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6/1436

  其他作品出自很多名人,比如宋徽宗,他虽然做皇帝不咋地,但是他的瘦金体就是一绝。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新学肇兴
  一幅幅画,一张张字帖被整理出来,这些作品出自完颜亮、完颜允恭、王庭筠、王邦基、徐荣之、杜锜、武元直、李山、王竞、党怀英、赵沨、米芾、吴激、任询等人。
  这些人之中,也许有一些在历史上不出名,普通人都不知道,但只要是喜欢古代书画的,就应该知道这些一时俊杰。
  金帝完颜亮能画竹,完颜允恭画獐鹿人物,王庭筠善山水墨竹,王邦基善画人物,徐荣之善画花鸟,杜锜画鞍马。
  武元直、李山与王庭筠等山水竹石画作,比起同时南宋院画家的作品,似乎更显出“文人”的品味。
  金代书法家学自北宋书法,金章宗学宋徽宗的瘦金体,很有成就。
  王竞擅长草隶,尤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都是竞所书。
  党怀英擅长篆籀,为学者所宗。
  赵沨擅长正、行、草书,亦工小篆,正书体兼颜、苏,书画雄秀,当在石曼卿上;行草书备诸家体,时人以沨配党怀英小篆,号“党、赵”。
  吴激得其岳父米芾笔意,王庭筠在当时学米诸人中,造诣最深,其书法为元初巙子山诸人所不及。
  任询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书法为当时第一,《中州集》称他:“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
  可以说,这里的书画,绝对是集宋、辽、金三国书画之大成者。
  整理完了这些字画,接下就是一些宋版书,里面有《全真教祖碑》《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及《孝经》,能够在这里发现道德经,韩孔雀还是很意外的。
  不过,《般若心经》是佛教的经书,而《孝经》又是儒家崇尚的宝典,这儒释道三教,却全都出现在了这里,不得不说,金国的文化就是包容万象。
  其实宗教是统治人类思想的工具,而金朝宗教大都主张顺从和忍耐,这主要和北方汉族与异族统治者有关。
  无论是金代的佛教还是道教,都主张以本教义为主的佛、道、儒的三者合一,如在佛教的理论发展中有很高造诣的万松行秀和李纯甫。
  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凡立会也必以三教名之,完颜璹的《全真教祖碑》:“足见其冲虚明妙,寂静圆融,不独居一教也。”
  王喆从三教合一的主张出发,劝人们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及《孝经》等道、佛、儒三家经典。
  佛教早在女真族时期即有流传,金朝灭辽朝及北宋后,又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对佛教的信仰更加发展。
  佛教如华严、禅、净、密教、戒律各宗都有相当的发展。
  其中禅宗尤为盛行,这可说完全受了北宋佛教的影响,对金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习俗都有重要影响。
  女真族占领中原后,也出现了很大一批著作,比如《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颂古百则》《从容录》等经书。
  其后,韩孔雀有发现了很多医书、道经、农书和历法。
  这些都算是十分少见的文化魁宝,都是不可多得之物。
  通过这些宋版书,很容易就让人了解金国的宗教、文化、医学、农业科技和历法方面的成就。
  在宗教上,当时佛道两门都十分兴盛,当时的道询,继承净如在灵岩寺弘法,著有《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诸篇。
  汴梁则有佛日大弘法化,传法弟子圆性于大定间应请主持燕京潭柘山寺,大力复兴禅学,著有语录三编行世。
  万松行秀尤为金代著名禅师,传曹洞青源一系之禅,嗣法磁州大明寺雪岩满禅师,虽治禅学,而平时恒以《华严》为业。
  他曾在从容庵评唱天童的《颂古百则》,撰《从容录》,为禅学名著。
  他兼有融贯三教的思想,常劝当时重臣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极得楚材的称颂,说他“得曹洞的血脉,具云门的善巧,备临济的机锋”,一时传为佳评。
  道教到金朝出现全真教、大道教和太一教等三大新兴道派。
  全真教创始人是王喆,于1167年创建全真教,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
  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
  大道教创始人是金初刘德仁,于1142年开始传道,他主张“守气养神”,提倡自食其力,少思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不老,并且把儒家思想纳入自己的体系,此外,大道教有出家制度,这一点可不止是佛教要出家,道教也是有这种传统的。
  太一教始祖萧抱珍,于1138年创建。以符箓道法为主,也有守柔弱的内炼之法,尊奉太一,太一教模仿天师道的秘传原则,每代掌教人必须改姓“萧”,其立教宗旨是“度群生于苦厄”,尊重人伦。
  女真人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包括自然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巫术等信仰在内的原始宗教。
  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在重大典礼、事件和节日的祭祀时都有巫师参加,或由他们司仪。消灾治病、为人求生子女、诅咒他人遭灾致祸等,几乎都成为萨满的活动内容。
  除了统治人思想的宗教,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也不弱,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产生许多学派,不同创新的理论与争鸣,对元朝医学与后世的医学有较大的影响。
  北方农业技术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有迅速的发展;数学方面在金元之际发展出天元术;天文历算方面修正大明历使其精确;此外,建筑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兴建卢沟桥、金中都、山西大同华严寺等建筑。
  而这里面,又以医术发展的最快,也许是因为从靖康之变后到蒙古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暴政,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所以使得医学十分活跃,被称为称为新学肇兴。
  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动荡,催发了医学的活跃,这可能也是一种悲哀。
  不过,医学有发展,总比没有发展的好,在金朝时期,医学发展出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与李东垣的脾胃说。
  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刘完素开创了河间学派、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又自创了脾胃学说,这三家与元朝朱震亨的养阴说,合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然,除了医学,金国还在农业、历法和音乐上有所作为,金朝吸收北宋的农业技术,使得东北金上京一带的农业产量得以提升。
  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
  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这些在韩孔雀进入这座陵墓之前,都已经失传,而现在,算是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比如金国,他们强盛了一两百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韩孔雀现在手中拿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这是数学著作。
  在古代,只有全面发展的民族,才能够强盛,如果再配合上武力,那么就足以统治这个世界。
  金国虽然是有女真人建立的,虽然很野蛮,但他们的数学成就也不低,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
  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未知数。
  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
  数学发展了,历法肯定会跟着发展,而历法研究的透彻了,农业自然也就跟上来了。
  当时的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因为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
  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
  而后赵知微于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
  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重修大明历》。
  整理完了历法,后面的一些书籍是关于音乐的,比如《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这属于戏曲。
  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
  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
  所以,元曲肯定是在宋金两个倒霉国家的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不然,单纯依靠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他们也能够发展出极其辉煌的元曲?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薄葬简丧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
  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融入女真族的音乐之中。
  金世宗设宴招待南宋与西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
  金朝舞蹈源自先人靺鞨的靺鞨乐,立国后基本上直接吸受自北宋舞蹈,同时也发扬女真族的乐舞文化。
  遇到什么收拾什么,在收获了无数珍宝之后,韩孔雀他们终于来到了中心位置的石椁之处。
  “抢劫了几十年,最后所有东西不还是落入了我们手中?”黄山嘿嘿笑着道。
  “人家怎么也潇洒了几百年。”金妖道。
  “最后还不是黄土一堆?”木灵道。
  “行了,我们开馆验尸,以后就把这座棺椁展出,到时候也不用说是谁,这些东西反正都是各国的宝物,也没有人能够证明是蒙古人的,这样也让这个老家伙赎赎罪,给我们做做贡献,也娱乐娱乐大众。”韩孔雀道。
  “都小心一点,周围的东西都代表着当时的丧葬制度,不要弄乱了。”开始清理中心位置的棺椁,自然要注意,所以韩孔雀特意交代了一下。
  在棺椁外围,有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
  这些帐篷之中还藏有“银棺”,这些都是象征之物,是用来祭祀的,一般都是放在墓室外面,让后代子孙怀念祭祀,没想到在主墓室之中,居然也有。
  清理了外围的东西,就只剩下中心的石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