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398

  “安吉!你们要离开草场?”
  室韦蒙兀部的围栏大帐口,正掰扯着马驹嘴巴的矮状汉子扭头看到来着,放下手中的活儿:“勒勒,你想要这片草场?‘达默楼’的人会让你们过来?”
  来着满头的金发,只是和西域白奴不同,大概就是正常的室韦人,换成了金发碧眼。这样的形象,和周围的蒙兀人看上去格格不入。
  这就是室韦黄头部,也叫黄头室韦,受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样的外貌特征。
  虽说叫“黄头部”,但实际上金发室韦人还是少数,只是因为前几代有个首领是金发,于是被称呼为“黄头部”。最近两代首领,都是黑发,并非是金发。
  整个室韦人追逐的优质草场,其实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东部边缘。但唐朝的气候特征显然和后世不同,大量的草场被森林切割,整片嫩江流域并没有后世那么休整平坦的土地。
  不动用大量劳力,根本无法改造现在的环境,只能依托游牧和渔猎才能生存。
  即便唐朝现在的农耕技术大大提高,但也只能保证一季产出,而为了这一季产出,需要动用百万量级的青壮劳力规模,才能够改造这片土地为耕地。
  突厥巅峰时期,后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其实主要产出就是“糜子”,给几十万下等人吃的,其中就包括全部的室韦人。
  人们印象中的牛羊肉管够草原部落,这年头并不存在,蒙兀人的主食,也是野菜搅合小米,再高点鱼肉蘑菇……
  牛羊,在这个时代,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来保值的财产。其食物属性,是要排在后面的。
  “安吉!去年白灾太厉害了,我们那里死了好多人,今年都缓不过来,粮食今年可能不够了。”
  “勒勒,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蒙兀部豪帅孛尔只斤·安吉斯有点奇怪,今天老朋友在他眼里很奇怪。
  “安吉!你们是不是要去大海那里做工?”说着,勒勒迈着罗圈腿,将鞭子卷成一圈插在腰间,“汉人给粮食,听说粮食管够?”
  “你怎么知道的!”
  安吉斯惊的跳了起来,“谁跟你们说的!”
  “你的弟弟从唐朝回来了,他说他在辽东等你,现在南方人也都知道了,我们离得近,也知道了。”勒勒一把攥住安吉斯的胳膊,“安吉!你跟我说,你们是不是要离开这片草场,再也不回来了?”
  “是!再也不回来了!我恨透了白灾,辛苦几年,几万牛羊一场风一场雪,就什么都没了。我要去海边!”
  “我们那里……你也带点人走。”
  “没有粮食!”
  “女人、孩子,你们带走。”
  听到勒勒的话,安吉斯很惊讶,“那男人怎么办?”
  “抢别的部落的,实在不行,去靺鞨人那里买。”
  安吉斯没搞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自家的女人孩子送走了,再去抢别人的,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勒勒,我不懂。”
  “你的弟弟说了,蒙兀人以后也会和汉人一样读书识字,你们也会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土地。我在这里受苦,不想孩子也受苦,走吧,带走,将来我带人去抢够了牛羊,也南下投奔你。”
  “……”
  一时间,安吉斯有点懵圈,他脑子转的没自己弟弟快,有点小野心,但蒙兀部从来没吞并过多大的部落。
  可黄头部绝对算得上“大”部落了,按照勒勒的说法,黄头部早晚不还便宜了蒙兀部?要知道,黄头部在鸿胪寺的记录中,那也属于是“强部”,属于人手充沛,还算能打能冲的。
  蒙兀部这年头就是萌物,唐朝官僚连多看一眼的心思都欠奉,可想而知两者的差距。此时勒勒跟安吉斯说的话,就相当于一个两百来斤一米九的壮汉,跟一个一米四九的瘪三说要做你小弟……
  安吉斯当然不信了,可一想自己有个弟弟在唐朝做“大官”,整个室韦,不就是独一份么。
  一时间,安吉斯有点飘飘然,寻思着蒙兀部说不定能做大,然后跟汉官说的那样,跟东胡祖先一样牛逼。到时候,吞并室韦诸部,东踩靺鞨,西打铁勒,称霸草原,唯我独尊……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安吉!要是我们的人跟你走了,去了大海,他们都跟着唐人改姓,我去过督府,听说汉人有姓黄的,我们的人,就姓黄。”
  嗯?!
  孛尔只斤·安吉斯一头雾水:?????
  勒勒的这句话出来之后,就像是一盆冷水浇到头上,顿时让他清醒过来。这时候才他想起来,黄头室韦那是在室韦诸部里面嗓门大的,他们能随随便摆给人做小弟?勒勒说他去了督府,那肯定不是室韦人自己的督府,肯定是唐朝的督府。
  至于是哪个督府,安吉斯也不想去知道了。
  “勒勒。”
  “怎么了?”
  勒勒觉得奇怪,安吉斯怎么脸色都变了。
  “以后不要叫我安吉,我在唐朝叫包耕。”
  嗯?!
  勒勒一脸懵逼:?????
  虽然是个小部落的头领,但安吉斯总算是清醒了过来,没有继续意淫。他突然也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弟弟要不远千里从中国赶回来,看来就是怕他痴心妄想啊。
  “勒勒,你没有跟别人说吧?”
  “没有,乌丸人、那礼人从来都瞧不起你们,怎么可能过来。”
  “你们有多少女人孩子?”
  “四百帐。只要你答应,我给你二十栏牛,五十栏羊。”
  “太少了。”
  “四百帐女人孩子还少?再多就要……”
  “不是,我是说牛羊太少了。”
  “……”
  安吉斯也不是没有准备的,马队是弟弟帮忙联系好的,但是蒙兀部真正要在大海边生存,得有拿得出手的物资。牛羊就是相当重要的物资,因为辽东很多达官贵人,都喜欢吃牛羊。
  除此之外,就是皮子。牛皮羊皮都是好东西,尤其是牛皮,朝鲜道那里有专门的军需官采购,卖牛皮是能够认识唐朝官员的。
  在安吉斯看来,这次去南方打工,牛羊必须多多益善。
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
  “草场太苦了。”
  安吉斯手里攥着一根新鲜的茅蔗,这是北地为数不多的便宜甜味,芦苇粗细的茅蔗只有夏秋时节才会在辽东以北的地区出现,量少且细,糖分有时候也不够。但茅蔗在江南,却多的厉害,但凡丘陵向阳的一面,大多都跟象草也似的草本科长在一起。
  “包大郎!”
  “王大使!”
  有张德发话,辽东自然也有上心的官吏前去帮忙跑流程,别的大人物一般不会记住小人物的人情,但张德二十多年口碑,东西南北只要接触过的,都是深有体会。
  太原王氏的身份并不能让“伐柯大使”在辽东如何耀武扬威,更何况,“伐柯大使”这名头听着就相当的糟糕。
  大老爷们儿跑来东北做媒人……也是没谁了。
  “伐柯大使”领的是双饷,一是“伐柯”这个做媒的月俸,除了基本工资之外,没做成一单媒,就有提成。这钱是各个东北督府开的,属于兵部的福利。因为主要是安置驻军府兵,解决生理需要的同时,也要响应国家号召。
  二是“伐柯”的字面意义,“柯”是草木,管的就是草木。
  林场管理、划分片区、分类树种……这些活儿都是“伐柯大使”来干。具体上业务产量上,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就是帮闲打杂的。
  这笔钱是一月三领,也就是分上中下旬,十天领一次,当然了,有这样的要求,也是让“伐柯大使”十天就要巡视一次自己管理的林场。
  树木不能乱砍,跟保护森林熊熊有责无关,而是朝廷在修建大型建筑的时候,对木料尺寸要求是有标准的,太细不能砍。
  再者,择选树种也有要求,因为还涉及到造船业,出口物料也是有标准的。再者,一些硬木,是特种材料,很多兵器都会用到硬木,这种木料严格管制,乱砍是重罪。
  “伐柯大使”能领双饷,钱是不缺的,日子也好过,但当的心可比一般流外官要多得多。再者,“伐柯大使”是临时差遣,体制里只有辽东各督府还有朝鲜道有这样的位子。
  像剑南道,同样是木料重要输出地,但并没有这样的位子,而是直接摊派给地方州县或者军寨。
  老张听说辽东“伐柯大使”的业务范围时候,心说自己要是做这样的差事,怕不是天天嘴里骂着“伐柯”“伐柯”“伐柯”……
  “既是自己人,我就不说虚的。包大郎的人到了地头,甲具都要上缴,上头会看着料子折算现钱,不要现钱,也可以要些工具。”
  “这个放心,王大使,我等都是良民。”
  安吉斯笑呵呵地看着王大使,不远处包忠微微点头,安吉斯顿时了然,又压低了声音问道,“王大使,这你看我们是要钱还要工具?”
  说着,摸出一颗金子,指头大小,大概是野地里捡来的,然后塞到了王大使手中。
  “嗳!见外,见外!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哎哎哎,那我就受之有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