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1398

  崔慎继续用力,“欲……欲……欲同德……德郎君……共谋也!”
  卧槽,你们想干嘛?难道发现老子能做烟花,想要在长安城放烟花,弄死李唐国姓全部活着的?
  然后张德突然又虎躯一震,他突然想起来,崔慎这个大结巴的爸爸崔综,貌似就做过长安令啊。论关系,崔综因为博陵崔氏的金牌光环,使得崔综作为长安令,却并没有很苦逼。
  因为他的顶头上司,社会地位根本没他高啊。
  再一个,崔综是带着怨念上任的,而且自己的儿子也苦逼的去沧州这种鬼地方受苦,父子何其悲愤,于是崔综在长安令任上,居然干的有声有色,连李董都以为博陵崔氏是要跟他联手打造大唐梦。
  结果崔综崔慎父子二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博陵崔氏的精英出现在地方主官上,一个都没有。
  “所谋何事?”
  张德跟五姓七望走的不近,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感,但不得不承认,卢文渊跟他关系还是不错的。至于卢照邻,他跟张大安小朋友已经是莫逆之交,毕竟一起在务本坊打过架,一起在国子监门前跑过马。
  “本、本官……知君所欲也!”
  崔慎双眼闪着精光,“医学堂……北、北大,君之所图也!”
  卧槽!
  老张这回是真动了杀机,这大舌头绝对不蠢啊。而且很聪明,而且是绝顶聪明,虽然他结结巴巴坑坑洼洼,但这种聪明人,老子不喜欢啊!
  弄死他!一定要弄死他!
  张德内心一个声音催着他,被五姓七望的人知道他要染指教育权,这还得了?官面上被喷都是小意思,被人套麻袋躲猫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孔祭酒搞个五经正论,多少人在推?然而现在还没成功,皇帝也没辙,只能说等着时间的推移,寒门子弟把孔祭酒的《五年模拟三年科举》摸熟了,那么孔夫子等先贤说了什么,说的什么意思,就算是铁板钉钉了。
  然而至少现在,五姓七望等等望族,他们自己就有自己的解读,官方教材?官方教材算个屁啊!
  但不管说,李董的战斗力是一万加,五姓七望还是很重视的,毕竟这是皇帝,而且是一代枭雄做帝王,哪能当杨广来忽悠。
  可他张德算什么?一个江南土财主,不过是攀附张公谨得了造化,不过是跟权贵们吹吹牛,居然也想染指圣训?这种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必须人道毁灭!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老张深吸一口气,正色道:“造福于民,为君分忧,乃吾等臣子本分也。”
  不动声色,必须死不认账。
  崔慎却是笑了笑:“君无虑也,吾……吾……吾亦……亦有图!”
  却见崔季修目光闪烁,又继续在纸上写了一大堆话,老张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想杀了这个大舌头。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老张突然觉得,妈的,管他呢,为了小霸王学习机,能省时省力有什么不好的?老子又不是苦行僧。
  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于是张操之侧着身子,小声问道:“明公竟视博崔如此?”
  崔慎又继续写道:我本博崔良人,奈何屡遭磨难,家母忧愤而故。
  他顿了顿,然后继续写下一句话。
  子曰: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
  为什么崔慎有那么大的怨念,这还得从他的祖父那辈说起。他祖母死于一场利弊博弈,简单点讲,有此突厥入寇,散的很远,祖母所在的邬堡,被家族放弃。但家族利益至上,加上崔慎那时候还没出生,也谈不上感情。
  然而他的母亲,也就是崔综的第一任正妻,再次死于家族博弈。崔季修的母亲出自荥阳郑氏,崔慎是第一个儿子,本来崔郑氏对儿子的期望,是“敏于事,慎于言”。可也不知道是一语成谶还是老天无眼,崔慎果然敏于事,可是这慎于言,却是因为口吃。
  崔综也素知长子聪慧过人,可是先天性口吃没办法,家族不可能重点培养。于是安平崔氏的族长,在有一年的聚会上,就表示,太原王氏有佳人,博崔子弟优异者,可抱得美人归。
  这没话讲,全看本事。
  不拘诗书礼乐,便是骑马射箭驾车剑法,崔慎都是惊才绝艳。然而族中子弟,便有人因妒成狂,讥讽“猩猩不语,亦似人焉”。
  王氏佳人,就这么和崔慎说了拜拜。
  一身本事招人妒,崔慎虽说口吃,却也是心高气傲之人,却也不和其余子弟争执。依旧勤于治学,不论策论经义,都是别有气象。而且还帮忙崔综打理本宗事物,一切井井有条,奴婢称道,本宗财货,一年便涨了三成,可谓理财有道。
  然而还是因为口吃,又被人嘲讽“口不能言,大才也”。
  母亲崔郑氏听说后,郁郁寡欢,本来还想继续生个一男半女,结果如何都怀不上。博崔长辈就有人传言,范阳卢氏有一女,夫丧三年,至今未曾再嫁。
  也不知道崔郑氏听说了什么风言风语,加上自己所出长子口吃不治,竟是更加抑郁。等到李唐上台,李渊建年号为武德,便派了人去招募博崔。博崔多方押注,便派了只有一子的崔综前往刚刚定都长安的李唐。
  前脚刚走,就有人传言,崔综死于兵灾,崔郑氏心急之下,一病不起,还不等崔综从长安发来的信到家,崔郑氏就一命呜呼。
  崔综原本因为母亲死于贼寇之后,就对祖宗宿老颇有怨言,如今发妻居然在他刚到长安就亡故,他更是满腔怒火无处发。
  可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博崔族老以崔综本宗不可无主母为由,便要他娶了范阳卢氏的寡妇。
  如此一来,崔综崔慎父子同家族的矛盾,彻底爆发。
  可惜同情他们二人的同族子弟半个都没有,崔综一怒之下,便再也没有回博陵,也就是后来的定州。
  只是崔氏的内部矛盾,外人并不知晓,李渊对崔综也是多有提拔,崔综也兢兢业业,一直做到长安令。
  李世民上台,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之久,崔慎也是老大不小,家族中又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更谈不上给他发挥才能的舞台。又有丧母之仇,崔慎思量再三,竟是在李世民向博崔要人的时候,自告奋勇,去给李唐做了臣子。
  先是做了几年主薄,待张公谨打下契丹和霫部,他便升任胡苏县县令。
  “这人虽然结结巴巴,倒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
  张德感慨一声,却见白洁擦着眼泪,便道,“三娘子倒是多愁善感。”
  “这等苦命之人,着实让人心碎。”
  老张讥诮道:“这算苦命?那些旬日耕作,年产由官吏乡贤盘剥之人,又当如何?再如工坊之中,一日做工几近八个时辰的女工,又当如何?再如卖儿捐女之人,其血脉子女与人为奴为婢,又当如何?”
  “郎君好狠的心肠,崔季修的阿娘,可是被博崔逼死了。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可有人证?可有物证?豪门大族,是个甚么勾当,琬娘在洛阳还不清楚?若非你生性刚烈,只怕郑氏早把你这等女儿家,塞给柴令武玩弄。崔慎心怀仇怨不假,然则要说其命苦,却是不敢苟同。”
  张德心说这年头豪门子弟还玩苦情戏了,他崔慎能读书识字练剑骑马,这都是博陵崔氏的栽培。放到农家子弟,也不消多么富庶,就马周吧,他为了求学,连给常何做门客都愿意。
  崔慎是聪明,难道马周就是蠢货?可马周耽误了多少好时光?
  “这可是杀母之仇!”
  郑琬大怒,瞪着张德。
  “崔综也有杀母之仇,崔综可有办法?”
  张德冷笑,“崔氏数百年风流,都是这么过来的。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哪个不是这样的?王猛之余前秦,崔浩之余拓跋,这等世家,何来情仇,无非延续二字罢了。莫说他崔慎崔综,崔浩王猛覆灭,崔氏王氏不还是屹立不倒吗?”
  “你!”
  一脸怒容的郑琬盯着张德,半天说不出话来。
  半晌,白洁才道:“却也是有些道理的,阿郎乃贤达之人。”
  “古来圣贤皆寂寞……”
  老张随口念了一句诗要装逼,却不想两个女郎都是胸大有脑之辈,顿时妙目放光,一左一右靠来追问:“下一句是甚么?此乃佳句,佳句。”
  张德心说这诗贼值钱了,不能秃噜出来,连忙轻咳一声道:“不如自挂东南枝。”
  “……”
  “……”
  “哼!”
  郑琬瞪了他一眼,便抱起被褥,“阿郎便是瞧不起奴,奴去换洗床褥,不与阿郎多语。”
  干笑了几声,张德悻悻然地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心说往后大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诗就不是一个字一贯钱十贯钱就能解决的,起码一百贯!哪能为了泡妞浪费这种装逼利器,太不节俭了。
  家禽养殖风险大,明年张德还要准备推广小麦和棉花套种,今年是没辙了。总之,河北道想要有作为,世家要合作不假,地方官也要疏通。如今沧州既然有了三州木料仓码头,屈突诠等到明年三月,差不多也就可以上任,到时候,这地界还不是他说了算?
  李董怎么了?李董一听到河南河北,他就想到五姓七望,怎么可能想到他张操之。
  再说了,五姓七望又不是金子做的,也有叛徒啊。
  你看这崔慎崔季修,为母报仇,跟二郎神都差不多了,满身的怨念。虽说崔慎很聪明地发现老张想要伸出罪恶的黑手到教育权的裤裆里,可没证据不是?这都是崔慎基于现实的逻辑推断,没证据,那就是个屁。
  再说了,李董也瞧不上医科生工科生农科生对不对?
  “崔慎此人,倒也的确可以合作。”
  张德侧躺在白洁身上,想事情总是要睡的舒服些,于是张德就枕着白洁的双腿,闭目思量了一番,想着想着,他就把手伸到了白洁的衣服里面揉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