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398

  于是包尔炽烈·安吉斯就寻思着,自己全族出去打工,这总可以了吧。想着的是顺着望建河南下,可望建河流域其实也不咋样,安吉斯最想去的,还是辽东。
  这事儿靠他自己是不行的,但他有在洛阳的兄弟,于是让人过来商量了一下。
  好在他兄弟包忠没有忘本,听大哥说了家里的情况后,寻思着这样也算是改头换面,有了身份,最后就变成了砸锅卖铁。
  男女老少加起来人数并不多,六七千的光景,再加上点家当牛羊,组一支马队,怎么地也能从北地出来。
  只是包忠到底是外来户,没有什么根基在,掏空家底之后,也只是堪堪能组个队伍帮忙搬家。
  至于搬家去哪里,怎么疏通关口,怎么落脚安置,他是半点能耐都没有。砸锅卖铁稍微疏通了一下,也只是能打探点消息,真要说能使力的,连见他一面都没有。
  到后来,安吉斯让人去洛阳探探弟佬的消息,本想问什么时候好动身,再晚的话,夏秋一过,入冬也来不及安置。
  只是他哪里晓得,包忠包二郎现在为了给家里吃饭,外加招待老家来的亲眷,已经是把能变卖的都变卖了。就剩了房子还没有动,连车马都降了档次,只是用绸子遮掩,旁人看不穿罢了。
  也是运数,他咬牙把当年的黑狼大袍子卖了之后,居然就碰上恩主认出来。在洛阳家里成天唉声叹气的包二郎看到唐俭亲随前来之后,很是讶异,都是故人,聊了几句之后,包二郎知道恩主出手帮忙疏通,当时就哭了出来。
  “让茂约公操心了,让茂约公操心了!忠……惭愧,惭愧啊!”
  “都是兄弟,说这话可是见外了。你有难处,怎地不跟公爷去说?便是公爷如今比不得从前,说是落魄也不为过,可毕竟是国公,是能上达天听的。你这厮偏要自己藏着掖着,何苦来哉?”
  “忠到底是蛮夷之身,这事体让茂约公去操办,只怕是上头定一个勾连外族的罪过。前几年那行情是何等的酷烈,我哪里敢去害了茂约公?”
  “……”
  亲随沉默了一会儿,拍了拍包忠的臂膀,“你有心了。”
  絮叨了一会儿,包忠这才擦了眼泪,关切地问道:“家兄如今也是焦急,还不知道茂约公安排了哪里,我好早早地告知家人。”
  “包耕那里你不必去说了,自有人去跟他接头。去年一场大雪,北地死了恁多人,蒙兀部居然只剩下六七千,简直匪夷所思。不过如今也算是出头了,鸭绿水河口有片林场,已经挂了牌子,就这地界。”
  “甚么?!茂约公竟是做到这般地步!这……这让我如何回报啊!”
  “回报个屁。”
  亲随瞪了他一眼,“好好做事就是最好回报。”
  言罢,亲随犹豫了一下,还是跟包忠小声道:“这一回,是公爷求了张江汉,外间是不知道内情的。原本我想着不和你说,但又怕包耕重蹈索尼覆辙,既是去了林场,就老老实实做事,勿要生别的念头。张江汉不同旁人,蛮夷但有反复,可不会再给机会,从来都是赶尽杀绝……”
  “……”
  听到老弟兄的提醒,包忠整个人都愣住了:“茂约公竟然求到了此君头上……”
  片刻,他跟老兄弟郑重道:“旧年家里糟了白毛风,当真是元气大伤,想来家兄肯定是要琢磨开枝散叶的,有点别的念头,也是难保。我还是亲往鸭绿水一趟,这种事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样最好。”
  部落头人要是一点点野心都没有,这才是不像话。只是有时候野心和实力不匹配,就很容易错判局势,如果惹恼的是朝廷,还能招降纳叛走一遭,可惹恼的要是某个利益团体,从来都是要杀鸡儆猴,否则怎么办事?
  包忠自然不想举族覆灭,索性亲自前往自家老哥那里,把事情摊开来讲清楚,免得真落得索尼的下场。
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场
  贞观朝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庞大,除了皇帝要大建行宫之外,一次军事行动投入的木料总量,往往能够满足最少五百户左右百姓的住房用料。
  而随着营造技术的提升,金属转接口和特种木材的配合,木材选料选样加工更加细致。到大量开采矿石资源,以及修桥铺路造船,这种木材用量的增加,就是几何倍数。
  但贞观朝并没有因为用量大,就滥用林场开辟资格,其中伐木工的选择,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安置的。
  和矿工一样,伐木工天然要将组织纪律,而且因为伐木是个重体力活,伐木工往往要表现出比普通人强壮的多的体魄。即便是一个弱鸡,只要能在林场挺过一年,出来就是一条硬汉,从无例外。
  林场伐木还需要用到金属工具,贞观朝的冶金技术每日俱进,在初步解决钢铁性能之后,一个贞观朝的伐木工,可以靠一把“半月斧”,一天出十五棵左右直径一尺的大树。
  这种斧刃宽度半尺到一尺的特种伐木斧,重新回炉打造,就是一把“神兵利器”。
  朝廷自然不可能放开了让林场这种组织变得扭曲,因此贞观朝专门设有监察林场的衙门。而且林场的所有伐木工具,不管是管理还是保养,都和伐木工隔绝,每一片林场,还设有轮换的府兵,可想而知朝廷对林场看重。
  到贞观二十年之后,伐木工具逐渐升级,武汉造的双人拉锯和弯把锯,就成了林场伐木的主力,其效率是“半月斧”的两到五倍,钢铁用量还更少,而且保养更加麻烦,锯齿需要专人维护。
  围绕伐木锯,还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叫做“锉齿工”,“锉齿工”就是专门维护锯齿的特种工匠。一般铁匠还真没办法维护保养伐木锯,除非把伐木锯回炉重造,但也不能打造锯子,最多做一把砍刀。
  有了双人拉锯和弯把锯,一个运行脱产的林场,平均每天一个伐木工能出三十到四十棵直径一尺的大树。
  贞观朝在辽东大大小小林场有三四十个,平均每个林场每日出大树一千棵左右,但一千棵大树要变成木料,花费的时间就不是一天,而是一个月左右。
  其中最艰难的,就是把木头运送出去。大树修整成圆木就要消耗大量工时,而运送巨木就更加痛苦,非常考验人力物力。
  如果当地林场不能够轻松接入官道,那就只能通过畜力运输来解决问题,而承载巨木想要用普通的牛马车,基本没戏。普通的烂地,只能靠铺设滚木,然后通过人力来运送。
  有钱的林场,自然是可以效仿矿山,铺设轨道,然后通过轨道,将巨木运输到官道旁的库房。到了官道,就能用大型马车,通过前后分离的方式,缓慢运输到港口码头。
  整个过程相当耗费时间,一般都是有钱没权的人物,才会用这种费钱费力的方式。
  真正能够吃到林木盛宴的权贵,往往都把林场设置在河流旁边,当年全家资产翻数倍不费吹灰之力。
  可以说,整个辽东、朝鲜道、海东都督府……都找不到有哪怕一家蛮夷部落能够把林场设置在大江大河之畔的。
  所以当唐俭亲随跟包忠包二郎详细说了安置情况后,包忠会如此震惊。
  不仅仅是震惊待遇这么好,更加震惊自家恩主怎么做到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种安置,早就超出了唐俭的能力,哪怕唐俭在朝鲜道还有个儿子在做军官。
  等听说是通过张德发力,包忠就忙不迭打算亲自前往鸭绿水,就是生怕事情一旦玩脱,整个蒙兀部,大概是真要的灭族。
  旁人并不知道张德的狠辣,但包忠是在苏烈手下混过的,定襄军中那点消息,瞒得住外面,肯定瞒不住内部。
  包忠并非不知道苏烈曾经去草原看看,看完之后回来,夷男就死了……
  几十万铁勒尚且如此,何况六七千人规模的蒙兀部?当年铁勒诸部,凡是做炮灰的小支,全部死了个干净,但凡活下来的,不是跑路快就是跳反强。
  能够像契苾部这样混得有声有色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可不管契苾家的崽子,还是说返回定襄都督府的苏烈,可都是对放着一支穿云箭的“小张公”推崇不已。
  包忠寻思着苏定方也没吹牛逼说夷男是他摁死的,这背后的故事,大概只有说书匠才能编个令人信服的出来。
  “大人,包二郎启程去了东北,说是等返转之后,再来大人这里问候。”
  “他是个厚道人,虽是蛮夷出身,却当真是忠厚。老夫非是揶揄了他,而是真夸他忠厚。须知道老夫几十年生涯,行事极尽狡诈,他跟着走南闯北,还能留存这般性子,殊为不易。”
  “也不知道他家里的兄弟如何。”
  “蒙兀部是个小族,再如何折腾,也就那样。”
  老唐随口说着,却不知道远在武汉的某条工科狗还在感慨,这往后,岂不是真的会出现孛尔只斤·光头强?
  时势变换,当真是不可捉摸啊。
  要不说蝴蝶千万别乱扑棱翅膀呢,遇上个乱入历史的幺蛾子,这比飓风那是强多了。
  “也就那样”蒙兀部,要是没老张这条乱入唐朝的工科狗,其成就能把老唐惊呆。
  安排蒙兀部这个事情瞒不住太多人,“忠义社”内部还觉得奇怪,蒙兀部这是得献上多少幼女,才能让老大哥安排这么个肥美位子?
  “哥哥,这要是传扬出去,怕不是惹来非议啊。”
  “惹甚么非议?不就是个林场么。要是惦记,都去圈地啊,谁还拦着了么?一个六七千人的小部落,去了老弱妇人,怕也剩不下二三千青壮的。除了砍树,剩下的都是苦力,这也要惦记,那还能成甚么大器?扶桑恁多金银不想着挖出来……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废物。”
  “……”
  “……”
  跑来吐槽的“忠义社”小弟们一时无语,想想老大哥骂的还真是正确,黄金白银不捞,反而眼热那点木头,却是有点不成器。
  “可这辽东,不也是有矿么?”
  “有矿怎地了?有矿那也得有人去挖啊,辽东才几个人?老夫一口气就增补六七千人过来,少说也有两千青壮,总比中国迁人过去要容易得多吧。”
  “……”
  小弟们寻思着老大哥说的还是有道理,可还是有点不甘心,便道:“哥哥,好说歹说,你给个差事,这林场,小弟想去凑凑热闹。”
  “早说么。”
  老张横了一眼,然后道,“新辟林场,总有缺位出来,你们若是跑得勤,可走兵部和东宫的路子。”
  前来打听的小弟们一听,顿时了然,嘿嘿一笑:“有劳哥哥指点。”
第八十七章
小盘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