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1398

  “崔慎……看其名,当非清河崔氏,乃安平崔氏。”
  安平崔氏,其实就是博陵崔氏。这一支崔氏出来行走,别人问起,就会说“吾博陵安平人”。
  说起啦,李芷儿的汤沐邑,理论上就是在这里,安平公主嘛。
  “噢……博陵崔氏。”
  二崔同为天下一等望族,但要说望族之间就是其乐融融,老张头一个不信。宰辅还要弄死另外的宰辅呢,何况家族集团的竞争。
  再一个,为了防止被五姓七望坑,老张和卢氏的卢文渊关系还不错。然后也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当年崔?跟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崔、赵李,何事者哉。”
  这货是清河崔氏的扛把子,然后就跟卢氏的大佬说了,天下的名门望族,其实也就我跟你两家,什么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算个屌……
  太过分了!
  怎么可以这么说呢?
  虽然是事实。
  因为崔?说了这话,还真没人敢装逼,而且赵郡李氏当时也只是在上升期,请客吃饭跟菜市场一样,结果这货跑过去镇场子,鸦雀无声。那效果,就跟一千五百年后的高中夜自修一样,班主任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然后学生狗们默默地自习,认真看书。
  也因为清河崔氏在事实上有了心理和现实的双重优越,博陵崔氏尽管没有嘴上反驳,却一直在继续着能量,准备憋大招。
  然而憋了半天,自唐朝建立,拢共就俩当主官的。其中一个是京官,长安令。另外一个是地方官,胡苏县县令崔慎。
  比较糟糕的是,崔慎的爸爸崔综,就是那个长安令。
  不要以为出来当官是精英,崔综和崔慎,那是在家族内部没话语权,被丢出来糊弄李渊李世民的。
  说白了,就是家族内部竞争失败者。
  出来当官又苦又累,而且因为身处名门,还不能跟别家县令一样狂捞海捞,毕竟,节操啊。大家族的节操要的啊,摆明面上,崔慎他就不能玩权钱交易。
  尽管事实上来说,五姓七望玩的就是一千五百年后发达国家那一套,垄断教育权,提高求知成本,将无形门槛无限拔高,比权钱交易牛逼多了。
  权钱交易一代人也就是一锤子买卖,然而掌握着教育权知识权,那么不管如何改朝换代,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清河崔氏的崔浩牛逼冲天,最后因为国史案被杀了个干净,那又怎样?清河崔氏不还是屹立中原不到,乃天下第一?
  李董为什么那么纠结?却最后又不得不认怂?因为所有大唐帝国的知识分子,只要不是泥腿子出身的,一个二个都跟他们有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崔氏就算不亲自派出人马在朝堂做宰相,可他们的女婿或者孙女婿儿女婿侄女婿外甥女婿在做宰辅啊。
  总之,和那些在老家风花雪月玩弄无知少女的堂兄弟不同,崔慎出来做官,苦逼的同时,还带着一点点怨念。
  他要振作,要牛逼,要干死那些家族里的同宗兄弟,要让天下人知道:虽然我崔慎可能没办法牛逼了,但我要努力让我的儿子,牛逼冲天!
  既然这么想了,也要这么做。
  别的家族出来当官属于家族地位高,然而博陵崔氏出来当官的,只要不是皇帝威逼利诱强摁着脑袋的,那都是没本事的废柴。
  根据一千五百年后废柴流小说的剧本,这时候崔慎要“莫欺少年穷”,然而他已经三十多了……
  没有堂兄弟的风流倜傥,也没有叔伯等长辈的满腹经纶。崔慎他身材短小略有口吃,刚过三十就有点脱发,尽管事实上他肚子里墨水极多,可只能落在笔头上,让他有感情地朗读一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也做不到。
  作为胡苏县令,崔慎可以不鸟张德一介长安纨绔;作为博陵崔氏,崔慎可以不甩江水张氏这等草莽;作为一个三十出头的长者,崔慎可以不理张德一个十六岁还差点儿的少年。
  但是,崔慎来了,双眼放着光,短小身材站老张面前,有点儿滑稽,但是张德看得出来,这货眼神透露着一股子要准备日天的狠劲。
  不要奇怪老张为什么看得出来,他十岁那年看到尉迟恭的时候,已经看过这种日天的眼神。十四岁那年,他认识了阿史那思摩,等到阿史那思摩说自己改了姓之后,日天的眼神又粗现了。
  现在,崔慎他好像也想日天。
  “明府神采奕奕,天下名门,名不虚传也。”
  看着崔慎,张德先开了口。
  只见胡苏县令眼睛放光,大声问道:“德德德德……郎……郎君。汝汝汝……汝……汝汝……汝听说……听说……”
  你特么要憋死我!
  “听说甚么?”
  “听……听说……听说过……安利么?!”
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
  当初有人推荐我安利,其实我是拒绝的,不能……
  老张脑袋里总觉得有什么“Duang”的一下响了,然后眼神复杂地看着博陵崔氏的精英,虽然这个精英口吃结巴大舌头,但他还是精英啊。
  你说你一个浓眉大眼风流倜傥的翩跹公子,你居然玩直销!
  还有礼法吗?还有道德吗?还有传统吗?
  “明公所言安利,德自是知晓,京中贵妇,皆用之为美,乃上上良品。”
  “笃笃笃……对!”
  崔慎用力闭了一下眼睛,然后狠狠地点了头,“本……本……本官,本官……猜、猜测,此……此物……必……必是……德……德郎君,所制!”
  老张虎躯一震,双目圆瞪:卧槽!这货怎么知道?
  实际上,安利牌精油,知道是谁做的人,并不多。李芷儿也就跟他爹透过风,然后老董事长看在开元通宝的份上,就睁一眼闭一眼。
  再说了,安平这小妞玩的太溜了,什么长安东城总代理,什么东都洛阳总代理,什么北都太原总代理,什么河南道诸州府分区代理,总之,这位公主殿下,已经把未来两年的钱都赚了。
  长安城不算固定资产,光现金流,能比得上安平的,真没几个。尉迟老魔本来算一个,可他现在在塞北;皇帝算一个,可皇帝不敢炫富;张德算一个,可张德要去河北省装逼;太子也能算一个,可太子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其余什么长孙无忌房谋杜断,那就是不动产田产多,论现金,完全被吊打的。
  加上维瑟尔在西市的江湖地位,西域胡商为了走后门,都特么给维瑟尔送礼,希望看在大家都是老乡的份上,拉兄弟一把。毕竟,维瑟尔是梁丰县男的狗啊,梁丰县男虽然是个男爵,可人家是跟公爵伯爵吹牛逼的,朋友圈级别不一样。
  因此有很多胡商资金不够的时候,就向维瑟尔借贷,然而维瑟尔哪里有钱,他于是又只能再委托老张在长安城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又不愿意和胡商们勾搭,和胡人玩的好的也就屈突诠,于是屈突诠就又走了张德的路子,找上小富婆安平公主。
  于是乎,安平小公举左手拎着安利牌化妆品,右手拿着放贷的票据,整个西市的胡人没钱的时候,都知道安平殿下是个慈悲心肠。
  无抵押信用贷款,无手续费,日利率最低万分之五,童叟无欺有口皆碑。
  至于信用如何保证,那当然是金城坊的街坊邻居安菩大兄弟的友情支持。至于如何讨债,那当然还是金城坊的街坊邻居安菩大兄弟友情讨债。
  和屈突诠那种拎着横刀就上门喊打喊杀不同,安菩是个实诚人,比如有一次有个胡人拖欠善款若干,安菩就上门语重心长地说道:“吾乃安国遗民,幼时于石国康国经历,知汝乃石国贵子,殿下些许体己财货,借汝周转,焉能拖欠至斯?此诚非君子取财之道也。”
  大致上,安菩的意思就是:你特么装什么逼?老子小时候就在石国康国打转转,你全家根脚在哪儿老子还不知道?公主殿下拿私房钱借给你,那是看得起你,你特么赚了钱还想不还?你特么就算跑回老家信不信老子照样找到你?!还钱!
  西域友商义气为先,讲信用有人品,还钱利索的很。
  然而光靠安平是撑不起这么大的规模,老张的小伙伴们一瞧放利钱这么丧心病狂臭不要脸的事情简直是有伤天和,于是立刻帮张德和安平殿下分摊罪孽,一起入股,帮忙讨债……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民群众虽然用着安利牌精油,偶尔也会怀疑这特么是不是安平殿下卖身给了张操之还来的福利,可毕竟没证据。
  然而博陵崔氏的结巴精英,一口接着一口笃定的样子,让老张差点直接把胡苏县令给灭口。
  “德……德郎君,莫……莫慌!”
  崔慎,字季修,号五更道人,年轻的时候因为被族兄弟嘲讽,就去修仙想要化结巴为巧舌,失败后就努力读书,终于被家族当抹布一样扔给李董擦嘴。
  总之,崔季修是个内心彷徨并且扭曲的人,他要崛起,要走上人生巅峰。
  不过在老张决定使个眼色然后让人把他剁成肉泥的时候,崔季修擦着汗努力道:“有……有纸笔么?”
  张德想了想,最终没捅死他,给了一张纸一支铅笔。
  “炭……炭笔?也……也可。”
  崔季修然后就用手写,如果说这是分析文,那么崔慎条理清晰主题明确思想活跃,令人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崔慎首先指出了安平殿下一介女流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绝无可能掌握百工之利,其次又指出,安平殿下曾经和张德约过炮,两次。最后又表示,安平殿下非琅琊公主那样自己孝顺又能打老公还牛逼的皇帝姊妹,要不是有太皇庇护,显然这个年纪已经被嫁给权贵去交配。
  写完之后,崔慎又总结道,他崔家在长安也是很有产业的,而且亲戚特别多,开府仪同三司的都有,对于安利号的雇工大量出没于华润商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所以,不难看出,张梁丰你和安平殿下干柴烈火奸情如铜,没有张梁丰你在旁边保驾护航,安平殿下哪有这般逍遥自在。
  “这是博崔在查我?”
  张德脸一黑,妈的,五姓七望要搞老子,那怎么办?看来只能动用没良心炮,一举送博陵崔氏几万人上西天。相信只要操作妥当,人民群众都会以为这是天雷滚滚惩罚下界的狼心狗肺之徒。
  “非……非也!”
  崔慎用力地说着,“乃……乃……家……家父也!”
  我真是日了狗了。
  老张脸更黑了:“崔公意欲何为?欲除吾耶?!”
  “非……非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