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1398

  总之,老张作为一条工科狗,他好歹是有一点点理想的。
  “阿郎,听说阿郎在塞外还有产业?”
  郑琬这回传了丝绸襦裙,不过这妞是会玩的,对襟开的很低,乳房坚挺娇乳半露,那软肉玉球就差直接塞到张德的嘴里。
  见这妞又开始冲自己发骚,老张当仁不让,搂着她痛快地玩了起来。
  “怎么?郑刺史差人来,说了甚么?”
  大家又不是傻逼,各取所需。
  郑琬眼睛闪烁精光,撩拨一番,贴身小衣往下一扯,半边丰乳竟是弹了出来,散发淡淡香气,倒是诱人的很。
  “郑氏如无根浮萍,如今要立基业,着实需要时日。不若有些经营,也能维持。”
  张德轻笑一声,手指灵活无比解开腰带,小衣上的活扣,也是轻轻一扯,便送了开来。郑琬丰腴的身躯,顿时勾的空气都要炙热,便是屋内的火盆子哔哔啵啵,也记不得乳房软肉来的温暖人心。
  “大娘子不是和家里人分了么?怎地又开始挂记起来?”
  “吾妇人,妇人之仁也。”
  说白了还是照顾娘家么。
  揶揄一声,张德便问她:“可是听说了甚么?”
  “前头水哥前来,便是说起塞外的事体,吾内宅妇人,不便旁听。只是隔着院墙,却知道,原来阿郎在塞外,过冬也有青料伺候牛羊。想必那牛羊数目,连亲王郡王,都不如阿郎甚多。”
  张绿水你个王八蛋!
  劣根性,这绝对是劣根性啊。你说你装什么逼呢?!
  在张公谨那里跑腿的张绿水,马上都要补个守捉了,要不是关心张德的情况,张叔叔才懒得让他跑沧州看看情况。入冬了,前后已经打了几回契丹小部落,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小种族。
  “郑氏想要先圈地养些牛羊?这倒是个好进项,若是做的好,只怕能在河北站稳脚跟。”
  “却不是呢。”
  郑琬媚眼如丝,玉手轻拍胸口揉捏的大手,“阿郎怜惜些……”老张手上力道大了些,捏她有些疼痛。
  “那是要作甚?”老张一愣,心道:莫非你们胃口顶天大,还想做青料生意?狗胆包天啊,这事儿老子都只能先偷偷摸摸搞一搞,深怕李董知道,你们郑家不怕死,老子正好拿你们顶杠。
  不过郑大娘子到底也是有名的洛阳女强人,虽说本质上来说,是想要走上人生巅峰的唐朝绿茶婊,但不管怎么说,智商是正常的。
  “只消是有些青料,养些家禽就是。”
  “咦?”
  张德一愣,连乳房的手掌都停当了下来,郑琬见他停了,顿时不依,拍着他的手,摇晃了一下,催促他继续揉摸。
  “鸡鸭这等禽兽,最是受不得疫病,若是一个不好,就是尽数血本无归。以此为基业,只怕……”
  家禽养殖业的风险,还不如跑海呢。反正都是看老天爷赏脸。
  “却也不是鸡鸭,若是养鹅,不知阿郎觉得可行?”
  郑琬面色微红,有些娇喘,檀口翕张,小舌儿拔丝一样的沾着唾沫,双颊仿佛是受了风寒一样潮红,当真是人比红花俏。不多时,坐在张德身上的郑娘子,自己都扭了起来,却也没个目的,只是蚂蚁咬一样的难受,却也寻不到个发泄处。
  “养鹅?养鹅有个……”忽地,老张一愣:唔,养鹅还真不一定哈。
  首先中国的鹅和欧洲的鹅不一样,中国的鹅是大雁,欧洲的鹅是灰雁,所以中国的鹅脑袋上有个包而且份量要重一些。然后鹅的体型比鸡鸭要大,被黄鼠狼干死的机率很低,基本上成年鹅在农村地区,属于一方诸侯的存在。
  而且相对于鸡瘟的普遍性,鹅遭瘟还是比较少的,加上饲料来源复杂,什么都能吃,反而相对高产,只是不能速产。
  最后,尤其是最后一点,这年头,结婚得要大雁啊。
  但没大雁怎么办?大鹅啊!
  小户人家不用想,自己养的,然而老张现在辣么多工人……无产阶级,得靠工资来买啊。
  可以搞,绝对可以搞。
  于是老张大喜,把郑琬的双峰一托,捧在双手之间,整个头埋了进去。
  赚了,绝对赚了,这妞虽然是个绿茶婊,可除了身材好技术好,脑袋瓜子也是可以的嘛。
  养殖业老张一开始就是琢磨着大型牲畜,现在看来,物质文明要与时俱进,必须的。
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
  河北玉麒麟准备下个乡,然后写一份《关于沧州地区饲养家鹅的若干调查》,没办法,中国太大,换个州府特么就是另外一种环境。
  比起一千五百年后,唐朝的沧州略苦逼,经常被上游的州府泄洪减压,经常被四周的州府严防死守,总之,名声上来说,只是比突厥人好一点点。
  “鹅蛋倒是挺好吃的。”
  老张剥了一个,然后递给了从口外过来的贾氏子弟。这是贾氏三房的人,一向以贾飞为马首是瞻。
  “君鹏存了多少草料?”
  “操之公,牛羊有点多,骨力干人的大黑牛,都往东走。”吃了一口鹅蛋,贾氏三房的六哥贾义有些苦恼,“第一场雪北海来的要早,十月中就来了一场,死了七八个人,骨力干人这次有了羊毛毯,倒是没多死,乐开了花。”
  “这些蛮子真就裹着羊毛毯呐。”
  张德瞪圆了眼珠子,话说给那些蛮子的羊毛毯,内衬都是没有的,比国内的差了老大一截,都是最次的毛料,给怀远的仆役,估计第二天就用来垫床铺。
  “蛮子皮糙肉厚,活命还来不及,哪儿顾得上是否合身舒适。”
  吃了一颗鹅蛋,顿时就饱了,这鹅蛋有半斤重,比一般的鸡蛋重五倍。浮水一带还真没有,得去东光县的白桥附近。然后胡苏县有人养,不过更多的是养鸭子。防飞蝗的时候,鸭子立了大功,所以如今浮水乐河沿岸,养鸭防虫的农户多的是。
  “先祖曾言,鸭子浸渍一月,煮熟可食,酒食俱佳。”
  贾思勰就是牛逼,咸鸭蛋的制造方法也记录在案。贾义说罢,又道,“操之公,鹅子亦可如此嘛。”
  “鹅子甚大,有些可惜啊。”
  是真可惜,鹅蛋属于高营养,对老幼人群大补,最重要的一点,它富含维生素A,防夜盲症啊。但不管怎么说,咸鹅蛋只要煮熟,一颗蛋就能吃饱,还能补充盐分,对高纬地区工作的人来说,很不错。
  而且鹅蛋的热量极高,最是适合煤钢工业体的苦力们食用。
  关键问题在于,老张不舍得。
  妈的,作为一个权贵,当然不可能给臭苦力吃那么好了。不死就行了嘛,吃那么好干什么。
  “操之公,之前带着怀远的学生去了巴蜀,发现巴蜀熏肉别具一格。鸡鸭熏制,得肉甚少,若是大鹅,工坊车间之中,两只即可。”
  贾义又抓了一把草籽,“再者,比之鸡鸭,鹅之食料,极为便当。家祖曾有一见闻,北有大雁,南来食狼尾。”
  啥意思?老子听不懂。
  然后贾义就认真地解释了一下,贾思勰当年观察生物的多样性,就发现,大雁它吃狼尾草的。
  于是德鲁伊贾思勰就灵机一动:大雁和鹅是一家的,既然大雁能吃狼尾草,为什么不给鹅也塞点呢。
  从此,鹅就吃狼尾草了。
  不过问题来了,什么是狼尾草,它的单位亩产率是多少,适合鹅类的繁衍生息吗?会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此,张德经过深入调查发现。
  “妈的,什么狼尾草,就特么狗尾巴草!”
  鹅还吃狗尾巴草的?狗尾巴草还讲什么亩产率,这狗屁玩意儿一千五百年后就算是混凝土的缝隙,它都能顽强地蹿出来,简直凶残……
  “操之公,这狼尾草籽若是收拢,再辅之以糠皮,若有螺蛳贝类,家鹅食之,鹅子黄如骄阳。腌渍一月,其黄如沙如铜,乃人间绝味也。”
  绝味……鸭脖呢。
  总之,贾义再三保证,狗尾巴草外加糠皮,最多再塞点水中贝类或者甲壳类生物的尸体,鹅肉产量高不说,鹅蛋的蛋黄质量也好。若是做成咸鹅蛋,蛋黄又红又沙,口感还特别舒适。
  再总之,好吃。
  老张顿时大怒:说这么多废话,你一句好吃不就够了嘛。既然好吃,还需要其他狗屁理由?!
  “既如此,当寻一地试养。”
  抄着手,看着冰雪连绵之处,张德指了指东南边,“浮水东南那条河,是哪里?”
  “胡苏河吧,胡苏县因此得名。”
  其实贾义也不知道,他只是记得好像是这样的。
  贾氏早年都在这一带混迹,后来张德带他们在塞上一边装逼一边飞,好些年没回忆往昔的艰苦岁月。
  “胡苏县令倒是来拜访过一回。”
  张德说着,突然愣了一下,“胡苏县令姓崔,叫崔慎,是那个崔氏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