去了?
第027章
纽芬兰(4)
  美军侦察机当然找不到轴心舰队主力,入夜之后,小泽重新又将航线调整为25度,航速减慢到17节,经过一夜奔袭,舰队中心位置目前已转移到距离百慕大东北方1600公里,距离波士顿大约1500公里的地方。一直在百慕大周围800公里范畴内打转转的侦察机明显逮不住德军舰队的确切位置。
  而且,为防备德军突击,凌晨4点多百慕大方向所有的飞机全部起飞,经过漫长的搜索与巡逻,到9点钟的时候,必须回去降落并补充燃油,搜索力量进一步减少,泰勒让B-24搜索了1000公里左右的位置,依然报告毫无发现,从东海岸起飞的侦察机也报告没有任何发现。
  现在距离轴心舰队位置最近的陆地机场应该是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岛,两者者距离舰队大约都是800公里,可惜,两个岛上虽然有美国陆航部署,但其精力并未针对这场战斗,前者是加拿大航空兵的主要基地,美军只入驻了很小一部分联络员,上面的飞机加起来一共还没破100,而且德军舰队目前的航线已经逐步转向60度,离开爱德华王子岛的距离也在拉开。
  纽芬兰岛倒是同盟的核心基地,上面的飞机加起来超过1500架,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有1000多架是重型运输机,专门执行跨海战略运输的,有200多架战斗机,主要用于本岛防御,其余300多架才是各类型的攻击机,主要是4发重型轰炸机,对海攻击机并不多,大概也就是100多架。岛上有相对完善的防御措施,有4座双联装8英寸岸防炮炮塔,担任防御任务的还有2个加拿大步兵师,包括加拿大海军舰队主力也在港口,用加拿大人的观点看起来,差不多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自德军占领亚速尔并形成大西洋黑洞截断主要跨大西洋航线后,英加航线便成为唯一的主力航线,而纽芬兰岛便成为这条航线的起点——不仅有跨大西洋的海运,海运跨大西洋的航运,成为越来越繁华的所在——从南美、美国、加拿大出发送去英国的物资在这里集结,从英国撤退回来的人员同样在这里集结,各色人员、物资、军队和船舶汇合成盟国的繁华乐章。
  德军情报部门早就注意到了纽芬兰岛的特殊,前后三次通过潜艇派遣特工去搜集有关情况,得到的信息虽然还不够完整,但光是这些就足够令人吃惊了:
  纽芬兰岛每月吞吐的物资大量大约在400万-500万吨左右,对外发送大约在200万吨,包括燃料、粮食、军需品和装备等。由于该岛与北美大陆并不接壤,因此所有物资都是通过海运发送,船舶众多,日均船舶滞留量超过100艘,有大批量的运输、存储作业。这主要是由于德军强势,一般南美国家的货轮害怕损失不敢承担运到英国的运输作业,只把货物运到纽芬兰,然后依靠美国和加拿大的船队进行调运。
  从航运角度而言,这也是有利的,南美货轮基本上体积不大、速度不快,运到纽芬兰已筋疲力尽,再去英国不可想象。而美、加船队现在已换成了清一色的胜利轮——自由轮的升级版,比自由轮速度更快、吨位更大,自由轮建造已基本终止,因此在船队中比重越来越低。需要上岸储运的主要是农产品和军需,美国制造的军用装备直接就装载在胜利轮上,直接加入船队即可。
  为管理庞大的船队,由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当局组成了联合海运管理委员会,虽然英国派出海军将领担任了主席,但大权无疑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的。
  纽芬兰还设有联合航运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跨大西洋战略空运,这个机构更不用说,基本完全是美国陆航说了算,由原来的第8航空队司令卡尔·斯巴茨中将担任主席和最高指挥官,他同时还兼任纽芬兰岛美国陆航总司令。
  虽然第8航空队在欧洲的战略空袭最终以损失惨重而告终,但参联会和国会独立调查委员会经过深入调查,认为他的指挥并未有太大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情报泄露导致的,因此他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放眼美国陆航指挥官,唯独他有大编队机群指挥、调度、编组的经验,再加上与英国方面相对熟悉,经验无可替代,因此便确定其出任这个角色。第8航空队幸存的官兵们也摇身一变,从战略轰炸变身为战略空运执行者,整支部队的士气又逐渐开始恢复。
  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战略空运一般每周两次,大概周一起飞去英国,周二卸货,周三检修补给,周四回纽芬兰,周五、六在纽芬兰休整补充,周日休息,然后下周一继续执行;特殊情况下执行3次,周一飞,周二回:周三飞,周四回;周五飞,周六回;周日休整补充——这等于是极端压缩检修时间,但这种局面只出现过两次,大多数时候只能保持2次,因为冬季每周总会碰到一次天气不好的时候。
  斯巴茨还为缺乏熟练飞行员的美国陆航培养了3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再加上英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加入,阿诺德得到了将近500名有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极大地解了燃眉之急,使他度过了加勒比海战后陆航青黄不接、最困难的时候,不过坑爹的第一次百慕大之战又让他损失了100多人(组),现在陆航账面上有2万多飞行员(组),平均每个月还新增将近1000,但真正打过仗、有经验的一线精锐不到5000人(组),其中一半多还分布在太平洋方向,800多分布在加勒比和南美方向,北美大陆是不到2000的老兵带着1万多新兵在执行任务。
  陆航已足够惨不忍睹,美国海航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由于持续、大量损失,总飞行员(组)人数与陆航差不多,熟练程度更低,更不能看,担负舰队航母作战的LV5级飞行员不到600,能担负护航航母掩护作战任务的LV4级飞行员也不过1000余。虽然这数字放在世界范围内与主要强国相比还非常可观——比如日本一线舰载机飞行员(组)总数还不到400,但水平差距太大,美国Top100飞行员只能排在日本这400名飞行员中的最后100,如果让日美这1000名飞行员对决,在装备一样的前提下,即便美军多一半兵力,最后失败的一定是美国海航。
  相比之下,德国空军和德国海航共同拥有的飞行员(组)只有美军的一半,但有过作战经验的飞行员超过80%,其中海航因为大部分飞行员都从德国空军调度,拥有一次以上作战经验的超过90%。不过日德后备飞行员培养远远不如美军,美军陆海航每个月新增飞行员均超过1000,德国合计只有1000,而日本合计连500都不到,意大利在德国扶持后水平与日本基本接近,其他轴心小兄弟加起来都不及意大利。换而言之,美国一家的后备等于轴心综合,如果再加上英国、加拿大、南非、澳新的力量,即便不考虑苏联,后备力量是轴心的两倍。
  所以现在轴心与同盟的飞行员队伍建设思路是完全不同的:美国陆海航要求顶着巨大的伤亡压力拼消耗,争取用3个甚至4个菜鸟飞行员拼1个日德精英飞行员;德国一方面努力增加飞行员数量,一方面又追求用质量优势压倒数量优势;既没有质量,在数量上又处于绝对劣势的日本只能寄希望于加快培养队伍——但堀悌吉的航空兵预备军官化策略却被保守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最新一次潜艇侦查发现,由于我军破交舰队的活跃,英加航线近期完全断航,大量船只滞留在纽芬兰岛,总数可能已累积到300艘,只有一小部分南美船只会在卸货完毕后返航。”
  听完克兰克介绍的情况,小泽点点头:“也就是舰队现在的主要危险是撞见从纽芬兰岛起飞的飞机和返航的船舶?”
  “是的,现在是我们最为危险的时刻,如果被敌军发现,我们有可能前功尽弃……”
  马沙尔摇摇头:“前功尽弃是不可能的,但会受到不小的损失,不知小泽将军怎么看?”
  “我们需要一些运气……”小泽点头道,“一旦被发觉,你们还有什么备选方案?”
  “如果不能进攻纽芬兰岛,那只能转头向东南方开进,去消灭佛得角方向的英美舰队。”马沙尔说道,“我相信敌军航母编队一定接到情报去百慕大截击我们,如果我们暴露,那么只能调头杀回马枪……”
  “希望能有珍珠港战役的运气……”小泽思考片刻后下达了命令,“舰队航向转为75度,航母编队速度加快到24节,下午14点之前如果我军没有暴露,则舰载机出动空袭,否则……全军返航!”
第028章
纽芬兰(5)
  小泽提出的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来克兰克和马沙尔考虑的战术是连夜急进,依仗航母编队的高速度直扑纽芬兰岛,这样到天亮时分就可以对该岛进行攻击,但小泽却认为不妥,这样固然第一波攻击能占得先手,但舰队马上就会面临英美的反击,这次突袭纽芬兰与偷袭珍珠港整体上虽然有一致性,在细节上是不同的:
  其一,进攻珍珠港的目标主要是攻击美军舰队,所以要争取先发制人,并且先瘫痪珍珠港美军机场和防空力量,但纽芬兰岛比珍珠港大得多,机场和飞机也比珍珠港大得多,先手攻击并不能保证摧毁敌机场,再加上旁边还有爱德华王子岛的基地,一旦美军反扑,威力非同小可,但放在傍晚进攻就稳妥得多,则哪怕美军反扑,夜间也找不到轴心舰队。换而言之,在傍晚发动攻击比清晨发动攻击更有利于保存舰队,美军要建造这些运输机和重新生产众多物资远比轴心重建一支舰队来得容易。
  其二,珍珠港作战是和平时期的偷袭,美军毫无防备,进攻纽芬兰岛虽也有突然性,但至少已是战时,而且是重兵驻扎的基地港口,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对方毫无防备之上是虚无缥缈的。
  其三,纽芬兰岛这么大的体量,单靠航空力量难以彻底解决,必须引入炮击舰队甚至考虑登陆作战,但炮击编队和登陆编队肯定跑不了航母这么快,早上如果炸得爽快,下午还能指望炮击或登陆?珍珠港可没有登陆作战这个步骤。
  小泽的建议经过考虑后为马沙尔和克兰克接受,他们决心按照这个进度表展开进攻。
  清晨开始,紧张的情绪就弥漫在齐柏林号航母里,众人都有一种等待命运宣判的感觉,马沙尔哈哈一笑,故作轻松地安慰众人:“别紧张,即便打不了纽芬兰岛敌人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只要罗斯福还要给丘吉尔送物资,纽芬兰岛永远就是软肋,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只有克兰克知道长官刚才说话时拳头都是攥紧的,内心焦虑可见一斑。
  不安的情绪同样弥漫在参联会作战室里,所有人脸孔都是绷紧的,空气仿佛要凝固一般,金上将因为一点小事已连着发了两次脾气,但没人怪他,谁都清楚他身上背负的压力太大了。
  “找不到德国舰队,怎么办?”
  英格拉姆没直接回答马歇尔的问题,只说道:“东海岸1200公里内,百慕大岛周围1000公里内基本已搜索完毕,而且重要的嫌疑区域安排了两架飞机进行搜索,较大概率是敌舰队不在该位置里,较小的概率是侦察机漏过了敌舰队……我个人认为是前一种可能居多。”
  “海军判断敌人会在哪里?”
  英格拉姆苦笑:“如果以昨天17点最后一次确定敌舰队位置为中心画圆,一晚上敌舰队大概能行驶400-500公里,意味着可能分布范围为直径800-900公里的圆圈里,这几乎相当于近五分之一的美利坚国土,轴心舰队规模虽然庞大,但相比茫茫大海,要寻找起来难度是很大的。”
  众人面面相觑,初看800-900公里似乎不起眼,但真画起圆来却非同凡响。
  休伊特插话道:“很大可能是德军舰队昨天下午被我侦察机发现后进行了规避,向其他方向进行机动……”
  这是很自然的反应,金上将点头道:“至少侦察机确定了两个距离范围内都没有敌舰队,即便我们找不到他们,他们短期之内也没法进攻我们,大家顶多是扯平,当务之急还是需要继续派出侦察机。”
  由于第一轮侦察占用了绝大多数侦察机,因此能立即执行第二轮侦察的飞机并不多,这次重点是进行远程搜索必须依靠返航的4发侦察机,阿诺德表示中午将在12点左右才能放出第二轮侦查,鉴于还有一下午时间用于搜索,众人都表示了谨慎乐观。
  10:17分,坎宁安给华盛顿发电报,通报舰队方位,此时距离百慕大已不到1000公里,并表示舰队侦察机同样没有发现。众人心中略感安定,等航母编队抵达,下一步作战更有优势。
  11:24分,特纳给参联会发来电报,通报萨尔岛战事,说昨夜德军发动夜袭反击,但被陆军打退,陆军5师三个步兵团全部登岛,目前已控制全岛一半面积,敌军依在负隅顽抗,舰队方面除物资消耗略微超过进度外,其余一切正常。作战进度略让人满意,但陆军损失超过想象,第一个团损失超过50%,第二、三团、工兵营的损失率加起来也将近30%,麦克唐纳师长打算把补充营也派上去增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