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1398

  李董真是特么神烦!什么都要盯着!
  张叔叔那样子,像造反的吗?老子这种人,会造反吗?
  不过老张也有点同情李靖这一大家子,给李渊父子做狗也就罢了,这做狗做的不好,居然还要被削,真是投错了胎。李德胜这是明白人,所以皇帝那边有了吩咐,这边立刻开干。
  就河北那尿性,官民对立不说,商贾们干的矬事天怒人怨,卢氏还顺道被收拾了。现在朝廷……确切地讲,是李董派出来的中央领导,那特么就是大救星啊。
  到时候该赔偿的赔偿,该捉拿的捉拿,幽州都督手底下逮几个本地土豪剁脑袋,小老百姓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卧槽李董这是会玩的啊。
  而且一坨烂摊子,整个河北道就彻底落到了中央的掌控中,到时候征辽也好市舶使任命也罢,张公谨那个位子,特么就跟李大亮在凉州一个尿性。李董说啥就是啥!
  “那李兄能透露一下上面的意思吗?”
  李德胜没说话,手掌撑开,五根手指晃了晃。
  卧槽……李二你这胃口,卧槽我还不如操了你闺女呢。
第四十二章
准备还价
  老张其实不怪李德胜,正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李靖一家子就指着李董混饭呢,他区区一个李客师的三儿子,他能干啥?再说了,他们还能扎刺造反不成?李董玩手下,那叫领导的艺术,那叫领袖魅力,他们要是敢反过来,那就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总之,四大天王有五个这种把戏,作为杀哥宰弟且为乐的神奇青年,李世民那妥妥的是老司机。
  “李兄,往后可有去处?”
  张德又饮了一杯,神情复杂地看着落魄的李德胜,露了底的李德胜,只怕是对李董来说,已经是垃圾,没有用处了。往后李客师的儿子能简在帝心的,恐怕也不是他。
  办事不力嘛,区区一个张操之,你特么都不能摆平,朕要你何用?
  当然了,老张知道了李德胜是李董的卧底,可老张能满世界嚷嚷,皇帝他信不过臣子,耍阴谋诡计?他要真这样干,四大天王排着队冲他竖起大拇指夸有种,然后就一脸佩服地看着老张如何死在菜市口的。
  大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是奸臣伏诛。
  “回长安寻了门路,准备去荆州。”
  李德胜一脸的难受,长叹一声道,“荆襄水土吾甚是不喜,然则长沙之地有些进项。也是多亏操之兄抬举,苏州的丝绸商贾,还算给三分薄面。”
  “长沙?”
  “潭州几个埠口,立了三两个船行,东来有丝绢,西来有蜀锦,倒也不错。”
  “湘潭多淤塞,若是能圈地,倒是能得良田百十来万亩。只是獠人作恶,官吏又不喜苦作,倒是白白浪费了时光。”
  “操之兄,云梦泽尚且难以经营,何况湘潭乎?”
  两人都是笑了笑,也不做妄想。
  便是苏州,也是从春秋吴国那会儿开始发展,一直开发到三国的东吴,再到后来南北朝,才有了如今的行市。南方经济压倒北方,也是始于此时。可是这江南开发前后用了多少年?百年都只是基本单位,整整一千年!
  如今人口增加,就算云梦泽湘潭要开发,那也得三五百年光景才能得用,到那时,唐朝有没有还是两回事。
  不过湘潭之地却也不是废地,因为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加上水势不如巴蜀江水那么湍急,又联通两个大湖。将来瓷器上了规模,这两地就是重中之重,船只直接进了彭蠡湖,装满了就能走。
  而且这几个地方,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杜仲、水稻、莲藕、茨菰、桑麻,工业上要用的杜仲橡胶和桑麻都是高产地区,至于莲藕茨菰更是优质植物蛋白,非常适合长期存储后提高工业人口的营养。
  诸如水产之类,哪怕是一千五百年后人口爆炸的时代,这一大片地方依然能够做到满足日常需求,可见其物产之高。
  比起苏州这种鱼米之乡,湘潭云梦泽若是能开发起来,才是真正能够一口吃个几百年风光。
  可惜这种想法,也只能心里暗爽一下,当不得真,就现在弄个矿场都提心吊胆,要是老张真去搞个几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搞江南大开发。南北二张九族的脑袋,剁下来能绕长安城好几圈……
  “李兄既然待吾赤诚,吾也报之以李。”
  张德看着李德胜道,“那位漫天要价,吾自坐地还钱,不过这是吾回长安之后的事情,不去说他。李兄若是信得过吾,此间便有一桩买卖,就看李兄有没有兴趣。”
  已经醉态丑陋的李德胜本来自嘲地笑着,却听得张德这番话,猛地一惊,抬头瞪圆了一双喝多了的红眼:“操之兄,在下还有何颜面再来献丑?”
  说罢,又是抓起一只酒壶,胡乱地灌了一气:“吾李氏,公侯何其多也,功高升无可升,生不逢时啊。”
  张德不置可否,这厮说的醉话,当不得真。若是被人听到,只怕李药师都保不住他。
  不过张德还是道:“长安新瓷,乃是一大进项,比之盐铁,亦不遑多让。吾虽已叫来诸多兄弟,各家分润,亦有定额。不过相信吾还是有几分薄面,让李兄在彭蠡湖有个落脚歇息之地,也是可以的。”
  新瓷在京城闹出来的事体,忠义社小伙伴们的爹妈,琢磨的不是能不能赚,而是自家能多赚多少。连屈突诠这种家业败了的,也死活擒住了忠义社不放,可见是有了记性。
  “操之兄,若吾非李氏子弟,必为操之兄披荆斩棘。”
  李德胜说罢,整个人咚的一下,撞在案几上,伏倒在案,呼呼大睡起来。
  老张又夹了一口微凉的三丝,喝了一口冷酒,这便起身,下了楼去。
  “哥哥,怎么说?”
  “回长安吧,再去见一回陛下。”
  张德叹了一声,都不容易啊,给人打工。
  老板的脸色,那能容易看么?这年头,要是能跳槽还则罢了,关键特么你没法跳槽,老板又不会主动自杀,为了领工资养家糊口,当然得咬咬牙撑着继续打工了。
  “物流行怎么办?”
  “这事儿跟物流行没甚要紧,李德胜也不过是奉命行事。柴令武和他,哪里有那交情。”张德一想到李董好处我拿,黑锅李靖一家子背的得意,他就非常的不爽:妈的,老子到时候搞大你女儿的肚子,看你还得意不!
  “李三郎喝醉了?”
  “不醉也得醉。”
  不然话都没法说了,多尴尬啊。张德和李德胜都是爱面子的,尴尬症重度患者,还是让时间沉淀一下吧。
  张德他们来的轰轰烈烈,去的风风火火,李德胜的几个侍卫冲上楼之后,见自家郎君伏案一动不动,顿时大惊,连忙上去摇了摇:“三郎,三郎,三……”
  “别摇了!”
  李德胜眯着眼睛抬头,瞪了一眼侍卫们。
  “郎君无妨?”
  “张操之走了?”
  “走了,也没管常二,好像去了西城。”
  “这是回长安了。”李德胜叹了口气,“到底是忠义社的魁首,器量就是大啊。咱们收拾一下,去潭州吧。”
  “郎君,不先回京城,和……”
  “大人那里不用管了,两个兄长愿意打理京城事体,就由他们去吧。这差事……根本就不算人干的。”
  骂了一声,李德胜又道,“你们去一个京城,跟大人说一声,就说我想成亲了,找个湘潭之地的豪族女即可。”
  “什么?!三郎想要成亲了?!”
  “怎么?难道我要厮混一辈子吗?幽州那些事体,干多了我怕连暖床人都没有就死了。”
  而这会儿在长安,李董颇为自得地对老婆道:“那张家小儿,不就去了洛阳么?朕已经出了价,很快他就回回京,跟朕讨价还价。”
  “二郎,这两京道路,真有恁多好处?”
  “观音婢,你有所不知啊。若是修成,其中进项叠加,不知凡几,堪称两京最大财源。这等好处,让那小儿得去,朕岂能善罢甘休?再者,朕的女儿,是谁都能说不娶就不娶的吗?”
  说着,李董脸又黑又阴沉,双眼都快把夏天的热火全喷出来,烧死某个小王八蛋。
  而老张一行人抵达长安的时候,柴令武派人过来打前站,然后说一起吃个饭,然后有空一起去看太上皇。
  张德一脸便秘,心中暗骂:操,李世民绝对是李渊亲生的!
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
  南朝有个皇帝,他不是逗逼,但是他有一天庄严地宣布:老衲从今往后,信佛啦。
  于是就开启了大修佛时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建庙王梁武帝萧衍,虽然他的名字很有点一千六百年后经典网络小说最佳男主角的气质,当然他本身也是南梁最佳男主角,毕竟在位四十八年也不可能啥也不干。只是他写出“慧剧超七净,梵住逾八禅”的时候,寺庙营造已经是一门非常不错的工程,至少江南是这样的。
  然后他又写了“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这时候江南人民群众开始集体玩“钱荒”以及出家play。至于给女施主开光的那群光头搞什么《肉蒲团上的老衲》,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至少江水张氏因为反对这些破事儿,直接从南朝的统治阶级中玩起了神隐。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玩营造的广大人民群众赚钱,虽然那会儿已经有不少贱人靠修庙圈地,比做官圈地蓄奴还要给力。
  然而萧衍仁波切呵呵一笑,又写下了“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总之就是一句话:精神文明建设要靠佛学。
  很多年后,有个叫陈霸先的种马,他表示打屁个机锋起来嗨。南朝梁,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