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656

  第二天一早保卢斯就将反馈意见发了回来,虽然大多数意见只是阐述并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但有几句话说得很清楚:“美军佯攻也好,真进攻也罢,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英加航线始终处于断绝状态,除非美国下定决心抛弃英国人,否则他们一定会回到大西洋上来。丢了马岛又如何?如果能换取不列颠本土物资输入断绝3-6个月,我们距离胜利就更接近。”
  这句话让霍夫曼顿时心里顿时有了底。
  海军参谋部的反馈意见很有意思,给了霍夫曼两个选择:一是按兵不动,安心破交,认为哪怕马岛丢了也无妨大局;另一个意见是果断出击,攻敌侧翼,至少不能让敌人这么轻松自在地去进攻马岛。话说得滴水不漏,可就是不明确表达倾向性意见,一力主张由前线指挥官相机决断,让霍夫曼怒骂一句“滑头!”
  最后只能由身兼海军总司令的霍夫曼自己下令,要求舰队继续在亚速尔附近海域待机,等候出击命令,破交舰队和潜艇全面封锁海域,不放过任何一艘可疑船只进入北海。
  说句实话,现在这状态美国人也很不好受,特纳不是真要去打马岛,他是希望把德国人引出来打一次,但现在德国飞机根本就没找到他——以往出海尽盼着不要被德国侦察机发现,现在反而希望大西洋督查们灵光一点能看见自己,这样才有机会让德国舰队从亚速尔防空圈的保护中出来。
  11月13日夜间,终于有潜艇逮到美军部队的身影,到第二天清晨,从佛得角起飞的“大西洋督查”终于找到了美军先头部队——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快速侦查部队,这几乎是美军标准侦查舰队的配备。
  “什么,美国舰队先头部队出现在佛得角以西1800公里处?”收到情报的人第一反应都觉得诧异,第二反应就是认为麻烦来了。
  与亚速尔相比,佛得角虽然同样被德军控制,但由于地位没那么重要,此时并不是德国建设重心,只进行了一定的武装强化:岛上一共只有2个团的海军陆战队,有3座双联装356mm舰炮(从伊势上拆下来的)为核心的岸防工事,另外大约还有60余架飞机,实力比葡萄牙人驻守时期强了数倍不止,但比起亚速尔就什么也不是,最多比百慕大好一点。
  11月15日,美军舰队又向佛得角方向挺近了500多公里,情况开始清晰起来,柏林方面判断的敌情是:美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进攻马岛,一路进攻佛得角,由于轴心舰队主力都在北大西洋,所以美军应该是以主力舰队进攻佛得角,掩护护航舰队进攻马岛。
  “敌人要进攻佛得角?”霍夫曼召集了约德尔和邓尼茨,“你们认为该岛有可能守住么?”
  两人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元首,这不可能,佛得角能守住3天就算不错了,从加勒比海方向的船队规模来判断,我们预估美军至少有6-7个师,再加上他其主力舰队和护航航母提供的火力和空中掩护,只要拿1-2个师去进攻就可以拿下。”
  德国高层还没意识到美军的土豪作风,只是按德国自己的运输规模在判断人数,这规模如果是换成日军运输部队,至少能运10个以上甲等师团,但放在美军这批大爷身上就只能运4个师。不过两人的判断与特纳的计划基本接近——即便迫不得已发动佛得角和达喀尔的进攻行动,他也只准备调用1个师,其余3个师依然按计划去巴西部署。参联会同意如果必要,可在第三批部队中多增加1-2个师的力量。
  “然后敌人还会趁虚而入去进攻达喀尔?”
  “不排除有该可能。”约德尔解释道,“敌人已在巴西站稳了脚跟并建设了航空基地,上次舰队进行袭扰破坏也无非让美国人再花点力气修复一下,一旦敌军拿下佛得角和达喀尔,就又在西非有了立足之处,两地间大约相差3500公里,考虑到英美的空中力量,其轰炸机群可完整有效覆盖整片海域,我军舰队想悄无声息进行穿越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其实是从马达加斯加运送过去的?”
  “他们不一定知道,但现在这样一搞,至少在南北大西洋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如果美军占领达喀尔,他们会不会趁机在西非发起反攻并进而威胁德属西非?”邓尼茨担忧地问道。
  说到这句话,霍夫曼就有些不淡定了,因为那很可能就意味着第二次火炬行动,这是他要极力避免的局面。
  不过约德尔显然比邓尼茨要乐观地多:“我不担心美国人在西非登陆,现在情况比当初非洲军团去北非时好得多,我们完整地控制着整个地中海,补给线比美国人短得多,大不了再让古德里安将军去非洲跑一趟,打陆战?美国航空母舰又上不了岸,其陆军再学100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在陆地上消灭一个美国人比在空中或海里消灭他们要容易,如果美国人在非洲死伤几十万,我不觉得他们还有勇气继续打下去。而且,南非就有现成的反攻基地,美国人为什么不从南非发动反攻层层推上来?”
  霍夫曼点点头,正如约德尔所说,把美国人放上来打也是一种思路,这样才能给美国人快速放血,只要不让英美战略空袭得逞,德国统合下的欧洲物资与工业生产完全能支持与美国的长期战争,现在石油问题已基本解决,连最后一个软肋也消失了。
  “可再等一等看美军的行动,他们现在只是出动了侦查部队,主力和登陆部队至少要2-3天才能露面,我们还有时间判断其真实动向是什么。我的建议是:如果敌人真进攻马岛也不必担心,岛上和阿根廷本土我军现在有1个装甲师,1个步兵师,2个陆战旅和2个阿根廷旅,另外还有400余架飞机和一批S艇、潜艇,同时防御工事也新建了一部分,英美不出动主力舰队、不付出10万以上伤亡是啃不动我们的,更何况就算是丢了马岛又何妨,美军一来一去至少要消耗3个月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北大西洋。”邓尼茨总结道,“美国人和我们都等得起3个月,唯独英国人不见得能在毫无美援的前提下煎熬3个月。”
  11月16日,霍夫曼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完成一切出击准备的舰队继续在亚速尔防空圈内待机等候命令,他已下定决心,万不得已时马岛守军可以牺牲……
第009章
佛得角(1)
  听说美军有可能来进攻马岛,庇隆十分紧张,特意抽空前往马岛视察布防情况,德国工程部队和阿根廷工人热火朝天的态势让他很满意,第二批德国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更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德军在马岛一共集中了5万多兵力和400多架飞机(另一部分兵力部署在阿根廷本土),论实力已超过阿根廷全部陆军。
  庇隆也是光棍之人,知道自己的政治生命现在与德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颠覆阿根廷政权后可能不会拿阿根廷怎么样,但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对南大西洋战役集群司令官曼陀菲尔中将几乎有求必应,抽调大量阿根廷工人帮助建设,各色防御工事、简易潜艇洞库飞速兴建起来。
  曼陀菲尔对庇隆的心思心知肚明,竭力宽慰他不要担心,现有兵力足够保卫马岛——“美国人哪怕来20万人我也有信心守住”,为增强对方信心,曼陀菲尔还向其透露元首准备在新年后派出第三批支援部队来马岛,包括至少2个陆军师,1个空军联队和1支分舰队。
  这让庇隆高兴不已,说实话他根本不愿意放弃德国这条大腿,第一批货物前两天已从阿根廷送到马达加斯加,现在正装载德国出产的工业品、燃油和军事装备回国,德国给了阿根廷方面10亿马克的专属信贷额度,用于彼此货物周转并协助阿根廷稳定货币体系——南美各国包括阿根廷在内,天生有滥发货币的冲动,通货膨胀水平一直很高,以前金融管理体系重点是盯住美元,现在逐步转移到盯住马克,10亿马克一下子就为庇隆壮了胆。
  新政权上台后不久就发行了新货币,正面是阿根廷历史上1833年抵抗英国侵略的高乔人安东尼奥·里贝罗的肖像,背面是马尔维纳斯岛(包含南乔治亚岛等附属岛屿)在内的地图,这无疑大大激发了阿根廷人的民族感情,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新政权的威望和正当性,不用政府大力号召,居民就自发排队去兑换新钞票,甚至拿到手的新钞还舍不得使用就珍藏起来,无形中减少了货币流通量,再加上国有化后对剩余货币流动性的回收,阿根廷比索居然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升值迹象,商品价格也开始降低,这无疑让庇隆的主要支持者——贫苦民众和民粹情绪深厚的小资产阶级欢欣鼓舞。
  这总统做得有滋有味,他压根就不想放弃,由于国有化政策及没收政敌和特权财产分给贫苦民众的示范效应良好,其余通过政变上台的南美国家都试图仿效,新政权的国际声望如日中天,一大票小弟扑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来学习“成功经验”,并试图和德国人挂上钩,哪怕从德国弄点廉价军火也好——至少德国人卖武器时很爽快,不像美国人动不动附加一堆让人厌恶的条件。对有心要在南美当盟主并开创“国际事业”的庇隆来说,哪怕有一线机会他都会坚持下去,否则前段时间就不会硬着头皮往玻利维亚-阿根廷边境部署两个师——挺过这一关,今后在南美当大哥的资本就有了。
  “有什么消息我会及时通知您,我们在圣赫勒拿岛上部署有水侦和观察哨,一旦美军舰队南下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不会措手不及。”
  圣赫勒拿岛在历史上是关押拿破仑皇帝的最后寓所,位于南大西洋中央,距离马岛大约5000多公里,地理位置很重要。马沙尔前次带领舰队去清洗巴西沿海时顺手也将岛上的英国势力连根拔起,不过该岛面积太小,也无机场,德国不可能大量驻军,最后只在上面设置了大约1个排的力量,拥有6架水侦、通讯站和1个气象站,准备发挥前哨基地的作用。现在看来,当初的无心之举非常有益。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一切拜托了!”他紧紧握住曼陀菲尔的手:“阿根廷人会和德国盟友战斗到最后一息。”
  曼陀菲尔当然不是乱拍胸脯,他得到的情报是美军主力现在巴西北部沿海,距马岛大约4000海里,即便以最快速度杀过来,至少也要2周以上才能投入战斗,根据他对塔拉瓦、百慕大两次夺岛战役中美军表现的理解,认为美军不可能轻易只依靠舰载机发动登陆战役——这样胜算并不大,最大可能是美军还要在巴西南部建立航空基地先压制马岛防御体系然后再进攻。
  这段2200多公里的航程甚至超过了英国本土与亚速尔之间的距离,马岛现在也引入了喷气机,双方光前期交战很可能就要拖延2-3周,他估计美军最快要在圣诞节左右发起登陆战役,只要自己能撑过一个月,元首第三批增援兵力就会赶来,他认为完全有的打。这估计完全正确,现在美国正依托巴西政府的力量在南部建设机场和附属航空基地,准备进驻B-17和B-29,规划要求至少可容纳500架以上飞机。巴西亲美势力认为该基地不仅可压制马岛,还可威慑阿根廷、巴拉圭主要核心地带,对此全力支持,只是机场修筑之处是亲德势力聚集区,美国人根本做不到完全保密。
  不过曼陀菲尔怎么也没想到,美国人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德军援兵进驻的消息,对马岛守军实力的估计还停留在1万余人,100多架飞机的基础上,增兵消息直到庇隆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广播宣传之后才流传开来,随行记者用大量篇幅吹嘘了马岛防御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渲染了德、阿两军共同演练的亲密气氛,描写了岛上“密密麻麻”的飞机与坦克……
  消息传到华盛顿后,参联会大佬们脸色大变,一番将信将疑的神情,要求巴西方面的陆航先派飞机去侦查,同时又严令中情局务必摸清楚福克兰群岛德军守卫力量的真实情况。11月18日,3架美军B-17改造的远程侦察机窜入马岛上空,被守军雷达发现,Me-262毫不客气地升空将其干掉,有一架在击落前将消息拍发出去:“……该岛防空力量很强,人数众多,啊,喷气机……”然后就在R4M火箭弹的喷射下变成一团火球溅落在马岛外海。
  令美军尴尬的不只有马岛防御力量的增强,“捕鼠器”行动也遇到了事先没想到的困难,美军侦查舰队已进入佛得角800公里防空圈,后续炮击舰队主力离佛得角大约还有1200多公里,而航母编队主力则隐藏在1500公里左右的位置上。明明是一派大军压境、气势汹汹的场面,可特纳心里却焦急万分,无论他怎么挑逗,德军就是不来,大量SBD一窝蜂地飞出去执行侦查任务,重型轰炸机编队也天天转悠,得到的情报却一无所获,根本没有任何德军舰队南下的消息,以至于形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
  他相信德军已完全知道本方到来——部署在佛得角上的联合攻击机已开始对侦查舰队进行攻击,虽然彼此都未能取得战果,但毕竟有了实质性接触。
  英格索尔上将揉着太阳穴,不太肯定地问道:“现在怎么办?真去打佛得角?还是去打福克兰群岛?听说德军增兵了,具体增加多少还不知道。”
  特纳咬着牙建议道:“继续挺近,让护航舰队上前压制佛得角航空力量,我不相信拿下佛得角德国人还能无动于衷。”
  “好吧,去几艘?”
  “14艘全部都上,另外让坎宁安上将的航母编队也向前进攻,我有一种预感,这会成为进攻福克兰群岛或亚速尔的预演。”
  “元首,您真的不让马沙尔将军出击?现在两者间至少间距2700公里,没有4天时间我怕赶不到。”
  霍夫曼摇摇头:“不要着急,让美国人先打一打佛得角再说,不知道他们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来进攻,我要见识一下再做决定,舰队主力会有机会打仗的。”
  11月19日上午,佛得角守军继续和美军侦查舰队展开交战,除炸沉1艘驱逐舰外没有其他战果,傍晚时分,更紧张的消息传入柏林:美军护航航母编队进入佛得角800公里防空圈,只是天色已晚,佛得角守军审时度势后没有发起攻击,只决定第二天一早发动反击。
  霍夫曼对指挥官的决定表示赞赏,护航航母开不快,这800多公里放开让其跑,明天清晨顶多也就是拉近到400公里左右,只要做好夜间防空,美国飞机翻不了天,邓尼茨和约德尔联合接管了佛得角战役整体指挥权,根据他们的建议,加那利群岛上的攻击机准备第二天转场加入救援,打算先和护航航母较量一番。
第010章
佛得角(2)
  美军护航航母上的菜鸟可没有日德两军飞行员的夜袭能力,一律老老实实在拂晓时分起飞空袭,编队指挥官博德少将手里一共拥有392架作战飞机,他谨慎地留下了96架战斗机掩护本方舰队,派出2波攻击群、将近300架飞机前去空袭佛得角。
  佛得角基地的全部飞机除留下12架防空战斗机外,其余均起飞迎敌,更早一些时候,加那利群岛转场了36架Fw-190A8战斗机过来,清晨在佛得角基地加油补给后,重新升空承担防空任务。
  11月21日上午,第一次佛得角空战爆发,一共52架德军飞机(20架Bf-219战斗机,20架He-218、12架联合攻击机)进攻美军舰队,在佛得角上防御的一共有48架战斗机——清一色的Fw-190。抽调之后,加那利群岛也只剩下60多架飞机,这当然是非常冒险的行为,但德军没有办法。
  不过交战结果让后方的特纳很焦躁,14艘护航航母被击沉了5艘,除此之外美军防空机群还额外损失40多架飞机,进攻的52架德军飞机最后飞回佛得角时只剩下28架,不过他们已找不到可以安全降落的地方——佛得角机场是美军飞机重点攻击的目标,48架Fw-190虽然竭力抵挡,他们在地面防空炮火的协助下,竭尽全力一共打下近90架美机,但在近300架美军飞机面前显然数量差距过大,最后全被击落或飞行员主动跳伞坠毁。
  双方交手的第一回合,美军取得了胜利,美军以130余架飞机和5艘护航航母为代价,摧毁了佛得角的航空力量和机场设施。但特纳对该战果并不满意。按他原来的设想,45-50艘护航航母、1300架左右的飞机应该足够压制亚速尔德军航空力量,从实际战果看来该估计显得过于乐观——佛得角只有100架飞机且没有喷气机都造成了这么打损失,亚速尔至少拥有600架飞机,意味着45-50艘的数字过于保守,至少要上调到60-65艘才比较保险。
  “元首,美军正在进攻佛得角,在敌军压倒性空中力量面前,我航空力量损失殆尽。”下午时分,约德尔有些忧心忡忡地汇报,“这样下去我军非常被动,必须尽快支援。”
  “空袭强度够得上百慕大战役的水平了么?”
  “那倒还没有,执行空中压制的敌机大约200多架,问题是我们没有任何空中反击力量。”
  “坚持住,敌军登陆还没开始呢,我们不能自乱阵脚。”霍夫曼想了想,“用我的名义给守卫佛得角的最高长官发去慰勉电:德意志需要他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不过我会竭尽全力援救他。”
  “让马沙尔舰队出击?”
  “还不到时候,再等一天。”霍夫曼想了想,“舰队向西运动500公里,明天上午10点钟之前需要运动到位。”
  “向西?”邓尼茨有些吃惊,“您这是?我以为您会让其援救佛得角的。”
  “还不到时候。”霍夫曼摇摇头,“难道你们不清楚堀悌吉怎么救援塔拉瓦的么?我想看看美国人是真心实意要打佛得角还是虚晃一枪为了引诱我们。”
  一说起塔拉瓦战役,约德尔立即想起持续三周的澳新袭扰战,再联系元首刚才的命令,他马上反应过来:“元首,您准备派舰队去袭扰美国东海岸?”
  “东海岸防御力量很强,但我们可以再一次去打百慕大。”霍夫曼微笑起来,“这次再上3个营,看看美国人有没有能力再投放一个82空降师下来。哦,不对,他们还有个101空降师,让马沙尔准备投放4个营。”
  虽然对元首如数家珍般报出美军空降部队表示诧异,但约德尔认为该策略不错,至少比直接去救援佛得角要好——佛得角丢了最多就是威胁下德属西非,百慕大要是丢了,直接威胁的就是东海岸,美国人民还能睡得着觉?
  霍夫曼还不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点中了特纳的死穴——不是没参谋建议放弃攻打佛得角直接进攻福克兰群岛,但特纳总用幽怨的语气回答:“可是,马沙尔还在啊,一天不干掉他就一天不得安生……”
  英格索尔上将明白特纳的意思,只要德军主力舰队在亚速尔附近逗留一天,英美大西洋舰队主力就不能放心大胆地去南大西洋找阿根廷人的麻烦,英加航线打不通没关系,百慕大是万万不可丢失的,现在岛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恢复性建设,论起防御能力比最开始还差。
  霍夫曼的策略是关在作战室里冥思苦想一晚上才憋出来的,他本就是战役战术研究的专家,而堀悌吉的澳新袭扰战术给了他很大启发,当着两个心腹的面,他颇为低俗地开起了玩笑:“美国在大西洋上有两颗睾丸,一颗是英加航线,一颗是百慕大,只要捏住他们就可以制止美国胡作非为,听说罗斯福通过舆论放风准备连任,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东海岸挨炸之后的民众怒火……”
  两人立即会意地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华盛顿参联会的大佬们也是眉头紧锁,阿根廷方面的确切情报传来了,消息非常令人沮丧:半个多月前,德军通过马达加斯加航线完成对福克兰群岛的增援,现在岛上守卫力量不是最初料想的1万多人、100余架飞机,而是至少有4倍以上的力量。美军第三波准备夺取马岛的兵力是4个师、600余架飞机,原预计是5倍于敌的力量,这样一来直接力量近乎扯平,那还打什么?
  “为什么我们没收到消息?这么庞大的舰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隐藏起来。”
  “这批部队主力不是通过苏伊士走的,最大可能是调集了德军原先在非洲的兵力——非洲战役结束后,德军在东部非洲和马达加斯加上部署了10万以上的部队,抽调2个师进行转移支援并不困难。至于路线,南非最南端与福克兰群岛的纬度差是2000多公里,要避开南非方向的侦查相对比较容易,海军当初不也提出方案,准备绕过马达加斯加岛以南2500公里以上的距离向澳洲输送物资和船只么?”艾森豪威尔皱着眉头分析道,“如果我没猜错,构成德军运输部队主力的应该是意志轮,一种与胜利轮类似的欧洲标准货轮,执行所谓‘三一五’标准——载重1.5万吨,最大航程1.5万海里,最快速度15节。”
  金上将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艾森豪威尔与普通陆军将领最大的不同是他对后勤非常敏感,无论空运、海运还是铁路运输都非常精通,金上将一直认为马歇尔将其放错位置——这家伙压根不会打仗,做分管后勤的副参谋长倒挺合适。
  “先生们。”马歇尔敲击着桌子,“现在怎么办呢?总统十分牵挂联合要素行动。”
  “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再次增兵,我看陆军至少要准备动用6个师,护航航母至少要动用50艘。”
  “万一敌人再增兵呢?”阿诺德提了一句,众人都无语,再增兵那就死活打不过了。
  “那样时间就长了,必须先用舰队将德军补给线掐断,然后一步步推过去,问题是……”金上将苦笑道,“后面还有阿根廷支持着德国人,他们在福克兰岛上可饿不死……”
  众人面面相觑:福克兰面积1.2万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还不到1万,大多数还是英国居民,驱赶起来很容易,大不列颠面积是福克兰群岛的12倍,但却有4000多万人口,如果靠饥饿就能封锁,那先倒下的一定是大不列颠而不是福克兰岛。
  “还有个办法……”金上将慢条斯理地说,“陆军从地面推过去,先解决阿根廷本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