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281

  段秀实一一领令,自去安排不提。且说李清在军士的带领下来到了席元庆养伤之地。碎叶城里空置的屋舍甚多,大多是用石料建成,十分结实耐用,许多都被驻军利用起来,作为营房和各种设施,也有类似后世的医院,住有几十名随军军医,席元庆和受伤的百姓便在此处疗伤。
  李清走进房内。见李泌也在,不由微微一愣。李泌连忙上前对李清笑道:“席将军为保护小王爷受伤,王爷甚过意不去,本想亲自来探望,偏巧他这几日又受了风寒,便命我代他前来。”
  李清淡淡笑了笑道:“先生既为我安西判官,好象心不在职啊!”
  李泌脸一红,李清命他前来是负责土地分割授田,他至今也只去了叶支城一趟。其他尚未着手,不过他却有自己的想法,正好要和李清商量。他见李清有话要问席元庆,便指了指隔壁房间,示意自己在那边等他,见李清点头,他便快步走了出去。
  “大将军,卑职有罪!”躺在床上的席元庆挣扎着要坐起来,李清急上前按住了他,“先躺下!”
  他坐在床边,沉吟一下道:“你将当日受袭之事给我一一道来,不得有半点遗漏。”
  “是!卑职不敢隐瞒。那天傍晚,我率军护卫着一千多移民的青壮,还有广平王殿下及官吏,离贺猎城还有二十里地,眼看要抵达终点,大家都很高兴……”讲着,席元庆渐渐陷入了回忆之中。
  “席将军,天快黑了,不如我们就地驻营吧!”一名偏将见夕阳如血,便赶上席元庆建议道。
  席元庆打手帘向西面看去,他眼力甚佳,看见数里外隐隐有一大片树林,马鞭一指道:“这里离贺猎城已不到二十里,大伙儿加把劲,进城宿营,不过前方就是白桦地,可让移民与官员们去取水休息片刻。”
  “大伙儿加油,到前方树林休息一会儿!”
  从龟兹到此,已经跋涉近二十天。军队已经习惯,但这一千多从中原来的农民们都累得筋疲力尽,尤其是那些抽调来的官员,更是脸呈青灰色,一个个瘦得只剩一副骨架,但眼看要抵达终点,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希望。
  听说在前面有树林可以休息,众人精神大振,纷纷吆喝胯下马,加快了速度。不多时,队伍便抵达树林,席元庆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无数次,从未遇到过麻烦。他知道树林里有一眼泉水,但地方狭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便命两个士兵下马,带百姓和官员们先去取水。
  大家的皮囊里的水几乎已经喝尽,听说有泉水,所有的人都跳下马,欢呼着向树林奔去,可就在离树林还有不到百步之时,忽然,从树林里一排弓箭射来,跑在最前面的人措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
  后面的人都吓呆住了,有的掉头往回跑,有的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这时一支劲箭向正在掉转马头的李俶射去,略略偏了点,箭擦着李俶的右臂而过,射进了战马的后颈,那马悲鸣一声,跪扑倒地,将李俶掀下马来。但里面的人似乎盯准了李俶,又是一箭射来,李俶急低头,箭竟射穿了头盔,将头盔带飞出去。就在第三支箭向李俶的后心射来之时。席元庆赶到了,他见事急,从马上一个鱼跃,用身子护住了李俶,箭正好射在他的肩胛上。
  说到激动处,席元庆忍不住挥舞手臂,肩上一阵剧烈疼痛,将他从回忆中惊醒。他痛苦地皱紧了眉头,半晌,疼痛感稍减,他才继续道:“后来,我们士兵冲进树林时,树林里的伏兵已经逃走,约数百人,每人都带了两匹马。”
  “伏兵?”李清听他的口气似特有所指,便追问道:“你的意思他们是军队吗?那你又怎么知道他们是拔汗那国之人?”
  “是那些箭!只给拔那汗装备了三千军,除了他们,还能是谁?”
  这时,一名军医匆匆进来,给席元庆看了看伤势。他并不认识李清,便眉头一皱,责备李清道:“他二个月内不准挥动胳膊!你看,箭疮又有点迸裂了。”
  李清歉意地向他欠了欠身,站起身对席元庆道:“按理,你行军大意,犯了军规,但看在你舍身护卫广平王的份上,功过相抵,本帅饶你这一次。”
  席元庆目光欣喜,他连声谢道:“多谢大将军相饶,卑职绝不会再有下次。”
  这时,那名军医紧张地站了起来,脸色惨白,呆呆地望着李清不知所措。李清见他眼中害怕,便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席元庆笑道:“若有必要,将这家伙的手绑起来,不准他动。”
  说罢,他仰面哈哈一笑,负着手悠然地向隔壁走去。
  ……
  房间里,李泌轻捋长须,向李清建议道:“大将军,我来碎叶已近一月,情况都已大致了解,我对这批移民安置有一点新的想法。”
  李清兴趣十足,他微微笑道:“你不妨说说看!”
  “大将军的原计划是将他们安置在叶支城,我去看过,那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确实是个好地方。但这次发生了袭击事件,我们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叶支城离碎叶城约二十里,如果再遇袭,等这里的再军队赶去,恐怕已经来不及。”
  说到此,李泌走到窗前,一指窗外湛蓝无云的天空,对李清道:“碎叶城外膏腴之地足有数百里,水源丰沛,阳光充足,为何不先安置在此?况且城内也有大量现成的屋舍,不必让他们再费力建造,等人口慢慢增加,我们便可组织民团自卫,再向南、向西推进,这就如滚雪球一般,咱们的家业便会越做越大。”
  李清点了点头,欣然笑道:“先生说的不错,既然此事我已委托给你,你可全权处置,不过我来找你可不是为了此事。”
  李泌眼睛微眯,狡黠地笑道:“大将军可是想和我商量对付拔汗那之事?”
  李清抚掌大笑,“和先生商议,真乃是人生一大快事!”
  他笑声稍敛,又瞥了李泌一眼道:“看先生自信,想必已成竹在胸,不妨直说,看和李清的想法是否一致。”
  李泌轻轻地摇了摇头,“此事不好直说,不过我可送大将军一句话:要么就狠,要么就索性宽到底,切不可蛇鼠两端,最后后患无穷。”
  李清默然,半晌,他的眼睛里闪过一道杀机,缓缓说道:“先生之见,与本帅略同。”
  
  第十二卷
返京述职
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
  
  拔汗那都城渴塞城到碎叶约三天路程,拔汗那国王裴罗得到李清的邀请,忧心忡忡地上路了。大唐西扩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在碎叶和拓折城建军镇,恢复大唐在这一地区的控制。近来又听说碎叶将升格为都督州,叶支城、裴罗将军城、贺猎城皆要升格为县,幅度虽小,但其所发出的信号却异常强烈。
  在大唐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处在夹缝中拔汗那已无可避免,拔汗那和石国一样,也是一个松散的贵族联盟,大大小小数十个贵族都有各自的土地、奴隶、军队,裴罗是他们推举出来的利益总代表,同时他也是拔汗那国最大的一个贵族。
  既然已经无可避免要摊牌,裴罗这次去碎叶也就是想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一天,队伍穿过千泉山山口,广袤丰腴的碎叶大平原映入眼帘。
  “国王,远处好象有人扎营。”
  裴罗立在一处高岗上,用手遮住刺眼的阳光,极目远眺。果然,在远方一条小河边,营帐连绵不断,足有数百顶之多,一杆金黄色大旗迎风飘展,了望塔上的斥候似乎也看见了他们。片刻,营门打开,一名唐军校尉正飞速向他这边驰来。
  “是李大将军。”裴罗已经看清楚了旗上的大字。很快,唐军校尉靠近,他抱拳一施礼问道:“请问这里可是裴罗国王的车仗?”
  裴罗策马上前道:“本王便是!”
  唐军校尉回身遥指营帐道:“我家大将军在此行猎,请国王过去叙话。”
  裴罗见对方至少有数千人之众,心中生出一些疑虑。但他脸上丝毫不露。只含笑微微点头道:“请前面带路!”
  一行人刚到营门前,营门大开,李清呵呵大笑快步走出,“还以为国王殿下十天后方到,我便偷闲出来行猎,若不是正好在此扎营,就几乎错过了。”
  裴罗跳下马,向李清略略施了个礼,亦笑道:“春暖花开,正是行猎季节,连本都督的手也忍不住痒了。”
  裴罗虽然是国王,但拔汗那在大唐又叫做休循州。裴罗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休循州都督,被安西大都护府管辖,所以从大唐的职务来说,他比李清低一级,而且拔汗那历来与大唐亲密,又比康国、史国等更注重这个都督身份。
  “来!国王殿下远道辛苦,随我进帐叙话。”
  二人进了营帐,分宾主落坐,亲兵献上两杯香茶,又端来几盆时令瓜果。裴罗轻轻呷了一口茶,叹道:“大唐的茶果然芬芳精致,一包上茶到我们这里可贵上十倍不止,连我也不是常能喝到。”
  李清微微一笑道:“我们官府在龟兹倒开了一家茶行,中原茶叶应有尽有,而且也能足量供应。若国王殿下不嫌它非新茶,以后我四时派人给殿下送茶来。”
  裴罗连连点头,他起身向李清谢道:“茶虽小物,但大将军这番心意,裴罗感激不尽。”
  “不妨!不妨!其实也是举手之劳,殿下请坐!”
  说到此,李清语气顿了一顿,将话题转向了正事,他诚恳地道:“我这次请国王殿下来碎叶,其实是有事相求。”
  “大将军请讲,只要拔汗那能做到,绝不会拒绝。”
  李清沉吟一下,道:“近来我大唐移民来碎叶人数颇多,已误了春耕,粮食有所不足,想问拔汗那借一部分粮食,还有移民西来畜力也不够,马车也想借一些,不知拔汗那可方便?”
  说完,李清端起茶杯,细细吮了一口,看似随意。但裴罗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都瞒不过李清的眼睛。
  席元庆说偷袭人只有数百,而且一击便逃,这样来看不象是拔汗那的官方策划,极可能是一些贵族私下所为,但也不能肯定。李清便借这个机会说出来,一是试探裴罗的反应,二是将此事摊到明处,移民之事终究绕不过拔汗那。
  此时,裴罗的表情已经僵住了。这件事他尚未想好对策,李清便突然提出,使他措手不及。半响,他方苦笑一声道:“大唐在移民之事上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我以为,应先征询我等西域诸国的意见,免得到时有不必要的误会。”
  李清轻轻冷哼一声,淡淡道:“国王殿下以为会有什么误会呢?”
  话既然已经说白,裴罗也不再含蓄,他眼一挑,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清道:“土地!移民需要土地,可我西域百姓也需要土地,但土地只有一块,要两家怎么分?”
  “我不是这样认为!”李清缓缓地摇了摇头道:“我大唐胸怀宽广,西域百姓既然已臣服我大唐,那他们就是我大唐的子民,官府在授田时自然会一视同仁,如此,这个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裴罗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再也忍不住,愤然起身,厉声喝道:“大将军是否本末倒置了,我拔汗那的土地是属于三十三位贵族所有,大将军有考虑过他们的利益吗?”
  “三十三位贵族?”李清的目光忽然变得异常锐利,他森然对裴罗道:“拔汗那将来只有三十三个县,再没有什么贵族!”
  “你、你……”裴罗的手颤抖着指向李清,他已经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猛地一跺脚,转身便走,但他还没有到帐口,数十名高大威猛的唐军已将他团团围住。
  “送国王殿下去碎叶修养,怠慢者斩!”裴罗忽然明白过来,李清哪里是来行猎,分明是集结大军,要对拔汗那下手了。他一边被军士推出去,一边扭头怒吼道:“李清,我拔汗那在怛罗斯鼎力相助大唐,你忘了吗?”
  “大唐以仁义待人,你不要太狠毒了!”他的吼声渐渐消失。李清轻轻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拔汗那的将士,我自然不会将他们忘记!”
  他大步走出营帐。断然下令道:“全军立即起拔,向拔汗那前进!”
  ……
  天宝十一年四月,唐军诱捕了拔汗那国王,随即以拔汗那偷袭大唐西迁移民为借口,唐军五千轻骑突袭拔汗那国,拨汗那国贵族群龙无首,在唐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劝降令的双重逼迫下,拨汗那贵族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纷纷向唐军投降。六月,唐军进入渴塞城,李清随即将三十三名贵族及其妻女送往龟兹,并立裴罗之弟为拔汗那新国王。
  在拔汗那被唐军占领后,广平王李俶立即奔赴昭武诸国,向他们解释这次动武是拔汗那挑衅在先,是为了保障西迁移民安全,不得已而为之,安抚昭武诸国,让他们不必惊疑。
  在拔汗那这块拦路石被搬离后,大唐的西迁移民计划开始步入正轨。八月,从沙州来的两万户移民抵达了碎叶城。
  这是九月初的一个清晨,万里无云,天空一碧如洗,大暑已经过去。清晨凉风微微拂面,使人倍加精神。在叶支城南面的平原上,数千骑着马的男人跃跃欲试,他们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他们是半月前刚刚来到碎叶的一批中原移民,都是许州、邓州、宋州一带的失地农民,约三千余户。现在,他们将要进行这次西迁最重要的一次仪式:‘抢地。’
  是的,在他们面前一望无垠的平原上,已经划分了四千余块同样大小土地,每块约一百亩,已经可以肯定每人都能得到一份,但为了让他们更珍爱这块土地,安西的官府特地设立了这种独特仪式,这些移民将要去抢永久属于他们土地。
  叶支城附近是整个碎叶地区最富饶的地区,两条河在这里交汇注入热海,一里外便是波光粼粼的大湖,无边无际,俨如大海一般,沿湖是一片片茂密的森林,长年累月的沉淀使这里的土地异常肥沃,每一个庄稼把式随手从地上掏一把,眼睛就会被谗得发直。
  轰隆隆的鼓声终于响起,天空中爆发出一声呐喊,数千骑马的男人一齐冲向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黑压压得铺天盖地、气势壮观。在他们身后,他们的父母妻儿们在马车上高声尖叫。此刻,被迫离乡背井的苦楚已经消失了,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第一批马已经冲进了土地,他们在紧张地寻找最有利、最肥沃的一块土地。一名来自宋州的黄姓农民,他的马踏进田鼠洞里,摔倒在地,他本人也从马上滚翻下来,额头上擦破了皮。但他已经顾不得拭血,直接趴在地上,从怀里掏出刻有他名字的木楔,深深地打进了土地。他站起身来,打量着他的土地,这里离河边不到三百步,土地的尽头有一小片杨树林,土质是黑色的肥沃。他满意极了,他整个人呈大字形仰面躺在地上,望着晴朗的天空,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从现在起,这片土地就属于他了。
  抢夺土地的仪式一直进行了一个时辰,才终于在吵嚷声中结束了。父母妻儿们开始赶着马车进入土地寻找他们家的男人,找到后,他们抱在一起相拥而泣,年迈的老父性急的用早已准备好的树枝木棍开始搭建篱笆,可是土地面积太大,所带的材料根本不够,无奈之下,只得每隔十步插一根树枝,表示这里已是他家的领地。
  中午时分,男人们骑着马去县里办理手续,而妇女则在自己的土地上点燃了第一缕炊烟,孩子们欢快地聚在一起进行窜门的游戏,老汉们则一群一群蹲在地头,用他们所知的不多的词汇,毫不吝啬的、专业地赞美这片土地。他们交换着彼此的信息,努力寻找他们之间的渊源。很明显,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只有同心协力、互相帮助,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艰辛而枯燥,人们开始翻耕自己的土地。有的人还住在叶支县里,每天一早来地里干活,更多的人开始在地里修建房屋,男人们十户组成一甲,他们一起去千泉山采集石料,一起去森林里伐木,一起修建房屋,一起对付野兽的威胁,一起播种冬小麦,在冬天来临之前,一片片的村落出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