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1398

  江水张氏喜出望外,就在萧皇帝家的坟头蹦迪,这不是江水张氏多么的贱格或者幸灾乐祸,而是表达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淳朴感情。
  很多年后,国家统一了,皇帝换了几个之后,江水张氏北宗出了个扛把子,虽然不是金大腿,但有的抱总比没得抱要好。只是江水张氏南宗的小宗长压力很大,因为北宗扛把子的老板,毫无疑问打交道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是李董和南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萧衍一样废柴就好了。
  不过根据小宗长张德的判断,就算李董吃斋念佛,估计他的台词也不会是“如梦亦如电”,而是“莫欺少年穷”或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后么,就是集齐九大走狗,刷光所有副本,收集各种风情美女,有萝莉有御姐有少妇有妹妹……总之,李董乃是天命所归,也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命格。
  老张在挣扎了好几年之后,发现自己战斗力最强的时期,居然是十岁那年光靠卖萌就能混饭的时候。
  李董,这个二十八岁就杀哥宰弟且为乐的青年才俊,他就算修庙,那也是夫子庙。就算是写诗,也是“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是什么鬼?
  “五成利?!”
  “是哩,耶耶,帮帮大郎可好?”
  大明宫样板房,李芷儿给亲爸爸嘴里塞着冰镇西瓜,李渊一边吃一边暗道:二郎下手之快,着实让人惊讶,这张操之,若是有些诚意,吾说项一二,倒也不是不可以。
  眼珠子一转,忽地李渊肥肉一抖,想起了一件事情,盯着李芷儿狐疑道:“芷娘,你告诉朕,你……你是不是还在和张操之勾搭在一起?”
  “耶耶!甚么勾搭!”李芷儿瞪了一眼太上皇,然后恨恨然道,“予岂是这般女子,只是安利号的精油,还需张操之帮衬,予只是不想坏了安利号的好处。”
  “对对对,安利号,安利号!”
  李渊想起了女儿的小金库,然后一脸的紧张,毕竟,自己硬吃张公谨三十万贯,那不算什么好名声。也幸亏张叔叔人品好,从来不宣扬,长安城只要是不认识程知节的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事儿。
  至于那些知道的,自然是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程咬金到处宣扬的。
  现如今,愿意娶李董女儿的人家不是没有,好些个二线权贵,都琢磨着借公主东风好提一提身家。和大唐绑定身份又算得了什么?风光百年足矣。
  不过要是李董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搞个李董的姐妹回家藏着,那就谢谢了。
  “张德回京,不去寻蔻娘,却来寻汝,莫非他对芷娘有非分之想?”
  李渊突然又狐疑地看着女儿。
  老话说的好,以己度人。身为一个男人,李渊是拿自己的行事作风,来推断张操之这个少年的想法。毕竟,谁家少年不爱美娇娘?而且这个美娇娘,还是公主级的,就算拼上身败名裂的风险,那说不定感觉来了,一晚上就干了个爽。
  “耶耶!阿姊前些日子和二兄闹的这般不愉快,岂能再让阿姊说项?再者阿姊乃是大郎婶娘,二兄定是要多想。”
  李渊想了想,这个理由可以的,不过他不信,他还是觉得,自己的闺女,肯定和那江南小土鳖勾搭在了一起。而且肯定是干柴烈火,而且肯定就差最后没羞没臊生活在一起。
  入娘的,敢骗朕的女儿,没三十万贯你就别活了。
  太皇内心咬牙切齿,面色却是如常。
  “张德又是个甚么说道?”
  “当年南朝兴建佛寺,匠人多在荆襄苏扬,后连年大战,大匠入两京者甚多,只是泰半身陷囹圄。大郎的意思是,若能少拿几成,再将数千名匠散了去,莫要圈在两京,便是感激不尽。”
  李渊面无表情,不置可否。
  “耶耶,大郎很有诚意的。”
  很有诚意?
  太皇来了精神,然后眼睛一眯,张嘴吃了一口西瓜:“这个诚意,有多诚啊?”
  “很诚的,耶耶。”
  说着,李芷儿微微一笑,拍拍手,来了四个宫女,将一幅卷轴打开,缓缓铺成在太上皇面前。
  当看到卷轴中的画面,李渊双目圆瞪,安平公主看到自己亲爹这副表情,很是满意地微微一笑:“耶耶,大郎的诚意,可还满意?”
  “咳咳,诚意,要看得见,摸得着。”
  安平一副了然于胸的架势,从罗袖之中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李渊后,翻开了第一页,上面写着四个字“黄金千两”。
  李渊深吸一口气,又翻了一页,上面写着四个字“珊瑚一丈”。
  太有诚意了!
  于是太上皇赶紧又翻了一页,还是四个字“东珠百壶”。
  为什么朕的双眼饱含泪水,因为朕对生活爱的深沉……
第四十四章
为了艺术
  七夕节就是要玩露出play。
  其实那天老董事长李渊只是在禁苑热的实在是受不了,再加上禁苑是除了一帮雌性动物也没啥功能性雄性的鬼地方,于是李渊就在怨念儿子不给修大房子的情况下,玩起了古典式的情人节浪漫。
  总之,其实就是裸奔。
  后来因为李董觉得不孝顺这个名头落自己脑袋上,有损千古一帝的威严,当然在逼迫爸爸退位这件事情上,小黑点儿是辣么大,李董已经选择性忘记了。大唐人民群众有一个好,那就是跑的飞快同时,也绝不负责。所以在贞观一二三年连续受灾,但是皇帝大臣轮流祈雨祭天跪地求饶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原谅了李董,同时也觉得黑历史什么的算个屁,还得继往开来嘛。
  当然那会儿四大天王之一的尉迟老魔带头捐款捐物这事儿,让老董事长觉得屁民们是在抢他的钱……
  他只是想在失去权力的时候,吃的食物精致点,住的房子宽敞点,操的娘们儿水嫩点,这有错?这有错吗?朕可是把江山都丢了,朕特么是开国皇帝啊卧槽!
  于是在黑了某个张姓国公三十万贯之后,老董事长在发现儿子靠不住的同时,决心靠自己改善生活。当然后来因为琅琊公主这个孝顺过头的女儿引发了臣民们对千古一帝的吐槽,这不是老董事长想看到的。毕竟,李渊很怕死的,万一儿子兽性大发……总之不能刺激李二郎就是了。
  宫廷的风波就是这么的给力,连续几年的七夕节露出play,老董事长终于引来了凉爽的夏天。
  还是龙首原,还是长安城,自己还是独享快乐,整个世界只有他李渊能够享用工程代号“水立方”的游泳馆。阎立本在提高人物画技巧的过程中,被老张直接带到了同人本的沟里,估计未来十年很难从这个一眼望不到底的坑里爬出来。当然平康坊那些为了艺术脱衣服比一千五百年后某些同行还快的小娘们,让阎立本染上了晕奶症。
  龙肝凤髓吃多了也会腻,奶看多了也会吐,但瓷砖是个好东西,毕竟,艺术嘛。
  作为一条不务正业的工科狗,张德在思考艺术的时候,往往直接省略了诗词歌赋等等陶冶情操的类别。当年做梦梦到鬼压床,结果发现那只鬼是女鬼之后,老张立刻子弹上膛,射的那只女鬼哭爹喊娘。工科狗的艺术气息,就是这么的接地气,反正人民群众不喜欢的艺术,那能叫艺术?
  皇帝喜欢高档人体艺术瓷砖,忠义社社首的十几号铁杆心腹也喜欢,但只有劣质同人本,可这并不妨碍人体艺术是人民群众不分古今中外都喜闻乐见的好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嘛。
  所以,夏天有了避暑胜地的李渊,就算看在艺术的份上,也要拉张德一把。张德要是嗝屁了,他上哪儿找这样的人才去?万一他做皇帝的儿子同样也喜欢艺术了呢?他能争得过自己的儿子?
  不做皇帝好多年,名义和实际上,他都是皇帝的爹,但政治生物的特点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太上皇百几十斤肥肉连皇帝的一根腿毛都不如,再说了,经过裴寂等老一辈帝国主义政治家的悲惨下场熏陶后,太上皇在广大官僚阶层眼中,那就是一碗砒霜,毒的特么连祖坟都冒烟那种。
  凯申物流是个新生事物,但物流诞生了好些年,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吧,有个人叫白圭,还有个人叫管仲,后来吧,他们就成了牛逼的代名词。
  板轨算是新生事物,但轨道诞生了好些年,比如秦朝时期吧,有个玩意儿叫轮槽,但其实没什么卵用,主要当时始皇帝张口说了一句“统一哈”,于是关东六国的马车就在轮槽面前给跪了。始皇帝那霸气,连两千年后喝咖啡的小布尔乔亚们咬牙切齿喷他独夫的同时,也得捏着鼻子说“车同轨”这事儿办的漂亮。
  作为封建帝国主义政治生物中的顶点,李董的第一天条是巩固权力,然后就没有什么第二条第三条了,因为有了第一条,后面第二条还是第二百五十条没区别。
  那么,对于黑历史略不好洗白的李董来说,巩固权力的方式是什么呢?一是高官二是厚禄。官帽子和钱票子,永远是统治阶级互相对峙恫吓撕扯争抢的肉骨头。至于被统治阶级,在隋唐派发科举这个加入统治阶级的入场券之前,他们就是个符号,就是个数字。
  总之,和帽子票子没有任何一根毛的关系。
  李董拿出遥控器,按下开关,五姓七望某些淫娃荡妇的体内,立刻振动棒嗡嗡嗡作响,据说振动棒是白糖做的,很甜,很刺激。但这和屁民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世民和挂靠在公司名下的七大猎头事务所之间的互动。
  但这个遥控器,不能用太多次,因为这很有可能让五姓七望从甜党变成咸党,那么白糖很有可能就会被抛弃,然后李董就不是很好搞他们。
  现在洛阳城有个人形垃圾叫常明直,字凯申,靠着一票拜把子兄弟,又从华润商号拉到了金援赞助,在没有柴令武这个死对头的情况下,他名义上统一了洛阳城的有活力社会团体。
  他这是要发啊。
  如果没被李董盯上的话。
  幽州害虫让凯申物流遭受了一点点创伤,下定决心要刚正面的常凯申,在智力武力都不够的情况下,因为金主面子大,他顺利度过了难关。
  凯申物流必定会成为运输业历史上的一个丰碑,这不是因为常凯申多么的牛逼,只是因为风险被转嫁了出去。
  背锅侠张操之,在从洛阳前往长安的旅途中,在琢磨甩锅的同时,又陷入了大波的沉思:老子虽然现在让给李皇帝家里不少甜头,可这要是发展下去,李皇帝的子孙,估计都得上断头台啊。
  然而一想到长安城有两任李皇帝正磨牙吮血,老张心一横:关我屌事,封建唐朝被无产阶级掀翻那也是历史的车轮特么走歪了,和老衲这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此时,为了艺术,老脸都豁出去的李渊,正想象着自己未来的夏宫何等的酷炫,那不是加了特技的吹牛逼,而是正儿八经的狂霸酷拽叼炸天。
  老董事长的艺术节操,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当然和那位哲学就是“操妈”的佛洛依德不同,李渊只想在临死之前对整个世界大声喊道:洒家这辈子,值了!
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
  “东宫幕僚都收了?”
  “收了,白松陵还差了自己的伴当,去了河北。前头高句丽的乌拙族人,要了一批白糖。卢家的人退出幽州之后,白家借着北齐时候的交情,着实收了一批货,走的漳河河口,连辽西都没有过,海路去了辽东。”
  在南郊消暑的长孙无忌和儿子长孙冲交流着,老阴货嗯了一声,然后眉头一挑,“张德给你送礼了么?”
  长孙冲半天没说话。
  “这张氏儿,果是会做人。伯舒啊,多听多看多学,长孙家,还得指望你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