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7/1436

  石椁十分简单,就是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头屋子,没有粘合,只是用非常精巧的手工组装起来的。
  韩孔雀灵识敏锐,他能够发现任何缝隙,所以拆除这座石椁没有任何难度。
  一层层把石椁拆除,这个过程当中木灵一直在录像,现在韩孔雀决定把这里的一切都搬走,到时候恢复如初,正好用来展出。
  打开石椁,墓穴里面有两口石棺,一大一小,打开小棺,里面空空的,没尸体也没任何陪葬品。
  打开大石棺,里面居然还有一层棺木,是一种木材,稍加辨认,韩孔雀就知道这是金丝楠木,看来传说是不对的。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意思就是,元朝皇帝死后,既不用棺椁,也不用殉葬品,而只是把圆木一分为二,从中劈开,“凿空其中,类人体大小合为棺”,然后“置遗体其中”,接着“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最后送到凌园之地。
  现在看来,不管是谁,也不会那么随意的对待自己长辈的尸体,不过,在这里倒是有了点薄葬简丧的意思,因为这里面的两具尸体,除了衣服就什么陪葬品都没有了。
  在棺木里躺着两个人,一男一女,尸体眉毛胡须俱在,栩栩如生,没有腐烂,连穿着的丝绸衣服也没有一点腐蚀。
  这两具尸体着装都是汉人服饰,而且是金锦。
  金锦,汉人特有的技术,在当年的金国、西夏、蒙古都没有的技术,而且这些完整的衣物,全是汉人穿着的单衣。
  在北方,气候寒冷,最冷的时候到零下30度左右,蒙古人一般都穿着裘皮大衣。
  而这两个却穿着汉人的丝绸单衣,还记得马王堆的那件素纱禅衣,这两人穿的完全可以媲美马王堆出土的丝绸单衣。
  “外面堆砌了那么多宝物,没想到棺椁之中居然什么都没有。”金妖有点失望。
  木灵道:“这些金棉也算不错。”
  韩孔雀道:“防腐做的也很好。”
  到现在都没有腐烂,说明采用了特殊的手段,就是不知道用的是药物,还是宝物。
  “收起来?”黄山问道。
  韩孔雀点了点头,这次考古差不多完成了,不过还是有点遗憾的,最后南宋的那些东西居然没有出现在这里。
  “这里最多出现了金国和北宋的宝物,那么南宋的呢?”韩孔雀还没有说什么,金妖就问了出来。
  木灵道:“南宋是被忽必烈攻破的,如果有宝物,肯定埋葬在了忽必烈的坟墓之中了。”
  “说的对,这么多年以来,元帝国的帝陵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那么在这里发现了成吉思汗陵,是不是也能够找到忽必烈的陵墓?”这个时候,黄山跳起来道。
  韩孔雀一愣,这个他还真没有想过,不过,这种可能性太大了。
  “如果能够把历代蒙元帝国的帝陵全都挖了,那得挖出多少宝物?”金妖看着黄山,没想到傻大个也有激灵的时候。
  韩孔雀也笑了,他还以为这次考古结束了呢!
  没想到黄山一语惊醒梦中人,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把生和死看作是人生中的大事,一般的人死后都要进行厚葬,再贫困的人至少也要堆一桩坟墓。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帝王将相就更是奢靡了。
  元朝帝王为何没有陵墓?忽必烈到底埋在哪里?
  大多数帝王在即位后便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墓,以后逐年增修,所以,皇帝在位时间越长,陵墓的规模就越大,如秦陵。
  然而,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在后人发现的众多帝王的陵墓中,唯独没有元朝皇帝们的陵墓。
  那座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成吉思汗陵”,埋葬的也不是一代天骄的真正遗骸。
  那陵园后殿的灵包中,安放的只不过是成吉思汗用过的马鞭,是一个象征性的灵柩。
  他的陵墓究竟在哪里,至今还是一个迷,那么,元朝的帝王们为什么没有陵墓呢?
  有书这样记载:元朝时期帝王的墓葬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同。
  他们吸取了过去帝王们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采取了极其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难以发现而免遭发掘暴尸之痛。
  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那么元朝皇帝死了是怎么埋葬的呢?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最主要的一种说法就是薄葬简丧。
  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
  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
  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这就是他们说的薄葬简丧,其实在那个时代,他们最重要的财富就是马匹、弓箭和食物,既然连最重要的东西都要陪葬了,哪还能够说是薄葬简丧?
  所以,作为元蒙的帝王,其陪葬品肯定是少不了的,而这一点在忽必烈之后,就更没有薄葬简丧这回事了。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
  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
  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依然俭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当然,在他们看来,刀剑武器衣服这些都是不值钱的货,所以这样才是俭朴。
  而元朝皇族又自不同,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上的史书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这其实都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如果一位帝王其陵墓之中没有任何陪葬品,谁闲的蛋疼去掘你的坟?
  如果真实薄葬简丧,那就不用多长时间修坟了吧?
  可历史上的帝王,有几个是用几天时间修出自己的陵寝的?
  元朝皇帝的安葬是极为秘密的,就是因为秘密,所以才会被人怀疑里面陪葬了更多的宝物。
  据史载,诸帝皆葬于所谓漠北的起辇谷,蒙古人把这块墓地称之为“大禁地”,既然什么东西都没有,还用隐藏的这么好吗?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人间帝王朱元璋
  《蒙古黄金史纲》作不峏罕哈勒敦,波斯学者拉施特《史集》多次明言成吉思汗的大禁地在不儿罕·合勒敦山。
  他的幼子抱雷,及孙蒙哥合罕,忽必烈合罕、阿里·不哥以及其他后裔也埋葬在那里。
  但另处又说靠近薛灵哥河之不答温都儿有成吉思汗的大禁地,除忽必烈外,唆鲁永帖尼别姬及所有其他宗王均葬于此。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对的,都说明,成吉思汗陵不是单单存在的,所以“元诸帝均葬于漠北起辇谷”,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
  后人考证,这个专葬帝王的起辇谷,位于现在的蒙古国境内,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之间的肯特山,他们在这里挖坑埋人。
  而在挖坑时,先将泥土成块取出,编号依序放置一旁,待把棺椁放进去以后,再把取出的泥土依序放回原位,将挖出剩余的新土运到远处扔掉,这便算安葬完备。
  随后派一支嫡系部队封锁这一地区,禁止任何人入内。
  待次年长满野草,与其它地方没有任何区别,看不出一丝痕迹后才解除封锁。
  这样的地方,别人不好找,但对于韩孔雀来说,却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先不说他已经找到了成吉思汗陵,就算找不到,这么明显的特征,只要有时间,韩孔雀也能够找得到。
  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就跟历史记载的起辇谷十分相似,不管是位置,还是修建陵墓的方法。
  “我们真的要半空这里啊?”随着整理出来的空间越来越大,韩孔雀调集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有人录像,有人撤出地下各种建筑,剩下的人就把所有东西全都搬进混沌空间。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家人也知道他发现了成吉思汗陵,所以不时还有一些过来观光的。
  这一天,成吉思汗陵搬运的差不多了,柳絮几女一块过来了,他们连孩子都带了过来。
  “你还真是不消停,几天没见就弄了这么大一个新闻。”秦明月看着韩孔雀道。
  “这个可不会上新闻。”韩孔雀哈哈一笑道。
  此时韩孔雀已经不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毕竟他还抱着韩凰,领着韩笑笑,就连韩凤也在他身边转悠。
  这些小孩子,可不适合出现在地下古墓之中,所以韩孔雀只能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寻宝活动,来到混沌空间跟自己的儿女相聚。
  “爸爸,那些人这的都被铁木真杀了?”韩笑笑眨巴着眼睛,依靠在韩孔雀怀中,有点害怕的道。
  此时整个混沌空间之中,最壮观的就是那无数金人和铜人,特别是那几万尊铜人。
  现在经过考证,那些金人确实是铁木真的金帐怯薛,不过里面没有真人,是完全用黄金铸造的金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7/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