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281

  说完,他拉李惊雁坐了下来,望着忙碌的老人,他笑了笑道:“看见这情景,我倒想起十年前在仪陇卖冰棒的事来。”
  只有他们两人,李惊雁变得活泼起来,她轻轻地捏了捏李清的鼻子,抿嘴笑道:“我还记得你的,只有三十贯本钱的小掌柜。”
  望着她娇媚无限的俏脸,李清心中一荡,搂住她的腰坏笑道:“那现在呢?”
  李惊雁白了他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拉长声音道:“现在么?还是掌柜,不过是我家掌柜的。”
  李惊雁忽然动了情,仰头在李清脸上亲了一下,她媚眼如丝,声音变得又嗲又糯的娇声道:“现在,你是我的夫君!”
  李清食指大动,低声在她耳边道:“等会儿咱们还去那个老店,就是咱们第一次来龟兹住的那里。”
  李惊雁羞涩地点了点头。
  这时,老人将两碗热腾腾地牛肉汤端了上来,笑道:“小夫妻俩这么晚了还出来,来!喝点汤暖暖身子。”
  只片刻,李清便将一碗汤喝个底朝天,李惊雁拿着小勺只喝了几口,便将碗一推,笑道:“我也好了。”
  “那咱们走吧!”李清随手朝怀里摸去,忽然‘呀!’了一声,这才想起,自己竟然忘带钱了。
  李惊雁却嫣然一笑,从头上拔下一支金钗,轻轻放在桌上,拉着李清便离开了小摊。半天,从小摊那边隐隐传来一声叹息,“少见的一对玉人啊!”
  店还是那家老店,连门前黑漆剥落的招牌也没有换,掌柜依然养得白白胖胖,虽然是深夜来投宿,但看在一颗拇指大的明珠份上,他一句话也不多问,带着他们进了最好的一间院落。
  “客倌,你们运气好,要的房间正好空着,我下午刚清理。”
  他将手中的灯笼递给李清道:“需要什么尽管来找我,二位休息,我不打扰了!”
  说完,他关上门走了,李惊雁抚摸着古老而发黄的家具,心中感慨。就是这间屋子,她当年曾经住过,仿佛就在昨天,可一晃已经过去六年了。
  “李郎,今晚上你还睡外面!”
  她话音刚落,只听‘噗!’的一声,眼前便一片漆黑,她的郎君早已经急不可耐地吹灭了灯笼,一把搂住她的腰,嘿嘿地笑了两声,低头向她吻去、李惊雁闭上了双眼,婉转相迎,双唇紧紧地吻在一起,任他的狼爪伸进自己衣襟里肆意轻薄。
  渐渐的李惊雁的身子躬了起来,她浑身滚烫,娇喘着低低声道:‘抱我!’
  李清一把抄起她的腿弯,将她横抱起来,用牙齿咬开她的衣带,纱衣飘落。李惊雁丰满起伏身子袒露在外,李清用脸颊在她身体上爱抚,虽然已成婚多年,但李清依然被她细腻娇嫩且富有弹性的肌肤所惊叹,他不禁心荡神迷,张开大嘴含住她的乳房,快步向里屋走去。
  
  第十二卷
返京述职
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
  
  第二日,天麻麻亮,龟兹城里便乱了套,到处是一队队士兵在街上奔跑,挨家挨户地搜查,几乎全城都被惊醒了。就在龟兹城内乱作一团时,李清和李惊雁却悄然回到府中。
  书房内,李清在简单整理桌案上的文书,门轻轻敲了敲,却没有了下文。李清笑了笑,快步走上前拉开了门,果然是罗澜站在门口。
  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窄袖短衫、肩披红帛、下着绿色曳地长裙,系着一条红色的腰带。她头上梳着高髻,薄施粉黛,胸前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肤,完全一副唐女的装束。此刻,她正低着头,两只手指不安地绞着。
  李清微微一怔,随即便明白过来。他心中有些感动,笑着伸手将她拉进书房,上下打量着她,微微笑道:“恩!你这身打扮我喜欢。”
  李清见她眼睛有些红肿,粉黛下难以掩盖憔悴的脸色,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便拉着她坐了下来。半晌,李清缓缓地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嫁给我或许要放弃王位。”
  “我可以放弃王位。”她的声音很低,李清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清楚,他轻轻点了点头,“罗澜,你要想清楚,假如有一天,越来越多的唐人来到昭武九国,而这一切都是我在幕后操作,你还愿意嫁给我吗?”
  罗澜的脸刷地变得惨白。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半天,她颤抖着声音道:“李清,你要将我们昭武九国人赶尽杀绝吗?”
  李清摇摇头,“不会,我从来就没有这个想法。”他站起身,慢慢走到窗前,望着远方悠悠的白云,他的声音坚定而又不容质疑,“我可以允许你们保留自己的信仰、习俗,我也会给你们生存的土地,而且唐人到来还会将先进的耕作方法、还有大唐的文化都带到昭武九国,就象现在的安西四镇,唐人、突厥人、回鹘人、栗特人都混杂而居,大家和睦相处,文化互相融合,没有怨言、没有战争,只有和平与安宁。”
  他忽然回头,目光炯炯地盯着罗澜,一字一句道:“罗澜,你应该相信我大唐有博大的气度、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我知道,所以我对大宛建镇一直保持沉默,可是、可是……”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近不可闻。
  她知道实行均田制,昭武九国的底层百姓是热烈欢迎的。但各国贵族对土地的占有,还有国王的权力,在大唐均田制下、在大唐郡县制下,将荡然无存,而她会被视为昭武九国的叛徒。
  李清仿佛知道她的想法。他慢慢走到她面前蹲下,抓住她放在膝头的手,诚恳地凝视着她的眼睛道:“罗澜,你退位吧!大唐西扩已是大势所趋,我不想你的肩头承担太重的责任,石国那边,我会安排好一切。”
  罗澜低着头,沉默良久才道:“让我想一想,好吗?”
  李清拍拍她的脸,笑道:“我给你时间,你可以慢慢考虑,好了,我要去官衙了。”
  他起身走到门口,忽然又回头道:“下午,我要去一趟北庭,可能要过几日才能回来,你就留下来替我陪陪惊雁。”
  ……
  街上的唐军已经平静下来。秩序渐渐恢复了正常,李清在百名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节度使官衙。
  “大将军,人已经带到!”李清刚下马,张继便上前来禀报。
  “将他带到我房间来。”李清快步上了台阶,又想起一事,回头吩咐张继道:“去告诉贺娄余润,吃罢午饭便出发去北庭。”
  李清是在凉州与封常清交接了兵符,随即命李嗣业赴北庭整军,他回来已快一个月,也该去看看了。
  他快步走到房间,安西行军司马兼屯田使张巡早已等候在此。在李清回京述职时,一直由他与李嗣业分掌安西政务与军事,他是昨日傍晚刚从疏勒返回。见李清进来,张巡欣然上前呵呵笑道:“大将军,疏勒有好消息啊!今年又开垦出一屯新田(一屯约五十顷),如此,疏勒屯田已达十屯,养军足足有余。”
  “张司马一路辛苦了,快快请坐!”
  李清揽着他的后背,请他坐下,又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望着他满脸风霜的脸,李清歉然道:“从天宝四年将你带到沙州,至今已经七年了,若在中原,以你的资历现在最少已是刺史,早知道我入朝那几年就应将你调回去,可现在还跟着我戍边,哎!实在有些委屈你了。”
  “大将军真是多虑了。”张巡摇头笑道:“以我的不善钻营,若在中原为官,恐怕现在还是个小县令,现在虽然累一点,但所付出的努力都见到了成果,心情着实畅快,再者,我妻女皆在龟兹,回去?我可从来没想过。”
  “张司马能这样说,让我欣慰。”李清忽然想到在安史之乱时他仍然是一个小县令,心中释然,又微微一笑道:“张司马的能力,众人都看在眼里,我已上表皇上,请奏张司马为安西长史,到四月时,估计朝廷的任命便会下来。”
  张巡大喜,忙起身向李清长施一礼,“多谢大将军栽培,属下莫齿难忘!”
  “张司不必多礼。”李清见他喜形于色,心中也暗暗叹息。若没有自己,他应是在安史之乱中大放异彩,以至名垂千古,自己虽然保他不死,但对他未必是一件好事。
  想到此,李清心中索然无趣,他勉强对张巡笑了笑道:“张司马先去处理公务吧!一段时间不在,恐怕积压的文书又够张司马忙碌一阵了。”
  “那我就不打扰大将军了!”
  张巡走后,李清慢慢地收拾桌子。忽然,他若有所感。一抬头,只见一名亲兵站在门口好久了,正要向他汇报,他立刻醒悟,抢先问道:“可是我要找的人带来了?”
  “是!已在外面等候。”
  “将他带进来!”
  片刻,几个士兵便将他要找的人带了进来,却是石国前正王车鼻施之子车多咄宫替李清作证后,随即被李清送回龟兹。几个月的将养,他比从前长胖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大将军,你找我吗?”
  经过一系列之事,车多咄也渐渐成熟,不再象从前那般易情绪波动,对李清的态度也从仇恨、抗拒变成了合作。父亲已经死了,但他依然要生活下去,而且只有依附李清,他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请坐!”李清笑咪咪请他坐下,又命亲兵给他倒了杯茶。
  “我原本想让你做康国国王,但我现在改变了主意。”李清一边说,一边注视他的表情变化,见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便笑了笑又道:“罗澜女王已经决定退位,我想来想去,还是由你任石国国王最为合适,你可愿意?”
  “这……”车多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让他重返石国为王,他的心中轰然狂喜,结结巴巴道:“大将军不是开玩笑吧!”
  “我自然不会开玩笑!”李清心中冷冷一笑。看来这个车多咄想得太多了,他还以为是当从前的国王吗?
  李清也不说破,温和地对他笑道:“我下午还要去北庭,就不和你多说了。你且下去休息,过些日子我会派人送你去拓折城,朝廷那边也不需你操心。”
  打发走车多咄,李清闭上眼睛休憩了片刻,圆满地解决罗澜的后顾之忧,他终于可以放开膀子大干。在他的计划中,大唐西扩并不难,但是需要时间。大食东侵后,昭武九国的实力都被严重削弱,正是西扩的大好时机。一旦昭武九国的元气恢复过来,那时再往西走所付的代价会更大,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
  “时间紧迫,不能再等了!”
  他立刻抽出一张纸,给王昌龄写了一封亲笔信,命他无论如何想办法在两个月内,先从沙州迁移两万户过来,随即又派康怀顺率人在沿路设立接应点,迁移所需的粮食、车辆皆由他负责筹集。
  安排完这些,天色已经过午,他草草吃罢午饭。这时,亲兵已经给他收拾好了行李,他刚走出衙门,忽然,马蹄声从远方传来,他抬头寻声看去,只见十几匹马远远奔来,激起滚滚黄尘,来势异常迅疾,不等战马停稳,马上之人已飞身跃下。
  “大将军,席将军在贺猎城以南遇到不明人偷袭。”
  李清大惊,急追问道:“那广平王可有事?随军的官员可有事?”
  “广平王无事,随军的官员也无事,但西迁移民略有死伤。”
  广平王无事,使李清略略放下心来,但怒火又随即在他心中燃起,前些日子又有一批近二千户移民抵达。就在前日,他们中的青壮以及前一批移民中留下的老弱妇孺已经起程前往碎叶,突来的消息让他对路途的安全担忧不已,他克制住情绪,沉声问道:“西迁移民多少死伤?是什么人干的?”
  “禀大将军,死二十二人,伤了九十七人,偷袭人来自拔汗那国。”
  损失不是很严重,但‘拔汗那’三个字又让李清心中生了警惕。拔汗那国在碎叶以南,石国以东,西迁移民,它将是一道绕不过的坎,怛罗斯一战中拔汗那国在兵力及粮草方面对唐军鼎力相助,使他一直对其宽容。但郡县制的实行必然会与之发生冲突,他原本想坐下来和他们谈判。但他们现在抢先出手,形势已相当危急。
  他略一沉吟,便立刻下令道:“暂不去北庭,改道碎叶!”
  一个时辰后,三千轻骑如龙出水,浩浩荡荡向西逶迤而去,由于没有粮草辎重的拖累,骑兵队行军异常迅速,当天便追上了移民队伍。他们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向西疾行,十天后便抵达了碎叶城。
  碎叶城的变化并不大,这里主要以驻军为主,另外还有数千户民居,大部分是原来的汉人奴隶,还有一部分是突厥人。由于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先期抵达的移民青壮和近百名官吏都暂时住在这里,广平王李俶和新任安西节度府判官李泌也在。
  李清刚进城门,碎叶、大宛两镇都兵马使段秀实便迎了上来,他现在也是葱岭以西的军政最高长官,怛罗斯之战后,李清在碎叶、大宛一共部署了近万人,其中大宛镇驻军六千余人,也就是那支由原奴隶组成的大宛军。由荔非元礼任大宛军兵马使,而在碎叶驻军三千余人,号称碎叶军,由李清的心腹武行素率领。
  李清眼一扫,不见席元庆在列,便厉声道:“席元庆何在?”
  段秀实见李清脸色阴沉,急忙躬身禀报道:“大将军,席将军为保护广平王受了箭伤,无法起身来迎。”
  “罢了!我去看看他。”李清怒气稍平,他挥了挥手,策马便行,走了两步他又扭头对段秀实道:“你派人去一趟拔汗那,告诉裴罗国王,就说我要见他,让他即刻来碎叶城!”
  段秀实点头刚要走,李清又叫住了他,“还有,有两千多户百姓正在西来的路上,你派人去接应他们,不得再有任何闪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