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656

  马歇尔唯有报以苦笑:威慑阿根廷完全可以,但要进攻阿根廷就必须国会授权,平白无故进攻一个中立国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阿根廷虽然不大,在南美也算列强之一,差不多也有10个师、15万左右国防兵力,还有不算弱的海军,再加德国人费心支援,拼命用德国武器和教官武装军队,要征服阿根廷得出多少兵力?20万?30万?就算是陆军愿意拿出这么多兵力,时间呢?
  “这不可能!陆军愿意再追加4个师进攻福克兰,在德军下一步增援抵达之前将其干掉,关键是海军能够提供多少兵力?”
  “下个月2艘埃塞克斯级服役,可加入南大西洋方向,另外预计还有5-6艘护航航母完工,大概就这点实力。”
  “佛得角方向不是还有14艘护航航母可用么?”
  “没那么多了,今天和德国人打了一下,还剩9艘,明天再打一天,如果德国人依然不肯上钩,后天主力舰队就要掩护登陆部队去登陆。”
第011章
佛得角(3)
  PS:德版93长矛氧气鱼雷的型号(610mm)按规则其实应编为H9,至于威力,普通G7鱼雷装药大约280公斤,H9装药大约800公斤……
  “怎么损失这么大?”有人不满地嘟囔起来。
  “先生们,这战果可以了,至少我们只用5艘护航航母、130多架飞机就干光了佛得角的空中力量,明天再炸一天,后天舰炮轰它一阵,海军就等着看陆军顺利上岸捉俘虏了。”
  “海军能把那几门14英寸岸防炮炸掉么?”
  “不能!”
  “为什么?”
  “因为护航航母上的飞机最多只能挂载500磅重的炸弹,威力不够摧毁有厚重钢筋混凝土保护起来的岸炮。说起这个,舰队其实比你们还头疼,少不得还要冒险用舰炮去对轰。”
  马歇尔点点头:“这还得麻烦海军,这些巨炮威胁实在太大,一炮过来至少报销陆军半个连。”
  “德国舰队还没消息么?”
  金上将恼火地摇摇头:“德国人成了缩头乌龟,就是不动,完全无计可施。”
  由于轴心舰队一直躲在亚速尔防空保护圈里,美军舰队也不敢贸然北上,根据特纳的安排,明天各舰队继续前压,坎宁安上将的航母编队重点还是盯住轴心舰队,适当掩护其他舰队。炮击舰队、登陆舰队向前推进准备登陆,护航舰队继续空袭佛得角,想办法扫清地面工事和防御体系,为登陆创造条件,但完全清掉是不可能的。
  参联会充分肯定了特纳的策略,特纳性子虽然有点“野”,但打仗挺谨慎,办法也多,现在这套组合拳哪怕对付不了德国舰队,至少能比较稳妥地吃掉佛得角——这也是个了不起的胜利。
  关于佛得角的意见尚且比较容易达成,但福克兰群岛到底怎么办,等参联会研究到散会时都没法形成一致意见:海军认为如果情报属实,凭原有力量一定拿不下来,要么增兵,要么调整作战计划——建议由地面部队先推平阿根廷再说;陆军认为地面部队推平南美速度太慢、代价过高、国际影响太坏,要求尽快封锁福克兰群岛的补给线,再考虑增加力量展开攻击。
  双方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第二批部队11月底前抵达巴西并按照计划展开部署,第三批出发赴南美的部队将包括8个师,其中至少要有2个装甲师,海军承诺再提供2艘舰队航母和10艘护航航母,陆军承诺所有兵力12月15日前准备到位——实际上已推翻了圣诞前发动福克兰进攻战役的约束性要求,不过现在敌情有变,他们相信这个调整能得到总统的谅解。
  双方还一致认为在南美多事之秋,应加大对巴西的援助力度,让租借法案适用于巴西,只要后者同意开放更多的基地、领域给美国,尽可能武装巴西军队维持南美秩序。虽然巴西人民热情奔放的特点更适合表演马戏或踢足球,但武装30-40万巴西部队还是可以的,如果有40万巴西兵再加上10万美国陆军镇场子,南美情况就会大有不同。众人还表示要尽可能拉拢智利,后者现在天天打太极,没半点真话,但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智利军比巴西军要靠谱得多。
  对打通英加航线一事双方都避而不谈,陆海军已共同对大不列颠这个没完没了的无底洞表示了厌烦,出于“政治正确”,也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经马歇尔好言相劝,金上将捏着鼻子答应将即将服役的大黄蜂号(埃塞克斯级)送给英国人,以安慰英国佬受伤的心灵。
  这些意见一条条都记录下来形成会议纪要准备呈送给罗斯福总统,随着天气变冷,他的身体又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两天恰好在医院住院以至于再次缺席会议,所有高级将领的心愿是一致的:尽快占领佛得角向总统报喜!不管怎么说,目前英加航线打通不了,亚速尔和福克兰群岛一时间又拿不下来,如果再没拿得出手的成绩,谁也不好意思面对总统。
  不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剩余的9艘护航航母在开完会之后又少了2条。
  借着夜色掩护,部署在佛得角的德军S艇部队果断出击,12艘S艇如同匕首一般直插美军驻锚地,虽然美军雷达兵在雷达屏幕上观察到了S艇的痕迹,但这些小艇反射的波纹实在太细小了,哪怕体型较大、用于外海作战的S-168级在广袤的海面上也毫不起眼,经常闪躲在海浪中,让人误以为是错报而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接近到外围防线10公里左右才被警戒的驱逐舰和护卫艇发现。
  168级S艇是1943年初才开发的新产品,是在S-100基础上重新进行装甲、航程、速度和火力全面强化的结果,吨位达到168吨,所以称S-168级,拥有3台MAN公司开发的新式增压柴油发动机,联合马力达到4800匹,最高可实现44节的速度,高速时最大航程850海里。整条S艇拥有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套和2座四联装20mm高平两用机关炮(和旋风自行高射炮属同一装备,前后甲板各一座),此外还有对海探测雷达和完善的无线电系统。
  德国原有鱼雷艇一般都是一百二十一mm口径,但在H9氧气鱼雷生产成功后,新S艇一律换成610mm口径,这是德国最新工业研究的结晶,采用分段制造、联合总装并可实现铁路运输,也可由大型货轮拖带行进,拆除鱼雷管后还可以当成内河快速货船或远洋救生艇使用,霍夫曼很喜欢这些短小精悍的匕首,一方面下令把以前各级送给盟友,另一方面又大造新的168级。
  到43年10月份时,这种快艇建造了300多艘已适应德国战事范围扩张的需要,大部分S艇部署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岛屿上,亚速尔、佛得角、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索科特拉岛、马达加斯加、马岛都有部署,在东线战场上也屡见不鲜,北海航线、黑海航线都有涉足,中亚战区的里海航线也开始批量使用,运输、雷击、反潜、护卫、救援、缉私、侦查什么活都能干,极大弥补了德国在驱逐舰、护卫舰领域数量不足的窘迫。和美国拼驱逐舰建造速度那是根本没希望的,但如果拼S艇建造速度,德国并不害怕。S艇上除那几台柴油发动机麻烦一点外,其余全都是欧洲各国联合生产的,就是意大利人造起来也毫不费力。
  S艇的威力本来已足够强大了,配上重达2.85吨,威力巨大的H9氧气鱼雷更是如虎添翼。
  黑夜中,S艇们毫不理会敌军驱逐舰的炮火,持续以44节高速狂飙突进,速度快得连美军探照灯或照明弹发射速度都跟不上,一直到接近美军护航舰队核心部队大约3200米的距离上施放鱼雷——这是德国海军在得到氧气鱼雷之后操练的H9飞矛大法,36条威力强大的、口径为610mm的H9氧气鱼雷在美国官兵眼皮底下呈半弧扇形面发射出来,如同中世纪两军阵前那些疯狂投掷飞矛的突击骑士。然后S艇们潇洒地调头,分散突围而去,也不去查看战果——如高傲的剑客完成绝世一击之后飘然离去,就44节的速度,除了飞机没人追得上。
  美军在夜间一直提防着德国潜艇的突袭,阵型相对而言比较紧密,松散阵型容易让潜艇找到可乘之机,但紧密阵型对鱼雷突击就非常要命,更要命的是,氧气鱼雷航迹除最初一段外很不显著,要到极近距离上才看得出来,夜色之下要想清晰分辨出来并进行躲避根本就是抓瞎,驱逐舰还马马虎虎,卡萨布兰卡级只有不到19节的速度,根本就避无可避。
  以H9鱼雷50多节的最高速度,跑完3500米只有2分钟出头,虽然美军竭尽全力地予以闪避,但前方还是有一艘护航航母中了雷,“轰隆”一声巨响过后,装药量超过800公斤的H9鱼雷直接将脆皮的护航航母炸成两截下沉,连逃生机会也没有——整艘军舰最后只有13个幸运儿存活下来。比装药量更恐怖的是H9鱼雷的射程,50多节速度时射程超过2万米,有一条鱼雷穿透前面各层阵线,直到15公里之后撞上另一艘护航航母,结果自然也是一雷沉。
  36条鱼雷的最终战果是击沉2艘护航航母、1艘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虽然比日军在塔萨法隆加夜战中的战果略差一些,但同样令人非常满意,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德军仅仅只损失了2艘S艇。36枚H9鱼雷虽然价钱不菲,但比起沉没的美舰,那就只有一个零头而已。
第012章
佛得角(4)
  特纳在第二天一早收到了夜战结果汇报,气得他差点喷出一口老血:14艘护航航母还没怎么打就先丢了一半,虽然无伤大雅,但毕竟也是国内一个月的产量,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下达死命令,今日空袭要对佛得角仓库、码头、舰艇等要害场所进行全面攻击……
  美军护航航母编队现在只剩下一半飞机,数量还不到200架,能真正投入对地进攻的机群也就是140多架,谨慎的博德少将留下了50多架飞机应付突发情况,同时向后方拍去电报,要求舰队主力支援,光凭这140来架飞机扫不平佛得角德军防御工事和阵地。
  佛得角虽然比不上亚速尔防空火力的凶猛,也没有部署密集阵或防空火箭,却拥有一座小型防空塔——柏林防空塔的简化版,整体规模是其八分之一,防御强度也比不上原始版,但上面双联装128mm电动高射炮和周围一圈40mm博福斯高炮还是时刻提醒着敌人注意其威力。这是军备部专门为海外岛屿设计的版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建设,通常5-6个月就可以完工。
  简要版防空塔在亚速尔各岛上一共有6座,英雄港主岛还有一座完整版防空塔在建设,预期1944年春季完成,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等相对不太要紧的岛屿基本只有1-2座简化版。拿下马岛后,该岛防空塔也同步兴建,庇隆前去参观的就是四座中的一座。
  协助参与建设的阿根廷工兵们最羡慕德国同行们层出不穷的自动化机械,在他们看来几乎每一辆工程车都可改造成坦克,庇隆也十分好奇,难道德国已阔到坦克用不完的地步了?最后还是曼陀菲尔揭开了谜底,告诉他这些全是非洲战役中缴获的美国谢尔曼坦克去掉炮塔改造而成的工程车辆,为加快马岛工事抢修速度,他带过来至少一半。这让庇隆非常满意,同时又对即将抵达阿根廷的军火抱有热切期望——他用牛肉和农产品从元首手中换到不少便宜货,光T-34坦克就弄到120多辆,另外再加上一批装甲车和追猎者突击炮、三号突击炮,两个装甲掷弹兵师的架子马上就能搭起来,他决心交给自己最心腹的手下来带——就南美洲这地方,同样的技术兵器组建2个装甲掷弹兵师远比1个装甲师更管用。
  亚速尔防空塔早就让英国轰炸机吃够了苦头,现在轮到美国空袭机群开始吃苦头,昨天因为空中尚有本方飞机,德军高射炮部队打起来还有点束手束脚,今天全是美国飞机,干脆敞开来打,下午、下午两轮空袭成效又让已捉襟见肘的美军损失了17架飞机。
  佛得角表面炸得很难看,机场、码头、码头仓库等重要地点都被美军火力覆盖,但一心要找的S艇一条也没有找到,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守军受到的损失也不算大:高大坚固的防空塔提供了主要屏障,阵地上的防空洞也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在上面的海军陆战队伤亡总人数不到300,相对于将近6000的总兵力,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迫于无奈的博德少将只能给后面指挥的特纳发电报,请求炮击舰队尽快赶到支援,否则单靠护航航母机群很难给佛得角守军造成更大伤害。
  “坎宁安上将离佛得角有多远?”英格索尔问道。
  “大约900多公里。”
  “需要让他抽出2艘独立级轻航母支援空袭舰队么?我担心对地支援飞机不足。”
  特纳想了片刻后摇摇头:“不能削弱主力航母部队的力量,万一德军舰队杀出就被动了,还是从巴西方向的陆军护航编队那里抽调军舰吧,那里有25艘护航航母,抽调7-8艘完全没问题,他们离佛得角不算远。”
  “是不算远,但也不算近,哪怕开足马力也要跑4天以上才能到,而登陆战役明天就要发起了。”英格索尔上将皱眉道,“会不会赶不上?”
  “4天?”特纳苦笑一声,“别说4天,8天能拿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什么?”英格索尔大吃一惊,看了看周围一班参谋,深怕影响不好的上将压低声音问道,“您对陆军这么不看好?”
  特纳苦笑道:“塔拉瓦战役,太平洋舰队拥有充分的火力掩护,陆战队打了一周以上,死伤无数才占了岛;百慕大战役,陆军精锐的82空降师打不满2000的德军打得如此吃力,难道您认为配属给我们的陆军部队有这么能打?”
  “那你该多要一点兵力啊,1个师不够就2个,2个师不够就3个。”英格索尔有些埋怨他的保守,“都已打成这样,用人堆也要堆出来。”
  “佛得角就这么大,一次上一个师已是极限了,再多完全就是浪费。”
  “那也要多备一些,车轮战也可以用的嘛,陆军这么多部队——几百万呐!这里不好用,那里不肯用,蹲在国内全发霉了。”
  “我其实真没想过要打佛得角,这本来只是引诱德军舰队出动的策略。”特纳连连叹气,“哪晓得现在弄假成真,我军骑虎难下,然后福克兰方向德军又增兵,那儿也不能打……”
  英格索尔木然无语:联合要素行动走到一半发现情况大变而行不通,捕鼠器行动弄到一半又遇到现实困难,让人感觉浑身不是滋味。不过有一点他非常清醒,参联会态度虽然暧昧,但倾向性意见还是有的:进攻福克兰群岛不能,打通英加航线不必,拿下佛得角对各方面都有交代——不管最初是真打还是假打,现在必须要打,否则难以和有关方面交代。
  “既然陆军一时半会打不了福克兰群岛,干脆再抽调一个师来打佛得角,至少我们要表达这个态度,除非陆军有超级的自信。”英格索尔说道,“攻打佛得角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得知护航航母又少了两条且一线海军将领提出增加一个师和8艘护航航母的请求,马歇尔坐不住了,吃惊地问道:“岛上德军增兵了?”
  “没有,还是5000-6000人的规模。”
  “那为什么还要增兵?陆军第5师可是有1.5万人的大编制。”
  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海军大概怕我们打不过吧。”
  “我……”马歇尔终究是有涵养的高级军官,后面的话没骂出来,只愤愤说道,“我们有空中优势、火力优势、兵力优势,这还打不过5、6千德军?5师可是有光荣传统的老牌劲旅!”
  艾森豪威尔不吭声,周围几个心腹参谋也不吭声,显然众人底气不那么足。
  “好吧,那就再加陆军3师!反正他们还没到登陆点。”马歇尔被一干手下弄得心里打鼓,但面子却不能丢,“海军干脆抽10艘护航航母吧,用最快速度掩护第二波攻击部队赶到,第一波部队登陆明天下午务必准时发起,总统在医院里对前线战事放心不下,每天晚上给我打电话,我不能让他失望!”
  次日上午,霍夫曼得到紧急报告:美军炮击编队已进入目视范围,预计登陆很快开始。
  “元首,需要马沙尔将军带舰队去增援么?您让舰队向西开进的佯动看来没调动美军。”
  霍夫曼再一次摇头:“告诉马沙尔,准备脱离亚速尔防空圈,继续向西偏南方向挺近1000-1200公里,不要害怕被敌军发现。”
  “您打算威逼敌军回救百慕大?但这不一定有效,敌人主力航母编队尚未出现,他们会试图拦截我军舰队的。”
  “但至少敌人战列舰部队不会在拦截现场。”霍夫曼微笑道,“目前比的就是耐心,我军可以丢佛得角,但美军丢不起百慕大。”
  邓尼茨还想再劝,约德尔朝他使了个眼色,意思不要多说了,等两人退出来后,邓尼茨奇怪地问道:“您刚才为什么阻止我?我军不一定能拿下百慕大,但佛得角却丢定了。”
  “不一定……”约德尔摇摇头。
  “您认为守军能守住?”
  “守是守不住的,丢却丢不了。”
  “这什么意思?”
  “丢了可以再夺回来。”约德尔冷笑道,“从亚速尔或加那利群岛出发,我军4-5天就能赶到进攻,除非美军能一直待在佛得角,否则一定会被我军拿下。至于美军待在佛得角,我认为没多少可能性,就美军那么庞大的物资补给需求,激战过后的佛得角根本没法提供。日本人最后怎么拿下的塔拉瓦?等尼米茨的舰队一撤走,塔拉瓦上美军一下子就士气低落投降了。”
  邓尼茨听懂了却不敢完全相信,只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虽然他们对佛得角战局满是担忧之情,但在佛得角前线的英格索尔和特纳也满是担忧,因为佛得角比他们预料得还难啃,上午炮击一开始,他们就遭到了当头一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